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054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docx

《地理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docx

地理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联考试题地理WORD版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3月联考试题

地理2012.3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明和小亮同一天出生在我国的两个不同城市,表1是他们出生那天出生地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小明

小亮

日出

7:

40

8:

07

日落

16:

52

15:

37

1.他们的生日最可能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小明的出生地位于小亮的出生地的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考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

甲>乙>丁>丙B.海拔:

丙>丁>甲>乙

C.密度:

乙>甲>丁>丙D.气压:

甲>乙>丙>丁

4.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读图,回答5~6题。

 

5.最适合图2的图名

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6.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②气温日较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读“某地天气系统图”,回答7~8题。

7.该天气系统是

A.南半球气旋B.北半球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处为暖锋B.M处雨后气温上升

C.N处为冷锋D.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

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社会水循环。

读“社会水循环概念框架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自然水系统、外部再利用、

废水处理和给水处理,其中乙环节应为

A.给水处理B.外部再利用

C.废水处理D.自然水系统

10.下述现象的形成与输水节点关联正确的是

A.地面沉降——取水

B.水质型缺水——配水

C.黄河断流——内部再利用

D.资源型缺水——回水

以下是一位旅行者在甲、乙、丙、丁四地旅行时写下的微博:

甲:

一月还未过半,已经连续下了八天雨,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温度是10℃,穿着毛衣走在阴雨的街头心情糟透了。

乙:

这里草场稀疏,沙化严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已成为传说。

丙:

这里气候温和,牧草繁茂,大量的牲畜在繁忙的港口等待运往欧洲。

丁:

“长恨春归五觅处”的烦恼这里是没有的,气候终年温和,真是个好地方。

根据这些微博回答11~12题。

11.其中描述基多(图5)的微博最有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12.该旅行者游历到某地时发现当地的典型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对应的微博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读“北京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图”,回答13~14题。

13.影响图示农业圈地域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策因素

C.历史因素

D.气候因素

14.适宜发展大面积粮食种植的是

A.城市农业圈B.近郊农业圈C.远郊农业圈D.山区农业圈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E地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水能、旅游开发为主

B.重点发展内河运输业

C.大力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建立自然保护区,停止开发

16.关于G、M两地的比较,正确的是

A.M地气温年较差小于G地

B.M地位于迎风坡,年降水量大于G地

C.M地河流水位高于G地

D.两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读“某区域工业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图”,回答17~18题。

 

17.该地的主导产业最有可能是

A.电力工业B.采掘工业C.冶金工业D.建材工业

18.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主要目的是

A.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B.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社会效益

C.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D.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有两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不得分)

读“某日我国部分地区气象干旱监测图”(图9),回答19~20题。

19.图中重旱区分布在

A.滇B.桂C.蜀D.黔

20.缓解当前旱情的合理措施有

A.调整农业结构

B.打井抽取地下水

C.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D.适时实施人工降水

读图10,回答21~22题。

 

21.图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地壳断裂下沉D.地壳断裂抬升

22.甲类岩石中可能含有

A.银矿B.铜矿C.煤层D.生物化石

读“我国某县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金字塔图”(图11),回答23~24题。

23.关于五、六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六普人口峰谷变化基本上是在五普的基础上向后推移了10年

B.从五普到六普老人和儿童越来越少,中年人越来越多

C.五普0~4岁人口较少体现了计划生育的成效

D.六普45~49岁人口达到峰值凸显外来人口的增加

24.关于该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B.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

C.人口严重老龄化D.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

读“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12),回答25~26题。

25.该城市规划中,合理的是

A.在③处建化工厂B.在④处建学校C.在①处建大型家具城D.在②处建自来水厂

26.关于该城市功能区形成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级住宅区的形成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B.次级商业区的形成受距市中心的远近影响最大

C.重工业区的布置受交通通达度影响较大D.中心商务区的形成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

 

一、二:

选择题:

(1~18题为单选,每小题2分;19~26题为双选,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第Ⅱ卷(综合题共6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7.图13是地中海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

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该岛的地形、地势基本特征分别是、。

(3分)

(2)该岛屿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是,主要原因是

(4分)

(3)影响卡利亚里到奥尔比亚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和,该铁路长度最接近千米(填字母)。

(4分)

A.120B.260C.400D.540

(4)图中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是区域,主要原因是

(3分)

28.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10日,湖北、湖南、江西省在武汉签署《三省共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框架协议》。

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圈、江西环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中三角”,正向中国经济“第四极”发力冲刺。

材料二:

长江中游“中三角”地区示意图(图14)

 

(1)发展“中三角”的经济,可以很好地与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互惠互利。

简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中三角”的影响

(4分)

(2)株洲市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说明条件对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

若在株洲建一大型机车制造厂,你认为应放在(填“甲”或“乙”)工业园区较好。

(2分)

(3)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其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2分)

(4)试分析都阳湖水体面积不断萎缩的人为原因及解决措施

(4分)

29.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分布图(图15)和湛江市东海岛钢铁石化产业项目规划图(图16)

 

材料二:

东海岛是我国第五大岛,岛上居民较少,开发强度低,土地资源较丰富,拥有较长的天然深水岸线。

(1)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分)

(2)广东省石化产业集群化的好处有

(6分)

(3)湛江市东海岛规划建设大型钢铁石化项目的主要理由是

(3分)

(4)为解决广东省能源紧张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3分)

30.A【海洋地理】读图17,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中M群岛上有丰富的泥炭以及铅、煤、铁、银等矿藏资源,近海域有丰富渔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1)M群岛所在处的海底地形是,判断依据是。

(3分)

(2)图中①②③洋流中,对秘鲁渔场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填代号),该渔场形成的原因是

(3分)

(3)M群岛及附近海域有丰富资源,完成下表2。

(4分)

主要海洋资源

开发利用方式

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业

 

30.B【环境保护】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目前世界上PM2.5指数最高的出现在北非、东亚,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浓度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材料二: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有害物质。

材料三:

图18我国PM2.5最严重区和较严重区分布图

 

(1)图中我国西北地区PM2.5含量较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地,其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4分)A.工业发达,污染严重B.交通拥挤,尾气排放多

C.沙尘天气频发D.大量燃烧石油,火力发电

(2)我国将从2016年开始对PM2.5进行全面监测、预报,体现了政府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是(2分)

A.环境计划管理B.环境技术管理C.环境质量管理D.资源环境管理

(3)PM2.5被吸人人体后会直接进人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试提出控制江苏省PM2.5排放量的可行性措施

(4分)

 

徐州市2011~2012学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1.3.29

一、二:

选择题:

(1~18题为单选,每小题2分;19~26题为双选,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B

D

A

A

B

B

D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D

A

A

C

A

C

C

D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C

BD

BC

AB

AC

AC

BC

AC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7.(14分)

(1)西部以平原、丘陵为主(1分),东部以山地为主(1分)地势东高西低(1分)

(2)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2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1分);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1分)

(3)地形经济(2分)B(2分)

(4)甲(1分)甲地耕地资源、水资源较丰富;对外交通便利,开放程度较高;地区经济较发达(2分,任答两点即可,从乙地角度回答亦可)

28.(12分)

(1)有利: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分)

不利: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1分)

(2)交通运输(1分)甲(1分)(3)水旱灾害多发(2分)

(4)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屡禁不止(2分)

措施: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搞好分洪工程(2分)

29.(14分)

(1)沿海分布(或沿输气线路分布)(2分)

(2)有利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与协作;降低运输成本,降低能耗(每点2分,6分)

(3)接近珠三角消费市场;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拥有天然深水岸线,适合建设大型海港等(3分)

(4)跨区域调入能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进口石油、北煤南运等);开发利用新能源(建核电站等);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3分)

30.

【海洋地理】(10分)

(1)大陆架(1分)水深小于200米,坡度较小(2分)

(2)②(1分)海水上升,饵料丰富(2分)

(3)空间资源——建港口;生物资源——海洋捕捞,养殖;矿产资源——开采(每空1分,共4分)

【环境保护】(10分)

(1)塔里木(2分)C(2分)

(2)C(2分)

(3)减轻和控制空气污染;植树造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新能源;推广低碳生活;加强环境监测(任答两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