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突措施文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121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突措施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防突措施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防突措施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防突措施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防突措施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突措施文本.docx

《防突措施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突措施文本.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突措施文本.docx

防突措施文本

目录

第一章概况3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3

一、矿井位置3

二、矿井海拔与气候条件5

第二节矿井含煤地层5

第三节地质构造5

第四节煤层及煤质6

一、煤层6

二、煤质6

第五节水文地质6

第二章矿井瓦斯基本情况10

第一节矿井瓦斯赋存基本情况10

第三章防突措施11

第一节防突原则11

一、防突原则和目的11

二、防突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和依据11

第二节防突措施12

一、区域防突出措施:

12

二、局部措施12

三、防突措施效果检验13

五、压风自救系统15

六、隔离式自救器15

第三节施工管理15

第四节通风管理16

第五节机电管理17

第六节突出管理17

一、避灾路线18

二、突出现场记录18

三、清理突出煤18

第七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18

一、瓦斯检测系统18

二、隔爆设施18

三、专用电话19

四、措施的修改和补充19

五、其他有关规定19

第八节组织管理措施19

一、防突工作领导小组19

二、领导小组职责:

19

三、各职能部门在防治突出工作中的职责20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

一、矿井位置

阿拉善盟XX煤集团XXX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阿左旗境内XX矿区XX井田XXX勘探线之间。

深部以+XXm标高为界,走向Xkm,井田面积X㎞²。

矿井生产设计能力XMt/a。

矿区内交通主要以公路对外联系,煤矿距XX线上的本井火车站X㎞、距X所在地XXXX㎞、距XX西站XX㎞及XX线上XXX55㎞,X(X)~X(XXXX)二级公路从XX沟通过矿区,另有简易公路与XXX镇、XXXX煤矿想通,X~X级上的本井站和XX线上的XX西站现为煤炭外运的铁路装车点。

交通条件便利。

见附图

二、矿井海拔与气候条件

矿井位于XXX北部,海拔XX—XXm左右,全年最高温度34.4℃,最低温度为-31℃。

平均气温7.4°,年降雨量仅为204.6㎜,地震烈度为8度。

第二节矿井含煤地层

本矿井所在XX井田内地层出露良好,含煤系地层为下侏罗统XXX组,平均厚度227米,呈角度不整合于上三迭统之上:

其上连续沉积侏罗统木葫芦沟组,厚320m,上侏罗统确台沟组,厚880m,寒武系灰岩机及前震旦纪花岗片麻岩,在矿区西部逆于侏罗系之上,第四系冲积洪积层存在于沟谷间或呈阶地存在。

下侏罗系含煤11层,即:

XXXXXXXXXXXX、X、X。

含煤层地层总厚度197m,煤厚总后26.42m,含煤系数为0.13。

第三节地质构造

XX矿区基本呈一不对称菱形的复式向斜构造,称XX向斜,煤系在北、东、南三面出露,西面被XXX逆掩断层所切。

向斜主要构造线N15°—50°E,向斜的中心部分煤系垂深1200—1400米。

井田内断层大都是走向深部变小的趋势。

向斜北翼(矿区北段),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45°—80°,煤层浅部在60°—75°间,无较大的断层,构造比较简单。

向斜东南翼(矿区东段)即XX井田(6—18勘探线),地层走向NE40°,倾向NW,倾角一般为45°—60°,沿走向及倾向均有波状起伏;10勘探线以北自浅而深倾角由陡而缓(65°—32°);10勘探线以南至18勘探线则相反,自浅而深倾角由缓变陡。

13—18勘探线间尚有一系列走向断层,较大者如F17、F18及F20。

F17断层经9、22两钻孔探明落差达70—90m,在14勘探线以北消失;其下盘褶皱较发育,构造较复杂。

矿区南段在18—19勘探线间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60°—70°;19勘探线以南褶皱较发育,由三个向斜,两个背斜组成,轴向NE40°。

第四节煤层及煤质

一、煤层

下侏罗系含煤11层,即XXXXXXXXX。

含煤层地层总厚度197m,煤厚总后26.42m,含煤系数为0.13。

见表。

二、煤质

该勘探线位于XXX矿区中部,媒质为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精煤回收率优质X烟煤。

第五节水文地质

本区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地表冲沟常年无水,山洪爆发始有水流。

井田内地下水静储量消失以后,动储量不能及时补给,故地下水有减少的趋势。

从气候、构造、地貌等特征反映出水文地质特征是地下水水头压力大,水量小、补给来源缺乏,地面径流排泄良好,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类型。

XXXX煤矿井田内地层含水水系树较小,矿井涌水量为18-20m³/min,不会对钻进工作构成影响。

 

第二章矿井瓦斯基本情况

第一节矿井瓦斯赋存基本情况

根据本井田瓦斯含量比较高,在部分钻孔中测定表明:

12勘探线以北,在煤层的浅部垂深250~300m(标高+185~1800m)以上为氮气沼气带,相对含量3.35~8.94m³/t。

以下为沼气带,相对含量9.92~13.24m³/t,d12勘探线以南匀属沼气带,相对含量较高,如,19号孔(在+1820标高处)相对含量为15.10m³/t。

在14勘探线上上的7号孔(在+2000标高处)相对含量为15.71m³/t。

据各孔所获资料:

在1800m水平以上瓦斯相对含量在3.78~19.85m³/t,一般8.94~15.71m³/t,平均12.10m³/t。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2007年7月完成的《XXX煤矿煤层瓦斯参数测试及突出危险性评价>报告得出瓦斯赋存状况: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呈现递增的趋势,其百米瓦斯含量梯度是,XX层煤的为1.08m³/t,XX层煤的为1.06m³/t,XX层煤的为2.01m³/t,XX层煤的为0.97m³/t,由此可以推算二1层,XX层,XX层,XX层各煤层,在+XXXX水平吨煤含量将会分别达到21.58m³/t、17.80m³/t、19.95m³/t、15.57m³/t;在+1500水平吨煤含量将会分别达到22.66m³/t、18.86m³/t、21.96m³/t、16.54m³/t;在+1300水平吨煤含量将会分别达到24.82m³/t、20.94m³/t、25.98m³/t、18.48m³/t;二4层暂无数据。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压力一般呈现递增的趋势

第三章防突措施

第一节防突原则

 一、防突原则和目的 

1、原则

XXX煤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和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面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区域防突工作应当采用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的综合防突措施。

在生产期间,必须加强瓦斯抽放,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可保尽保、应抽尽抽、先抽后采、煤气共采”的瓦斯治理原则。

石门在揭煤前,必须建立健全瓦斯抽采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保证运行。

2、目的

XXX煤矿本着把有效的防突技术、装备和先进的管理水平、防突理念贯彻到防突工作中,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对XXX煤矿目前的开拓方式、煤层开采顺序、采煤方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并对原设计中防突方面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提出切合矿井实际的区域综合防突及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方案、防突设施设备、防突管理措施等,按照本设计执行后,可达到有效遏制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维护职工安全,促进煤矿企业发展的目的。

二、防突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生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1;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

 3、《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008)

第二节防突措施

掘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及《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贯彻执行“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

加强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杜绝突出事故。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包括:

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

我矿未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直接采取防突措施。

一、区域防突出措施:

1、走向孔布置

根据掘进工作面设计,在掘进过程前先对掘进工作面采取条带顺层钻孔预抽掘进前方区域煤层瓦斯措施。

沿巷道掘进水平方向布置迈步抽放钻场,迈步钻场间距60m。

每组钻场施工的抽放钻孔控制掘进前方80m,控制巷道轮廓线外20m。

钻场规格:

不小于宽×高3000×2000mm,一般钻孔孔深为大于40m~小于82m。

每组钻场钻孔数6个、孔径94mm,与巷道水平线夹角2°~4°(详见附图抽放钻孔布置图)。

2、穿层孔布置

在石巷或煤巷向煤层方向打穿层孔。

钻场可按照巷道布置钻场,钻场不得小于宽2.5米,高2米。

岩巷穿层孔钻场间距为5-10米,可按照煤层层间距和瓦斯含量进行布置钻孔长度、角度和数量。

一般设计钻孔长度不得超过85米,角度控制在2-6°,数量不得少于4个,控制巷道标高不得小于15米。

钻孔施工完后立即封孔连抽。

抽放时间根据瓦斯抽放流量而定,由通防队测流人员进行抽放参数测定,确保抽放有效。

二、局部措施

在每循环效果检验前施工两排抽放倾斜钻孔,(大于或等于4米煤层布置双排钻孔,小于4米煤层布置单排钻孔)钻孔抽放半径为1.5米。

钻孔间排距为1.5米,钻孔倾角可根据上山的倾角和煤层倾角改变角度,一般为45-65°。

三、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采取防突措施后,由通防部人员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效果检验方法为:

钻屑解吸指标即钻孔钻屑量Smax和△h2指标法两项指标,测定工作面突出危险性。

检验指标临界值参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临界值指标,效果检验临界值见下表。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临界值

Smax(Kg/m)

△h2(Pa)

湿

Smax(Kg/m)

△h2(Pa)

危险性

≥6

≥200

≥6

≥160

有突出危险

<6

<200

<6

<160

无突出危险

1、效果检验方法

1)水平效果检验钻孔布置

(1)、在掘进工作面布置3个钻孔,孔径为42mm的措施效果检验孔,钻孔布置在煤层中部或软分层中,控制帮巷道轮廓线外4m;钻孔深为8~9m,(见效果检验孔布置图)。

(2)、钻孔每打进1米测定一次钻屑量、每一米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h2,测定深度为:

3米、4米、5米、6米、7米、8米、9米、10米。

根据每米的最大钻屑量S和钻屑解吸指标△h2确定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若有如任一钻孔有任一项指标超标,既视为措施无效(有突出危险),必须重新执行防突措施(执行抽放孔措施),直至措施检验有效为止,无突出预兆;每循环保留不少于20米的抽采超前距,保留不少于5米的抽采措施超前距,保留不少于2米的效果检验超前距,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掘进。

1)倾向效果检验钻孔布置

(1)、距掘进巷道开口不大于20米处,打钻孔孔径不小于42mm,同煤层倾角相同长度不小于10米的倾向效果检验钻孔一个。

钻孔要避开倾向预抽钻孔,钻孔布置在煤层中部或软分层中,钻孔间距不大于50米。

(见效果检验孔布置图)。

(2)、钻孔每打进1米测定一次钻屑量、每1米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h2,测定深度为:

3米、4米、5米、6米、7米、8米、9米、10米。

根据每米的最大钻屑量S和钻屑解吸指标△h2确定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若有如任一钻孔有任一项指标超标,既视为措施无效(有突出危险),必须重新执行防突措施(执行抽放孔措施),直至措施检验有效为止,则无突出预兆。

四、安全防护措施

这是防治突出的最后一环,目前我矿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有:

反向风门、远距离放炮、压风自救系统,隔离式自救器。

1、反向风门质量标准

按照防规定砌筑一组防突反向风门。

防突反向风门质量标准:

1)、风门前后5m范围内巷道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现象,无杂物、积水、淤泥。

防突反向风门构筑两道,风门之间距离不得小于4m,每组风门必须联锁,确保其始终处于常闭状态。

墙体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度见硬帮硬底后再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

墙体平整(1m范围内凹凸不大于10mm,料石勾缝除外);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1)、门框可采用坚实的木质结构或者槽钢,厚度不得小于100mm。

门框要包边沿口,有垫衬,四周与门扇接触严密。

2)、风门可采用坚实的木质结构,包制铁皮,保证门扇平整不漏风,背面使用角铁、槽钢或规格为120mm×100mm的横梁加固,门扇厚度不小于60mm,风门能自动关闭。

通车风门必须设置底坎,门扇底端距离轨道面高度不得大于20mm,门扇下部设挡风帘,墙体的所有管孔必须用水泥沙浆封堵严实。

通过每一道风门墙体的风筒,都必须设防止逆流装置(逆止阀),铁风筒铁板厚度3mm~5mm,逆止阀铁板厚度不小于5mm。

2、远距离放炮

放炮掘进时,放炮地点设在巷道反向风门之外,放炮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反向风门之外。

进风巷和回风巷中的电器设备必须停电,并作好撤人、停电、警戒工作。

放炮时由瓦斯检查员关闭反向风门,放炮至少30min后,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降到规定值以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

经检查一切正常时方可进行正常工作。

如因瞎炮或其它情况需进入检查时,要把放炮母线从放炮器上摘下并扭接成短路状态,反向风门必须打开顶牢(正常工作时必须敞开)。

五、压风自救系统

1、压风自救系统安设在井下压缩空气管路上。

2、在距掘进工作面全风压回风口开始,每隔50m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自救袋不少于5个,迎头25~40m的巷道内安装一组压风自救系统,迎头压风自救袋个数不少于15个。

3、压风自救系统可供掘进工作面施工人员使用,压缩空气供给量最大人数需求,阀门离地面1.5m高。

4、施工人员进入作业地点前,必须首先检查压风自救系统情况是否达到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若压风管路无风或自救系统损坏,在恢复压风装置前严禁作业;放炮地点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

六、隔离式自救器

进入该区的所有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以便发生事故时能够自救或互救。

第三节施工管理

1、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29条规定,该区的所有作业人员在进入该区作业前必须经过防突知识培训,熟悉突出预兆和预防突出的基本知识,并学习本措施和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巷道工作,该项工作由安检科把关。

突出预兆:

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

有声预兆:

地压活动剧烈,顶板来压,不断发生掉渣和片帮,支架断裂,煤层发生震动,煤炮声由远到近,由小到大,响声频繁等。

无声预兆:

软分层变厚,瓦斯涌出量异常,CH4浓度忽大忽小,煤层层理紊乱,光泽暗淡,有构造带出现,打钻时严重顶钻、夹钻、喷孔等。

2、施工队必须按照生产技术科下达的措施施工,并接受有关职能部室的监督检查。

3、在掘进施工过程中不得使用风镐落煤。

4、施工队要保证施工质量,发现片帮冒顶要及时处理,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的规定,干标准活。

5、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突出预兆时,防突人员、队长及班组长,安全检查员,瓦检员有权停止工作并向调度汇报,必要时可以先撤人后汇报。

6、当掘进工作面靠近或处于地质构造破碎带,煤层厚度或煤层倾角急剧变化地带,应注意突出预兆及CH4变化情况,防突人员应加强煤体观测,加强防突措施,经检验达到预期效果,方可掘进。

7、施工抽采钻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

8、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进入该区工作的施工队队长,班组长、机修工、电钳工、管理人员必须佩带便携式CH4报警仪,随时注意CH4变化情况。

9、施工队必须在工作面压风管路上每隔50m设三通一个,在日常管理中要确保压风自救装置使用方便。

10、通风队要严格按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规定及时安装压风自救装置。

第四节通风管理

1、为了保证该工作面掘进时有足够的风量,该掘进工作面迎头的风筒口距掘进迎头的距离不得大于5m。

2、保证该处反向风门灵活可靠,满足使用要求。

3、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负责该工作面的放炮管理及瓦斯检查工作,坚持“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严格执行瓦检巡回检查和请示汇报制度,现场交接班,随时掌握CH4变化及突出预兆,发现异常立即撤人向调度汇报,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方准施工。

4、瓦斯检查员、安检员、通防科人员负责监督该工作面钻孔施工情况,掌握每个钻孔进尺,打钻过程中注意CH4变化情况,瓦斯浓度超过0.8%时,有权停止工作,并将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地点,然后汇报调度进行处理。

5、放炮时,炮眼封泥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部分炮眼应用粘土炮泥封实。

6、做好局部通风管理,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严禁无风、微风造成CH4超限。

7、如因停电或其它原因,造成掘进巷道停风时,要挂上警示牌,制定瓦斯排放措施,进行CH4排放,只有当CH4浓度降到0.8%以下后,人员才能进入。

第五节机电管理

1、检查所有电器设备。

严禁使用性能失爆的电气设备,发现失爆必须停止施工立即处理,并对施工队有关人员及有关责任人按我矿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井下电器要做到:

三无:

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线接头。

四有:

有过流和漏电保护,有螺丝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两齐:

电缆悬挂整齐,设备清洁摆放整齐。

三全:

保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三坚持:

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装置,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

3、该工作面掘进时应使用双风机双电源及自动切换装置,保证正常供风。

4、该区的电气设备包括局部通风机,要派专人负责检查、维护。

第六节突出管理

在掘进工作面过程中,由于地质变化及其它原因,发生突出时,人员要迅速打开自救器佩戴好按避灾路线撤离危险现场,进入安全地带,不能够及时撤离现场的人员要迅速打开压风自救袋阀门,钻入自救袋中,及时佩戴好自救器后逃离危险现场。

一、避灾路线

发生突出灾害时要迅速离开事发现场,进入进风巷道进行躲避。

二、突出现场记录

1、突出发生后,专人对现场进行观测,了解突出前后煤层和地质条件变化和施工情况,认真记录并填写突出卡片。

2、由矿总工程师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分析,找出突出发生的机理和原因,整理成文字材料,以便总结经验,改进防突技术和管理措施。

三、清理突出煤

1、突出发生后,待CH4浓度降到规定值后,要对突出煤进行清理。

清理前,必须编制防止煤尘飞扬、杜绝火源、帮顶垮塌及过突出孔洞可能再次发生事故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必须按措施由外向里清理干净,对毁坏的支架必须先维护后清理,清理期间,瓦检员必须在现场,时刻掌握CH4情况。

3、对突出孔洞,应充填或支护,不放出孔洞内松散煤体以免造成空洞垮塌。

第七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一、瓦斯检测系统

要经常对瓦斯监控传感器和瓦斯断电闭锁装置进行维护

二、隔爆设施

要按照作业规程要求安装隔爆水袋后,并定期对隔爆设施进行维护。

三、专用电话

在反向风门外放炮地点附近安装一部直通调度的电话,保证灵敏可靠,以便随时汇报现场出现的情况。

施工现场离迎头100m范围内安装一步电话以便及时汇报现场情况。

四、措施的修改和补充

在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地质情况无法按本措施的规定执行时,必须制定补充措施,经有关部门会签后执行。

五、其他有关规定

1、执行防突措施的过程中由瓦斯检查员现场跟班,监督钻孔进尺及施工情况,掌握瓦斯动态。

2、施工单位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工作期间严格按本措施执行。

3、未尽事宜均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节组织管理措施

一、防突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矿长

副组长:

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

成员:

防突副总工技术副总工安全副总工机电副总工地测副总工

二、领导小组职责:

1、矿长对矿井防突工作全面负责,定期检查、平衡防突工作,解决所需人、财、物等问题,保证防突工作正常进行。

2、总工程师全面负责防突技术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检查防突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指导矿井开展防突工作。

3、生产矿长对采掘生产过程中防突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的落实负责。

4、安全矿长对防突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的实施负监督检查责任,经常组织人员对防突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5、机电矿长对矿防突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的管理工作负责,及时解决防突方案计划、措施所需的机电设备、配件等。

三、各职能部门在防治突出工作中的职责

1、生产技术科:

具体负责矿井防突日常工作,防突制度、岗位责任制、防突措施、防突设计的编制,收集整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及时编制和审查地质有关图件,对工作面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前方可能遇到的地质构造变化情况及时提出预报,加强巷道测量管理,防止由于资料不准而造成失误。

2、安监科:

负责监督检查防突综合措施规划、计划的实施,严格督查现场防突措施的施工,安全装备的安装使用,放炮撤人范围及警戒位置,对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隐患有权停止作业,督促进行整改。

3、机电科:

,负责按矿防突计划、措施的要求,对矿井防突所需机电设备进行安装、维护、保养,制定机电设备维护、检查计划和管理制度,确保机电设备完好,消除安全隐患。

4、调度室:

参与审查防突规划、计划方案和措施,随时掌握矿井防突监测监控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对上级的指示、指令、通知,及时准确上传下达。

5、监控室:

对监控设备维护,时事监控矿井瓦斯变化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矿领导。

6、通防队:

负责按矿防突计划、措施的要求,对矿井防突、通风设施工程进行施工,做好矿井通风、瓦斯检查及监测工作,预测和效检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对防突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对职工的防突知识培训、防突措施的贯彻执行和现场防突管理。

严格执行所辖范围内的防突综合措施,管好、用好安全系列化装备,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搞好掘进工作面的防突工作。

负责按矿防突计划、措施的要求,对矿井防突钻孔工程、抽放管路工程施工和抽放系统的日常检查维护。

7、施工队:

负责职工的防突知识培训、防突措施的贯彻执行和现场防突管理。

严格执行所辖范围内的防突综合措施,管好、用好安全系列化装备,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搞好掘进工作面的防突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