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医学课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508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原医学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原医学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原医学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原医学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原医学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原医学课件.docx

《高原医学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原医学课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原医学课件.docx

高原医学课件

高原医学教案

第一章高原医学概论

一、由于高原环境具有大气压及氧分压低,气候干燥,紫外线强等特有的环境特点,高原环境对高原居民的健康影响很大,部分人群出现急性和慢性高原性疾病,给高原人民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改善人类在高原地区的健康水平,促进高原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高原地区的建设,我们研究、诊治和预防高原病。

对开发高原,建设高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原的定义

高原-----一词无明显的定义,有人曾描述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度称为“高原”。

地理学角度----海拔在500M以上,顶面平缓,起伏较小,而面积又比较辽阔的高地。

医学角度----海拔3000M以上,产生明显生物效应(机体反应)的地区。

三、四种海拔高度目前国际上,根据人体暴露于高原环境时出现的生理反应,划分为四个海拔高度:

1、中度海拔:

海拔在1500---2500米之间,当人体进入此高度时,一般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症状,如呼吸和心率轻度增加,运动能力略有降低、肺气体交换基本正常,很少发生高山病。

2、高海拔:

高度在2500---4500米之间,多数人进入这个高度时会出现明显的缺氧症状,如呼吸和心率增加,头痛、食欲不振、睡眠差、运动能力明显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90%,甚至发生高山病。

3、特高海拔:

高度在4500---5500米之间,进入这个高度时缺氧症状进一步加重,动脉血氧饱和度<80%,运动和夜间睡眠期间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进入此海拔时应采用阶梯式或阶段性适应,否则易发生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严重的急性高山病。

4、极高海拔:

高度在5500---8844米之间,进入这个高度的只有探险登山运动员,逗留时间也很短。

进入此高度时机体的生理机能呈进行性紊乱,常失去机体内环境自身调节功能,出现极严重的高山反应,显著的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

动脉血氧饱和度70%---60%之间。

常常需要额外供氧。

四、高原病的定义

1、人类与高原斗争的核心是缺氧,当人体暴露于低氧环境时,体内产生一系列代偿调节,如增加肺通气量、加快心率、提高肺动脉压等机制建立新的代偿机制,适应低氧环境。

2、高原病:

是指人体对低压、低氧环境产生失习服,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或机体紊乱,并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五、西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

1、高原医学与高原上的各种自然环境密切相关2、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

3、西藏的面积为1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4、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包括藏、汉、回、门巴、珞巴、纳西族及僜人和夏尔巴人等。

5、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海拔3658米,人口约20余万,她不仅景色秀丽,而且拥有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遗产,因此,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

一)地形西藏全境多为高原和高山峡谷,山脉绵延,纵横交错。

高原及高山峡谷地形占全区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其余为高原宽谷区。

二)西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1、低压缺氧,空气稀薄2、寒冷、干燥及强风3、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4、水沸点低(80℃)

v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就越低。

v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拉萨的年平均气温是8℃,泽当8.2℃,昌都7.6℃,察隅11.6℃,被称为“西藏江南”。

那曲-2.1℃。

有所谓“年无炎夏,日有四季”之称。

v辐射强度: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透明度就越大,对紫外线的吸收就减少,加上雪的反射有助于紫外线强度的增加,这就增加阳光的灼烧效应,因而高原上的皮肤较黑。

思考题

1、海拔在多少米以上才称为高原?

何谓高原病?

2、世界上哪个国家是高原分布最广的?

3、高原地区气候有何特点?

第二章高原生理

概述:

■习服---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自身调节,并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有效生存的过程。

叫习服。

■习服与适应的区别:

1、习服:

是人和动物暴露于低氧环境后,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是可逆的,即人体对高原习服是后天获得的。

2、适应:

则为高原世居人或动物经过世世代代自然选择所获得的,具有遗传特性。

第一节高原生理习服

多数人进入高原后,经过几天或几周建立一系列代偿机制,机体内部代谢水平与外环境取得一致,达到充分习服。

■少数人进入高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服后,人不能到达有效的习服而导致各种急慢性高山病,即失习服。

■人体对高原环境的习服与失习服主要取决于肺的通气、弥散、血液循环的氧运输、组织弥散及细胞摄氧等氧运输系统的有效运转。

■人体的呼吸功能包括外呼吸、气体运送、内呼吸三个部分。

整个呼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肺通气----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肺换气合称外呼吸,组织换气成为内呼吸。

通常所称的“呼吸”,一般是指外呼吸。

低氧对肺通气和弥散的影响

■肺通气:

1、肺通气:

肺与外界大气的气体交换过程,是气体进出肺的过程。

气体的流动像液体一样,有赖于压力差的推动。

2、肺通气量的增加是氧运送的系统第一关,也是关键的一步。

肺通气量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加。

3、正常人高原缺氧所引起的过多通气是呼吸深度(潮气量增加)的增高,而并非呼吸频率增快。

4、潮气量: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量,吸入气量与呼出气量大致相等像潮水的涨落一样,故名,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约为400—600ml。

5、通气量增加的生理意义:

将大气与肺泡氧分压的梯度减小,动脉血氧分压增加,组织缺氧减轻。

适宜的通气对维持足够的肺泡通气和组织摄氧,保证人体在高海拔地区能够有效的生活和工作起重要作用。

6、海拔在3000米以下时,血氧饱和度降低不大(90%以上),缺氧并不明显,此时低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大,可代偿。

海拔在5000米以上时,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80%--90%),出现严重缺氧,未经习服的人靠吸入空气就会失去知觉,必须吸入纯氧。

肺的弥散能力

1、肺的弥散(肺换气)能力:

是指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进行交换的能力。

遵循气体的弥散定律,气体由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弥散。

2、肺弥散能力受肺的表面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分压差、气体向液体弥散的速率及溶解度等因素的影响。

3、低氧对肺弥散能力的影响因素:

(1)弥散面积增加:

在低氧环境中,肺总量、功能残气量及残气量容积都比平原地区高,这样肺保持在较高的膨胀状态,从而增加肺表面积,扩大了肺内气体交换面积,有助于氧的弥散。

(2)改善通气与血流(V/Q)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由于肺重力的作用,两肺尖部的血流量明显低于肺底部,因此肺尖部存在着明显的V/Q失调,造成了部分生理性死腔,使气体交换面积缩小。

当人体暴露于高原环境后,由于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及肺动脉高压,使双肺尖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使肺内的V/Q比值分布趋向更均匀,从而提高肺弥散能力。

低氧循环的影响

循环是氧运输系统的第二梯度,在低氧习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体循环:

初到高原后,低氧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促使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动脉血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低氧对循环的影响

1、肺循环∶肺循环由右心室、肺动脉和肺小动脉、毛细血管床、肺静脉和肺小静脉等组成。

2、当人快速进入高原后,由于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迅速升高,是机体适应低氧环境的一种生理性代偿反应。

3、肺动脉压的适当升高可克服因重力作用引起的双肺尖部通气/血流分布不均,从而改善V/Q比值,提高摄氧能力。

低氧对血液学的影响

■在低压、低氧环境下,血液系统是受影响较早的系统之一。

■其中主要是红细胞系统,表现为末梢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量增加。

■随着低氧环境的习服,红细胞体积的真正增加才能提高携氧能力,有利于氧的运输。

但超过限度将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反而降低氧运输,加重组织缺氧,并发生红细胞增多症。

除红细胞增生活跃外,白细胞、血小板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第二节高原适应

■高原适应:

是指人类在高原生活数千年而自然选择所获得的适应,也称自然习服。

具有遗传适应基础。

■以至全世界居住高原历史最长的有两个民族:

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喜马拉雅山的藏族。

高原适应的生理改变

■肺容量及通气调节:

高原世居者着的特点:

1、胸廓宽大,呈“圆状胸”。

2、肺容量及肺表面积增大。

摄取更多的氧,保证机体在低氧环境下有效的生存和做功。

肺循环

1、移居高原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长期肺动脉高压将会导致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厚,造成肺血管结构的重建。

2、然而,世居的人群,尽管他们生活在较严重的低压、低氧环境,但他们的肺动脉压并不增高、肺血管壁不增厚,仍保持在平原人的水平。

3、科学家认为:

这些变化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已获得了对高原环境最佳适宜的表现,这种适宜具有遗传性。

■血红蛋白跟氧亲和力

1、移居人群以及出生在高原的平原人,血红蛋白的浓度一般高于平原人,这对氧运输起重要作用。

2、然而,世居人群,在低氧环境下似乎并不以增加血红蛋白来提高摄氧量和组织摄氧量,而以改变血红蛋白氧亲和力来适应环境。

3、对藏、汉婴儿进行对照比较,得出藏族婴儿具有较强的抗缺氧、抗各类高原病的能力。

藏族婴儿出生时就具有较低的血红蛋白和较高的血氧饱和度,进一步反映了藏族对高原适应具有遗传倾向。

思考题

1、什么是习服、失习服?

什么是适应?

2、高原缺氧对肺部、循环、血液有什么影响?

3、高原适应时,人体生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第三章高原病的命名及临床分型

高原病

概念:

高原大气压力低,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加上寒冷干燥,人体对高原缺氧环境不能适应时,即引起机体生理与病理上一系列变化,统称为高原病。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高原病特点

•在高原环境发病、致病因子主要是高原低压性缺氧、低氧性病理生理改变是其发病机理的基础和临床表现的根据、脱离低氧环境则病情一般呈好转甚至痊愈

高原病的命名高山病、高山/原适应不全症、高原不适应症、高原疾病、高原特发病

临床分型

对高原病的分型问题,国内外有不少争议。

目前提出将高原病分为七种类型。

一、高原反应: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高原反应:

又称为急性轻症高原病。

久居平原的人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机体对高原的自然环境未适应前所发生的一种反应。

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慌、气促、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疲乏无力、失眠、眼花、失水、鼻衄、手足麻木等。

在高原停留24~48小时后症状缓解,数天后症状消失。

少数人可发展成高原肺水肿和/或高原脑水肿。

2、慢性高原反应:

部分移居民其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仍不消退,称为慢性高原反应(高原衰退症)。

临床上往往突出表现某个系统异常。

根据临床特征,又可进一步区分为精神神经型、胃肠型和肾病型。

精神神经型:

表现为失眠、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等。

胃肠型:

表现为慢性腹泻、胃肠道出血、食欲减退。

肾病型:

表现为浮肿、蛋白尿、血尿等。

二、高原脑水肿:

急速进入高原或久居高原的移居者,在过劳、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的影响下,脑部急性缺氧而引起严重脑功能障碍。

多发生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

于进入高原数小时或2—3天内发病。

•病理改变为广泛性脑水肿,点状出血,甚至脑软化。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视力障碍、嗜睡以致昏迷、大小便失禁。

三、高原肺水肿: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1、急性高原肺水肿:

此病多发生于初次迅速进入高原而对缺氧耐受性差的人。

世居高原居民在旅居平原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或由高原到更高地也可发病。

发病时间多在进入高原1---7天内。

临床表现头痛、头昏、心慌、极度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极度疲劳、唇舌发绀、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咳嗽频繁、夜间加重,不能入睡。

2、慢性高原肺水肿:

少数高原移居者,其肺底部(一侧或两侧)长期存在湿性罗音,而能除外支气管扩张或迁延性肺炎等病因,当返回平原后肺部罗音即消失。

四、高原心脏病:

分为急性和慢性

1、急性(亚急性)高原心脏病:

多发生于移居高原或在高原出生的小儿(其父母为移居者),三岁以内的乳幼儿发病率最高。

发病时间最常见于进入高原或出生后10天---1年内,呼吸道感染、腹泻是其诱因。

临床表现夜啼不眠、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腹泻、口周发绀、面色苍白、贫血、颜面浮肿、尿少、憋气、声嘶等。

2、慢性高原心脏病

此型多发生于移居高原多年的成年人。

常合并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或/和高原高血压。

临床表现为头痛、胸闷、心前区不适、心慌、气促、咳嗽、疲乏无力、浮肿、尿少、失眠等。

五、高原血压异常:

1、高原高血压:

初进高原,相当一部分人因急性高原反应,在短期内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随着急性高原反应的消退而恢复正常。

而高原高血压患者在进入高原前无高血压病史,进入高原后血压持续升高。

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收缩压高于141---160mmHg,舒张压大于91---95mmHg,药物治疗甚微,或用药期间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停药后又复升高,返回平原后,不需任何治疗,血压迅速降到正常。

2、高原低血压:

此型病人发病缓慢,有些进入高原初期为高血压,以后转变为低血压。

故多发生于居住高原多年的移居者。

临床表现为头晕、软弱无力、面色苍白、严重者可致晕厥。

血压低于90/50mmHg。

返回平原后血压迅速恢复正常。

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进入高原后,机体为了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可有一定程度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高,以此提高血氧容积和血液呼吸面积,这本来是一种代偿性生理反应,但持续时间过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使组织的血流量减少,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呈拥挤状态。

红细胞的数目虽多,但其呼吸面积却减少,红细胞的携氧量反而降低,结果机体仍处于缺氧状态,导致各脏器的病理性反应。

临床上红细胞≥6.5X1012、血红蛋白≥200g,红细胞压积≥62%,即可诊断。

七、混合型高原病:

过去称此型为慢性高山病混合型,表现为红细胞增多症和慢性高原心脏病或高原高血压,或三者同时存在于一个病人身上,临床表现如上。

询问应注意以下内容

(1)接触高原的状况:

是初次进入高原或回到平原居住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或从高原至另一更高处;

(2)发病地区的海拔高度;(3)从进入高原到发病经历的时间;

(4)发病有无明显的诱因,如登高速度过急、体力活动过大、寒冷或气候改变、饥饿、疲劳、失眠、晕车、情绪紧张、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

(5)病后有无经吸氧或转往低处(3000m以下)病情自然好转史;

(6)进入高原前或发病前有无类似症状发作。

思考题

1、什么高原病?

高原病有什么特点?

2、高原病分为几型?

各型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第四章急性轻型高原病

v概述

急性轻型高原病指由平原或较低海拔地区进入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急性缺氧表现。

常在短时间内逐渐消退。

本病以移居高原的居民为主。

高原病的分度

v国际高原病专业会议将其分为轻、中和重度急性高原病:

----轻度:

症状较轻,活动能力基本不受限制,静息时,心率<100次/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药物及给氧治疗;

----中度:

症状较重,静息时心率、呼吸增加,但其心率<110次/分。

呼吸<24次/分,活动能力部分受限,生活自理困难,需要对症治疗;

----重度:

症状严重,静息时心率>110次/分,呼吸>24次/分,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需卧床休息,对症和吸氧等处理。

发病原因

v高原的低压性低氧环境是引起的急性缺氧的根本原因。

v常见于急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人群。

v诱因:

劳累、精神紧张、过冷、饮酒、过饱、晕车、晕机、上呼吸道感染、妊娠等。

v年老体弱、患慢性疾病或体型肥胖者更易发生,且较严重,反应时间亦延长。

发病机制

急性轻型高原病是人体到达高原后6-96小时发病,吸氧不能完全缓解症状,通常需要脱离缺氧环境2-3天后才恢复,这表明急性高原病不是缺氧直接引起的,而是缺氧的超时反应。

由于氧分压的下降,通过下述几种方式引起发病:

v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及周边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由于排除二氧化碳过多而形成碱中毒。

由于机体因缺氧,组织无氧代谢增加而产生的血中乳酸堆积,部分地中和了碱中毒,但碱中毒严重者,加重组织缺氧。

与此同时,碱中毒减轻了缺氧对呼吸中枢和化学感受器刺激的强度,使换气受到限制,又加重缺氧。

v急速进入高原低氧环境中,机体内抗利尿素、醛固酮分泌立即增加,由此而出现尿钠减少,水钠在体内潴留、肠系膜血管及胃肠道充血水肿、血压上升。

v移居高原初期部分病人以消化道的症状较为突出,这是因为:

1)缺氧早期肺、脑血流增多,胃肠道血流减少,消化腺分泌下降。

2)交感神经兴奋使胃排空时间延滞、饥饿收缩和小肠的运动与张力减弱,唾液分泌受抑制;

3)由于水钠潴留,胃肠道可发生轻度水肿,抑制吸收障碍;

4)应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和血糖偏低均可抑制胰腺分泌;

5)碱中毒时,胃液酸度下降,不利于食物的消化;

6)急性缺氧时,肝脏可出现轻度肿大,胆汁分泌相对减少。

临床表现

急性轻型高原病的临床表现不一,复杂多样,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1、海拔高度;

2、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

常见临床表现:

v神经系统:

头痛、头昏、兴奋不安,失眠多梦、精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耳鸣、眩晕、手足麻木等。

部分病人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

严重者可产生剧烈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肌肉共济失调。

v呼吸系统:

呼吸加深加快,劳力性呼吸困难。

多在夜间睡眠时发生,患者常因憋气而惊醒。

v循环系统:

口唇、指甲发绀,心率加快或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肺动脉区及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心音增强,肺动脉区第二心音增强或亢进。

患者心慌、心前区发闷。

也有病人心动过缓

v胃肠道:

常见为消化不良,严重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腹痛。

由于消化功能出现紊乱,大多病人均有体重下降的现象。

v水钠潴留和碱中毒:

尿量减少,患者出现颜面及手足等处水肿,这类病人往往病情较重。

由于碱中毒的影响,部分病人可产生唇、舌及四肢麻木,肌肉抽搐,食欲不振等现象。

但同时存在着组织的无氧代谢增加,这类碱中毒往往不严重。

v其他:

全身软弱无力,一过性肝肿大,鼻衄等。

鼻衄常反复发展,适应后随之减少而停止。

诊断

v轻者无需治疗,一般在几天内自愈。

v重者治疗方法:

1、休息:

休息能减少耗氧量,应适当休息,避免活动过多,但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度活动,可使肌肉产生肌酸部分中和碱中毒,有利于尽快适应。

2、饮食:

以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糖剂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为宜。

少吃脂肪,进食不宜过饱,禁止饮酒,尽量不要吸烟。

3、吸氧:

宜持续吸氧,氧流量以1—2升/分为宜。

4、利尿剂:

安体舒通20mg,3次/日;乙酰唑胺250mg,3次/日

5、对症治疗:

根据病情的轻重可选用一种或几种;

1)氨茶碱:

具有舒张支气管、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轻度利尿作用,并可以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换气功能,可以常规使用。

0.1—0.2g/次,tidpo

2)去痛片:

对急性高原反应性头痛有效。

3)消呕宁;2—4片/次,bidpo,对恶心呕吐较严重者有效。

呕吐严重者要注意水、电解质的紊乱。

4)镇静剂:

对于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心动过速者可酌情使用异丙嗪、氯丙嗪或安定等。

5)新药:

高原安、高原宁等。

预防

1、进入高原前的准备工作:

v消除对高原不必要的恐慌心理,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使机体得到充分休息。

v患上呼吸道感染者应争取在进入高原前治愈。

v有晕车或晕机者,事先准备好晕车药物。

v妇女不宜在月经期前进入高原,这是由于在月经期间,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间接引起水钠潴留,以致容易发生高原反应。

v在进入高原前应进行一些适当的适应性锻炼。

v进入前1—2天开始使用抗缺氧药物,如红景天等。

使用药物暂时减少不适应症状,不但不能提高机体对于低氧的适应能力,而目还会延缓人体的适应能力。

2、妇女进入高原时或移居高原初期应尽量避免受孕,以免诱发或加重高原反应。

3、到达高原后,要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4、对进入高原人员都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一般健壮者都适应低氧环境,凡是心、肺、肝、肾等有疾病的、高血压二期、严重贫血者都不宜进入高原地区。

5、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注意保温。

高原地区气候干燥,加强粘膜及皮肤的护理,防止皮肤干裂。

6、出入高原或在途中应避免或食用不消化食物,并不宜活动过多。

应多食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易消化食品。

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可提供糖和增加肺部弥散能力,以便提高机体进入高原的适应能力。

绝对禁止饮酒。

高山病人入睡时间最好采取半卧位,减少右心静脉回流和肺毛细血管充血。

思考题

1、什么是急性轻型高原病?

2、急性轻型高原病的病因是什么?

3、怎样诊断和治疗急性轻型高原病?

4、怎样防治急性轻型高原病?

第五章慢性高原反应(机体机能失调)

概述:

人们进入高原后,机体的某些功能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始终不能达到新的平衡,而表现出的一种综合病征。

其特点:

临床表现繁多,症状时轻时重;经各种治疗效果不显著,在除去其它疾病后,返回平原绝大多数临床表现可迅速消失。

急性高原反应与慢性高原反应的区别:

1、急性高原反应是机体进入高原后,机体的各种功能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中所呈现的临床症状,而此类症状可迅速消失。

2、早期两者临床表现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为了与急性高原反应相区别,以进入高原三个月后“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症状不见好转,可能以专为本病。

定义:

慢性高原反应:

是机体通过长时间不间断的调节过程,是机体始终不能在新的基础上达到平衡,形成一种高原机体失调的现象。

v高原机体失调一般来说属于功能性的改变,但个别也有可逆性的病理形态上的改变。

发病机制

v机体具有对环境的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即应激性。

v它不仅包括由于外界环境迅速的变化,集体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其内环境相对稳定。

v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机体摆脱了外环境的约束而自由生活。

v如果对外环境变化,机体内环境不能相对稳定,而表现出一系列的功能失调和病理形态上的改变形成疾病。

也包括由于外环境迅速变化造成机体的死亡等。

临床表现高原机体功能失调在高原患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高原居住时间越长患病率越高。

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症状时隐时显,时轻时重,变幻多端。

绝大多数能坚持正常工作和生活。

v一般临床表现

1、体重减轻:

人们进入高原后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低的程度和速度差别很大。

久居高原回到平原短时间内体重增加显著者,返回高原在2---3个月内可迅速降到原来水平。

2、脱发:

脱发的发生时间较迟,一般发生在进入高原数年以后,多为均匀性脱发,完全脱落者少见,大多表现为头发稀疏。

3、浮肿:

一般为晨起颜面和午后下肢凹陷性浮肿,多见于女性,在返回平原后有的在短时间内浮肿消失;有的相反更明显,在平原居住2---3月后方可完全消失。

4、甲床及末梢线状出血:

甲床或手、足的远端皮下出现2—3毫米,宽1毫米左右的线状出血,患者无任何不适。

其原因可能和血液粘稠度的增加,微循环缓慢,以及血液凝固机制的改变有关。

多发生在居住高原较久者,返回平原后短时间内仍可继续出现,大约一年以后方不再出现。

v精神、神经症状:

1、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一般表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