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8674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自学讨论法

【实验器材】小药瓶、墨水、吸管、体温计、实验用温度计、烧杯、冷水、热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创设视频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大屏幕播放一段中央台天气预报节目,提出问题:

通过收看刚才的节目,你从中获取了那些信息?

教师强调在同学们的回答中提到了温度这个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在物理上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二)创设实验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活动一:

感知温度

【演示实验】将两食指同时分别放入冷水、热水中一会儿,手指有什么感觉。

再将两食指取出,同时迅速放入温水中,此时两食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选一学生代表来做)

学生能够说出实验说明依靠我们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此时,师生达成共识:

想要知道这杯水的冷热程度,需要用工具测量。

二、实验探究,层层深入

教学设计说明:

以下内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做了如下设计:

(一)自制温度计并研究它的测温原理

学生实验二:

自制温度计。

器材:

小药瓶、橡皮塞、吸管、墨水。

1、将自制的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

学生观察完现象后,启发学生思考:

液面为什么上升呢?

2、再将自制的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

学生观察完现象后,启发学生思考:

液面为什么下降呢?

(在小学学过热胀冷缩现象,学生会回答:

热胀冷缩)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常用温度计就是利用煤油、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特性制作的。

(二)体会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设计说明: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在仪器的制作中渗透科学的教育方法,针对以上两个实验设计了如下问题:

1.瓶内液体是膨胀还是收缩是由谁来决定的?

2.实验中为什么用细的吸管而不用粗的吸管?

不用吸管行吗?

为什么?

以上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都可以顺利解决。

问题1

总结:

我们用瓶内液体体积的胀缩来反映出被测量物体温度的变化,将不易观察到的观象用易观察到的现象反映出来,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它是我们研究问题时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问题2

总结:

我们用细的吸管将瓶内液体的热胀冷缩显示的更明显,这是一种放大思想的应用,物理上的许多实验和测量仪器的设计都应用了这种思想。

(三)明确温度的表示方法

过渡:

以上我们做的仪器可以用液面在管内的不同位置来表示物体温度的高低,但我们还是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温度,那如何描述具体的温度高低呢?

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标准。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摄氏温度的内容:

(1)摄氏温度

明确单位为℃,读做摄氏度。

给出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把0——100℃平均分成100等分,一份就称为1℃。

师生共同纠正开头视频天气预报中的温度的错误说法(只说多少度,而不说多少摄氏度,与本节课的开头呼应。

为了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

如果我们还想用这支温度计测量100℃以上和0℃以下的温度,又该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后找到答案:

可以继续向上和向下等分。

(结合大屏幕投影)

(2)如何正确读出温度

(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

教师介绍另一种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热力学温度

教师介绍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

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273摄氏度为起点。

(四)观察温度计,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渡:

我们自制的温度计再加上刻度,就可以测量出物体的温度,那么我们还能不能把它再进行改进一些呢?

(学生讨论,提出改进方案,例如:

把管改成密闭的,再变细……)

学生仔细观察你桌子上的温度计,说出它的构造

教学设计说明:

对于温度计,从生活的角度来说学生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角度来说学生欠缺的知识还是很多的,为了使学生能够从物理角度尽快熟悉温度计,为自制温度计做好铺垫,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

学生结合课件flash演示,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看”——量程、分度值、0刻度线

大屏幕投影三种不正确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辨析,从而进一步巩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要”——一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二要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三要,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一不”——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学生实验四:

如何用你桌子上的温度计测出你想知道的温度(提醒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注意对比一开始使用温度计时的一些错误操作。

教学设计说明:

至此,学生已亲身经历了温度计知识的学习,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完整的再现本节课的知识,使知识得到内化

(五)体温计

(学生热烈讨论)

学生观察体温计确定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是35°C~42°C,分度值是0.1°C。

体温计为什么能离开人体读数呢?

介绍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结构——缩口。

(学生介绍,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体温计的结构特点)

(六)介绍其他温度计

寒暑表、

三、全面回顾,总结质疑

教师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可以是知识上的,也可以是方法上的,还可以是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同时,在获得新的知识的同时,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问?

(总结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

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由小组代表发言。

【板书设计】

§1.温度计

一.温度

1.定义: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读作:

摄氏度)

3.测量:

温度计

二.温度计

1.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2.正确使用

 

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正确放置温度计

稳定后视线水平进行读数

三.体温计

1.特殊设计

玻璃泡与直玻璃管通过很细的细管相连

2.使用前注意事项

必须把水银全部甩入玻璃泡中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初中物理的声、光,部分掌握了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生通过声、光知识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由物理现象分析物理原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温度这个词非常熟悉,但对它的含义的理解却不准确。

本节课与前面的知识内容联系不大,但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而且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温度计”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本节所学“温度”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温度计是常用的一种工具,因此学生比较熟悉,但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还需要详细讲解。

从温度计这种工具的精巧设计体验科学的魅力,并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但是对于我所带的八年级学生还存在着以下特征:

三个班的总体情况:

我带的是我们学校的八年级四班、八年级五班、八年级六班。

这三个班总体上学习自主性较差,老师说了才做,不说就不做;对于老师的依赖性较大,不讲不会,一讲就会;学习兴趣不浓厚,好像对任何问题都比较淡然;学习自信心不足,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开始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过于懒惰,课前懒得预习,上课懒得思考,课后懒得做作业;这样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下去,导致成绩上不去,而且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各班情况具体分析:

八年级四班共有95人,总体上数学基础较好,平时也爱学习物理。

课前有预习的好习惯,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强,课后作业能够独立完成,所以每次考试在三个班中成绩最好。

而且每次考试,这个班的最高分一般可达满分,及格人数一般都过半,最低分也没有个位数,平均分一般都过60分。

八年级五班共有94人,总体上数学基础还行,学习物理的兴趣最浓。

课前能够主动预习新课,上课能够认真做笔记,课后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所以每次考试的成绩也不差。

而且每次考试,这个班的最高分一般可达90分,及格人数也差不多过半,但是最低分有考个位数的,平均分有时及格有时不及格。

八年级六班共有33人,平时课前预习的学生较少,但是上课时爱表现,课后懒得学也懒得做作业。

每次考试中,最高分可达90分左右,及格人数一般达不到一半,低分人数也较多,所以平均分一般在58分到59分之间。

从上学期的各方面情况来看,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

本学期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个别学生有明显进步。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主动的班集体学习氛围。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

还有人认为初二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初二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初二现象”。

人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初二的学生,与初二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种种表现密切相关。

如:

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

从大量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来看,14岁的孩子(相当于初二年级学生)是青少年犯罪的易发期。

种种状况表明,初二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

另外,初中二年级是初中生活开始分化的时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环境熟悉了,人也熟悉了,一些学生就不像初一那样规矩了。

如果学校及家庭抓紧初二学生的教育工作,就会使更多的学生迎头赶上,与集体一起前进。

绝大多数学生是勤奋学习要求上进的,但由于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看问题往往比较片面幼稚。

他们希望别人把他们看成“大人”,希望别人信任尊重他们。

老师和家长应当针对这种思想,采取恰当的教育,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总之,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全面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必将更加在今后体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

针对学情需改进的措施:

首先,不能高估自己所带学生的实力,要对自己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尽可能的降低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难度,使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跟得上。

再次,要将目光放眼于全班同学而不是学习好的同学,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困生身上,切切实实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最后,无论自己所带的班级如何差,学生如何差,都不能对某个班级或者某个学生失去信心,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效果分析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今天教育的一条重要理念。

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书”更是“育人”.这就是物理教学的价值所在。

我国基础教育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应该从单一的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我更多的关注物理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促进、推动作用,而不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目前,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些老师虽然已关注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发展,但大多数仅为点缀。

这一点我的课堂上的行为看出来。

我们知道,教案都对教学目标有清楚的说明,目标大都是关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这些都是知识的掌握方面的,其他方面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则简单、抽象几乎每次都用类似的空洞的词语点缀一下,或干脆不写。

我把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定位为:

使学生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和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富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

我意识到物理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传授物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释生活生产中物理现象的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是培养完整、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的教学历来都是强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可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是完成课时的知识传授任务、完成阶段性的知识传授任务、完成学科的教学任务,忽视(或者说轻视)了传授知识之外的任务。

“德”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体”是体育课的教学任务,而物理课则仅仅是物理知识的传授,甚至忽视了物理方法的教育,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不用说要肩负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我关注学生的发展、进步。

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眼下的好成绩的学生.

我们要培养的人是全面发展的,要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是靠“题海”练习的,而应该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人手,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其爱学、好学。

古人云,百年树人。

如果教育的树人效果可以即时可见,那么我们还需要建立各级学校何用,提倡终身学习何益!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了解温度的涵义、温度计的有关知识,也能够估计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温度。

并能够通过制作温度计,说明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度的规定。

同时也可以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但是有部分同学对于有关温度这习题,做题不太好

 

教材分析

《温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预备知识和贯穿始终的内容。

本章与前面声、光部分联系不是很紧密,讲述的是物理学中热学的部分内容。

本章物态变化主要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而科学地测量温度的工具就是温度计,本章很多实验都要涉及到温度计的使用。

这一节提供了一种温度的必要的测量方法,所以本节在一章中起到很重要的开篇作用。

“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

温度计是学生真正认识的第一个测量工具,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学好它并会用它对今后其它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地理和化学学科中都有一定的益处。

本节的内容有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计的原理、结构、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的写法和读法、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以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特别在后面的实验探究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气象测量中,温度计的使用也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

本节课是从物理学的角度使学生认识温度的有关知识。

本节内容知识面宽,但难度不大。

因此教学方法易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但对它的含义的理解却不准确。

通过教材的开篇的感受温水的感觉以及“想想做做”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温度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自制温度计的过程,让学生领会温度计的测温原理,从而顺利进入温度计的教学过程。

温度和物态变化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有关知识可以解释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现象,也是理解地理知识中一些气象现象的基础。

本章遵从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建立“温度”的概念是认识热现象的基础,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温度的测量。

当温度变化时,会引起物质形态之间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的涵义。

(2)了解温度计的有关知识,估计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温度。

(3)通过制作温度计,说明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度的规定。

(4)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温度计的制作过程,理解它的测温原理,体会放大和转换思想的应用。

(2)经历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实验过程,体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身经历温度计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摄氏温度的表示。

 

观后记录

在本次活动中,这位老师认真备课,上课,反思;物理组全体老师积极听课,评课,分析研究,效果很好。

以下是评课记录。

总体来说,老师准备的都得还可以,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恰当使用多媒体,使整个教学体现高效性,导学案的使用合理,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练习,环环相扣,安排科学,学生通过大量观察实验和活动体验,认识了物理现象。

实验让学生记忆深刻,符合二期课改理念。

温度的使用教学环节设计的很好,整个教学过程也设计的很好。

教师可以更加活跃一些,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

不足:

口头重复有些多,应避免口头禅,小组讨论若再深入一些更好,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板书设计有待提高,课堂容量不足。

保持优势,继续研究高校课堂,深入开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

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物理是自然学科更是基础学科,物理学的好坏决定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物理老师,尤其是八年级物理老师任重而道远,物理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课内资源,课堂小切入,化难为易,用具体的例子带动学生,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

应注重课堂结构设置的合理性,用问题带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体现课堂的高效性。

从而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青年教师多向老教师请教,多听老教师的课,全组教师一条心,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同时希望该教师在以下几点有所改进:

1.我们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多一些有意注意。

2.课堂上不要怕学生出错,让错误的东西冒出来。

当然公开课是有时间问题的,我们平时的课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

3.我们考虑问题有时不是单单只考虑一个问题,而是要全面思考问题。

教师设计问题是这样,学生解决问题也需要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学得高兴,喜欢物理;

5.物理现象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6.实验起了主要作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了思考。

7.树立良好的班内学习风气,表扬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严肃批评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

树认真完成作业光荣,不认真完成作业可耻的良好氛围。

8.要确立作业的目的性、针对性。

9.要注意作业的可行性。

10.注意作业的层次性。

11、对学生评价多鼓励,少说“慢”。

12、安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13、让学生体会“作业快得值得”。

14、鼓励多问,体会“学习乐趣”。

评测练习

1、0℃的水和0℃的冰温度相比较()

A 0℃的水的温度低         

B 0℃的冰的温度低 

C 两者温度相同          

D 两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温度

2.小红同学在用液体温度计时,经过了以下几点操作步骤,按实际操作顺序,应当是。

A估计被测量的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B取出温度计。

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水中。

D调整眼睛的位置,使眼睛和温度计中液面的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记录读数结果。

F让温度计与水充分接触几分钟。

3、如图1所示是测量液体温度的四个图,其中正确的是  。

图2中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是   ℃。

 

4、某体温计的示数是38℃,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

A、37℃和39℃

B、38℃和39℃

C、37℃和38℃

D、37℃和37℃

5、已知温度计刻度均匀,读数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6℃,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6℃,现在把它放在某物质中测出示数为24℃,该物质的实际温度为(  )

A.20℃

B.24℃

C.30℃

D.40℃

6、某同学用一支示数为35.3℃的体温计依次为甲、乙、丙三位身体不适的同学测体温.因粗心,测量过程中,只用酒精简单的消毒,测得的结果依次是:

38.2℃、38.9℃、38.9℃,根据测量结果可以推断,一定处在发烧状态的同学是()

A.甲、乙、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丙

7、关于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仅是长短不同而已

B.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没有这一结构

C.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动,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甩动

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8、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用自来水清洗

B.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棉擦

D.在酒精灯上烧

9、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0、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

A.

B.

C.

D.

11、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

___________℃,分度值为:

_______,示数是________.

12、体温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它的测量范围通常是~℃,分度值是℃,使用时,由于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很细,且略有弯曲,所以它(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

13、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有以下几个步骤,其中错误的是______;去掉错误步骤后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______(只需填写序号).

①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②选取合适的温度计;③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读数;⑤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14、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和认清它的______.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分别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图2所示的是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示数,水的温度是______℃.

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先以天气预报的视频来引出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以及温度的单位和简写。

然后,再通过学生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冷水和热水时的感觉(或经验),引出如何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这也达到了我的预期目的)。

接着引出温度计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每四个学生为一组发一个温度计,让他们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进行汇报、交流,总结出温度计的结构。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事先学过有关“热胀冷缩”的知识,所以,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学生很容易归纳和发现出来。

由此,引出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接下来,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教学生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在这里,零上的温度的读和写都比较简单,我先出示一些温度让学生读和写,再用ppt出示一些温度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读和写的行列中来,并且可以互相纠正错误。

紧接着,出示零下温度的读和写的方法,并让学生跟着屏幕上的数字读写,然后用ppt出示几个零下温度,再同桌互相读和写。

这样练习下来,每个学生基本都学会了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也为接下来的认读温度计模型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认读温度计模型时,我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及零度来指导认读。

并提醒,零一下的温度越往下数字越大,但温度越低。

学生结合模型来观察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