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故事集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7748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革命故事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革命故事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革命故事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革命故事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革命故事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革命故事集锦.docx

《革命故事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革命故事集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革命故事集锦.docx

革命故事集锦

革命故事集锦

1、刘少奇饥荒扫荡间来到冀鲁豫

从1941年开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处于日、伪、顽、反动会门和土匪的分割包围之中,加之连年自然灾害造成饥荒,根据地进入了极端困难时期,正在这个关键时刻,1942年9月,刘少奇在20多名士兵的掩护下,越过敌人层层封锁线,来到冀鲁豫区党政军机关驻地山东莘县红庙村。

2、刘少奇红庙谈时局

刘少奇在山东莘县红庙待了10天,白天走访群众,夜里暗淡的煤灯下与杨得志以及区党委、行署的负责人交流,几天来,刘少奇的嗓子都哑了,但更让杨得志担心的是,日军调集了大批军队,马上就要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摆出灭掉边区政权的架势。

于是几次劝刘少奇离开冀鲁豫边区。

刘少奇总是说:

“不要紧,有你们在还怕敌人把我‘吃’了?

我还想多待些日子,同你们一起反‘扫荡’哩!

3、刘少奇在红庙做重要指示

刘少奇在红庙说:

“你们没有被敌人打垮、挤走,保持了华中与华北根据地的联系,是很大的成绩,要巩固抗日根据地,就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他指出,对敌斗争要有战略眼光,不要轻易搞大兵团作战;对伪军要以政治瓦解和争取为主;这里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联系的枢纽,是以后反攻的战略基地,应加强对这个地区的领导。

4、张霖之开展民主民生运动试点

张霖之从党校、行政干校、陆军中学和边区抗联总会举办的培训班中抽调500余名干部,组成政民干部工作队,分赴濮县、范县,进行民主民生斗争试点,为边区各县开展民主民生创造了经验。

5、张闻天、张霖之彻夜长谈“得冀鲁豫得天下”

时任中共直(冀)南特委书记张霖之曾与总书记张闻天在陕北窖洞里彻夜长谈华北平原南部冀鲁豫边区,他们认为,这里物华天宝,也是新文化、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地,群众基础好,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得冀鲁豫者得天下”

6、黄敬来到冀鲁豫

为了加强冀鲁豫的领导,1942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北方局调任冀中区党委书记黄敬同志任冀鲁豫区党委书记。

黄敬,原名俞启威,浙江绍兴人,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他和根据地的党政军负责人张霖之、杨得志、苏振华、段君毅等就住在莘县红庙、史楼、耿王村一带农村,直接指导了民主民生斗争。

7、黄敬主持召开高干会   

1941年来,冀鲁豫根据地遇到百年不遇的旱情,灾荒严重威胁着边区人民,逼得村民将树皮都吃光了,情景惨不忍睹。

1942年11月至12月,黄敬在山东莘县耿王村、红庙村等地举行了边区高级干部会议。

黄敬同志根据刘少奇同志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指出,开展民主民生运动,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组织生产军民自救,扩大粮源,是建设和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迫切需要。

8、黄敬、杨得志彻夜论敌进我进战略

1942年一个冬夜,在山东莘县红庙村冀鲁豫边区党委书记黄敬的房子里依然亮着灯,正与司令员杨得志同志讨论时局,黄敬说:

“长期以来,都是日伪对我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我军总是被迫转移被动防御。

要巩固扩大根据地,就必须和敌人针锋相对地开展斗争,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

”杨得志说:

“对,我们应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与日伪顽军打游击战,在游击中拖住敌人,消耗他,消灭他!

”两位领导达成共识:

就按毛主席说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敌进我进,向敌占区推进!

两人谈意正浓,警卫员为他们打来一盆清水,说:

“首长,你们又熬了一个通宵。

”杨得志、黄敬不约而同地笑了。

9、黄敬夫妻二人安危与共

据当地的群众说:

“黄敬夫妇就住在山东莘县红庙村,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据一些老人回忆:

当时范瑾还怀着孕,照样给群众做宣传教育,一起生产生活,亲如一家。

在红庙期间,夫妻二人白天与群众一起搞生产,晚上煤灯下分析形势作报告,很多报告都是黄敬边说,范瑾记录下来的,当时黄敬作了《边区形势与任务》、《对敌斗争》、《反对官僚主义》等重要报告。

被传为夫妻共患难的佳话。

10、黄敬组织冀鲁豫边区开展民主民生运动

黄敬组织冀鲁豫边区开展借粮、减租减息、清查黑地、回赎土地等系列民主民生运动,让农村阶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激起了农民开荒种地的热潮,党政军群一起搞生产,救灾民,灾民们称说:

“这会儿,俺再也不用逃荒要饭了,共产党、八路军把死路变成活路,俺们得救了。

”民主民生运动的开展,渡过了最艰苦的1942、1943年间,在全国起到典范带动效应。

11、一起歼灭蝗虫

1943年秋,熬过了旱灾的冀鲁豫人民又遭到蝗灾。

蝗虫“嗡嗡”地从天空飞过,遮天蔽日,所过之处的庄稼被啃光。

黄敬亲自到蝗虫的重灾区与群众一起灭蝗虫,与群众一边敲锣驱赶,一边用扫帚、铁锨拍打。

地上立刻就死了厚厚的一层蝗虫,一些蝗虫落到沟里,后面的蝗虫又压过来,沟几乎要被蝗虫塞满了。

大家趁机上前掩埋。

如此再三,蝗虫的规模不断下降。

12、借粮斗争战胜灾荒

借粮斗争是向地主富户借粮,“借粮是歉借丰还,只借囤积的余粮,不借口粮和种子粮”,党员和积极分子带领饥饿群众涌进地主富户家中找粮借粮,使饥饿的群众有了粮食,获得了新生,借粮斗争成了民主民生运动的导火线。

13、冀鲁豫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1943年冀鲁豫根据地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彻底查清“黑地”,土地进行重新登记,按照合理负担的原则征收救国公粮,对组中地主土地的农民和接待者实行减租减息,并开展增资增佃运动,同时,实行精兵简政,冀鲁豫中心区三次进行精简,各级党政群采取合并、兼职、下放等办法,把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既省人力物力又减轻了人民负担。

14、节粮节菜运往灾区

1942、1943两年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日军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对根据地“蚕食”,妄图彻底摧垮抗日武装,加上连年干旱、蝗灾、灾民家贫如洗。

但是,这里根据冀鲁豫区党委的指示,齐心协力帮助灾民开展了生产自救,接纳了周边大量的灾民,还节衣缩食,从眼缝里挤出粮食运往灾区。

仅1943年1月,一次运往省城粮食达400列火车,春夏两季为灾区支援青干菜34万斤,各种粮食1000多万斤,安置流入灾民60多万人。

15、勒紧腰带救冀南

1943年7月的一天,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为表彰行署副主任民主人士贾心斋抗日功绩,在冀鲁豫区党委书记黄敬的主持下,为他召开了60岁大寿祝寿会,会上,冀南参议长突然跪在台上哭着说:

“看到鲁西人民像‘天堂’,你们真幸福呀,我们冀南人民连吃树皮、草根都吃光了,有些村庄成了无人村,鲁西的乡亲们救救冀南吧!

”,冀鲁豫区党委当场决定:

鲁西人民每人每天节约二两粮食,支援冀南兄弟父老。

当年,支援冀南人民救灾粮300万斤,小麦种55万斤。

16、看戏让群众坐前边

1943年冬天,冀鲁豫区党委书记黄敬和平原军区司令员宋任穷隐蔽身份住在蒋店村,他们与群众吃住一起似一家人。

当时常香玉曾到蒋店村进行慰问演出,村里的群众议论纷纷躲的远远的不敢向前看戏,这时一个大个子,穿得破破的,到街上喊群众去看戏,有群众就给他说:

“那应该是给当兵的看的,咱别去找事了。

”他挥了挥手说“不是,有戏先给群众看。

”还有一个人对着部队的一些人大喊“都往后退退,让蒋店村的老百姓坐在前边。

”后来当地的老百姓才知道他们黄敬和宋任穷。

17、宋任穷决胜千里

1938年3月,宋任穷奉命率一个骑兵团、一个独立支队和一个机枪连挺进冀南(莘县杨庄村),开始了他在冀南抗日的岁月,他和陈再道一起胜利指挥了南宫、堂邑、威县、朝南、陈官营、聊城等战斗,并先后收复了邱县、莘县、清丰、内黄、濮阳、朝城、七座县城。

当地流传了很多民谣——“冀南名将点几名,头名要数宋任穷”、“延安出了个毛泽东,冀南有个宋任穷”。

18、“一副牛套”化险为夷

1943年12月14日,日军突然逼近了杨庄。

情况紧急,宋任穷当机立断,命令警卫人员掩护村抗日小学向村西撤离,而自己从墙上摘下一副牛套背在身上,乔装成村民和群众一起向村东撤离,终于化险为夷。

19、与群众同拉一张犁

从1942年起,连续两年雨水未下,蝗情、传染病情、旱情空前严重。

再加上敌人不断进行严酷扫荡,冀南抗战形势异常严峻。

宋任穷在杨庄,为战胜严重灾荒,便组织部队生产自救,开荒种地。

他身先士卒,和群众同拉一张犁犁地(每天犁四亩地),同拉一个耧播种,同拉一车水,抗旱浇地保苗。

宋任穷在拉犁时,一不小心腿部被划破了一个大伤口,鲜血直流,别人劝他回去,但他只让人简单包扎了一下,依然坚持劳动。

20、宋任穷送毯子

莘县王庄集镇蒋店村84岁陈玉功老人回忆:

1943年,一个姓宋的同志和一个通讯员住在我家,姓宋的同志身体有伤,需要护送到张鲁的后方医院,但通讯员有紧急任务要执行,我就说我送你去,第二天天蒙蒙黑,我背上他的行李,一路辗转搀扶躲避敌人袭击,行程70里路,天黑才安全到达张鲁的后方医院。

第二天我离开的时候,那位同志拉住我说:

“小鬼,这个毯子是战利品,你拿回去用吧”。

旁边的一个人说:

“宋司令送给你的快接着吧”。

那时我才知道这就是宋任穷司令。

21、杨得志在焦村

1941年的夏天,杨得志和他的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驻在大张家镇焦村,那时家家户户住八路,杨得志住在村民张安鑫家里。

一天张安鑫一家忙活着收麦子,傍晚忽然下起了大雨,杨得志抱起自己床上的席子就向外冲,张安鑫急忙说:

“您忙了一天这么累,晚上要好好睡觉,俺不能叫杨司令睡光板床”,“我跟你们一样也是农民,身子没那么金贵!

眼看粮食到嘴里了,咱不能叫老天爷给淋坏了,快去搭麦秸垛吧!

22、杨得志、苏振华为东节村民兵颁嘉奖令

1942年4月3日,日军在张寨镇东节村修建了两个碉堡。

7月12日,民兵队长姚步彬带领刘六民等20多个村民,以泥瓦匠的身份进入碉堡,靠两把菜刀端掉了日本鬼子的炮楼,又经过半小时的枪战,大获全胜,缴获日军步枪7支,手枪1支,子弹600多发。

杨得志、苏振华为东节村民兵亲颁嘉奖令:

“你们英勇杀敌的壮举,轰动了边区,震撼了华北,我们万分感动于衷,并致无限的敬意”。

23、蒋店村内的笑声

冰天雪地的一天,莘县王庄集镇蒋店村一座旧时的教堂里,几位领导正在议论,恶劣的天气,木轮大车根本无法行走,出身富裕家庭的绅士们,很可能无法来参加会议。

正当此时,一位双脚似冰坨,眉毛、胡子都结满冰的老人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大家纷纷上前握手:

“段参议,您老步行来这,太辛苦了!

”冀鲁豫二地委书记段君毅上前亲切地叫道:

“爹,您来了!

”“咦!

怎么咱董书记有个段老太爷?

”一向爱开玩笑的黄敬故意一本正经地问。

黄敬的问话引起大家哈哈大笑,原来,段君毅为了革命隐名埋姓,曾用名董君雨。

24、段君毅卖自家土地做军饷

在最艰苦的1942年,冀鲁豫第二军分区的第七、第八团的军饷发生困难。

时任冀鲁豫行署主任的段君毅不愿再加重人民负担,但又不能让自己的战士挨饿受冻,于是瞒着父亲卖掉自家的70亩地,为两个团做了军饷。

他们还组织武工队,昼伏夜出打击汉奸恶霸,征集公粮,救济灾民。

25、三八六旅,中国最好的旅

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主力达到朝北一带,六八八团会师北上,在香城固全歼灭日军一个机械化加强中队,鬼子聚集70余辆汽车,2000名精兵强将,5辆飞机,出动坦克,拖着重炮,找陈赓报仇,陈赓将军牵着敌人的鼻子,兜来兜去,并见机歼敌。

美国大使馆武官卡尔逊来到三八六旅禁不住称赞“386旅中国最好的旅”。

26、曾思玉沉着指挥突敌围

1942年9月,日伪军蓄谋已久的大扫荡又开始了,欲彻底摧毁冀鲁豫边区这块平原抗日根据地,被围困的教三旅政委曾思玉率被困部队集中兵力、火力、发挥刺刀、手榴弹的近战威力,采取突然动作,奋勇突击,经澈战,在敌合围圈撕开口子。

被围困的千余群众扶老携幼。

踩着死伤的日军,紧随部队,潮水般的涌出了合围圈。

27、杨勇一日下三城

八路军一一五师第六八六团团长兼政委杨勇率部队,在冀鲁豫期间,当地流传在的民谣是:

十二月里来冷冰冰,杨勇一日下三城,欢腾人民濮范观,讨叛立了头一功。

28、马本斋英明敌胆寒

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在莘县、朝城、冠县等地开展对敌斗争,取得重大战果,较大的斗争有:

攻克冠县田寨据点、莘县大小宋庄战斗、攻克朝城罗屯据点等,莘县伪县长听到马本斋的名字,惊呼“那是爷爷,咱惹不起!

29、马本斋动手术的故事

一次马本斋受伤,必须开刀,但当时战事频繁,伤员增多,麻药已用完,敌人又封锁的紧,药物补充不上。

马本斋说:

“医生同志,不要再等了,治病和打仗一样,这个‘碉堡’攻不下来,我的身体就好不了,大胆动手吧。

”医生说:

“司令员同志,没麻药,可是疼的厉害呀,怕您吃不住!

”“没关系,当年华佗给关云长刮骨疗毒,也没什么麻药,可是人家一边开刀,一边下棋。

难道我一个共产党员还不如他一个封建时代的将军吗?

你们就开刀吧!

”医生和护士们被马本斋这种坚强的性格深深打动。

30、黑伯里建立回民救国会

曾任宁夏自治区主席的黑伯里曾在鲁西北最大的回民聚集区张鲁集,建立了回民抗日救国会,发展了一批党员,成立了张鲁党支部,推动了张鲁周边地区抗日工作的开展。

31、万里大胆放手贯彻群众路线

1944年12月2日,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发表文章《继续贯彻大胆放手的领导方法》,他认为大胆放手是领导方法,其关键是群众的领导从群众之上深入到群众之中,即领导主要靠启发集中多数人意见及靠多数群众自觉行动,大胆放手执行中,必须有坚定的群众立场。

32、八路军挺进冀鲁豫

1938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平原抗日游击战的指示》毛主席发出派兵去山东的伟大号召,12月刘伯承、邓小平根据八路军总部的命令,派李聚奎率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到达冀南和鲁西北一带,陈赓率六八八团、七七一团到达莘县张鲁集,受到鲁西北人民的热烈欢迎,端水、热汤慰问远方的亲人,这是莘县人民第一次见到八路军主力部队。

33、风可永嘉

1943年10月12日,驻朝城日伪军1000多人,在观城县十王庙(现莘县柿子园乡)一带扫荡,企图围歼驻扎在十王庙村的八路军,村自卫队队员侯步中、侯启建、侯启生、侯步兰、翟成航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在村里与敌人展开迎战,受伤后被日军的狼狗撕咬致死,体无完肤,惨不忍睹,次日十王庙村召开了追悼大会,嘉励五位抗日烈士。

图为:

冀鲁豫军区党委旧址内专门展示了五位烈士的事迹。

34、临危不惧保护八路军

日寇在“四二一”大扫荡中冲进莘县魏庄镇焦庄,威逼百姓说出八路军的去向,村民宁死不屈。

鬼子抡起三齿橛头逼问村长冯德臣,冯德臣昂首挺胸,毫不胆怯,瞬间,鲜血从他身上的三个血窟窿里汩汩冒出,他倒在地上后,鬼子又连开数枪,接着,党支部书记冯占傲被刺死,村民冯梦景被射杀,冯贵昌、冯树利被乱刀砍死,但最终没有一个人说出八路军的去处。

35、姜妈妈舍子救战士

  1943年,农历大年三十上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乱了莘县俎店乡李楼村,一位八路军小战士闯进了村民姜妈妈家里,姜妈妈来不及多想,她果断地把自己儿子姜芽的衣服拿出来让小战士换上,又把小战士从西侧的夹道里送进了玉米秸垛躲藏。

愤怒的日本鬼子怀疑姜芽就是小战士,用刺刀刺中了姜芽。

他们又用枪托猛砸姜妈妈。

后来姜妈妈为五保户,由乡村党员干部照顾。

36、大义凛然保护党政机关

1943年12月14日,日军突然逼近了大王寨镇杨庄,少数未及时撤离的群众被日军合围在村中央。

24岁的村民霍文全被敌人逮住,鬼子严刑拷问逼他说出冀南区党委的下落。

霍文全大义凛然,严词拒绝,日军恼羞成怒,硬是把霍文全活埋……

37、宁可不屈,惨遭活埋

1940年6月15日,国民党顽固派偷袭莘县古云镇徐庄村,徐开先、徐洪俊、陈泽云、陈泽霞、陈泽琛五名共产党员和48名群众被捕。

敌人对其严刑拷打,逼问兵工厂的下落,均遭失败,6月22日,匪兵押着5名党员活埋,他们高喊:

“中国共产党万岁!

”“革命成功万岁!

38、耿楼遭遇战

1940年6月,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二十二团政治委员史钦琛带领二营300余人在莘县王奉镇耿楼一带开展游击战,袭扰敌人。

6月25日拂晓,与敌周旋了一夜的二营来到耿楼,正准备修筑工事时,从聊城、冠县出动的800余日军和1200余伪军突然来袭。

敌人的步兵、骑兵和炮兵在10余辆坦克的配合下,很快对耿楼形成包围态势。

战斗持续7个多小时,击毙日伪军200余人。

二营指战员除100余人突围外,团政治委员史钦琛等128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39、潘溪渡伏击战

1941年1月8日,鲁西军区教导第3旅7团等部队,在军区司令员兼旅长杨勇和政委苏振华等同志的指挥下,以围点打援、设伏围歼的战法,于郓城西北的潘溪渡附近进行的一次歼灭战。

此战,共歼日军160余人,伪军130余人,焚毁汽车4辆,缴获步兵炮1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6挺、步马枪190余支。

这是鲁西平原上全歼日军的一个模范战例。

40、苏村阻击战

1941年1月,鲁西军区司令员兼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三旅旅长杨勇指挥部队发起潘溪渡战斗,全歼日军一个中队。

日军分6路对鲁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

我军为掩护军区、行署机关安全转移,采用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

1月17日,特三营营长率两个连130多人进驻苏村,阻击敌人。

面对有80多辆汽车、6架飞机、10门大炮、十倍于己的日军,我八路军战士从清晨打到黄昏,接连打退敌人的4次进攻,誓与苏村共存亡。

此战,有效地掩护了边区首脑机关和当地军民的安全转移,阵亡的126名指战员合葬在苏村村东。

41、朝南战役

1943年7月5日—11日,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第二、三、四军分区各一部,在地方部队的配合下,向住朝城一带的伪暂编第三十一师文大可部发起进攻。

攻占碉堡、据点77处、毙伤200余人、俘虏530余人。

恢复扩大了我根据地中心区。

41、卫南战役

1943年7月30日—8月19日,在冀鲁豫军区副政委苏振华、参谋长阎揆要指挥第四军分区一部、卫河支队、骑兵团等,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对伪暂编第六军军长杜淑部发起卫南战役。

共歼灭伪军5600余人,收复卫河以南地区。

43、八公桥战斗

1843年11月14日,马本斋采取牛刀子钻心战术,奇袭八公桥,毙敌数百名,俘虏伪军参谋长、特务团长等以及官兵1000余名,一举将孙良诚总部直属部队全部歼灭,战后冀鲁豫区党委书记黄敬赞扬马本斋是“后起的天才军事家”。

44、克复莘县城

1944年7月31日夜至8月1日,鲁西北军分区司令员赵建民指挥二十二团,在基干团、马颊河支队、莘县县大队配合下,采用里应外合战术,以伤亡10人的微小代价,仅用10小时就攻克了号称“固若金汤”的莘县城,从被窝里活捉了汉奸县长、鲁西北剿共总司令刘仙洲,留下了一段出奇兵制胜的传世佳话。

11月莘县全境解放。

其中莘县古塔是控制全城的制高点,成为里应外合克复莘县城的重要接头地点。

45、南乐战役、东平战役、阳谷战役

南乐战役1945年4月24日,第八军分区部队在第九、七、三军分区部队的配合下,发起历时3天3夜的南乐战役。

此役,共歼灭日军一个小队35人、伪军3400多人。

东平战役1945年5月17日,冀鲁豫第八军分区主力部队发起东平战役。

全歼日军一个小队,歼伪军千余人,解放了沦陷7年之久的东平县城。

阳谷战役1945年7月21日,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发起阳谷战役。

此役,毙伤伪军团长以下300余人,俘2000余人,收复县城6座,解放了除聊城至临清一线外的广大地区。

46、后方粮仓——文升粮店

为了更好支持根据地的敌对斗争,冀鲁豫专属在张鲁集专设一个“文升粮店”,为了保证均需民用,收购的粮食当天收,当天组织劳力、畜力输送到武家河、余庄、富余集、耿楼一带保存,严防敌人抢掠。

收购的土布一部分运往后方被服厂做军衣等军需用品,一部分发到妇救会做军鞋。

47、模范县长——沈彬

   1947年,观城县现在的莘县观城镇,县长沈彬,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这一伟大口号的鼓舞下,带领观城县民工组成的担架队,行程数千公里支援豫北战役,穿梭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为前线送粮食、弹药、抢救伤员。

当年5月13日的《人民日报》对沈县长带领的担架队进行了表扬,但沈县长却因支前积劳成疾,1947年6月8日病逝于莘县,献出了年仅31岁年轻生命,被誉为“模范支前县长”。

48、田纪云带领担架队活跃战场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老区人民积极参军和承担战勤任务,在刘邓大军强度黄河、鲁西南战役、沙土战役等战斗中,出动随军担架12337副,当时,战勤主任田纪云,亲自带领800副担架,活跃在火线上。

据记载,从1946年到1948年期间,整个冀鲁豫地区就动用了支前民工6517多万人次,畜力658多万个,几乎所有的劳力,都在为战争效力。

49、土改让农民彻底翻身

从1946年开始,我党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向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转变。

在土改中,各级都组织了工作组到区、村指导工作。

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就曾在朝城一区任土改工作组组长兼一区区长,带领当地土改,土改结束时,莘县土地分配大体相同。

土改结束标志着中国农民的新生,政治和经济上彻底翻了身。

50、朱德杨来到冀鲁豫

1948年5月,受毛主席的重托,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的陪同下,来到冀鲁豫解放区。

20日下午,在杨行村的一片树林里,冀鲁豫区党委、军区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听朱总司令作形势与任务的报告。

朱总司令详细讲述了解放战争近两年来取得的重大胜利,指出,目前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希望冀鲁豫边区的党政军民搞好土改、整党、扩军、支前,以夺取更大的胜利。

会后,朱德总司令离开杨行村,返回西柏坡。

51、莘县徐庄村——山东省委恢复地

1929—1933年间,由于叛徒出卖,中共山东省委邓恩铭等11位省委书记先后被捕,省委连续11次遭到敌人严重破坏,与党中央失去连续达3年之久。

1935年秋,济南乡师党员赵建民听说徐庄一带有党的活动,先后两次骑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行程500余华里来此寻找党的关系。

终与在徐庄村蹲点的中共河北省委代表、冀鲁豫边特委书记黎玉会面,请求上级恢复重建山东省委。

黎玉遂向北方局作了汇报。

1936年5月1日,山东省委重建,黎玉任书记,赵健民任组织部长兼济南市委书记。

山东省委经过一次次挫折失去党组织,是在莘县徐庄一带又恢复重建起来的。

2010年9月,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对古云镇徐庄村党支部亲笔题写的馆名——“鲁西第一支部,徐庄党支部”,并确认——莘县徐庄村:

山东省委恢复地。

52、徐运北在冀鲁豫边区发动群众发展抗战武装

在全国抗日战争时期,徐运北曾担任中共鲁西北特委书记;中共冀南(冀鲁豫)省鲁西特区书记;鲁西区党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鲁西区党委民运部部长;鲁西(山东第二)区委员会常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等重要职务,在鲁西北组织发动群众,发展抗日武装,开展和范筑先的统一战线工作,实行合作抗战。

抗战胜利后,曾任中共冀鲁豫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冀鲁豫区委党校校长;冀鲁豫区委副书记;冀鲁豫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务,继续发动和组织群众,支援解放军主力部队作战和坚持本地区的对敌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