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教育事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303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德镇市教育事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景德镇市教育事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景德镇市教育事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景德镇市教育事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景德镇市教育事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德镇市教育事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景德镇市教育事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德镇市教育事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德镇市教育事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景德镇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景德镇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回顾

——“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

所辖县(市、区)在实现“两基”目标后,均接受并通过了省级“两基”年检复查。

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1%(城市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8%(城市为100%),城乡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2%以下,农村中小学控辍保学进一步加强,2001~2005年,初中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

确立了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建立,落实了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运行、保安全”的措施,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一高于、三增长’.

特殊教育长足发展,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省级示范校和省特教课题研究基地,2004年,乐平市、浮梁县各创办了一所特教学校,城乡适龄残障儿童少年入学率达75%。

——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5年,城乡普通高中新生录取首次突破1万人,高中毛入学率由2001年的36.3%提高到54.6%。

新增省重点建设高中4所,优质高中工程全面启动。

职业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景德镇一职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复评,整合后的二职列入省重点职高,乐平市、浮梁县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复办或新建一批职业高中,其中新增民办职业高中3所,2005年全市共有职业高中10所,6所普通高中举办职业教育特色班14个,陶瓷、机械、电子、旅游等骨干专业建设得到加强,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4%。

2004年职业高中(含中专)招生数较2003年翻番,荣获全省先进单位,2005年又新增2985余人,在校生达6500余人,高中阶段在校生总人数达3.4万人。

职业教育在普及高中教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

 

——高等教育在发展中逐步提升。

2005年市域内全日制高校在校生总数达16900人,比2000年翻了1.07番,另该年有20018人次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函授教育等,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为89人。

2002年,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市电大、市职大、市师范学校、市进修学校五校合并,筹建“景德镇学院”,地方高教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为“升本”奠定了基础。

景德镇陶瓷学院启动新校区建设,至2004年9月,投资2亿余元的陶院新区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迎来第一批5000余名新生入学,目前二期工程正顺利进行。

陶瓷学院还成立了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填补了我省空白,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科教研”的有机结合。

目前,陶瓷学院共有本科专业29个,成功建立硕士点22个,正在全力申报博士授权单位。

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新招生1700余人,学校共有全日制专业25个,其中陶瓷艺术设计、雕塑艺术设计、陶瓷工程、陶瓷装饰材料4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全系统加强了“两乱”治理,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大力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涌现出一批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得到提升,全市共有14位优秀教师受到国家级模范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表彰,省、市级表彰百余人。

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和培训,至2005年,全市小学教师学历达标85%以上、初中80%、高中65%,600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各学科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结业。

结合课改,强化培训教师5000余人次,举办了英语教师国外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青年教师“五项全能”竞赛、“三个一”竞赛等;五年来,共评出省特级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80人,县(市、区)级骨干教师200余人,学科带头人40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明显增强。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着力加强学科教学,发展中小学生智力;又注重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全市教育系统每年都要举行体育运动会或单项田径运动会,开展陶艺培训、歌咏比赛、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广大中小学生从中陶冶了情操、增长了才干。

我市学生参加全国、全省主体学科竞赛,每年都有两个以上学科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居全省领先水平。

在全国、全省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电脑作品比赛中,每年均有学生获奖。

“十五”期间,我市学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一、二本上线率、录取率均居全省11个设区市前列。

各类普、职高毕业生录取艺术院校3104人;2000、2002年出了两个高考理科全省第一,2004年我市考生录取清华大学11人,市特殊学校首届高中毕业生全部录取高等院校。

2005年高考我市文理一、二本合计上线人数1815人,上线率22.68%,高出全省平均2.34个百分点,其中,理科应届考生数学、英语两学科平均分居全省第一。

高考录取分析表

——学前教育社区教育长足进步。

全市各类幼儿园588所,其中省级示范园4所,每万人口在园幼儿为153.6人,比全省平均数高出15.7人;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各级老年大学发展势头喜人,家长教育普及率提高,其中家长函授学校2次获得国家级表彰、连续13年受到省级表彰。

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普遍展开,2005年接受各类培训的人员达96478人次。

——教育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果。

以新课程改革为抓手,课题研究和教研基地为突破口,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城乡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全市国家级立项课题1个,省级课题立项154个,其中重点课题17个,结项14个。

市级课题立项141个,结项10个,正在形成以教科研活动带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施了“一费制”收费办法,“六三”学制改革平稳推进,中小学教师聘用合同制改革正式启动,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工作进展顺利,其中:

“体育大课间”项目、“美术特色学校”项目、“艺术教育”项目接受了省级专家组评审,获得好评。

进行了中招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采取“提前招生、厂校对口、填报志愿、电脑派位、志愿调剂、自主招生”的办法,至此,全市城乡小学毕业生一律实行了免试就近入学。

采取“撤、并、扩、建”的方法,对城乡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共撤并中小学及教学点400余所(个)。

对外交流开放有新的进展,每年继续与日本濑户市互派中学生访问团交流学习,2004、2005年连续两次接待了法国拉辛市师生访问团,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全国中学生夏令营活动。

民办教育形成新的规模,全市民办学校自有总资产约2亿元,民办学校自建校舍面积达99708平方米,全市共民办学校33所,在校生12482人。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卓有成效。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2004年下发了《景德镇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职责,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

以“共塑瓷都新形象”、“心系祖国,健康成长”、“法律知识竞赛”、“6·26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网吧,青少年的杀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高考心理咨询”等各种活动载体,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我市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

全国中小学陶艺培训基地(一期工程)作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被中宣部等八部委评为全国示范性基地,景德镇二中“火炬”学雷锋小组,坚持三十余年如一日弘扬雷锋精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是我市青少年学生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五年来,全市中小学校建完成投资21012.85万元,其中争取中央、省级资金补助3861.2万元,争取项目228个,新建、改建校舍40.75万平方米,维修校舍28.16万平方米。

2001年,全市中小学经鉴定的危房有12.54万平方米,比例高达9.94%。

截止目前,下降到3.05万平方米,危房比例2.14%,为全省最低。

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对校园危房、饮食卫生、防火防汛等安全隐患进行整治。

全系统实现了无重大上访案件、无群访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

校园综合治理、消防安全工作多次被评为全省先进典型,城区各中小学积极参与全市“双创”和创“四城”活动,校容校貌均有较大改观。

——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城乡中小学在原有计算机装备的基础上,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引入资金1100万元,新装备计算机3400余台,中小学生机比由56:

1上升到29:

1;农村中心小学和城镇中小学基本配备了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功能室、各种实验室等,满足了教学需求。

成立了景德镇市教育中心网站,部分中小学拥有了自己的教育网页,建立了全市中小学生电子学籍档案。

在市、县两级财政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启动江西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等项目,将惠及400多所农村中小学,加快了城乡中小学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进程。

——资助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制度化。

在过去阶段性助学的基础上,2004年,我市建立了经常性扶贫助学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专项基金,当年筹集资金124万元;为城区3200多名低保户、低保特困户家庭子女建立了扶助档案;各县(市、区)也相应地加强了此项工作,当年就为全市城乡6500余名学生减免学杂费150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309人、共46.2万元,为700余名进城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

2005年市、县(区)两级又资助城乡特困大学新生400余人,资助金额200余万元,落实城市低保户、农村贫困户子女“两免一补”政策,免补金额达680余万元,对高中阶段贫困学生收费实行“五减半”优惠政策,还减免进城农民工子女借读费70余万元,此项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树立科学发展观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站在全市教育发展的高度,先后提出了低重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贴近群众办教育,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办学思想坚持人民满意、学生需求,办学体制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培养模式坚持传承文明,全面发展;教育行政部门以服务学校为根本、学校以教师提高为根本、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提高与普及并重,教书与育人并重、大楼与大师并重、规模与质量并重;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区域教育,统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统筹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教书育人和社会服务的“三坚持三根本,四并重五统筹”的教育发展观,并且引入构建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增强教育活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理念,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做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组织人员认真研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加强教育规划和重大教育方针政策的科学论证、科学决策研究,确保重大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认真学习掌握现代经济科技知识,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的规律,适当运用市场手段,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增强教育自身发展的活力,增强教育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二、形势分析

1、教育发展的机遇

和平、发展与合作仍然是当今世界局势的主流,抓住和平的环境空间谋求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愿望。

由此,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更多地是表现在国力的竞争上,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

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加大对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

我国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给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十一五”时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继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个战略重点,为“十一五”期间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必须把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模式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战略部署迫切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只有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公平,培养合格接班人,才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国家《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随着我省、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消费结构和教育观念的变化,对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强。

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城镇化进程加快,独生子女政策后人口结构的变化等对我市教育的规模、结构、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我省实施科教兴赣、人才强省、创业富民战略,我市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战略,都是我市教育事业必须加快发展的题中之义。

“十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的累累成果为“十一五”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育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仍然面临许多矛盾、问题与困难。

当前,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水平不高、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

教育经费的短缺也是制约我市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我市财政性基础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GDP的比值在1.6%上下徘徊,远低于2005年全国2.8%的平均水平。

“十一五”期间,即使我市财政性基础教育经费年支出占全市GDP的比值,保持在原有的基础上年递增0.3%,到2010年,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比值将达到3.3%,但我市可用财力的总量不大,因而对教育的投入仍然相当薄弱,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

从全市教育状况来看,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教师队伍存在较大差距,发展很不均衡。

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公用经费短缺,办学条件薄弱,师资缺乏,运转困难的问题;农村撤乡并镇,城市新区拓展,全市教育资源亟待重组,中小学布局急需调整。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部分县(市、区)挤占挪用转移支付的教育专项经费、学杂费现象时有发生,有关政策难以兑现,农村教育举步维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仍面临很多困难。

高考指挥棒、升学就业、用人制度的弊端以及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使得素质教育很难有突破性进展,课程教材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造就一批创新型人才相去甚远,不利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

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普通高中扩招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十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学生人数、办学规模等较普通高中的发展很不协调,成为我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瓶颈。

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十五末,全市在职特级教师只有7名,城乡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初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较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教师队伍学科结构矛盾突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缺少政策支持,全面推开有一定阻力,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高全民素质、实现教育强市为目标,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主创新、与时俱进,促使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把握好教育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把提高我市劳动者素质,培养中、高级实用型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适应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把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总体目标

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全面落实教育巩固普及发展提高工作。

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突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三大重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加强学前教育,加大薄弱学校建设,积极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落实经常性助学的各项措施;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大力发展职业高中,建设一批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普职生比大体相当的目标,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高等教育形成规模并具有特色,办好景德镇陶瓷学院,做好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专升本工作,推进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确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各类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发展民办教育,完善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

完成语言文字工作二类城市达标任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511”名师工程,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体制,保障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五、主要指标

1、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提升保育质量,城市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基本普及学前二年教育。

到2010年,全市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达到80%,其中城市达到98%,农村达到75%,每个乡(镇)都要办好一所公办示范幼儿园。

2、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依法保障适龄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小学入学率要达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升学率达到100%,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力度,小学年辍学率不超过1%,初中年辍学率不超过3%,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2%以下。

3、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

全市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达到80%,其中农村残疾儿童少年达到70%,城市残疾儿童少年达到95%。

4、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达到7万人,其中,普通高中4万人,职业高中3万人(职业高中2.4万人,中专技校0.6万人)。

5、切实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走以政策筹集资金,以市场运作资金,以品牌吸引资金的路子,确立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形成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6、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到2010年,我市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达到210人,即:

景德镇陶瓷学院招生年递增20.8%,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年递增11%,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年递增5%。

7、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

建立健全各类社区教育机构,改善各级老年大学办学条件,发展各类成人教育、家长教育和农民夜校,指导做好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技术培训,丰富城乡人民群众以及青少年业余文体活动。

8、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

到2010年,全市城乡小学教师达标率100%,大专生达到60%;初中教师达标率98%,本科生达到65%;高中教师达标率80%,研究生达到20%(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人员)。

各层次各类型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9、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实施城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向新城区转移战略,按新的布局规划,在城乡新建若干所符合各项办学标准的高品位、高质量的新型学校,按新机制运行、新体制管理。

10、认真做好全市规范汉字和普通话普及推广工作。

实现语言文字二类城市达标评估目标,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构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和谐平安瓷都建设。

11、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

建立景德镇教育城域网(含资源库),并与省教育资源库联网,教育资源实现网上共享;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形成网络并发挥作用,全市乡(镇)以上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12、开放式办学、区域性合作办学有新成果,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和加强。

六、发展重点

1、发展农村教育。

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落实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措施和要求;高水平普及两基,促使两基向两全转变;加强农村中小学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优化网点布局,完善农村学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

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良好的受教育机会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神圣责任,是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要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财政投入,并拓宽投融资渠道,科学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大力改造薄弱学校,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通过资源整合,推进优质高中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特别是提高农村高中办学水平;大力发展职业高中、民办高中,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体制,建立和完善以技能为本的就业培训制度,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建立文化学习与实践实习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普职比,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重要途径,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与美育,创新教育评估体系,改革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发展学生优良个性,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从积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出发,全面实行教师聘用合同制,加快推进学校教职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优秀成果奖励制度。

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完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启动“511”名师工程,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七、保障措施

1、依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将发展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领导和统筹力度,在事业规划中优先谋划教育发展,在财政分配中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在资源配置中优先满足教育需求,切实担负起政府对教育发展的责任。

要建立和健全县(市、区)党政领导教育目标责任年度考核机制,对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的综合性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对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还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和参与,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2、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依法确保“一高于三增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

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县(市、区)政府要把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扶贫助学基金等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中央和省的转移支付、市财政的配套资金主要用于校园的建设、维修和教学设施设备的添置。

各级政府的教育预算要按程序报同级人大批准,并向社会公布。

努力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教育投资领域,建立多元化筹融资办学的有效激励机制,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