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9966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曹刿论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曹刿论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曹刿论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曹刿论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试题.docx

《曹刿论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曹刿论战试题.docx

曹刿论战试题

《曹刿论战》选段,回答10—13题。

(8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驰:

故:

11、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

(2分)

答:

13、从选文第二段中,你发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军事才能?

(2分)

答:

10.驱车追赶;缘故,原因。

(2分)11.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

(2分)12.写曹刿分析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2分)13.战略上深谋远虑,作战时善于把握有利时机,战争结束后小心谨慎,不骄不躁。

(2分)

2005年新疆自治区

文言诗文阅读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彼竭我盈庶竭驽钝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③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

3.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4.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5.曹刿这个人物,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中与战后,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原文,就他性格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三、

(一)1.D2.①指猪、牛、羊等祭品②赐福;保佑③倒下3.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用完(尽)了。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①有爱国心与责任感。

在敌国入侵时,立即“请见”,参与“肉食者”所谋之事,并主动请战。

②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

把取信于民作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见卓识,其见解高于“肉食者”。

③有较高的说话技巧。

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对国君,是启发诱导,以理服人。

④非常谨慎、稳重。

战斗中仔细察看,洞悉了敌方败退的真相,方下令追击。

⑤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战中能抓住战机,战后阐述了“敌疲我打”“一鼓作气”这样精辟的理论。

2006年浙江省(湖州卷)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19.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答:

17参与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18略19从战前、战时和战后三方面回答

2006年广州市(课改区)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

完成12~14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日: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日: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日: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12.词语理解。

(6分)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②公问其故()

③望其旗靡()④公输盘诎()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

既克,公问其故A克己奉公B克敌制胜

②例句:

以牒为械A为民请命B下不为例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夫大国,难测也。

译文:

(2)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文:

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

(1)①于是②原故(原因)③倒下④“诎”通“屈”

(2)①B“克敌制胜”的“克”与例句“克”相同。

②“下不为例”的“为”与例句“为”相同。

(1)大国,是难以测度的。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观点正确,叙述恰当,即可得分。

基本要求:

观点必须从文段事件的结局中得来,2分;叙述恰当2分。

举例:

从《公输》的结局看,面对人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无借鉴意义。

2006年广州市河源市高中阶段字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非课改实验区用)

(二)(12分)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

《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分)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3分)

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公问其故()

10.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成现代汉语。

(3分)

译文:

11.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说出两点。

(2分)

答:

12。

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

、。

(2分)

8.(2分)《左传》齐鲁长勺之战(或:

长勺之战)9.(3分)大败就原因10.(3分)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则士气低落,第三次则士气消失了。

11.(2分)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善于观察调查,不盲目追击。

12.(2分)一鼓作气辙乱旗靡

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课改实验区使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5至10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又何间焉(间:

参与)B.弗敢加也(加:

虚夸或虚报)

C.神弗福也(福:

保佑)D.彼竭我盈(彼:

彼此)

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字与“可以-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B.以塞忠谏之路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7.选出下列句子译文正确的一项()。

A.牺牲玉帛(失去宝玉和丝织品)

B.望其旗靡(看见他们的军旗破烂不堪)

C.小惠未徧(小恩小惠不能遍及老百姓)

D.夫战,勇气也(大丈夫打仗,是靠勇气的)

8.选出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正确的一句(   )。

A.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按实情处理。

B.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没有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按实情处理。

C.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凭感情办理。

D.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没有才能察看清楚,也一定凭感情办理。

9.选出对曹刿请见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曹刿的乡人想让他参与这件事。

B.高官厚禄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C.庄公请求他参战。

D.曹刿自己想参加这次大战,以谋取功名利禄。

10.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均与“肉食者鄙”的“鄙”相照应。

B.本文第二段把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了对比描述。

C.“既克,公问其故”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本文剪裁得当,作者详写战前曹、庄二人的对话,略写战斗的场面及战后的分析。

5.D6.C7.C8.A9.B10.D

2006年广安市

阅读文段D,完成38—43题。

(15分)

文段D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38.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并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战于长勺_____________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

公将驰之_____________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

40.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与之乘B.公将鼓之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

41.选段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

(3分)

42.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

(3分)

43.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

(2分)

答:

〈二〉(15分)38.公/与之乘战/于长勺(1分)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

(2分)39.在击鼓驱车(追赶)于是40.B41.记叙语言、动作42.长勺之战鲁庄公十年长勺43.例如:

①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

②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答到一点即给2分)

2006广西济宁市

(二)[甲]公(鲁庄公)与之(指曹刿)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①公将驰之驰:

(  )②望其旗靡靡:

()

③三军可夺气气:

()④朝气锐锐: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②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译文:

9.[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4分)

10.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

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

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3分)

7.答案:

①驱车(追赶)②倒下③士(元)气④锐利(饱满)评分:

本题4分,每小题答对得1分。

8.答案:

①他们的勇气消失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所以战胜了齐军。

②不要去攻击阵容整齐的敌人,这就是治理军队的变化啊。

评分:

本题4分,每小题译对得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评分:

本题4分,每空填对得2分。

10.第一问答案要点:

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第二问答案要点:

①无论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②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③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等等。

评分:

本题3分,第一问答对得2分,第二问答对得1分(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2006黑龙江哈尔滨市

(一)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9——12题。

(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福:

(     )狱:

(    )

1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文:

1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分)

答:

1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和。

(2分)

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9——12题。

(8分)9福:

赐福,保佑狱:

案件(各1分,共2分)10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2分)11政治上取信于民(2分)1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2分)

2006年云南省昆明市(实验区)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8~13题。

(共1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日: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稿,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赵简子①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阳城胥渠②住广门之馆,夜叩门而谒曰:

“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曰:

‘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

’”门人入通。

董安于③侍奉于侧,愠曰:

“嘻!

胥渠也,期④吾君骡,请即杀之。

”简子曰:

“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

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

”于是召庖人⑤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

住无几何,赵简子兴兵而攻狄⑥。

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敌首。

人主安能不好士?

[注]①赵简子:

晋大夫,名鞅,谥号简子。

②阳城胥渠:

复姓阳城,名胥渠。

③董安于:

赵简子家臣。

④期:

希冀,这里指想得到。

⑤庖(p60)人:

厨师。

⑥狄:

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名。

8.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增加)B.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同“遍”,遍及)

C.夫杀人以活畜(使:

……存活)D.人主安能不好士(爱惜)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肉食者鄙/啊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辍耕之垄上

C.董安于侍奉于侧/躬耕于南阳

D.夜叩门而谒日/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句子。

(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11.【甲】文用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乙】文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请用【乙】文中的例子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分)

答:

12.【甲】【乙】两个文段,反映出两位政治家共同的思想,这种政治思想用我们课内学过的孟子的一句名言(或两个字)来概括,就是:

(2分)

13.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怎样看待赵简子“杀畜以活人”的做法?

(2分)

答:

8.A9.B10.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11.用董安于杀人以活畜的主张,反衬(或“衬托”)赵简子杀畜以活人的做法,鲜明地突出了赵简子爱惜人才(即“好士”),目光长远,以人为本。

(意思对即可)12.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人和;(4)得道。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13.开放性题目。

能围绕文章内容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

同意赵简子的做法,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以人为本,施行仁政是古代政治家应该具有的思想等。

不同意赵简子的做法,万物平等,不可任意剥夺动物的生命权等。

200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温州市卷)

(二)(12分)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El: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又何间焉

(2)公将鼓之   

(3)遂逐齐师 (4)望其旗靡  

18.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

(2分)

(1)刿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乃入见。

(2)公日: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译文:

20.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分)

答:

                     

(三)(10分)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

“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日: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

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

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③弓工:

造弓的工匠。

④邪:

不正。

⑤更宿中书内省:

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

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4)数延见▲

22.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D.咨臣以当世之事

2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3分)

答:

                    

17.(I)参与

(2)击鼓进军(3)追赶、追击(4)倒下18.

(1)刿(曹刿)

(2)之(它)19.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

20.取信于民。

或: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

(1)喜爱、爱好

(2)全、都(3)从前(4)屡次、多次22.D23.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

评分标准:

第15题、16题、18题各2分;第17题、2l题各4分;第19题、20题、22题、23题各3分;共26分。

第15题、17题、18题、2l题每空1分;第16题意思对即可得分;第17题第

(2)题答“击鼓”即可得1分;第23题答对两个方面得3分,答对一个方面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007山东省泰安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