教育学大题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206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大题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育学大题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教育学大题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教育学大题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教育学大题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大题全.docx

《教育学大题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大题全.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大题全.docx

教育学大题全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什么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何谓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基本形成。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库姆斯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3.二战后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

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教育结果的均等。

(4)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5.终身教育思想内涵

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

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不正确的,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

6.教育的民主化

(1)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2)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

(3)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7.教育的多元化

(1)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

(2)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8.《学记》的主要内容

战国后期的《学记》

系统地阐发了

(1)教育的作用和任务

(2)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

(3)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4)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9.《学记》的主要观点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

(3)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

(4)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5)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6)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4)教育相对独立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政治功能】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又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业要求,根据他对科学知识分类的观点,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人力资本”

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5.人力资本理论

(1)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人力资本理论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的提高。

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2)理论的核心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3)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促使生产起重要作用。

与物质资本相比,在经济活动中是更活跃、更具发展特性的因素。

(4)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

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教育基本储藏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舒尔茨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7.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数量概念。

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质量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B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乃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C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D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

网络教育,一方面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另一方面,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

9.传统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

(1)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2)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

(3)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10.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

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

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有四种基本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1.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的要求?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首先是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教育如何使人类地位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人的潜能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

当具备了某种条件时,人的潜能会得到超常的发挥。

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教育不仅需要分别培养和发展人的身体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和谐,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6.少年期的总体性阶段特征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层次包括: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1)教育目的与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教学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3.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A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段性和生产力的性质。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B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与社会性得到普遍。

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培养成为社会的哪种人)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5.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1)德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

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感,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6.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利益所在

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1.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A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B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时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推动个体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

2.体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教师的职业性质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1986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利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我国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5.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6.国家对教师职业的规定

学历的要求、教师资格证的要求

7.教师职业专业的条件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8.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的信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有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对位置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教师的教育研究应本改善实践的宗旨,着重于实践行为的研究,即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

10.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11.如何处理教学中师生的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六章课程

1.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涵

(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

(2)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能力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动力、学习态度的培养

(3)基本型课程的要求最基本,适应范围大

(4)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5)基础型课程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

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之间关系(分别说明+各自作用+关系)

(1)三者之间关系紧密。

(2)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3)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而从一定程度来说,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

(4)各类型、各科目课程在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

(5)从课程目标来说,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正是三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有机地组成整体,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学校课程及开发形式

(1)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3)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的形式出现

(4)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5.阐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育目标的关系

(1)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性程度为准则,可依次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

教育目的(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2)为了确保教育目的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就需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化,即要明确培养目标。

(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到的。

为了使课程编制工作切实有效,还必须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即要确定课程目标。

(4)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

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5)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标准。

6.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7.教学计划的意义

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

(2)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

(3)教学计划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4)教学计划是否合情合理并具备较强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课程设计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8.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构成。

9.教科书的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教科书也是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

10.编写教科书应遵循的原则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11.实施课程的基本步骤(结构)

(1)安排课程表

遵循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

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课室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2.课程目标评价模式

(1)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要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界说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

(3)它只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因而遭到不少人的批评。

13.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1)该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

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2)该评价模式对目标评价模式的批判是击中要害的。

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如果在评价中把目标搁在一边去寻找各种实际效果,结果很可能顾此失彼,背离评价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