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备考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786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备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备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备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备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备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备考资料.docx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备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备考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备考资料.docx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备考资料

高等教育学

一、1、高等教育的定义:

①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传授高深学术与技能的专业教育。

②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

③高等教育是在一定的形式与机构之中实施的,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分析,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高等教育”的认识。

2、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

主要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包括大学、专门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职业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初级学院、网上虚拟大学,除此之外,还有承担高等教育职能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

3、高等教育的价值P60

高等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在政治方面,主等教育能够促进社会政治的延续,推进社会政治生活,实现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在经济方面,高等教育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它能够促进个人收入的增加并促进社会趋于公平。

在科学方面,它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并产生新的科学知识。

在文化方面,高等教育还会构成大学亚文化,发挥着传承、改造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高等教育有着提高个人知识和智能,养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提升精神境界,改变个人社会地位的价值。

二、1、古代高等教育泛指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那些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教育活动。

它的主要特点是,这些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活动,总体上还没有与其他性质的教育活动分离开来,也不存在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组织机构。

2、西方的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古埃及印度,发展于古希腊罗马,延续至欧洲中世纪。

其间,带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专门性的学校:

代表是雅典大学(修辞学校和哲学学校的总称)。

⑵博物馆和图书馆。

博物馆史称“亚历山大大学”。

3、中国古代高等教育

(一)西周大学:

有国学和乡学两类。

由天子开办的大学大都环水而建,规模较大,地位尊贵,名“辟雍”;由诸侯开办的称“泮宫”。

(二)私学:

①最著名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

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中世纪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

②书院:

书院制度,始于唐末,成于五代,大兴于宋,一直延至清末。

代表由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丘麓书院,号称宋代四大书院。

(三)太学: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置明师”,“兴太学”。

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4、在西方历史上,真正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组织机构,是从中世纪滥觞的,其标志就是欧洲中世纪大学。

最早的三所中世纪大学:

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称为“母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

中世纪大学重要由四科:

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教学方法有读课和辩论。

已有学位制度的雏形。

5、尽管中世纪大学有些不足(浓厚的宗教性质,组织纪律松散性,教学繁琐性),但它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的贡献却是举世公认的。

第一,中世纪大学史历史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机构,为高等教育确立了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为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源头,提供了框架。

第二,中世纪大学孕育了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要素,确立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培育了近现代大学的独立品格。

6、德国于1694年成立了哈勒大学,于1737年成立了哥廷根大学。

这两所大学的成立,奏响了德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序曲,显露出德国大学新生的曙光。

7、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

威廉.冯.洪堡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语言学家。

他坚持“完人”教育目的观。

他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

从这样的教育目的观出发,洪堡高度强调大学中的哲学和语言学科教育,将他们列为各科之首,其次还强调纯粹科学的教育,认为纯粹科学的抽象思维是精神训练的好材料。

与此相适应,洪堡反对在大学中进行任何有实用目的的职业性教育。

洪堡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原则。

第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第二,学术自由原则。

一是,大学要有自主性和独立性;二是学者,要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三是教学过程要有教学自由。

洪堡不仅系统地提出了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高等教育思想,而且还在新建的柏林大学进行了成功的试验,获得世界性的意义。

8、柏林大学开创了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孕育了自由选修制度的雏形。

9、19世纪中叶,美国的工农业生产力发展很快,这就对实用技术人才提出了广泛的需求。

1857年,国会议员贾斯汀·莫利尔提出了一项通过增地建立农工学院的议案。

议案于1861年在国会众、参两院通过并由林肯总统签署于1862年生效,遂为著名的“莫利尔法案”。

之后,学院称为“增地学院”。

10、与增地学院和社会服务职能密切相关的是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二年制学院。

被称为“社区学院”。

由于这些二年制学院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办学形式灵活,于20世纪中叶以后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

11、19世纪60年代初,清王朝中的洋务派,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发动了一场以学习西方科技,引进西方先进机器为中心内容的洋务活动。

在洋务活动中,兴办了一批洋务学校。

有三类:

外国语学校、实业技术学校(如福建船政学堂)、军事学校。

在其中开办最早、最具代表性、也最富高等教育性质的一所,是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它开创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先河,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开路的作用。

12、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

它的创办,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它在当时不仅是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还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对全国高等教育、乃至对全国教育都有重要的统领作用。

13、1901年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1902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了《钦定学堂章程》。

这史中国教育史上第一哥正式颁布的学制,即“壬寅学制”。

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等人又合拟《奏定学堂章程》,同年颁布,故称“癸卯学制”。

这史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学制。

“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

第一级是高等学堂,第二级是大学堂,第三级是通儒院。

其中通儒院开创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14、191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系统令》等一系列教育法规。

同年,教育部办法了《专门学校令》和《大学令》,这是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专门法规。

15、1998年8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该法于1999年开始实施。

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6、第一次院系调整始于1952年下半年,方针是:

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第二次院系调整始于1955年高校内迁。

1998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80年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

1998年8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该法于1999年开始实施。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①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②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

③政治任务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

④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

⑤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

⑥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是指国家直接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并且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措施,使整个社会的高等教育机构纳入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之中,形成完整一致的高等教育系统。

2、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性质,

是指政治在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根本特征。

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作用的基本性质是政治直接制约高等教育发展。

我国古代“政教合一”和“学在官府”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

政治作为弥散于整个社会的因素,其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作用不仅具有直接性,而且具有间接性。

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间接作用主要表现为政治要求、政治观念合政治利益通过间接途径,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

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释放间接作用的典型例证是政治民主化运动于高等教育机会扩展之间的关系。

3、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的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人力资本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

人力资本的量主要是指个体接受教育和训练的时间等等可以计量的内容;人力资本的质主要是指个体具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适应工作的品质。

4、在中国,高等教育雏形阶段早于西方。

汉代的太学,以及唐朝的书院教育形态,都是雏形阶段的高等教育机构。

尔汉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国力最为强盛和经济发展最好的两大历史阶段。

5、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规模;发展决策;完善程度;促进终身体系的形成。

(1)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

有什么样的经济,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教育。

如果教育的发展超出了经济发展,则会发生人才贬值、人才外流和教育资金转移的现象。

(2)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

经济调整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3)经济制约高等教育完善程度。

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构。

(4)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

人在社会上必须不断变换教育内容,应对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行终身教育。

所以教育必须符合经济发展,与之吻合,为社会服务。

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为社会服务,则对社会造成了浪费。

经济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

第一,经济水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其表现和意义越来越明显;第二,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高等学校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变化.第三,经济发展改变了高等教育功能,为高等教育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四,经济发展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念,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当代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的典型表现:

是高等教育的经济化趋势.第一,高等教育系统运用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原理进行管理.第二,高等学校内部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第三,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越来越突出经济效益

6、高等教育接受经济制约的各种具体表现:

⑴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中,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受到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调节。

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发展方式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计划的调控。

7、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呈现全方位和深刻性的特征。

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新的高等教育职能的产生,拓宽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

②科技进步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极大地丰富了高等教育内容。

③科技进步改革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其中研究生教育层次不断扩大。

④在当代社会,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地影响表现为促使高等学校强化科学研究。

⑤科技发展强化了高等院校与产业的联系。

⑥科技进步提升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营造了理想的社会氛围。

8、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通常具有强制性特征,并铸就高等教育制度的性质。

经济构成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任何政治制度下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科技加速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并在职能和方向方面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文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于观念方面的作用,并具有惯性和潜在性。

四、1、高等教育的政治价值

(一)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政治延续。

社会政治延续既包括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既得利益和统治地位所进行的政治维持,也包括统治阶级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所进行的政治变革,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政治延续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促进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

首先,高等教育直接为统治阶级培养政治领导人才。

其次,高等教育还通过培养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热情,提高其参与实现社会政治目标的能力。

②维持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

高等教育在再生产着社会政治关系。

首先,高等教育通过适应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社会政治阶层的重组。

在社会政治阶层的重组方面,高等教育扮演着预分配或初次分配的角色。

其次,某些社会阶层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增加其文化资本,从而提高其政治地位。

(二)高等教育推进社会政治生活。

首先,高等教育通过提高统治阶层的文化水平而使管理趋于科学化。

其次,高等教育可以提高民众的政治素养,从而增强国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三)高等教育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

个体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于社会相互作用中,将社会所期望的政治价值观、政治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政治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以适应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

高等教育是实现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工具,也是主流政治得以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场所。

2、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又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

1)高等教育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许多国家的经济腾飞的经验证明,现代经济的发展不是取决于物质资本的增长,而是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增长。

通过高等教育可以提高高级专门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而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据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应归于教育。

因此,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已成为实现整个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高等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生产效率,增加个人收入。

人力资本理论的逻辑是受教育可以增长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个人处理经济条件变化的能力。

个人受教育的年限与工资水平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育具有提高劳动者个人工资收入的价值。

3)高等教育能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

教育有助于消除贫困的依据是第一,社会中很大一部分收入分配差异是由所受教育的差异引起的。

第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减少。

第三,对教育投资的增加,可以提高全社会中体力劳动所得所占的比重,降低财产所得所占的份额。

因此,教育及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中具有缓和、降低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经济价值。

3、高等教育的科学价值`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功不可没,表现出其独特的科学价值。

第一,高等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指将已有的科学知识经过合理的编排与加工,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新生一代,让他们充分掌握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并为将来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高等学校所进行的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因此,高等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第二,高等学校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

至19世纪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以来,科学研究已成为大学的第二项重要的基本职能,因此,高等学校不仅在传输人类已知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也在生产一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当今社会,高等学校已成为科学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4、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

所谓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

就高等教育而言,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提高个人知识与能力水平,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的心理特征以及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价值等。

5、高等学校的职能:

①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②发展科学的职能③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途径有:

人员培训、技术推广、专家咨询、图书仪器开放等)。

如何认识“三种职能”之间的关系?

P721、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是高等学校之所以是高等学校的根本理由;2、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它既是高等学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保障,又是高等学校不同于其他层次学校的本质要求;3、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与实际应用,既是高校应对当地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高校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如何处理“三种职能”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高等教育学》第三十一条)

5、高等学校的职能:

(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等学校最古老的职能。

(2)发展科学:

19世纪初,德国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创办了柏林大学,他提出了“教学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首次将科学研究确立为大学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任务。

高等学校将科学研究作为其重要的只能,也是由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3)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广义上说,培养人才,发展科学都是为社会服务。

这里所说的第三项高等学校职能,指的是直接为社会服务,其主要途径有:

人员培训、技术推广、专家咨询、图书一起开放等。

服务的职能最早是美国的高等学校中确立的,“威斯康辛思想”的提出,直接为社会服务,被确立为高等学校的第三项职能且为各类大学普遍接受。

高等学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的职能也是高校自身智力资源的具体体现。

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其中,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和实际应用。

高等教育目标是指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和专业规格。

2、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质。

高等教育目标的主观性绝不意味着高等教育目标是主观自由意志的产物,绝不意味着它是随心所欲凭空想象的结果。

观念是对存在的反映,它必须以客观现实为前提,以客观因果性和规律性为根据。

高等教育目标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是主观性欲客观性的统一。

它是客观之于主观、主观又之于客观的东西。

3、高等教育目标的作用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

具体表现在:

第一,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活动的结果起着规范的作用。

第二,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等教育工作出发点。

第三,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具有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

4、高等教育目标的指定依据曾出现国“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

后者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一个社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①首先要反映政治和经济的需求,反映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的利益。

②高等教育目标还必须以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

③指定高等教育目标的依据除了按照社会需求来确定外,还应按照人的需求来确定。

高等教育应该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设定自己的目的,也应该以人的发展需求为依据来设定自己的目的。

它通过满足人自身的发展需求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满足社会的发展最终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发展需求。

请解释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

P73答: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它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人的基本要求,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由社会领域及一定职业层次所决定。

三者的关系是:

教育方针最大,其次是教育目的,最后是培养目标。

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全面和谐的人,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或直接满足社会的需要。

教育目的有导向、调控、评价和激励作用。

5、要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心与身的关系;德与才的关系,即道德品质与才智的关系;品德素质内部的社会性品德与个性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才智素质内部的知识、智力、能力的相互关系。

6、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基本层次,

即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又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亚层次。

①高等专科学校德培养目标侧重于实践能力德培养,特别强调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②本科院校德培养目标,则要求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目标,要求硕士研究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对于博士研究生则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能力。

7、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的基层目标,

一方面,它要体现总目标、层次于各类目标的共同要求,并体现专业的特点;另一方面,它又是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评价教育质量的基本准则。

专业培养目标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培养方向,使用规格,规范与要求。

8、1978年,颁布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该条例规定:

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做出高水平的科学成果,为实现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素质教育的定义——补充内容:

素质教育是指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健康、长远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急攻近利的甚至畸形的发展,强调的是知识的内化和人的潜能的发展,强调人的素养和品质的全面提高。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错误的说法,因为它二者这对立起来,否定了以前教育的所有内容。

其实,素质教育和单纯的应试教育相对立,并不排斥需要应试。

素质教育兴起的背景:

1972年前法国总理向联合国提交“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老师尊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1979年罗马俱乐部向联合国提交“学无止境”,要以创新性学习代替维持性学习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最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未来的人能应付未来挑战素质、能力、意志、信心的人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4个阶段:

1949~1978年(30年)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1979~1982年(4年)发展智力1983~1989年(7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1990~现在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创新教育)大学素质教育定位大学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大学素质教育必须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的重点:

科学和人文(大学素质教育两翼);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的难点:

发展情感(情感体验层面的教育)未来教育的4大支柱:

①学会认识。

②学会动手。

③学会与人相处。

④学会发展。

大学生的身心特殊性:

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丰富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品德修养;具有较为远大的理想;面对的压力较大;心理成熟度还不够高。

课程目标是指课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期望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发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通才;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单一的是专才。

1998年《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六、1、任何广义的专业或职业都具备属于自己的、不能为其他任何一种职业所取代的某些特质、作用和功能。

那些能够被称为专业的职业从事的不是简单劳动,而是从事需要特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准则的比较高级的复杂劳动。

2、高等学校的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和社会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种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

“专业”与“学科”二词在用法上其实是有区别的,前者多用作教育单位,后者多用于科学研究;前者多用于本专科教育,后者多用于研究生教育。

专业作为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本身由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构成的。

影响专业形成和设置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3、按照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分为11个“学科门类”、71个“种类”和249种具体“专业”(简称“种”)。

专业的层次结构就是“学科门类”、“专业种类”和具体“专业”三个层次的结构。

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共有11个“学科门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