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达标评级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8229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3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达标评级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达标评级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达标评级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达标评级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达标评级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达标评级标准.docx

《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达标评级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达标评级标准.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达标评级标准.docx

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达标评级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标准归类

序号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内容

适用记录表格、制度

体系标准要素名称

条款号

建立文件保存记录

安全生产标准化要素名称

条款号

建立文件保存记录

01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2

永循法律法规、永系员工安康、永建满意电厂、永护绿色家园。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及达标评级标准(试行)》(电监安全[2012]39号)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相关管理制度。

评分标准表(附表3)

0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3.1

1、OHS危险源辨识调查与风险评价(按专业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控制措施)。

2、OHS重大风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

3、OHS危险源辨识调查与风险评价组织机构。

4、文件评审的会议纪要。

根据施工的重点项目预先做好OHS危险源辨识调查和风险评价。

AQ-001

AQ-002

辨识与评估

5.9.1

1、建立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管理制度。

2、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

03

法规及其他要求

4.3.2

1、保存公司发布适用的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有关安全工作的规程、规定、文件等。

并有第一安全责任人亲自签发和组织传达学习记录。

2、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

3、收集施工所在地的安全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获取识别登记表。

4、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发放、学习记录。

5、法律法规符合性季度报表。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5.4.1

1、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识别、获取制度。

2、建立或发布《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

3、不应使用失效、过期的法规、规程、标准规范。

每月25日前上报公司《法律法规符合性季度报表》AQ-005

AQ-006

AQ-007

04

目标指标

4.3.3

1、制定本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2、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分解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制定控制措施。

3、每季度安全目标指标(分目标)完成情况统计报表。

目标的制定

5.1.1

1、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2、分解安全生产目标。

3、人员、机械、交通、火灾、环境方面的安全指标不缺项。

4、安全生产目标经项目主要负责人审批。

5、以项目文件的形式发布(查项目文件及文件清单)。

每季度25日前上报公司《安全目标指标(分目标)完成情况统计报表》AQ-032AQ-013

0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4.3.4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年度评审及评审会议纪要。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验证表。

目标的控制与实施

5.1.2

1、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

2、控制措施落实到部门、岗位。

3、安全目标实施情况的检查记录或资料应完整齐全。

4、保证措施进行动态调整。

每季度25日前上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验证表》。

AQ-003

AQ-004

TX-008

目标的监督与考核

5.1.3

1、安全监督部门对安全生产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偏。

2、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3、评估报告形成文件并保存。

06

机构和职责

4.4.1

1、成立项目部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机构。

2、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详见标准化附录B)

3、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和安全责任体系。

4、制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委会

5.2.1

1、成立安委会或以文件形式发布。

2、建立相关工作制度。

3、设置会议议题,总结分析、部署、协调安全工作。

4、按规定召开会议或会议记录(纪要)分布。

5、落实上次会议工作要求。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5.2.2

1、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按规定召开安全工作例会。

3、主要负责人主持安全工作例会。

4、安全例会应形成记录。

5、对提出的问题应闭环整改。

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5.2.3

1、设置安全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配备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资质符合规定。

3、以文件形式进行设置或任命。

4、按时召开安全监督网络会议或会议记录应完整。

5、安全管理人员对危险性较大工作应进行现场监督(查看监督记录或旁站记录)。

6、现场监督检查应有记录,发现违章现象应制止并跟踪整改(查看违章处罚记录)。

中能建发安质环[2013]37号

附录A:

项目部应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25个内容。

附录B:

应建立的安全管理记录和台帐17个内容。

安全职责

5.2.4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生产责任制以文件形式发布。

3、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安全职责及职责无遗漏。

4、主要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履行安全职责。

5、抽查人员(2-3人)对安全职责要清楚。

6、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7、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8、更新后以文件形式进行发布。

规章制度

5.4.2

1、制定和发布安全管理制度。

2、基本制度不缺项。

3、相关单位、部门、工作岗位的规章制度配置齐全。

管理组织机构

5.6.1.1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组织机构;设专人负责,明确岗位职责。

制度建设

5.7.4.1

1、建立相关方管理制度。

2、制度涵盖内容全面。

07

培训、意识和能力

(安全培训)

4.4.2

1、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库。

4、新入厂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卡片。

5、新入厂人员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培训试卷和登记台帐。

6、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7、安全教育培训总结。

教育培训管理

5.5.1

1、明确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责任人。

2、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和档案。

3、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

AQ-030

RZ-007

RZ-011

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5.5.2

1、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作业人员教育培训

5.5.3

1、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经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并公布。

2、现场作业人员按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

3、新入厂人员经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

5、施工单位组织每天的“站班会”。

6、“站班会”要有安全技术交底、危险点告知记录或记录内容应充实。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5.5.4

1、对相关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

2、保存相关方和外来人员安全教育和应急培训记录。

安全文化建设

5.5.5

1、制定安全文化活动策划方案。

2、组织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工作经验交流等),应活动记录齐全。

3、主要负责人应参加安全文化活动。

4、各级管理人员分层次建立安全生产承诺。

08

协商和沟通

4.4.3

1、内部交流:

(1)、公司、项目部内部文件传递;各部门通报、通知传送;部门文件、通知、会议纪要、学习资料等刊物发放记录;公司报刊有关安全信息。

(2)、项目部编制安全简报并传送记录。

(3)、现场违规、违章、异常及紧急情况的信息传递记录。

(4)、项目各部门间工作联系记录。

(5)、现场违规、违章、异常及紧急情况的信息传递记录。

2、外部交流

(1)、上级、业主、监理文件、通知传达记录。

(2)、业主有关安全方面工作联系单、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安全会议纪要等及记录。

3、表格:

信息收集表,安全活动开展记录。

4、安全工作汇报及总结。

文件和档案管理

5.4.6

1、按档案管理制度对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编制、使用、修订进行管理。

2、按规定建立安全记录、台账。

3、安全记录、台账按电力行业有关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及时整理、编目和归档。

GY-001

GY-002

GY-003

09

运行控制

4.4.6

1、保存公司有效《安全生产许可证》。

2、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含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办法、责任制、工作流程。

3、公司机械管理制度。

4、公司施工机械操作规程。

5、文明施工规划及考核记录。

6、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审批记录。

7、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记录施工小组安全联保卡。

8、安全施工作业票。

9、专兼职安监人员建档台帐。

10、特种作业人员建档台帐。

11、安全工作会议(例会)记录。

12、项目部、安监活动记录。

13、职工体检表(含有毒有害作业人员体检档案)。

14、分包单位安全资质审查表及《安全合同》。

15、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6、放射源的管理及防护。

17、有毒有害作业与防护。

18、粉尘作业防护和噪声防护。

19、特殊危险作业项目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

20、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采购、运输、储存、发放、使用过程控制措施(管理方案)

21、对相关方提出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的要求。

22、施工机械检验许可证和拆装、负荷试验、使用、维护保养记录。

费用管理

5.3.1

1、按工程进度拨付安全生产专项费用。

2、施工单位按规定提取安全专项费用。

3、组织相关部门对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检查、考核。

4、制定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5、制定安全生产费用计划。

6、编制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或应有完整的记录台账。

1、现场安全设施、安全标识布设及管理台帐。

2、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应保存有效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产品检验证书(安全鉴定证)、产品合格证等证件及说明书。

3、劳动防护用品购买、发放建立台帐。

AQ-014

AQ-015

AQ-017

AQ-018

AQ-026

AQ-O27

AQ-028

AQ-029

费用使用

5.3.2

1、安全生产费用按要求进行投入和使用。

2、安全生产费用归类统计。

3、保存安全投入的有效证据。

操作规程

5.4.3

1、关键岗位(吊车司机、卷扬机、钢筋切断机等)应有安全操作规程。

2、岗位操作规程不应有缺陷、适用。

制度管理

5.6.1.2

1、按要求向建设单位履行报审备案手续。

2、制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

3、管理制度健全或审批手续完整。

验收及检验

管理

5.6.1.3

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前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2、应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的各种证件齐全、有效。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

5.6.1.4

1、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帐。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入场时应进行检验确认。

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

设备性能及

作业环境

5.6.2.1

1、施工机械、设备金属结构、运转机构、电气控制系统、接地等缺陷;安全保护装置齐全;防护罩盖板、梯子、护栏等防护设施完好。

2、施工设备干净整洁。

(包括:

施工设备润滑系统存在的跑冒滴漏、紧固件松动、物件摆放零乱,未悬挂检验合格证,安全操作规程等。

3、设备基础、轨道应进行经验收,确保符合技术文件要求,并定期检查。

4、两台及以上机械可能发生碰撞,应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操作维修保养

5.6.2.2

1、制定安全检查、润滑保养计划。

2、施工机械、设备应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

3、施工设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熟悉设备保养润滑图和安全保护装置。

外租和分包单位的设备管理

5.6.2.4

1、外租机械设备应符合安全使用条件。

2、签订租赁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责任。

3、对外租或分包单位的施工设备(特种设备),实施统一的安全管理。

危险作业控制

5.6.2.5

1、应组织识别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的危险点,并制定应对措施,作业中执行。

安装及拆除管理

5.6.3

1、特种设备安装前向政府机关管理部门办理告知手续。

2、特种设备安装、拆除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资格有效、齐全。

3、安装、拆除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审批程序符合要求,作业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装后,进行相关试验,试验项目与本机说明书要求一致。

4、安装、拆除过程中的危险作业环节按规定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

5、技术和安全负责人,对关键工序进行现场指导。

6、特种设备取得安全检验合格证即可投入使用。

设计管理

5.7.1.1

1、认真研读施工图纸、技术文件,了解建设工程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安全风险、职业健康危害。

施工技术管理

5.7.1.2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编制不规范。

3、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未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4、重要临时设施、施工工序、特殊作业、危险作业项目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5、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签字。

6、危险作业项目施工前应及时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

7、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审核、审批手续。

施工用电

5.7.1.3

1、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2、临时用电配电系统达到“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标准,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

3、配电箱、开关柜内专用零线和保护零线不混接。

4、配电箱内电气元件排列整齐、牢固,配线排列美观,绑扎牢固。

5、配电箱及开关柜破损,应有防火、防雨功能。

6、对临时用电进行定期检查,形成记录。

7、施工作业区照明符合相关规程要求。

8、按规定设置防雷设施、装设接地或接零保护。

9、用于加工、运输、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设备按规定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和防雷措施。

10、定期对临时接地进行检查和测量。

11、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配电盘、控制盘及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铆工、焊工的工作平台和铁制的集装箱式办公室、休息室、工具间等设施应有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

安全设施

5.7.1.4

1、建立健全《安全设施投入管理台帐》。

2、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与工程进度同步。

3、临边、沟、坑、孔洞设置安全围栏、盖板等设施。

4、高处作业区设置盖板、安全网或围栏等设施。

5、高处作业行走区域按有关规定设置手扶水平安全绳、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且防护设施应符合规范要求。

6、高处作业人员按有关规定使用速差自控或攀登自锁器,且使用的安全防护用符合规范要求。

7、施工电梯出入口等安全通道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8、机械、传送装置等转动部位设置防护设施,且符合规范要求。

9、施工和生产运行区域、危险作业场所设置安全隔离设施或醒目的警告标志。

10、在暴雨、台风、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前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或重新验收。

受限空间作业

5.7.1.5

1、在受限空间内作业必须经通风和检测、办理施工作业票。

2、作业前应测定不应有可燃或有毒有害有可能引起窒息气体。

3、作业时应采取防止人员窒息、火灾、塌方和人员逃生等设施及措施。

4、在潮湿场所、金属容器及管道内作业时使用的照明电压及电动工器具绝缘,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5、在金属容器内作业时应设专人监护。

6、在金属容器内作业不应同时进行电焊、气焊或气割工作。

7、在受限空间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厂内交通安全

5.7.1.9

1、制定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2、施工现场交通安全标志、设施齐全。

3、现场大型设备的运输及搬运制定安全措施。

4、现场专用机动车辆行驶时,不准在驾驶室外及车厢外载人。

5、无证不准驾驶机动车辆或在场区内使用报废的车辆。

6、车辆在场区内应按厂内交通标识,限速行驶。

文明施工

5.7.1.10

1、编制安全文明施工策划方案,明确划分文明施工责任区。

2、现场材料、设备按规定定置堆放整齐。

3、及时清理施工场所垃圾或废料。

4、施工现场的道路通畅、排水沟或排水功能满足要求。

5、场区设置醒目的安全文明施工图牌、标志。

6、生活区及食堂的卫生应符合有关规定。

7、施工现场卫生、急救、保健设施符合有关规定的。

8、主厂房及施工现场设置厕所或卫生符合要求。

9、现场严禁流动吸烟。

调试运行

5.7.1.11

1、成立指挥机构,明确责任。

2、危险性较大的调试、试验项目执行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向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形成记录。

3、制定分系统试运、整套启动方案安全措施,经审批。

4、备用电源、不停电电源及保安电源能自动切换。

5、试运阶段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高边坡与基坑作业

5.7.2.2

1、施工前设置排水沟,并在开挖开口线外设置防护栏墙。

2、排架、作业平台搭设稳固,底部生根、杆件绑扎牢固、跳板满铺,临空面设置防护栏杆和防护网。

3、自上而下清理坡顶和坡面松碴、危石、不稳定物体。

4、垂直交叉作业应设隔离防护棚。

5、对断层、裂隙、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构造的高边坡,按设计要求采取支护措施,并在危险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6、安排专人监护,巡视检查。

高处作业

5.7.2.3

1、有坠落可能的物体固定牢固,严格高空抛掷物件。

2、高处作业人员体检合格。

3、设置的警示标志、安全网及其它安全防护设施规范。

4、正确佩戴和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

5、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6、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交叉作业

5.7.2.4

1、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巡视。

2、工具、材料、边角余料等严禁上下投掷,严禁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

3、在生产运行区进行交叉作业时,按规定执行工作票制度,制定安全施工措施,进行交底。

4、垂直交叉作业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或其他安全措施。

起重作业

5.7.2.5

1、恶劣气候或因照明不足,不得进行起重作业。

2、严禁在运行的设备、管道以及脚手架、平台等作为起吊重物的承力点。

3、起重作业严格遵守安全施工作业票的规定要求。

4、严格执行“十不吊”的原则。

5、起吊前应检查起重机械及其安全装置;吊件离地10cm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正式起吊。

焊接作业

5.7.2.6

1、建立焊接作业人员管理台账。

2、焊接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3、进行焊接、切割与热处理作业时,应有防止触电、灼伤、爆炸和防止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措施。

4、焊接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必须清理场地、消除焊件余热、切断电源,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周围及防护设施,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临近带电体作业

5.7.2.8

1、施工单位作业前应制定安全措施,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设专人监护。

2、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运行区作业,应按规程采取防止静电感应或电击的安全措施。

3、与带电线路和设备的作业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时,必须申请停电,否则严禁作业。

动火作业

5.7.2.9

在易燃易爆区动用明火,严格执行申报、审批制度,办理动火作业票,采取有效措施,并有专职人员监督。

危险场所

5.7.3.1

1、在危险场所、部位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标牌。

2、对标志、标牌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完好。

危险作业区域

5.7.3.2

1、应设置警戒区域、安全隔离设施和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现场监护。

2、危险作业区域作业前应发布作业通告。

资质审查

5.7.4.2

1、审查现场相关方人员资格证件,合格有效。

分包管理

5.7.4.3

1、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全责任,将劳务分包商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监督、考核范围。

2、分包商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满足需要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3、对分包新入场人员进行进行安全教育和健康体检,严禁使用有职业病、职业禁忌症的施工人员,严禁使用童工。

4、监督分包商为施工人员按规定配备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用具。

5、动态核查进场分包商人员、机具的配备。

危害区域管理

5.10.1.1

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

2、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定期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职业防护用品、设施

5.10.1.2

1、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器具、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满足使用要求。

2、急救用品、防护用品设专人保管,并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确认可靠有效。

职业健康检查

5.10.1.3

1、组织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安排相关岗位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职业健康防护

5.10.1.4

1、对施工作业现场尘毒、噪声、化学伤害、高低温伤害、辐射伤害等应有防护措施、设置标识,配备防护用品。

职业危害告知

5.10.2.1

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告知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警示

5.10.2.2

1、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2、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无缺失,内容符合要求。

职业危害宣传

5.10.3.1

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危害宣传教育活动。

职业危害申报

5.10.3.2

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施工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10

应急准备与响应

4.4.7

1、在本现场潜在事故和紧急事态进行识别与评价。

2、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公布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分工、通讯联络方式及职责。

根据《重要项目安全措施及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控制。

3、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可行性评审记录。

4、制订《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和培训计划。

5、组织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演练,填写记录。

6、发生事故后对《应急救援预案》适用性进行总结和修订报告。

应急机构和队伍

5.11.1

1、建立应急机构,明确责任,并设专人负责。

2、建立应急抢险救援队伍。

1、根据应急救援预案所需物资、设备、用品用具建立台帐。

AQ-009

AQ-010

AQ-011

2、附录C:

项目部应编制专项应急处置方案10个内容。

3、附录G:

专项应急预案12个内容。

应急预案

5.11.2

1、制定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不缺项。

3、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

4、定期进行评审并形成记录。

5、根据评审结果修订应急预案。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5.11.3

1、落实应急救援经费、医疗、交通运输、物资、治安和后勤等保障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实施。

2、对应急设施,应急装备,应急物资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可靠。

应急培训及演练

5.11.4

1、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

2、制定演练方案,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3、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处置方案。

事故救援

5.11.5

1、发生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2、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价、改进。

3、对应急救援进行总结。

11

绩效测量和监视

4.5.1

1、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台帐。

2、监视和测量装置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验,检定证书、状态标识齐全。

3、制订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和测量计划。

4、按计划实施监测和测量(即开展检查)并保存记录。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