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194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docx

《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docx

对外汉语知识和习题总结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1.就教学过程来看,一般来说,除了政策的制定,对外汉语教学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84)

2.总体设计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中首先要遇到的问题。

(84)

3.对外汉语总体设计主要由教学类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途径,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分析教学对象时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学习时限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85-86)

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应归纳为:

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_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方法,培养学习汉语的自学能力,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中国社会。

(86-87)

5.教学目标包括使用目的语范围和目的语水平等级两个方面。

(87)

6.一般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至少是由语言要素,语用规则,相关文化背景和知识,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87)

7.教学原则是由教学理论决定的,而教学理论又是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语言学习理论,教育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哲学理论_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汉语教学自身规律进行研究而形成的理论体系。

(88)

8.总体设计主要规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目的是使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保持一致。

(88)

9.总体设计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

1,处理好言语要素,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之间的关系;2选择好言语技能训练的方式;3选择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方式4,处理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5处理好语言和文字的关系;6处理好目的语和媒介语的关系;7处理好语言要素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关系;8处理好语言和文学的关系9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88-91

10.教学途径包括教学阶段,课程设计,和课时安排三个方面的内容。

(90-91)

11.对外汉语教材评估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实用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92)

12.对外汉语教材的选用原则是以评估教材的原则为基础的。

(93)

13.对外汉语教材的选用原则包括交际性,针对性和系统性(92-93)

14.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任务和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对固定班级学生进行某门课程教学教学的形式。

15.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因此课堂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94)

16.总体设计和教材编写必须考虑到课堂教学的特点和需要,并接受课堂教学的检验;成绩测试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

课堂教学是四大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17.一般课堂教学要完成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两项任务。

(95)

18.课堂教学自身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则;活跃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气氛;交际性操练的方法。

19.现代的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更多地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95)

20.所谓交际性的操练是从语言是工具的本质出发的,在交际性原则的指导下,在课堂中中实现交际化。

(96)

21.交际性操练在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流利性的基础上,更强调语言使用的得体性。

(96)

22.从目前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上看,课堂操练分量不够,课堂操练远离交际实际。

(97)

23.如何让学生获得语言交际能力:

首先注意在情景中操练;其次注重从机械操练到交际操练。

24.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的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特别强调老师与学生的共同作用。

(97)

25.从第二语言教学特点出发,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运用阶段。

26.课堂教学对老师的要求:

1展示教学内容;2使学生全面理解所学内容;3引导学生正确模仿和重复4帮助学生巩固记忆5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交际。

(97)

27.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贯串在语言学习理解,模仿,记忆和运用这一过程中。

(98)

28.正确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高目标,也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

(99)

29.语言测试的不同目的,决定了测试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不同。

(99)

30.按照不同的测试目的,可以把语言测试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和潜能测试。

(99)

31.水平测试的目的是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内容和方法以能够有效地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为原则,测试结果可以作为新生入学分班的依据。

(99)

32.成绩测试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测试,目的是测量学生在学习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一般在期中、期末以及教完一个或若干个教学单元之后举行,结业和毕业考试也属于成绩测试。

(100)

33.诊断测试时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目的是发现学生在学习某一具体内容或语言知识中的困难或不足,同时也检查教学效果是否达到大纲预期的要求,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100)

34.与成绩测试相比,诊断测试不受教学进度限制,内容更加集中、更有针对性。

,可以观察课堂教学中随堂观察和成绩测试中不易发现的现象。

测试结果也可以作为分班测试的依据,还可以作为中介语调查的一种手段。

(100)

35.潜能测试也叫潜能测试或素质测试,目的:

检查测试对象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

这些能力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基本能力,包括模仿能力,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语音的模仿能力,词汇的记忆能力,和语言点的理解能力,以及归纳类推能力。

(100)

36.潜能测试用的语言必须是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语言,并在教学之前进行测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适合程度。

(100)

37.潜能测试既不能反应学生第二语言的水平,也不能反应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具有检测学生是否具有检测学生是否具有第二语言学习能力的预测的作用。

(100)

38.第二语言测试,除潜能测试有特殊性以外,其他三种都要和教学目的相一致,以测量测试对象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为出发点。

(100)

39.水平测试以考察受试者的整体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目前主要仍是通过对语言要素知识,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和相关文化知识等分项目测试来完成的。

(101)

40.对外汉语教学界于1984年开始研制汉语水平考试(HSK),于1985年完成第一套试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HSK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考试。

(101)

41.第二语言教学所培养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具体地表现为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其中,理解能力表现为听读的能力,表达能力则表现为说和写的能力,据此将听说读写当作第二语言测试的基本项目,这些基本项目是通过一定的题型来实现测试目的的。

(101)

42.题型就是试题的类型。

43.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的测试题型:

多项选择题;综合填空题;口试;写作。

44.多项选择题是一般阅读和理解等语言技能考试的常用题型。

最大优点是信度大(因评分客观)、效度大(因受试者一般不会回避)以及题量较大(因答题迅速)。

命题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设计干扰项目。

缺点是命题时费时费力,由于具有25%的猜对概率,而且不能测试表达能力,所以也不能过分依赖这种题型,更不能作为常用的练习形式,否则会导致学生书写能力下降,影响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总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下降。

(101-102)

45.综合填空题是完形填空的基本形式,以格式塔完形心理学派理论为基础。

优点是既能考察出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又能保持客观性测试的优点。

此类考题要注意填空一般考虑以词为单位,注意保持间隔的平衡,不能连续留两个空,还应该尽量选择长度为200-300字的原文作为题目。

另外,要着重要求考生从宏观上把握全文,这样才能测试出受试者的综合语言能力。

(102)

46.写作能够全面反映受试者的语言水平,但是最大的弱点在于评分主观性,所以大规模标准化的测试都不采用这一题型。

(102)

47.成绩测试要参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按照教学内容确定测试内容。

48.试卷设计主要包括卷面构成和试题类别2个部分。

49.卷面是指一次考试中的一种完整的试卷。

卷面构成是指一个卷面包括哪些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可根据试卷所包括的项目多少分为单项卷面,双向卷面和多项卷面(103)

50.卷面构成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决定,一是测试目的以及由此决定的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二是测试时间的长短。

(104)

51.理想的水平测试应该包括全部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最好采用单项卷面,也可以一部分采用单项卷面,一部分采用双向卷面。

52.题类是试题总体性质的类别,题型是具体题目的类型。

(105)

53.从测试制作的要求即从命题过程和试题的可靠性程度要求的角度,可以将语言测试分成标准化试题和非标准化试题。

(105)

54.非标准化测试是由任课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而自行设计,命题,实施测试并且进评分的测试。

这类测试大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在小范围内进行。

(105)

55.成绩测试和诊断测试往往属于非标准化测试。

(105)

56.从阅卷评分的角度,语言测试可以分为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

57.从试题的题型的角度可将试题分为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

(105)

58.反应语言测试质量的四个重要方面:

效度,信度,区分度,反馈作用。

59.决定卷面信度的主要因素有卷面构成;试题的数量;评分标准和方法;受试者水平。

(106)

60.评卷时需要阅卷人做出主观判断的叫主观性试题,它能较全面地考察受试者综合语言能力,命题相对简单些,但是阅卷评分比较难,测试结果受个人主观意识左右,而且大规模的测试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经费(105)

61.客观性试题阅卷评分比较简单、方便,可以运用机器进行科学阅卷,试题的覆盖面有相对保证,但是命题难度相对大些,在考察受试者语言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

(105)

62.当前汉语水平考试的初、中等题型都是客观性试题。

(105)

63.根据国内外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而培养的各层次、各类型教师包括能够胜任某种或某些课型的课堂教学工作的教师;教学型的教师,科研型的教师,管理型的教师。

64.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正在向专业化和高学历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员还存在_学历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重视自我进修等问题。

(116)

65.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是国家教育部举行的,认定具有从事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资格国家级考试,根据1990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设立,目的是对对外汉语教师应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进行检测;自1991年以来,全国已有几千人通过考试并获得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

(116-117)

66.2003年5月的报名条件中,教育部取消了报考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必须具有320个课时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限制,只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普通话等级达到二甲以上,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考试科目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汉语,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知识和外语。

考试没有划定分数线,四门考试科目只要是60分以上就算合格,并且不需要一次通过,单科合格,成绩3年有效。

通过考试之后还需要接受汉办审查。

(117)

67.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并于10月1日实施,本《办法》改《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扩大了认定范围,不论是否为中国公民,凡条件符合者均可以获得这项证书。

(117)

68.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可免试申请《能力证书中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可面试申请《能力证书高级》。

(118)

69.《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的申请者须具大专以上学历和必要普通话水平,其中中国公民应具有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或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合格水平。

(118)

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的能力。

2.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3.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4.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5.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6.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

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

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8.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

这种假说称为临界期假说。

9.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10.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蜜月期、挫折期、调整期、适应期)

11.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分的客观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12.认识法的理论性基础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言学。

13.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声调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14.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11级

15.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语言习得机制。

16.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

17.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的成果。

18言语交际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19、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研究的重点在“教”和“学”之间更加重视以学习为重点。

20、外国人说汉语难学,主要指的是汉字难。

21、设计教学环节要能够体现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的规律。

22、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

听、说、读和写。

23、反对过分依赖机械性的重复操练,主张发挥学生的智力,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目标是全面掌握语言,这种教学法是认知法

24、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

25、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6、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四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_。

27、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潜能测试四大类。

H、S、K是一种水平测试。

28、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语言教学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29、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

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30、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

语言迁移、社会文化环境、学习者的主体特性和个性因素等。

31、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原则、针对性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

32、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四个方面。

33、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34、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尊重的态度。

35、HSK的全称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制订的,其初、中等共分八级。

36、对比分析的目标是找出学生在学习目的语中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

37、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语言的迁移作用

38、应用语言学广义上是跟理论语言学相对的,如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狭义上则专指语言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

39、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知识文化或知识性文化。

40、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可接受性或得性。

41、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赛林格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

它是由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言系统。

42、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狭义的教学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43、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性试题。

44、第二语言教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儿童汉语》、《大学英语》等是按学习对象/教学对象分出来的;《旅游口语》、《商务汉语》是按学习目的/教学目的分的。

45、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一般教学理论。

46、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47、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48、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

49、记忆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

50、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教学法两部分。

51、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52、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

53、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54、许多外语学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

55、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

精听和泛听,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后者在于____________。

56、水平测试和成绩测试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57、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基本的目的观是:

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二、选择题

1汉字形体中具有组字能力的结构单位是c

A笔画B整字C部件D笔顺

2HSK是下列哪种测试类型A

A、A水平测试B成绩测试C诊断测试D潜能测试

3学校中进行的期中期末考试是下列哪种测试类型B

A水平测试B成绩测试C诊断测试D潜能测试

4句型操练属于哪种练习方法A

A机械性练习B有意义的练习C交际性练习D感知性练习

5水平测试从效度的角度讲要求有较高的CD

A表面效度B内容效度C共时效度D预示效度

6语音教学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方法ABCDEF

A、A教具演示B、B夸张发音C、C手势模拟D、D对比听辨E、E以旧带新F、F声调结合

7评析测试的两大标准是AB

A测试的可靠性B、B测试的有效性C、C测试的区分性D、D测试的可行性

8测试对教学会有哪些影响

A无影响B、B积极作用C、C消极作用

9完形填空从命题方法来看,属于那种类型B

A分立式测试B、B综合性测试C、C交际性测试

10回答问题属于哪种练习方法B

A机械性练习B、B有意义的练习C、C交际性练习D、D感知性练习

11应用性写作从命题方法来看,属于那种类型C

A分立式测试B、B综合性测试C、C交际性测试

12平时进行的小测验是下列哪种测试类型C

A水平测试B、B成绩测试C、C诊断测试D、D潜能测试

13对词的语音和字形进行识别属于哪种练习方法A

A、A感知性练习B、B理解性练习C、C模仿性练习D、D记忆性练习E、E应用性练习

14课堂讨论属于哪种练习方法C

A、A机械性练习B、B有意义的练习C、C交际性练习D、D感知性练习

15选词填空属于哪种词汇练习方法E

A、A感知性练习B、B理解性练习C、C模仿性练习D、D记忆性练习E、E应用性练习

16学能测试从效度的角度讲要求有较高的BD

A、A表面效度B、B内容效度C、C共时效度D、D预示效度

17测试的区分性可以下列哪两个方面考虑AC

A、A试题的难易度B、B学生的水平C、C试题的区分度D、D测试的时间

18构成汉语音节的三要素是ABC

A、A声母B、B韵母C、C声调D、D变调

19同义词替换属于哪种练习方法B

A、A感知性练习B、B理解性练习C、C模仿性练习D、D记忆性练习E、E应用性练习

20主张有错必纠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是D

A、A直接法B、B语法翻译法C、C交际法D、D听说法

21坚决不使用母语教学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是A

A、A直接法B、B语法翻译法C、C交际法D、D听说法

22反对有错必纠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是C

A、A直接法B、B语法翻译法C、C认知法D听说法

23下列哪些可以确定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AC

A培养汉语交际能力、B以教师为中心、C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D加快速度E、E听说读写有所侧重

24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ABCD

A、A语言要素B、B言语技能C、C言语交际技能D、D相关文化知识

25构成学校教学内容主体的是下列哪三部分内容ADE

A总体设计B教材C课堂D教学计划E教学大纲

26下列哪些方面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ABC

A规范的语言、B内容的编排符合教学规律C反映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水平D题材多样化E语言材料的真实性

27教材编写与选用的原则ABCDE

A、A针对性B、B实用性C、C科学性D、D趣味性E、E系统性F、F全面性

28下列哪些方面可以表现出习得与学习的不同ABCDE

A、A出发点B、B环境C、C注意力的分布D、D方法E、E时间与效果

29对比分析的步骤是BCDE

A、A搜集语料B、B描写C、C选择D、D对比E、E预测

30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动机有ABCDE

A、A掌握工具B、B升学C、C深造D、D研究E、E不明确

31新的教学体系由下列哪三个层面组成ABC

A、A课堂教学B、B课外活动C、C社会语言环境里的交际活动D、D社会人文环境E、E宏观语言环境

32影响第二语言习得个体差异的认知因素有ABCD

A、A智力B、B语言学能C、C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D、D认知方式E、E焦虑

33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语言系统的理论是C

A、A对比分析B偏误分析C、C中介语理论D、D文化适应假说

34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是逐步掌握语言用来表示功能、表达意义的各种方式,这是下列哪个理论的观点D

A先天论 B刺激-反映论C认知论D语言功能论

35强调后天因素决定一切的第一语言习得理论是B

A、A先天论B刺激-反映论C认知论D、D语言功能论

36重视迁移理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A

A、A对比分析B、B偏误分析C、C中介语理论D、D文化适应假说

37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系统分析的理论是B

A、对比分析 B偏误分析、C中介语理论D、D文化适应假说

38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按照 什么来区分的A

A、A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B国家的界限C言语社团D有无语言学习环境

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的不同ABCDE

A学习起点不同B第一语言的影响C文化冲突D教学对象不同E教学对象的学习目的不同

39没有对应词的情况表现为什么文化因素B。

A、A语构B、B语义C、C语用D、D语音

40母语和外语是按照  什么来区分的B

A、A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 B国家的界限 C言语社团D有无语言学习环境

41中国人对长辈、上级不能直呼其名的情况表现了什么文化因素C

A、A语构B、B语义C、C语用D、D语音

42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是按照 什么来区分的C

A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B国家的界限 C言语社团 D有无语言学习环境

43跨文化交际中经历的四个阶段是ACDE

A蜜月阶段B猜测阶段C挫折阶段D调整阶段E适应阶段

44确定文化教学内容应体现哪三条原则ACE

A语言的B全面的C交际的D个人的E对外的

45下列哪些是对待不同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