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安全培训题库最新版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775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长安全培训题库最新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班组长安全培训题库最新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班组长安全培训题库最新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班组长安全培训题库最新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班组长安全培训题库最新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组长安全培训题库最新版本.docx

《班组长安全培训题库最新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长安全培训题库最新版本.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组长安全培训题库最新版本.docx

班组长安全培训题库最新版本

班组长安全管理知识培训题库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

1、班组开展的“三无”安全活动是指:

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

班组无事故。

2、安全教育的内容为三个方面:

安全态度安全知识安全技能。

3、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可分为:

基本目标挑战目标极限目标。

4、习惯性违章的基本特点是:

顽固性潜在性传染性排他性。

5、公司管理方针是:

6.公司有四种危险作业必须经过许可审批方可作业。

分别是指

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动火作业临时用电审批作业。

7、“四不伤害”活动是指: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让人伤害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8、2012年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是:

死亡、重伤、轻伤事故为零;交通责任事故为零;火灾伤害事故为零;职业病发病率为零。

9、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0、《劳动法》规定: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同时使用和施工。

11、安全与生产的统一主要体现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上,生产部门对安全生产要坚持“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12、“四不放过”是指在生产中发生伤亡事故,在处理时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追究责任者责任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13、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有毒和其他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4、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15、中华人民共国《安全生产法》,共(7)章(97)条.

16、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17、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5条)

18、工会要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19、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20、国家鼓励、支持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1、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16条)

2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障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23、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行的(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25、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第31条)

26、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27、生产经营单位应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2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带。

29、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

30、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状况的(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31、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3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3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34、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35、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

36、本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决定。

37、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

38、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

39、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0、当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二、选择题

1、《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防止和减少(A),保障人民群众生产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B、火灾、交通事故

C、重大、特大事故

2、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在(C)上下真功夫,这是关键的关键。

A、健全、完善B、分工明确C、贯彻落实

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C)和管理能力。

A、生产经营B、安全技术C、安全生产知识

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A)、预防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害因素B、事故隐患C、设备缺陷

5、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C)。

A、将高危作业统统关掉B、安全系数较高较好

C、实行“安全优先”原则

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A)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地方政府

7、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A)。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8、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

9、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C),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A、停产B、组织疏散C、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

10、(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职业病病人

11、从安全生产的角度,(C)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B、危险度C、危险源D、事故隐患

12、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A)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A、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B、生产、搬运、使用、储存、加工

C、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贮存D、生产、加工、使用或者贮存

13、本质安全是指(A)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B、生产设备和设施C、机器和环境D、设备和设施

14、因果关系原则是运用(C)的原则

系统原理B、人本原理C、预防原理D、强制原理

15、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把许多伤亡事故发生次数按照泊松分布、偏倚分布和非均等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某些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发生事故后、有重复发生事故的倾向、服从(B)

非均等分布B、偏倚分布C、泊松分布D、均等分布

16、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是(C)

封闭原则B、动力原则C、3E原则D、安全第一原则

17、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以下属于第二类伤害的是(D)

碰撞伤害B、挤压伤害C、卷进伤害D、冻伤

18、安全法制是指(B)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B、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执法

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D、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19、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A)”的原则

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谁主管、谁负责B、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C、责权利相统一D、五同时

20、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其人数的要求是(A)

50人以上B、300人以上C、500人以上D、以上都不对

21、安全技术措施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A)

A、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B、煤矿安全技术措施、石油化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C、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措施、电气安全技术措施等

D、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止能量屏蔽失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22、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B)

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B、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D、预防为主和自我管理的原则

23、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D)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A、矿山、建筑施工单位B、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

C、矿山、爆破器材、建筑施工单位D、煤矿和非煤矿山

24、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应在建设项目(A)完成

A、可行性研究阶段B、试生产前C、初步设计会审后D、初步设计前

25、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验收通过后,应及时()

A、《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审批表》B、《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核查表》

C、《劳动安全卫生专篇》D、《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审批表》

26、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的原则进行确定

A、先整体后局部B、自检与抽检相结合

C、突出重点D、全面检查与重点突出相结合

27、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护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护品,使职工做到“三会”()

A、会选择护品、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

B、会选择护品、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

C、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

D、会检查、会维护、会使用护品

28、特色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中“LA”为(A)

A、绿色、B、黑色C、白色D、兰色

29、进口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须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申请办理(B)

A、准用手续B、使用许可证C、安全标志D、产品合格证

30、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该种监察方式属于(B)

A、技术监察B、行为监察C、一般监察D、专门监察

31、我国煤矿安全监察(D)的管理体制

A、垂直管理、分级监察B、横向管理、分级监察

C、属地管理、垂直监察D、属地管理、分级监察

32、目前,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主要建立两项制度,一是(C),二是从设计、制造、安全、使用、检验、修理、改造7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的监察制度。

A、特种设备准用制度B、特种设备市场准备制度

C、特种设备审批制度D、特种设备备案制度

33、如果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或储存、销售剧毒化学品的企业,(C)报告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其获得或保持生产经营营业执照所要求的文件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