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8414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桃城区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志。

A、教师良心

B、教师公正

C、教师义务

D、教师荣誉

【答案】B

【解析】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它是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志。

故选B。

2、下列属于受教育者义务的是()。

A、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B、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在学业成绩上获得公正评价

D、按规定获得奖学金

【答案】B

【解析】B项属于受教育者的义务。

ACD属于受教育者的权利。

故选B。

3、当前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

A、科目、单元、课

B、领域、科目、单元

C、领域、科目、模块

D、科目、模块、课

【答案】C

【解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中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构成。

除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领域外,其余七个学习领域均由若干科目构成,每一科目又包括若干模块。

故选C。

4、关于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错误是否定了()。

A、教育的科学性

B、教育的系统性

C、教育的社会性

D、教育的生产性

【答案】C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在于:

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

的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同。

故选C。

5、“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兰卡斯特和贝尔发明了“导生制”,1811年以后广泛推广导生制。

鉴于导生制难以保证教

育质量,英国于1846年开始实行“教生制”,挑选13岁的学生跟校长当学徒5年,每年考察一次,18岁时参

加考试,合格者入三年制师范学院,毕业后为合格教师。

19世纪80年代中期,教生制因不能适应教育发展

的需要而废除。

故选B。

6、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从()时期开始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

【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

成为独立的形态。

这时,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开始脱离。

故选B。

7、“藏息相辅”的含义之一是主张()。

A、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相结合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正课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D、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答案】C

【解析】“藏息相辅”出自《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

选C。

8、根据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阶段属于()。

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社会水平

【答案】C

【解析】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其中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阶段和朴素的快乐

主义或工具定向阶段。

9、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答案】C

【解析】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所以学生对自己

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社会自我方面的自我意识。

故选C。

10、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

B、隐性课程

C、显性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D

【解析】综合课程是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的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

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

显性课程又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

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

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故选D。

11、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不包括()。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答案】D

【解析】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有:

①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

题,提出意见和建议;②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③决定

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

12、每学期开学前,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人数、课时量以及备课资料是否充分等来安排自己的教

学方式与教学进度。

根据富勒与布朗的观点,王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哪个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答案】B

【解析】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

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

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

题。

故选B。

13、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完善了知识与能力,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

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教师哪一方面的能力?

()

A、教育能力

B、教学能力

C、教育科研能力

D、学习能力

【答案】A

【解析】教师的教育能力体现在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思想品德素养,完善知识与能

力,身体和心理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故选A。

14、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答案】A

【解析】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了。

”故选A。

15、设计与组织德育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A、德育过程

B、德育目标

C、德育方式

D、德育要求

【答案】B

【解析】在对学生组织德育活动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设置德育目标。

故选B。

16、“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复杂性原则

C、向导性原则

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答案】A

【解析】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

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要尽量多的要求

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故选A。

17、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

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

A、安全意识

B、自我管理意识

C、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D、法制意识

【答案】C

【解析】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

毒、意外伤害等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故选C。

18、15岁学生张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留张某一个人独自在家生活和学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留张某独自在家可锻炼其生活能力

B、父母在外地也可以履行其监护职责

C、不得让生活能力差的孩子独立生活

D、不得让张某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

【答案】D

【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

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故选D。

19、15岁学生张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留张某一个人独自在家生活和学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留张某独自在家可锻炼其生活能力

B、父母在外地也可以履行其监护职责

C、不得让生活能力差的孩子独立生活

D、不得让张某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

【答案】D

【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

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故选D。

20、苏霍姆林斯基说:

“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这句话提示教师()。

A、尊重和欣赏学生

B、对学生严慈相济

C、对学生因材施教

D、团结和关心学生

【答案】A

【解析】“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指的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故选A。

21、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的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A、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答案】C

【解析】ABD三项都是启发性原则的教学要求。

C项不能直接体现启发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故选C。

22、()是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是对材料领会的一种形式。

A、转换

B、解释

C、推断

D、记忆

【答案】C

【解析】领会是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推断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故选C。

23、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

B、图式

C、产生式

D、故事脚本

【答案】C

【解析】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故选C。

24、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星期不准玩电脑,这种做法属于()。

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逃避

【答案】B

【解析】不准玩电脑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不愉快的刺激,目的是减少一个不良行为,因此属于惩罚。

惩罚是当

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

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

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

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故选B。

25、教师的社会角色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中的

()。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依法从教

D、教育人道主义

【答案】B

【解析】教师的社会角色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二者不可偏

废。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

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故选B。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A、工作态度

B、学生意见

C、工作成绩

D、业务水平

【答案】B

【解析】根据《教师法》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

成绩进行考核。

故选B。

2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和尊严

B、人身和财产

C、身心和健康

D、生命和安全

【答案】C

【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

法。

由此可知,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故选C。

28、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答案】B

【解析】教师心理健康应主要表现为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特别是情绪健康,具体包括:

①对教师角色的认同,

热爱自己的专业;②有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③有上进心、进取心;④有同情心、宽容心、忍耐心;⑤有感

受情绪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由此可知,教师能够冷静处理偶发事件,表明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

故选B。

29、最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学者是法国教育家()。

A、布鲁纳

B、斯金纳

C、保罗·朗格朗

D、赞科夫

【答案】C

【解析】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故选C。

30、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答案】A

【解析】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故选A。

31、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

【答案】A

【解析】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动机可以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两种。

故选A。

32、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A、社会教育制度

B、企业教育制度

C、家庭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D

【解析】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

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即处于教育制度的核心位置。

故选D。

33、我国古代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复式教学

D、现场教学

【答案】B

【解析】我国古代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

立的京师同文馆。

故选B。

34、《癸卯学制》是首次得以实现的现代学制系统,其指导思想是()。

A、废科举,兴学校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答案】C

【解析】壬寅学制为我国首次提出的现代学制,《癸卯学制》是首次得以实现的现代学制系统,其指导思想

是洋务教育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故选C。

35、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利

C、各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科的教学方法

【答案】A

【解析】选项中都是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的内容,但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

故选A。

3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原则的是()。

A、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B、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典范性和示范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D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的原则有: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坚持继承与创新

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的原

则。

故选D。

37、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A、德育的政治功能

B、德育的生存功能

C、德育的发展功能

D、德育的享用性功能

【答案】D

【解析】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

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通过道德教育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就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选D。

3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接受理论

C、认知目的理论

D、认知建构理论

【答案】B

【解析】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故选B。

39、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

化的一种教育因素。

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加里宁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答案】B

【解析】题干所述是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故选B。

40、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

A、攻击性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性别角色的获得

D、观察能力

【答案】D

【解析】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

故选

D。

41、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答案】C

【解析】学习程序性知识实质上就是掌握做事的规则,即解决问题的方法。

故选C。

42、教学评价的依据是()。

A、学绩测验

B、量化指标

C、教学目标

D、常模参照

【答案】C

【解析】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性的手段,通过系统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

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从而为学生的自我完善和教师教学提供依据的过程。

故选C。

43、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A、导人、详述和汇总

B、导人、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答案】A

【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

故选A。

44、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

A、激发学生的情感

B、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C、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D、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答案】A

【解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有关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故选A。

45、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答案】D

【解析】《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故选D。

46、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了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和()。

A、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B、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C、连锁学习与辨别学习

D、信号学习与概念学习

【答案】B

【解析】奥苏伯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

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

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

习。

故选B。

47、()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

A、教学计划

B、教学手段

C、教学设计

D、课堂教学

【答案】C

【解析】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故选C。

48、1956年出版,()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

认知领域》,被称为教育目标分类奠基之

作。

A、布鲁纳

B、马杰

C、加涅

D、布卢姆

【答案】D

【解析】布卢姆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他的代表性著作。

故选D。

49、敬业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

A、经济文化

B、政治文化

C、物质文化

D、精神文化

【答案】D

【解析】敬业精神属于精神文化层面。

故选D。

50、对初中生的心理教育,要以初中生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基础。

A、认知

B、记忆

C、思维

D、感觉

【答案】A

【解析】认知包括记忆、思维、感知觉、想象等成分。

初中生在认知发展上处于一种既懂事又不完全清楚的

状态中,即各种认知过程都在发展而又都发展得不完善。

因而,在教育中,既要向他们提出具体的、可行的

要求,又不能奢望过高。

所以,对初中生进行教育要根据他们认知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来进行。

故选A。

51、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的雏形。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答案】B

【解析】学科课程,也称为分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

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限期,如语文、数学、外语等。

学科课程历史悠久,孔子将“礼、乐、

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可以看作是我国学科课程的雏形。

故选B。

52、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

B、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

C、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D、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答案】B

【解析】遗传素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前提。

故选B。

53、以下不属于教育评价作用的是()。

A、发展作用

B、诊断作用

C、激励作用

D、导向作用

【答案】A

【解析】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

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主要具有导向、诊断、鉴别和激励作用。

故选A。

54、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进行教育改革的

依据。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受教育者

D、教育手段

【答案】A

【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灵魂、贯穿教育全过程、评价标准。

故选A。

55、得出学习即强化的观点的实验是()。

A、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B、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C、榜样学习实验

D、顿悟学习实验

【答案】B

【解析】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后白鼠的行为反应,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学习即强化。

故选B。

56、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学习的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

习迁移叫()。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重组迁移

【答案】C

【解析】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

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题干中描述的就是一般迁移。

故选C。

57、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

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

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可以依法向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当地县教育

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故选C。

58、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属性的人。

A、自然

B、社会

C、实践

D、现实

【答案】B

【解析】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学生就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故选B。

59、教育立法是()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A、现代

B、古代

C、近代

D、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答案】C

【解析】西方近代社会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

定和提供保证。

这是该时期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

故选C。

60、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表现为(),更多,更明显地体现出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的质的特点。

A、直观性

B、自觉性

C、过渡性

D、操作性

【答案】C

【解析】小学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

中年级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