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0039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docx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docx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当代世界政治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世界政治是世界政治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相互间形成的各种政治关系的总和。

它主要涉及各国对外政策及其发展演变,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及其变化,国家集团的形成、分化和改组,世界秩序的形成、发展与变革等。

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包括主权国家行为主体和非主权国家行为主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

当时,外交、国际贸易、相互宣战等基本上都在代表不同民族的政府之间进行。

二战后,由于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的不断增加、国际秩序的重新确立与演变,世界政治变得越来越复杂。

国家仍然是世界政治的主要行为主体,但行为主体的多样化和多样性的特点越来越明显。

世界政治的参与者不仅只是国家和政府,还有众多非国家行为主体。

国家是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是一国对外活动的责任承担者,是世界政治中惟一享有对外主权的行为主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主权国家仅有50多个。

二战后,随着大批亚非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走向独立,先后出现了100多个新国家。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多民族联邦制国家相继瓦解,分解出近20个新国家。

当今,全世界有近200个国家。

在这些国家中,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又有社会主义国家;有美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等这些大国,也有圣马力诺、斐济和文莱等这样的小国。

非国家行为主体指除主权国家以外的、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的政治实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各种利益集团、宗教组织等超国家和跨国界的集团与势力。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跨国界的联合机构,有其自身的宗旨、目标、行为规范和组织机构,是联系国家和国际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对国际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大致有四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宗旨、目标和职能划分,可分为一般性(或称综合性)和专业性国际组织;二是按地域范围划分,可分为世界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三是按活动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经济和军事性国际组织;四是按组织主体构成情况划分,可分为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政府间组织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经一定的协议而创立的机构,其成员构成仅限于主权国家。

据国际协会联盟编写的《国际组织年鉴2000—2001》提供的数字,1954年政府间组织有118个,到2000年达到6556个。

非政府间组织是非官方的社会团体或个人以一定的民间协议的形式设立的机构。

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宗教、体育、卫生等各个领域,比较著名的有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大赦国际、核裁军委员会、绿色和平组织等。

据国际协会联盟2000年度报告,1954年非政府间组织为1008个,到2000年非政府间组织总数达45647个,其中与联合国建立正式关系的各类非政府组织共有1672个。

虽然它们不能直接承受国际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非政府间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在特定的功能性问题领域共同追求跨国利益和促进跨国合作,非政府组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压力集团,对跨国事务正在发挥日益增长的影响。

国际竞争、国际合作和国际冲突是世界政治的三种基本状态。

国际竞争,是指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利益与价值,在世界政治的各领域,通过各种比赛来夺取优胜的一种状态。

国际竞争是各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里相互协调关系的形式之一。

国际竞争有利于一国的经济、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维持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国际合作,是指为达到共同的目的,在一定领域内利益和目标一致或部分一致的世界政治行为主体间所进行的全面或局部的相互配合行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进程,世界政治行为主体间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发展,共同利益范围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单个行为主体难以解决的问题,国际合作已成为国际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和各个世界政治行为主体的自觉行为。

战后国际合作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普遍性、超越意识形态性、机制性等特点。

国际合作成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方式。

国际冲突,是指各世界政治行为主体由于所谋求的利益、目标和价值的不同或相悖,或由于国际社会结构性差异等原因引发的矛盾,而处于一种自觉的抵制、磨擦、对立和对抗状态。

由于世界政治行为众多主体所确认的各自利益和目标的不同,国际冲突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环境以及其他社会问题等领域。

战后美国与苏联、中国,苏联与中国,第三世界国家与西方国家,第三世界内部,都曾发生了一系列的武装干涉、边界磨擦、封锁以及各种国际危机和地区性战争。

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源于经济、文化包括价值标准、法制与文明等为主要内容的“软权力”之间的冲突在国际关系中凸现。

国际法的不断完善,为世界各国及其他行为主体提供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权平等原则、互不侵犯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和平共处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和反对霸权主义原则等七大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适用于国际关系的、具有法律性的普遍原则。

2.1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什么是世界政治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就是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2.11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美苏两国的变化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

意、德、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继投降,被彻底打败;英、法两个世界强国极大的被削弱,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诸多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成了“全球性”强国;苏联经受了战争的严酷考验,成为拥有巨大实力、享有崇高威望的社会主义强国;欧洲和亚洲相继建立一批人民民主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1944年到1949年10月,社会主义越出—国范围、在欧亚大陆先后以现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同、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因、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使国际舞台上力量对比发生了极有利于苏联的新变化。

正是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后政治格局形成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两个力量中心,这是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力量基础。

二、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政治格局的基础。

雅尔塔体制,也称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英三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战后世界秩序安排等问题,通过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国际会议达成的一系列协议而建立的战后国际体制。

雅尔塔体制确定美、苏两国在欧洲及远东的势力范围和保持均势的各项措施,从而确定了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雅尔塔体制的最终形成对于迅速结束“二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消除德、日军国主义势力起了重大作用,雅尔塔体制还力图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的合作和和平共处,因此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谈到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政治格局的基础却是从它的性质来看的,雅尔塔体制具有美、英、苏三国根据各自的实力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

从二战中后期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的内容来看,三大国首脑经过讨价还价达成的谅解和协议,概括起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关于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制定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最后阶段中协同作战的军事计划。

第二类是关于确定对战败国的处置原则及势力范围的划分。

第三类是关于确定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的机制。

第二、三类主要表现为战后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大国)按照政治、军事的实力对比重新安排和划分势力范围,确立了大国控制世界,实际上主要是由美苏两个大国控制世界的原则和组织形式。

大国根据各自利益划分战后的势力范围,实质上是一种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行为。

大国力量对比框架下的势力范围的划分,确定了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三、美国独霸世界战略与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

(一)美国对外战略的转变

1945年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后反复强调“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大大加快了谋取世界霸权的战略部署,不断强化反苏政策。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于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他认为,由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苏联是政治上的“敌手”,美苏不可能建立“合作”关系;应以武力为后盾,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所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

他的主张为美国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敦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攻击苏联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鼓吹西方国家“联合起来”,英美“建立特殊关系”,共同对付苏联。

“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作了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演说,声称希腊受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威胁,如果希腊陷落,将严重影响土耳其,从而直接影响欧洲、中东和整个“自由世界”。

他要求国会批准拨款几亿美元,援助希、土重建经济生活,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主义”公开打出了反苏、反共的旗号,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标志对苏“冷战”开始。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复兴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西欧各国恢复和发展了经济,稳定了政局,推动了西欧各国的联合,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各国的控制,为西方内部建立稳固的政治军事联盟奠定了经济基础。

继马歇尔计划之后,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葡萄牙、意大利和冰岛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正式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条约规定,缔约国实行协商共同行动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

北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世界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也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正式形成的标志。

(二)两大阵营的对峙和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

美国杜鲁门政府咄咄逼人的攻势,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构成了对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严重威胁。

苏联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组织起来,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相抗衡。

从1947年夏天开始,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与美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阵营。

在政治上,为了稳定东欧政局,苏联帮助东欧各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针对美国的杜鲁门主义,1947年9月,苏联推动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号召各国共产党团结起来,经常交流经验,互通情报,协同行动。

朝鲜、中国、越南等人民民主国家成立后,立即得到了苏联、东欧国家的承认和支持。

在经济上,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加强与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经贸协定,帮助东欧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

1949年1月,苏联同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1950年与中国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把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某种程度上被纳入苏联对外战略的轨道上。

在军事上苏联加强自身军事实力,积极研制核武器。

1949年,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1947年-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先后签署了多个双边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大批苏军进驻东欧。

针对西方国家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并把它拉入北约这冷战行为,苏联全面实施了自己的军事安全计划。

1955年5月14日,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在华沙举行会议,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与北约相对抗,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建成。

(三)两极政治格局的特点

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标志着战后两极政治格局的确立。

以美国为首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当时世界政治中全球层面的最重要的战略力量。

尽管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但这些国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有限。

两极对峙的世界政治格局对战后世界时局发展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很大的弊端。

两极格局使两大政治力量相对处于平衡状态,维持了世界近40年的和平,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稳定和平的国际大环境。

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把世界分成两大阵营,不同阵营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渠道被人为割断,不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联系交流与合作。

由于两大集团的竞争对抗,不断引发局部战争与冲突,使世界和平长期面临战争的威胁。

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以地域为基础、以地缘政治为核心所形成的板块式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在欧洲以一道具有象征意义的柏林墙为界,在亚洲以“三八线”为界,全球被分割为以美苏两大国为核心的两大政治板块、东西方两个世界。

美、苏作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两极,地位非常突出,也相对稳固。

板块以条约和政治、军事、经济集团等形式固定化,几十年来虽有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总体上相对稳定,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

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

政治上两面旗帜针锋相对。

帝国主义阵营以防止共产主义扩张为幌子,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在全世界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镇压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

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开展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政策进行坚决斗争,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

早在1947年,美国就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

为此,以美国为首的15个西方国家于1949年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

在美国控制下,“巴统”长期对社会主义各国实行封锁禁运。

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社会主义国家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彼此的合作,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与西方的民间贸易。

军事上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美国加强“北约”力量,重新武装日本、德国,在军事上援助各反共政府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包围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加剧紧张局势,制造冷战“气氛”。

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加强“华约”及亚欧国家间的联系,援助各国革命斗争来反击帝国主义的挑衅。

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意识形态上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

50年代初,西方国家在军事取胜无望的情况下,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思想,妄图在社会主义国家复辟资本主义。

从艾森豪威尔开始的美国历届总统都卖力地推行这一战略,企图用和平渗透的手段来瓦解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家则采取措施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

2.12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

一、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支持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推动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另一方面,早在确立雅尔塔体系时就已显露出来的大国主义倾向,苏南冲突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到赫鲁晓夫时期,大国主义进一步发展为霸权主义。

1956年接连出现波兰和匈牙利事件;苏联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要求这些国家的内政、外交都要服从于苏联的路线和战略目标。

苏联的这种行径遭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反对。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由政治观点上的不同逐渐发展到国家关系的恶化;由内部分歧到公开争吵,直至苏联从中国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在对外政策上公开孤立和反对中国。

20世纪60年代,苏联和阿尔巴尼亚关系破裂。

社会主义阵营此时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濒临解体的边缘。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1968年8月,苏联悍然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

”1969年3月,苏联又出兵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打死中国边防军民,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同年8月,苏联两次出动武装力量,侵入中国新疆,制造新的流血事件。

这种严重践踏中国主权,侵犯中国领土的行径,必然遭到中国的反击。

至此,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关系彻底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完全解体。

二、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

60年代以前,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到了20世纪60年代,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美国的经济开始走向衰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美元危机日趋严重。

与此相反,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却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种实力对比的变化,导致美、日、欧之间政治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对西欧、日本的政治、经济控制能力下降,西欧和日本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

它们不愿再充当美国的“小伙计”,力图进一步发挥自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西欧联合自强趋势的加强,法国戴高乐主义的提出,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出笼,以及日本在推行“经济外交”的同时要求在对外关系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利,如此等等,都表明帝国主义阵营内部政治关系日益分化,再也不是铁板一块。

当然,日本和西欧政治独立发展,并没有突破西方集团整体利益的框架,它们同美国在共同对付苏联方面利益还是一致的,也继续受美国的“保护”和控制。

三、第三世界的崛起

民族独立国家的大批涌现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着两极政治格局。

在“二战”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地区战后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独立的亚非国家有13个,加上战前已经独立的国家,亚非地区一共有30多个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这次会议表明亚非人民要自己掌握历史命运的意志和力量,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成为了战后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重大转折点,也是第三世界开始兴起的标志之一。

万隆会议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涌现了一大批民族独立国家。

到60年代末已有104个,1961年9月25个中小国家首脑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会议通过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要求撤出一切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消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全力支持各国人民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斗争,这次会议标志着以独立自主、不结盟和非集团为原则的不结盟运动诞生,从而标志着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在不结盟运动的倡议和推动下,1964年3月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决定在每次贸发会议之前,七十七国集团都要开会协调立场、研究对策,以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在联合国系统内第一次形成了以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为目的的国家集团。

七十七国集团在1974年4-5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期间起草了《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并获得了特别会议的通过,从而使第三世界国家斗争的重点逐渐由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第三世界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三世界的崛起表明世界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股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新兴力量。

这些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逐步地团结起来,成为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不论在缓和世界紧张局势、支持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方面,还是参加联合国、改变联合国面貌方面,都在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独立国家还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国际组织,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开展和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标志着第三世界已经成为撼动两极格局的重要力量,对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两极格局起了巨大的冲击作用,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2.13两极政治格局的终结

一、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

经过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化与改组,美国和苏联对各自阵营的控制力明显下降。

70年代后虽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和两大意识形态的斗争仍然存在,但美苏两大国的对抗和争霸上升为世界政治的核心问题。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执政后,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重大变化。

在经济上,苏联的国民收入1950年仅相当于美国的31%,1970年上升到65%。

在军事上,苏联在常规力量方面保持和扩大了对美优势,在战略核力量方面取得了与美国的大体均衡。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美国陷入越战泥潭不得不采取全球收缩战略之时,与美国展开了全面的战略争夺。

在欧洲地区部署其4/5的地面部队、3/4的空中力量以及3/4的中程导弹,在拉丁美洲加强在加勒比海的活动,。

在亚非地区大肆向南亚、西亚、中东、北非地区扩展,企图从非洲和亚洲两翼包抄欧洲。

1975年苏联介入安哥拉内战,1978年12月苏联支持越南发动侵略柬埔寨的战争,1979年12月,苏联悍然出兵入侵阿富汗,形成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

但是,苏联由于在70年代大肆扩张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加上国内经济增长缓慢,80年代后与美国对抗力不从心。

而美国在里根上台后,则力图加强经济和军事实力,扩军备战,重振国威,扭转了在同苏联争夺中的被动局面。

这一时期,出现了美攻苏守的态势。

80年代以后。

由于双方的需要,也由于苏联领导的更换,这种对抗逐步走向缓和。

从1985年到1991年,美苏两国首脑会晤达11次,双方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两国关系也日趋缓和。

美苏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有着深刻原因。

战后几十年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对抗,特别是它们之间规模空前的军备竞赛,不但没有打败对方,反而给各自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极大地妨碍了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日本、西欧以及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急剧增长的情况下,美苏两国的经济实力则相对下降,超级大国的地位开始动摇。

因此,美苏两国都迫切需要调整战略,把注意力放到国内,努力发展本国经济。

另外,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对美苏争霸起了重要的制约作用,客观上促进了美苏走向缓和。

由于美苏关系的缓和,使战后几十年来紧张的国际局势趋于缓和,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美苏开始对话,使全球出现了一股对话潮流。

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以及持不同政见的国家也通过对话来解决矛盾和争端,国际上许多热点问题由此得到缓解。

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南、北也门统一,都是缓和的产物。

三、苏东剧变和两极政治格局的终结

苏联东欧各国自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这些国家存在的经济困难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到了80年代末各国经济形势恶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各国共产党普遍束手无策。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趁机加紧对这些国家发动和平演变的攻势,苏共戈尔巴乔夫推行的“国际政治新思维”又为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不久,他在苏联全面倡导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照搬西方民主模式,搞政治多元化,搞乱了苏联人民的思想,引起了苏联全面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

对外政策主动放弃对东欧和苏联国家的监管权,使得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攻势奏效,搞乱了东欧国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国家纷纷倒向资本主义,华沙条约组织终止活动。

1989年下半年,东欧发生了战后40多年来空前急剧的变化,苏联严重的政治、经济、民族和社会危机使民族分裂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1991年苏联“八一九”事件之后,苏共解散,苏联国家分裂。

1991年12月21日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不复存在。

曾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一个超级大国的苏联至此彻底瓦解,。

苏联解体不仅结束了列宁缔造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而且标志着存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