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v1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9935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ELL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v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CELL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v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CELL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v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CELL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v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CELL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v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ELL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v13.docx

《CELL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v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LL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v13.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ELL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v13.docx

CELL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v13

 

CELL_FACH开启前后评估分析报告

 

广西联通数据优化项目组

2013年10月

 

1概述

随着WCDMA网络的建设发展,3G用户数不断增加,网络负荷持续增大。

同时iPhone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QQ、微博等小流量业务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量小流量低价值的业务消耗大量的专用信道及资源(如码、功率、CE等),对WCDMA网络资源负荷影响较大。

本次通过开启CELL-FACH功能,目的以通过使用公共信道来承载小流量业务,从而在不增加资源投资的情况下以缓解网络负荷、节省网络资源。

从本篇报告可以获知:

1)ALWAYS-ON&FACH的原理及现网的信道转换策略介绍。

2)通过模拟PING、小流量业务(QQ)、网页浏览测试来论证了:

开启CELL_FACH功能后,其FACH公共信道可以有效的承载小流量业务,能减少上网接入时延(约1-2s),很好地提升了用户的上网感知。

3)较为深入全面的对CELL_FACH功能开启前后的KPI进行评估对比,开启CELL_FACH后,网络的负荷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负荷下降了3个百分点,部分网络资源受限问题(如码、功率)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除PS掉线率有所恶化外,整体指标影响不大,话务量、流量稳中有升,并且能有效的利用FACH公共信道来吸收小流量业务,FACH日均流量较CELL_FACH开启前增长了约6GB。

4)针对开启CELL_FACH功能对PS掉线率的影响,初步怀疑可能用户在上网时存在无数据或小数据交互时,手机在CELL_DCH及CELL_FACH状态下驻留的时间(约15s)较长,即开启CELL_FACH功能后回到IDLE状态的时间较开启CELL_FACH功能前回到IDLE状态的时间延长10s,容易受无线环境的因素及用户行为的影响而导致PS掉线概率增大。

因此需要在沿用CELL_FACH的优势的情况下,并一定程度上缩小手机在CELL_DCH及CELL_FACH状态下驻留的时间,以减少手机在非IDLE状态下容易受无线环境的因素及用户行为的影响而导致PS掉线增大的概率。

本次通过探索基于用户上网行为习惯(上网会话间隔),把CELL_DCH至CELL_FACH的检测时间(T1)由10s调整至5s后,CELL_FACH的PS掉线问题得到很好的控制,即HSDPA/HSUPA的掉线率由优化前的0.08%下降至0.05%。

2ALWAYS-ON&FACH原理介绍

2.1AlwaysonDownsize

Always-onStep1:

TheAOdownsizestep1conditionisbasedonDLandULtrafficvolumemonitoringonnon-slidingtimewindows.Thedownlinkdownsizeistriggeredifthecondition:

With:

NbTB:

NumberofTransportBlockstransferredduringthetimewindow

TBsize:

sizeofaL1TransportBlock(inbits)

Theuplinkdownsizeistriggeredifthecondition:

DownsizeisperformediftheULandtheDLdownsizecriteriaaremet.

在CELL_DCH状态时,当手机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同时低于某一速率门限,并持续一段时间(T1),会执行由CELL_DCH状态至CELL_FACH状态迁移。

Always-onStep2:

TheAlways-onStep2downsizeisperformedifthereisnousertrafficforacertainperiodof

time(inactivitytimer),whateverthetargetis(CELL_PCH/URA_PCHorIdle).

TheDLcriterionismetif:

TheULcriterionismetif:

ThedecisiontomovetoCELL_PCH/URA_PCHorIdleStateismadeiftheULandtheDLcriteriaaremet.

在CELL_FACH状态时,当手机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同时低于某一速率门限,并持续一段时间(T2),会执行由CELL_FACH状态至IDLE状态迁移。

注:

1)目前玉林现网未开启CELL/URA_PCH功能。

2.2AlwaysonUpsize

ULUpsize

TheULupsizeconditionreliesoneventtriggeredUEtrafficvolumemeasurementonRACH

TransportChannel,basedonevent4A.AsthesumofBufferOccupanciesofRBsmultiplexedontotheRACHexceedsacertainthreshold,themobileperformsaneventtriggeredreporting.

TheULcriterionismetif:

atleastduringTimeToTriggermilliseconds.

TheparameterPendTimeAfterTrigisusedtoavoidsendingunnecessary“upsizerequired”

eventreportduringtheexecutionoftheupsizeprocedure.Thisparametersetstheminimum

timebetweentheemissionsoftwomeasurementreportswiththesameTrafficvolumeevent

identitybytheUE.Onreceptionofthisevent,theSRNCconsideredtheULupsizeconditionasfulfilled.

DLUpsize

TheDLupsizeconditionreliesonthesamekindofmechanism.ThecriterionismetifthebufferoccupancyforagivenuserDTCHRLC/MACbufferexceedsagiventhreshold.TheDLcriterionismetif:

TheparameterStep1TimerBetween2Reportsisusedtoavoidsendingunnecessary

“upsizerequired”eventreportduringtheexecutionoftheupsizeprocedure.Thisparameter

setstheminimumtimebetweentheemissionsoftwoevents"upsizerequired"bytheRNC-IN.

TheAOUpsize(fromCELL_FACHtoCELL_DCH)criteriaismetiftheULupsizeorDLupsizeconditionsareverifiedtrue.

注:

在上行,与downsize不同(downsize是对速率进行判决),upsize对手机的buffer中的数据量的大小进行判断来决定是否需要upsize.

2.3玉林现网信道转换策略

AlwaysonDownsize

在CELL_DCH状态时,当手机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同时低于某一速率门限Step1DlUlThresholdThroughput(6kbps)并持续一段时间timerT1(10s)时,会执行由CELL_DCH状态至CELL_FACH状态迁移;在CELL_FACH状态时,当手机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同时低于某一速率门限Step2ThresholdThroughput(0kbps)并持续一段时间timerT2(5s),会执行由CELL_FACH状态至IDLE状态迁移。

AlwaysonUpsize

在CELL_FACH状态时:

1)对于上行,手机UL_BufferOccupancy大于RepThreshold(1204Bytes)时,并持续一段时间timeToTrigger(0ms),会执行CELL_FACH状态至DCH状态的迁移;2)或者对于下行,手机DL_BufferOccupancy大于RepThreshold(1204Bytes)时,会执行CELL_FACH状态至DCH状态的迁移。

注:

1)本次开启CELL_FACH涉及的关键参数如附件所示:

3CELL_FACH测试验证

3.1CELL_FACH开启前后小数据包PING测试验证

3.1.1小数据包PING测试验证方案

测试环境:

玉林联通大楼7楼室内;无线环境良好(RNC1,RSCP:

-65dBm,ECIO:

-3.82dB,SC:

436,RFCN:

10713)

测试方案:

利用鼎利软件对CELL_FACH功能开启前后进行小数据包ping测试。

数据包大小为1、32、128(bytes);时间间隔分别为5s、7s、13s;ping次数为10次;(目前ps永久在线定时器T2设置为5s)

测试目的:

1)观察CELL_FACH开启前后的ping时延;2)验证CELL_FACH功能有无正常开启;3)分析CELL_FACH功能开启后有无达到主要参数预设的效果;4)深入分析CELL_FACH开启前后的ping时延的差异性

3.1.2小数据包PING测试统计数据

从上表的CELL_FACH功能开启前后所进行的小数据包ping测试数据分析得知:

1)若ping时间间隔在5s内,即ps永久在线定时器T2时间内,CELL_FACH功能开启后的ping时延要略大于CELL_FACH功能开前(CELL_DCH)的ping时延;2)若ping时间间隔大于5s,即超出ps永久在线定时器T2时间,CELL_FACH功能开启后的ping时延比CELL_FACH功能开启前的ping时延要小,约1s;

3.1.3小数据包PING测试数据验证分析

3.1.3.1CASE1

本次通过选取测试方案1和测试方案2的ping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测试方案1(关闭CELL_FACH;包大小1bytes;间隔5s;次数10次)的测试信令如下图所示:

测试方案2(关闭CELL_FACH;包大小1bytes;间隔5s;次数10次)的测试信令如下图所示:

方案1和方案2的ping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CELL_FACH开启前后的方案1和方案2的ping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知:

1)在CELL_FACH开启后,对于小流量业务,可以从RadioBearerReconfiguration信令中的rrc-StateIndicator:

cell_FACH可看出网络已成功开启FACH功能;当未开启CELL_FACH功能,RAB相关信令中其rrc-StateIndicator为cell_DCH。

2)在ps永久在线定时器T2时间内(即5s),CELL_FACH功能开启后的ping时延较CELL_FACH功能开前(CELL_DCH)的ping时延略大,约100ms,因为ping时延在FACH信道上比在HSXPA的专用信道上要大100ms。

3.1.3.2CASE2

本次通过选取测试方案7和测试方案8的ping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测试方案7(关闭CELL_FACH;包大小1bytes;间隔7s;次数10次)的测试信令如下图所示:

测试方案8(开启CELL_FACH;包大小1bytes;间隔7s;次数10次)的测试信令如下图所示:

方案7和方案8的ping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注:

红色柱子表示在CELL_DCH下,有iurelease的ping时延(需重新建立rrc,rab);绿色柱子表示在CELL_DCH下,没有iurelease情况下的ping时延;紫色柱子表示在CELL_FACH下的ping时延

通过对比CELL_FACH开启前后的方案7和方案8的ping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知:

1)若ping时间间隔大于5s,即超出ps永久在线定时器T2时间,CELL_FACH功能开启后的ping时延比CELL_FACH功能开启前的ping时延要小,约1s。

因为CELL_FACH功能开启前(CELL_DCH),当5s内没有数据包传输,iu会释放,若之后有业务发起,需重新建立rrc,rab过程,耗时约为1s左右,而开通CELL_FACH功能后,部分ping会承载在FACH信道上,而无需进行iu释放,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ping的时延。

3.1.4CELL_FACH小数据包PING测试验证小结

1)在CELL_FACH开启后,对于小流量业务,可以从RadioBearerReconfiguration信令中的rrc-StateIndicator:

cell_FACH可看出网络已成功开启FACH功能;当未开启CELL_FACH功能,RAB相关信令中其rrc-StateIndicator为cell_DCH。

2)若ping时间间隔在5s内,即ps永久在线定时器T2时间内,CELL_FACH功能开启后的ping时延要略大于CELL_FACH功能开前(CELL_DCH)的ping时延,因为ping时延在FACH信道上比在HSXPA的专用信道上要大100ms。

3)若ping时间间隔大于5s,即超出ps永久在线定时器T2时间,CELL_FACH功能开启后的ping时延比CELL_FACH功能开启前的ping时延要小,约1s。

因为CELL_FACH功能开启前(CELL_DCH),当5s内没有数据包传输,iu会释放,若之后有业务发起,需重新建立rrc,rab过程,耗时约为1s左右,而开通CELL_FACH功能后,部分ping会承载在FACH信道上,而无需进行iu释放,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ping的时延。

4)从小数据包ping时延测试结果(类似于小流量业务)可间接推测,开启FACH功能后,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小流量业务的接入时延感知。

3.2CELL_FACH开启前后小流量业务测试

3.2.1CELL_FACH开启前后小流量业务测试验证方案

测试环境:

玉林联通大楼7楼室内;无线环境良好(RNC1,RSCP:

-65dBm,ECIO:

-3.82dB,SC:

436,RFCN:

10713)

测试方案:

本次小流量业务以QQ业务进行开展,利用iphone4挂QQ(版本2012)并聊天,贝尔RNC后台信令TRACE跟踪。

测试目的:

开启CELL_FACH后,QQ聊天时或QQ心跳是否有占用FACH/RACH信道;

3.2.2CELL_FACH开启前后小流量业务信道占用情况分析

QQ聊天的信息较小时信道占用情况:

开启CELL_FACH后当QQ聊天信息较小时,业务可以占用FACH/RACH信道进行承载。

QQ心跳占用信道情况

开启CELL_FACH后,手机挂QQ(空闲状态下),QQ心跳相关的业务可以占用FACH/RACH信道进行承载。

QQ聊天的信息较大时信道占用情况:

开启CELL_FACH后当QQ聊天信息较大时,业务可以占用EDCH/HSDSCH信道进行承载。

3.2.3CELL_FACH开启前后小流量业务信道占用情况小结

开启CELL_FACH后,1)当QQ聊天信息较小时,业务可以占用FACH/RACH信道进行承载;2)手机挂QQ(空闲状态下),QQ心跳相关的业务可以占用FACH/RACH信道进行承载;3)当QQ聊天信息较大时,业务可以占用EDCH/HSDSCH信道进行承载。

即开启CELL_FACH后,可以利用FACH/RACH来承载小流量业务。

3.3CELL_FACH开启前后网页浏览测试

3.3.1CELL_FACH开启前后网页浏览验证方案

测试环境:

玉林联通大楼7楼室内;无线环境良好(RNC1,RSCP:

-65dBm,ECIO:

-3.82dB,SC:

436,RFCN:

10713)

测试方案:

NOKIA6720进行打开网页浏览,模拟一般用户浏览网页行为(如打开网页、阅读网页内容、退出网页/打开新的连接等),同时利用鼎利软件连接手机,并记录测试LOG。

测试目的:

1)当网页打开后,用户阅读网页内容(一段时间没数据交互,但未退出网页浏览程序),获悉手机状态的转变情况;2)当网页打开后,用户阅读网页内容时中途关闭网页浏览程序(如浏览器),获悉手机状态的转变情况;3)了解开启CELL_FACH后,结合用户浏览网页行为时间观察CELL_FACH与CELL_DCH之间转换机制;4)对比“IDLE->CELL_DCH”(未开启CELL_FACH)和“CELL_FACH->CELL_DCH”(开启CELL_FACH)的接入时延。

3.3.2CELL_FACH开启前后网页浏览验证分析

3.3.2.1CASE1

当网页打开后,用户阅读网页内容(一段时间没数据交互,但未退出网页浏览程序)的场景

在开启CELL_FACH后,对于“网页打开后,用户阅读网页内容(一段时间没数据交互,但未退出网页浏览程序)”的场景,其手机状态是:

IDLE->CELL_DCH->CELL_FACH->IDLE。

3.3.2.2CASE2

当网页打开后,用户阅读网页内容时中途关闭网页浏览程序的场景

在开启CELL_FACH后,用户阅读网页内容时中途关闭网页浏览程序(如浏览器),其最后的手机状态是:

(IDEL->CELL_DCH->FACH->【可选】)CELL_DCH->IDLE。

3.3.2.3CASE3

当用户上网行为时间<=(T1+T2)场景

在开启CELL_FACH后,当用户再次上网时间<=(T1+T2)s时,手机在CELL_DCH与CELL_FACH之间转换,较未开启CELL_FACH功能相比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上网接入时延,但若用户上网时间<(T1+T2)s时较为频繁,会产生较多的信道转换次数(DCH/EDCH/HSDSCH<->RACH/FACH),可能会存在PS掉线的风险。

当用户上网行为时间>(T1+T2)场景

在开启CELL_FACH后,当再次上网时间>(T1+T2)s时,手机会在CELL_DCH->CELL_FACH->IDLE->CELL_DCH之间转换,对用户的上网接入时延有一定的影响。

3.3.2.4CASE4

“IDLE->CELL_DCH”(未开启CELL_FACH)接入时延

未开启CELL_FACH时,对于PDP已激活的手机,当进行上网业务时(如网页浏览),手机从IDLE至CELL_DCH状态耗时约为2s,主要完成RRC与RAB的建立。

“CELL_FACH->CELL_DCH”(开启CELL_FACH)接入时延

在开启CELL_FACH后,对于PDP已激活的手机,当进行上网业务时(如网页浏览),手机从CELL_FACH至CELL_DCH状态耗时约为1s,主要完成RBReconfiguration。

注:

当手机从CELL_DCH状态迁移至CELL_FACH状态,会发生RBReconfiguration,而不会发生IU

RELEASE;当手机从CELL_FACH迁移至CELL_FACH状态,会发生IURELEASE,CAUSE为user-inactivity。

3.3.3CELL_FACH开启前后网页浏览验证小结

1)在开启CELL_FACH后,对于“网页打开后,用户阅读网页内容(一段时间没数据交互,但未退出网页浏览程序)”的场景,其手机状态是:

IDLE->CELL_DCH->CELL_FACH->IDLE;

2)在开启CELL_FACH后,用户阅读网页内容时中途关闭网页浏览程序(如浏览器),其最后的手机状态是:

(IDEL->CELL_DCH->FACH->【可选】)CELL_DCH->IDLE。

3)在开启CELL_FACH后,当用户再次上网时间<=(T1+T2)s时,手机在CELL_DCH与CELL_FACH之间转换,较未开启CELL_FACH功能相比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上网接入时延,但若用户上网时间<(T1+T2)s时较为频繁,会产生较多的信道转换次数(DCH/EDCH/HSDSCH<->RACH/FACH),可能会存在PS掉线的风险。

4)在开启CELL_FACH后,当再次上网时间>(T1+T2)s时,手机会在CELL_DCH->CELL_FACH->IDLE->CELL_DCH之间转换,对用户的上网接入时延有一定的影响。

5)未开启CELL_FACH时,对于PDP已激活的手机,当进行上网业务时(如网页浏览),手机从IDLE至CELL_DCH状态耗时约为2s,主要完成RRC与RAB的建立;在开启CELL_FACH后,对于PDP已激活的手机,当进行上网业务时(如网页浏览),手机从CELL_FACH至CELL_DCH状态耗时约为1s,主要完成RBReconfiguration。

因此手机从CELL_FACH至CELL_DCH的时延比手机从IDLE至CELL_DCH的时延短1s,即开启CELL_FACH后,可以一定程度上缩短用户的上网接入时延。

4CELL_FACH开启前后话统分析

说明:

1)本次所涉及的数据取自网优平台及贝尔原始话统

4.1CELL_FACH开启前后业务量统计分析

通过对比CELL_FACH开启前后YLRNC3全天业务量统计指标分析得知:

开启CELL_FACH功能后,不会对话务量、流量产生影响。

其中流量由FACH开启前的142.05GB增长至FACH开启后的161.02GB,FACH数据流量由FACH开启前的1.22GB增长至FACH开启后的7.57GB。

即开启CELL_FACH功能不会影响到业务量,并且能有效的利用FACH公共信道来吸收小流量业务。

注:

1)本次对CELL_FACH开启前后的话统数据取自晚忙话统的时间取自:

20131028,20131029,20131030,20131031的20、21、22、23点。

4.2CELL_FACH开启前后无线接入性能分析

通过对比CELL_FACH开启前后YLRNC3的晚忙23点主要无线接入性能指标分析得知:

开启CELL_FACH功能后,RRC建立次数较CELL_FACH功能开启前环比下降了26.41%;HSDPARAB建立请求次数较CELL_FACH功能开启前环比下降了28.75%;HSUPARAB建立请求次数较CELL_FACH功能开启前环比下降了30.11%;总体上RRC建立成功率、CS域AMRRAB指配建立成功率、HSXPARAB建立成功率、无线接通率在CELL_FACH功能开启前后均维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