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9992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上《我生活的地方》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2、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和设施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的方便,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

3、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及各种土特产。

4、了解家乡的变化,向往家乡美好的明天。

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单元理解:

本单元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关心自己周围的变化,并乐意为家庭、学校和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旨在培养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与家乡”的内容非常丰富,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只要求学生能了解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关心自己周围的发展变化。

而关于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家乡的民风、名俗,家乡的生态环境以及家乡的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在以后的教材中将逐步安排。

本单元包括“我的家,在这里”、“童年的乐园”、“请到我的家乡来”、“明天更美好”四个活动主题。

单元总课时:

8课时

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一我的家,在这里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2、增强收集资料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形成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能清楚明了地说出自己住在哪儿,会使用简单的方位词来叙述自己家的位置。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会使用简单的方位词来叙述自己家的位置

教学难点:

学生也许还不能清楚地说出自己家的方位,可以提示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汇合来表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2、增强收集资料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形成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教学难点:

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或课件、中国地图。

2、布置学生收集与家乡风貌有关的图片、照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并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

2.读教材中的儿歌。

3.看到这样美丽的地方,读了这样有趣的儿歌,你想到了什么?

二、我的家,在这里

1.(出示中国地图)你能找出自己的家乡在哪儿吗?

2.指名到图前指出自己家乡的位置。

三、夸夸我的家

1.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都觉得自己的家乡就是最美的地方。

谁愿意当小导游,领大家去他的家乡看一看。

2.分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

3.每个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

可以讲讲家乡的名字,介绍自己对家乡最感兴趣的地方,或是最让自己骄傲的方面。

四、他的家乡不一样

1.刚才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大家对家乡的了解还真不少。

我们这里大部分同学都是住在城市的,那你们想看看农村的小朋友生活的地方吗?

2.观看课件,了解人们不同的居住环境。

五、活动总结

家乡的山最绿,家乡的水最甜,家乡的人最亲。

小朋友们,在以后几周的学习中,你们一定会被家乡更多的美深深吸引!

第二课时请到我家来做客

教学目标

1、能清楚明了地说出自己住在哪儿。

2、学会使用简单的方位词来叙述自己家的位置。

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清楚明了地说出自己住在哪儿

教学难点:

学生能清楚地说出自己家的方位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好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老师非常喜欢你们,也很想去可爱的小朋友家做客,你们欢迎吗?

可是我不认识路呀,你们能说清楚你的家住在哪儿吗?

二、范例比较

1、别着急,先听听这几个小朋友是怎么介绍的。

2、看书,并指名分别读出书中几个小朋友的对话。

3、你认为谁说得清楚,他们在说的时候,注意说清楚了一些什么?

谁说得还不够清楚,为什么?

三、分组交流

四个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住在什么地方。

可以先想想自己家附近有些什么大型的标志性建筑,象商店、菜市场、饭店等。

说的时候注意讲清楚方向。

谁想请朋友去你家作客,告诉大家该怎么走?

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大家都是热情的小主人。

但是也请大家注意,能不能随便把自己家的地址告诉陌生人呢?

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四、动手动脑

你家周围还有些什么呢?

画一画你生活的地方。

展示作品。

互相评价。

五、活动总结

(出示图画)很高兴得到大家的邀请,这是老师的家,也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

我想,你们也会喜欢我的家。

活动主题二童年的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和设施,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增强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争当“社区好公民”。

3、能从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并领悟到我们生活的地方怎样方便。

4、能从合作探究中弄明白我们生活的地方为什么这样方便,并从拓展实践中做到让我们生活的地方更方便并提高初步的社会调查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和设施,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从合作探究中弄明白我们生活的地方为什么这样方便,并从拓展实践中做到让我们生活的地方更方便。

第一课时我的开心地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和设施,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增强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争当“社区好公民”。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和设施,

教学难点:

体验周围的环境和设施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教师:

CIA课件、到学生生活的社区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收集相关资料

2、学生:

按照社区划分小组,进行调查,并将有关资料进行整合。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不管生活在哪里,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因为那儿有我们成长的足迹,那儿是我们童年的乐园!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带小伙伴们去看看你们童年的乐园,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吗?

二、“快活林”中说快乐

1.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朋友,都有一个常去玩耍的开心地,那是我们的“快活林”。

瞧,这几个小朋友的开心地在哪儿呢……

(课件演示。

2.在你生活的地方,你最喜欢哪儿?

带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分享你的快乐吧!

(指名说,分组说。

3.一片绿草地,一个小山坡,一块操场,一个池塘……也许它并不美丽,却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真是一片“快活林”呀,老师已经感受到你们的快乐了!

三、小主人,提建议

1.社区虽然给大家提供了许多方便,可是生活并不是完美的,社区的建设也许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你有没有发现你生活的社区还有哪些方面不够方便呢?

身为社区的小主人,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把你们的建议写下来吧!

学生分组填写建议。

2.大家提的建议真棒,老师都被你们那一片真诚的热情感动了,我一定会把你们的建议带到社区居委会的,我想居委会的叔叔阿姨看到了也会感谢你们的。

四、爱护社区靠大家

1、现在,小朋友们都在争做“新三好学生”——在学样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还要在社区做个好公民。

从刚才大家提的建议里,老师看到了小朋友们想做个好公民的决心,你们也一定会用行动来表示的。

想想看,以前你都为社区做过些什么呢?

2、老师真为你们的行为感到骄傲。

爱护社区的街道,爱护那里的一草一木,我们生活的地方才会变得更美丽。

五、活动总结

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这里留下了我们欢乐的笑声,也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脚印;这里有大人忙碌的身影,也有小朋友金子般的爱心。

这里永远是我们童年的乐园!

第二课时生活真方便

教学目标

1.能从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并领悟到我们生活的地方怎样方便。

3.能从合作探究中弄明白我们生活的地方为什么这样方便,并从拓展实践中做到让我们生活的地方更方便。

教学重点:

从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

教学难点:

并从拓展实践中做到让我们生活的地方更方便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生活配套设施图片;与家人一起在生活的地方参加社会活动,仔细体验生活地方的方便。

2、教师准备:

搜集音像资料《家在海宁》;将学生搜集的生活配套设施图片做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体会生活方便

1.放《家在海宁》音像资料。

学生边欣赏边想:

我们生活的地方好不好?

为什么?

2.学生回答,揭示课题: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方便(教师板书课题:

生活真方便)。

二、仔细观察,细说哪些方便

1.课件:

将学生搜集的生活配套设施图片逐幅出示,看一看,想一想:

这是我们生活的哪个地方,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方便?

2.说一说“有哪些方便”,比一比谁知道得多。

学生以“有了(),()真方便”的句式回答。

有了宽阔的街道,行走真方便。

有了超市,购物真方便。

有了学校,上学真方便。

有了公交车、火车站、出租车,交通真方便。

有了医院,看病真方便。

有了电信局,通讯真方便。

有了体育中心、体育场,锻炼身体真方便。

有了图书馆、书店,看书买书真方便。

有了西山公园、盐官风景区,游玩真方便。

有了海宁剧院,硖石电影院,看电影真方便。

有了酒店,招待客人真方便……

3.教师小结:

是呀,我们生活的地方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确实让人感觉到很方便。

三、亲身体验,谈论怎样方便

1.课前,我们与家人一起仔细体验了一下生活地方的方便。

你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吗?

2.学生自由谈谈自己亲身经历并从中领悟到方便的事情,比一比谁体会得深。

四、合作探究,为何如此方便

1.小组合作:

你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方便演一演吗?

2.分组表演:

去超市买玩具?

去图书馆看书(管理员热情询问学生要看什么,并查找出来,办好手续后,学生坐下看书。

在小区健身区锻炼(母子模拟对话:

“妈妈,这些健身器材是谁安的?

”“儿子,这是社区的叔叔阿姨为我们配备的。

”“这些叔叔阿姨真好,我们不出小区就能锻炼身体,太方便了!

”)……

3.从大家的表演中,我们都体会到了生活地方的方便,我们应该为生活在了不起的海宁而感到骄傲。

大家想过没有,是谁给我们提供了方便,让我们生活的地方这样方便呢?

小组讨论一下。

4.教师小结:

正是因为海宁人辛勤的劳动,才会使得我们生活的地方如此方便,海宁人真是了不起,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感谢他们。

五、拓展交流,课后实践

1.怎么做更方便,你打算为我们生活的地方更方便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维护情况,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活动主题三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知道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物产,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第一课时老爷爷讲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学难点:

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我的家乡》录像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

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像。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

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

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

自己最喜欢家乡的什么?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

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

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

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小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

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的景观,如:

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的居住地周围有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教材插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

《白鹤泉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故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花鼓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总结

第二课时说说家乡的特产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

1、教师:

课件、录音机、磁带。

2、学生:

搜集一些家乡的物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个叫小红,一个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2.演示电脑课件(小红、小丽介绍自己家乡的物产)。

3.提问:

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

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4.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

物产多吗?

5.今天,老师想听听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介绍家乡的物产

1.小朋友,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吗?

能给大家说说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

(生自由发言)

2.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三、展示家乡的物产

1.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

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的展览会好吗?

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

2.你们都找到了什么?

快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

(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家乡的物产,如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3.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得精彩。

4.小组互评。

5.老师小结活动,给表现出色的小组颁奖。

(优秀解说讲、最佳表演奖、最佳展示组……)

四、活动总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

2.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

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活动主题四明天会更好

教学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3、利用收集的材料动手动脑,为家乡的明天绘制蓝图。

4.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建立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利用收集的材料动手动脑,为家乡的明天绘制蓝图。

第一课时小街的变迁

教学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3.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教学难点:

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调查活动

1.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先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2.引发调查兴趣:

大家看过之后,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自由畅谈)

好,我们来组织一次“生活新风貌”调查活动,大家可以用各种方法去收集我们生活中的新鲜事,摄影、录像、画画都可以,最好能从环境变化、交通变化、生活状态变化等多方面去调查,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3.活动计划:

学生自由组合,讨论调查的时间、地点,以什么方式收集材料,从哪些方面着手。

各小组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活动计划。

4.聘请校外辅导员(社区负责人、摄影师、画家等)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本次调查活动。

二、交流活动

1.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

(学生畅所欲言,谈变化)

2.交流讨论

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你们可曾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

同学们说的对,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的家乡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还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同学们,放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共同来设想一下家乡的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未来畅想

学生们情绪高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交谈。

4.激趣引导

同学们,老师真是感动极了,今天的家乡是美的,明天的家乡会更好!

让我们共同来记下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用全部的真情来歌颂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以把收集来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开展一个“家乡的变迁”的主题活动。

唱歌跳舞、评书快板,请同学们各尽所能,展示家乡的变化,畅想家乡的未来!

5.小组合作,做版面、写串词……

三、“家乡的变迁”主题活动

播放歌曲《越来越好》营造气氛,学生组织活动。

同学们将家乡的变化编成儿歌、快板、评书、歌词,介绍自己收集的家乡变化的资料。

第二课时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教学目标

1、利用收集的材料动手动脑,为家乡的明天绘制蓝图。

2.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为家乡的明天绘制蓝图。

教学难点:

利用收集的材料动手动脑,为家乡的明天绘制蓝图。

教学准备

学生:

各种彩笔,挂历纸、皱纹纸、彩色纸,绒布、毛线,砂粒、胶水、树叶等。

教师: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上一次的调查活动中,我们了解到过去的二十年祖国、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想一想,再过二十年,我们的家乡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畅谈理想

1.看看书中几个小朋友的绘画作品,他们设计的“明天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

2.指名读教材中小朋友的对白。

3.大家来说说,你心中“明天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

三、动手实践

1.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分组,共同设计“明天的家乡”。

2.学生自主活动,可以自由选择带来的制作材料。

教师到各组巡视,相机指导和帮助。

3.学生上台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作品。

4.评价。

教师可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学生,巧妙地将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师生评价结合起来。

四、小剧场

1.大家的设计都非常出色,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去未来的家乡看看吧。

告诉大家,那时候的你会从事什么职业?

怎样为家乡建设努力呢?

2.小组内互相交流。

3.指名表演。

五、活动总结

家乡的未来等着你们去建设,你们准备好了吗?

老师相信,有了你们的热忱,有了你们的努力,家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