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常见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4577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常见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学常见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学常见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小学常见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小学常见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常见问题.docx

《中小学常见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常见问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常见问题.docx

中小学常见问题

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家庭因素

⏹过高的期望、过分的溺爱、爱的不够等

⏹学校因素

⏹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教师教育方法的失当(优生、差生、教师情绪)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

⏹个人因素

⏹独生子女承受力低,内心冲突、认知差异等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

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营造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

身为教师,我个人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表现

1、认知的发展

⏹感知方面、注意方面、记忆方面、思维方面、想象方面、言语方面(口头语—书面语)

2、情感的发展

⏹道德感有很大的发展,如爱国主义感、义务感、责任感、集体主义感和友谊感等逐步形成

⏹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热情等越来越稳定和深刻

⏹美感发展表现在对艺术作品有了注意和评价

3、意志的发展

⏹有了目的性,冲动和受暗示性减少,但果断性和坚持性还是比较差,还依赖老师家长

4、个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有了一定的发展,学习兴趣逐渐分化,守纪、勤奋、勇敢等品质逐渐形成。

1、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1)入学不适应

⏹表现:

对上学的态度消极,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和同学相处,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次序。

⏹陌生、恐惧、怀疑、拘谨

⏹对策:

滚雪球、生日月份分组、赠送礼物

(2)厌学

⏹原因:

家庭(吵架、行为不端、家庭结构不完整、重男轻女);学校(教材难、不公平、讨厌老师、作业多、同学关系、入学转学);学习动机缺乏。

⏹表现:

课堂学习、作业处于被动;注意力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

⏹对策:

因人而宜、人际关系培养、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多鼓励少批评,智力训练等

(3)学习疲劳

⏹定义:

学习疲劳指长时间紧张学习后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产生疲劳。

⏹表现:

缺乏兴趣、厌烦、懈怠、学习效率低;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信心不足、头晕、瞌睡、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

⏹对策:

科学安排科目;课堂教学多样化;确保儿童的睡眠和营养;劳逸结合。

2、情绪方面的心理问题

(1)羞怯(胆小、害羞)

⏹表现:

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上课不举手,不敢大声回答问题,参加活动不积极,不敢带头或自愿去做事。

(2)焦虑(分离焦虑)

⏹表现:

不愿意上学、不愿意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外出等

(3)易怒

⏹表现:

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说话做事好感情用事,不能理智处理问题,冲动任性;在困难面前不乐观。

(4)嫉妒心

⏹表现:

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优点,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感情上自私,只希望老师对自己关心和重视;与同伴相处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视而不见或破坏

3、行为方面的心理问题

(1)说谎行为

⏹表现:

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为了得到某些东西或荣誉不惜撒谎。

⏹形成:

儿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为了维护自尊、为了报复他人,模仿而来的。

⏹对策:

正面引导、抓住第一次以说谎教育、以身示范、家校结合

(2)攻击行为

⏹表现:

打人、骂人,欺负弱小同学,占有欲强,性情急躁,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的感情,蛮横无理,主动攻击,公开批评他人,好开别人玩笑,小动作扰乱他人,拒绝和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

⏹对策:

加强社会规范教育,尊重青少年的自尊心,注意教育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角色扮演等。

(3)退缩行为

⏹表现:

是由挫折引起的逃避、依赖、好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的行为。

⏹对策:

自信训练

4、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

(1)自我评价能力较低

(2)以自我为中心

(3)自制能力较低

(4)抗挫折能力较低

⏹对策:

心理活动:

我是谁;我的优缺点;我的能力、我的兴趣爱好等

小学生易产生的严重心理问题

◆儿童多动综合症

◆学习困难综合症

◆儿童过渡焦虑反应

◆儿童厌学症

◆儿童强迫行为

◆学校恐怖症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初步形成了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自控能力较差。

⏹2、生理发育引起性心理探究及心理行为的混乱。

⏹3、初步面对学业的压力和社会评价而产生的压力与初中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平衡。

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我意识的问题

⏹表现1:

逆反心理(顶撞老师家长)

⏹表现2:

渴望友谊(为了得到认同,吸烟、喝酒、谈朋友、去迪厅、网吧等高消费场所、追星族)

⏹对策:

正确引导;家校结合;朋辈帮助,家长尊重孩子的一些选择,做孩子的朋友。

2、学习问题

⏹根源:

学习的压力、社会的评价带来的压力与心理承受能力间的不平衡。

⏹事件:

中考竞争(人生第一次面临的竞争)

⏹表现:

适应能力较低,面对压力和失败容易产生挫折感,对生活失去信心,孤独、退缩、焦虑,导致心理失调,产生冲动和攻击性行为。

⏹对策:

学习指导;情感关注要多于成绩;树立目标,及时强化和鼓励。

3、性意识的萌动

⏹表现:

生理发育的关键期,从儿童发展为“小大人”。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容貌、着装,关注异性。

⏹根源:

缺乏正规“性教育”的引导,他们迷茫、好奇、恐惧,产生朦胧的“性意识”。

⏹对策:

和学生做朋友,用正确的渠道引导学生认识性问题。

学校要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活动和宣传。

家长给与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青少年思想品质、人生观、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高中生,其心理的发展具有成熟和幼稚、独立和依赖、自觉和盲动等诸多矛盾并存的特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高三学生很快就要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

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三学生来说实在是个难题。

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也使得高三学生经常体验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

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1、不同年级的主要问题

高一年级

1、高中入学适应问题;

2、人际关系进一步复杂化成为新的成长危机。

高二年级

1、由文理分科带来的实质上的学习两极分化的危机;

2、情绪和情感发展的敏感期。

高三年级

1、人生理想、目标及生涯规划走向成熟的关键期;

2、人生挫折的敏感期。

2、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学业压力(学习动机、厌学、考试焦虑)

(二)自我意识(自卑、自负、嫉妒)

(三)人际交往(孤独、人际冲突、社会恐惧)

(四)性心理问题(性意识困扰、异性交往)

特殊问题:

失恋、自杀

不良行为问题:

逃学、吸烟、偷窃、网瘾

3、解决对策

(一)如何缓解学业焦虑?

⏹1、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

⏹2、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

⏹3、做好考好知识准备。

(二)正确看待信心问题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3、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4、制定阶段性目标。

⏹5、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6、增强自信心。

⏹7、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

(三)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在生活、学习中存在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困难而感到苦恼。

⏹学会“换位思维法”,即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

(四)摆脱苦闷自卑心理

⏹第一,要正确看待自己

⏹第二,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

⏹第三,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第四,学会缓减心理压力

总之:

教师和家长都应及时发现高三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疾患,使他们能以一种自信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复习备考,迎接高考,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之路!

综述

⏹整个中小学阶段,均可以视为是一个重重危机的发展历程。

这就像“新手上路”驾驶汽车初次行驶长途的经验一样,途程中可能遭遇到各种坎坷和险阻,这是无法事先完全防范的。

而每一处的“误入歧途”,都会使个体的人生道路发生曲折甚至是根本的改变。

结论

1、作为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很重要,我们怎样看待学生,怎样看待他们各种心理问题的基本成因。

理念不同,看法和判断就不同,采取的处置办法也不同,当然效果也就大相径庭。

⏹2、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成长中的问题,是与年龄特征紧密相关的,因此是有基本规律可循的;

⏹3、“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心为本”,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心为本”的教育。

时时处处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内心需要,才能与学生心心相通。

如果只考虑教师的内心感受,不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成绩,而且在于呵护和哺育学生的心灵。

建议

1、建议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努力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教师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样才有可能为“以心为本”的教育创造基本的前提。

2、要帮助全体教师学习师生沟通的艺术,努力克服过去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命令、控制、指挥、警告、威胁、训诫、说教、讽刺、挖苦、随意的批评指责、不愿意积极聆听等有伤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错误做法,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倡导的真诚、接纳、尊重、同感、倾听等理念、方法与技巧,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

3、教育必须抓好学生成长的关键期。

教育必须走在学生的前面,而不能走在学生的后面。

只有统观学生成长发展的大致规律,并努力通过心理辅导引领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才能把握教育的主权,才可能打破恶性循环,使学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