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229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docx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docx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总结

猪外部器官15解

 养猪人对于猪的习性再熟悉不过,俗语说:

“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往往是养猪不简单,不是那么好养,我们要对其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当猪生病时,一些外部身体表现信号在告诉我们,例如咳嗽、粪便排出物、身体颜色特征等等就猪整体外表特征做下解说:

还请大家指正。

  1、鼻子:

病变有鼻涕(清鼻涕-流感、脓鼻涕-猪瘟等疾病、血色鼻涕泡沫分泌物—萎缩性鼻炎、巴士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

  2、口部:

水泡病,口蹄疫

  3、耳朵:

螨虫病,蜂窝组织炎,副猪,猪瘟、蓝耳病等引起的发绀,真菌病

  4、脖子:

打针造成的脓肿,下淋巴结肿大(链球菌引起)

  5、躯干皮肤:

螨虫病,渗出性皮炎,圆环病毒,猪丹毒,猪瘟、蓝儿等疾病引起的变色,附红体,钩端螺旋体引起的黄疽

  6、尾:

咬尾破伤

  7、四肢关节:

链球菌,副猪

  8、蹄部:

口蹄疫,水泡病,风湿,损伤

  9、眼部:

水肿,脑炎,结膜炎

  10、泌尿系统:

蛋白尿,血尿等

  11、睾丸:

乙脑,布病等

  12、阴道:

子宫炎症

  13、肛门:

脱肛

  14、乳房:

乳房炎症

  15、脐带:

断脐引起的感染或者先天性发育不全

种鸡孵化率低的原因分析

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或不同品系的孵化率不同;近交种蛋孵化率低,因为鸡的致死基因可导致孵化末期的胚胎死亡;杂交种蛋孵化率高。

  种鸡周龄

  母鸡初产期的蛋孵化率低;在30周龄~42周龄产的蛋孵化率最高;以后随周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约在45周龄后,孵化率降低2%~5%。

  母鸡产蛋量

  鸡的产蛋量与孵化率呈正相关,即鸡群产蛋量高其孵化率也高;影响产蛋量的因素也同样影响孵化率。

  种鸡营养

  日粮中营养不全如缺乏维生素A,孵化初期死胚增多;缺乏维生素D,孵化后期胚胎死亡率高;缺乏B族维生素,蛋白稀薄,孵化中期死胚增加,弱雏增多。

矿物元素钙、磷、锌、锰等缺乏,孵化率降低。

  种鸡管理

  鸡舍温度、通风及垫草的状况不良,造成舍内卫生较差,种蛋受到污染,从而影响孵化率。

  健康状况

  种鸡感染蛔虫、鸡白痢、鸡支原体等病均影响孵化率。

有些疾病如鸡白痢、鸡支原体病等,可以通过带菌母鸡经蛋传染。

尤应注意。

  种蛋的原因

  种蛋的品质

  裂缝、污秽、畸形、太大、太小的蛋孵化效果不佳。

  种蛋的保存

  短期保存种蛋对孵化率的影响不大,但保存期延长就会导致孵化率不断下降。

保存种蛋的温度太低,相对湿度不足,通风不良,翻蛋不当,都影响孵化率。

种蛋受冻、受振以及消毒不严,均可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增多,胚胎发育受阻,孵化率降低。

  孵化条件的原因

  温度

  孵化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发育,严重时造成胚胎死亡。

  湿度

  孵化湿度过大过小,都影响蛋内水分代谢,胚胎死亡率高。

  翻蛋

  孵化中翻蛋不当或完全停止翻蛋,卵黄容易黏附于蛋壳膜上,影响胚胎运动,造成胎位不正,导致胚胎死亡。

  通风换气

  孵化中通风不良,会出现胎位不正和畸形,胚胎死亡率增高。

  供电不稳

  在供电不稳的地区或孵化器出现故障,使孵化中停电时间过长,造成温度降低和机内温度不均匀,使胚胎发育受阻甚至全部损失。

中医理论对家禽免疫抑制病的预防思路

中医理论对家禽免疫抑制病的预防思路

张方水

常州市武进得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近年来,家禽受各种疾病尤其是免疫抑制病的影响,其出栏率、饲料转化率、产蛋高峰维持时间和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等都受到不同程度下降。

因此,控制免疫抑制病、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当务之急,而中兽医所倡导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从整体出发,强调正气与疾病斗争的理论,为预防家禽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家禽免疫抑制病的感染现状:

           机会性感染未引起重视

  要想做好免疫抑制病的预防,首先要了解当前的感染现状。

目前免疫抑制疾病的发生非常普遍,而且容易并发细菌、病毒、霉菌、原虫等。

尤其是在家禽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者幼龄家禽使用抗病毒西药时,常造成体液免疫被破坏,免疫功能极度低下,从而出现免疫缺陷状态。

许多正常免疫时不能致病的病原体(衣原体)或致病能力不强的疾病(如目前临床上多发的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等)在免疫抑制病的作用下均可造成致命感染,称作“机会性感染”,但是目前这一点并未引起兽医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当前很多疾病难以防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家禽免疫力受到抑制。

虽然目前的免疫抑制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如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等就极易造成家禽免疫失败,使机体对环境变化敏感程度增加,从而引发新城疫、禽流感、大肠杆菌、突发性产蛋下降、机体对抗生素耐药增加等。

这也是近年来,鸡场频发新城疫和禽流感、蛋鸡产蛋高峰短的主要原因。

二、培育雏鸡:

    扶正固本、培补气血、补肾健脾的中药方剂加减

  目前,大部分家禽从出壳后就处于一种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状态。

这主要表现在3~5日龄家禽即发生肌胃发炎、角质层糜烂、肝脏发黄、肾脏轻微肿大、对环境的轻微变化敏感,温和型流感、白色念珠菌感染病例增多等。

  这种表现就是中医宣讲的先天正气缺乏、气血虚弱。

所谓正气乃为经肺气宣发,卫气、津液温润滋养于皮毛而成。

究其来源,皆水谷所化,本在脾土,脾胃不足,则后天乏源。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的生成与肾脏、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肾藏精、主骨生髓,脾主运化,后天水谷精微,借脾之运化变化而赤化为气与血。

气血不足,其脏器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使家禽容易发生呼吸道、包心保肝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

  家禽脾胃不足多是因为家禽长期处于湿热的环境中,从而使湿热伤及脾胃,累及阴液,引起脾胃虚弱。

如果久处湿地,易感外湿;伤于外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则湿从内生;脾湿生痰、清气不能善升、肺气不得肃降;而脾阳不振,水湿不化,则更易招致外湿侵袭。

  脾属土,肺心肾肝,则都是由脾土而生。

因此,脾胃健康是家禽健康、抵御疾病的基础。

“脾胃健,则百病消”,就是说健康的脾胃,对机体抵抗邪气的入侵很重要。

因为饲料经过胃的正常纳腐、脾的正常运化才能气血充足,使肺可开合肃降、肝可解毒藏血、肾能藏精纳气,从而维持体内动态的阴阳平衡。

家禽汗腺不发达、没有尿道等特殊的生理结构,使得脾、肾对家禽的健康和后天生产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

脾、肾不健康,极易导致毒素蓄积于体内、肺脏呼吸功能降低、肠胃健康恶化等,从而引起家禽发病。

  在当前我们还无法彻底清除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疾病的现实背景下,如能提高机体正气,预防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尽快治愈、缓解机会性感染,畜禽即使在长期带毒的情况下也能降低发病率,并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

  因此,就要从培育雏鸡开始采用扶正固本、培补气血、补肾健脾的方剂,保护雏鸡的脾、肾、肝脏健康,培育雏鸡的正气,如使用补中益气汤根据鸡的生理结构加以修改和加减(方剂:

黄芪、甘草、柴胡、白术等),雏鸡每隔15天连用3~5天,成鸡每隔30天连用5天,就可以使机体气血旺盛,家禽方能安全地抵抗环境应激、饲料变化、病毒侵袭等。

  另外,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发生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性疾病时也和先天肝肾气血不足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未知免疫抑制疾病是否存在的情况下,一般可采用补肾健脾加祛邪解毒之品,如补中益气汤加减加复方板蓝根、穿心莲、夏枯草、金银花等定期使用。

可在蛋鸡产蛋率达到50%时使用,可以达到排毒、去湿、补中益气、养阴养血的目的,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家禽的健康养殖,还可以抵御外部环境变化如风寒、风热、干燥、湿热、季节反常等造成的应激。

  但是目前一些临床兽医工作者常用西药进行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预防,西药按中医理论来讲属凉性药物,凉易伤及脾胃,长期服用易致脾胃虚寒,尤其是幼龄家禽依靠体液免疫的阶段,脾胃虚寒对正气的培育影响是巨大的,因此,西药不可在临床上长期添加应用,特别对雏禽健康的破坏是巨大的。

除此以外,妄图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转移因子等药物彻底清除病毒对机体的影响也是错误和不切合实际的。

中药促进动物免疫作用研究及展望

 中兽医非常强调“正气”在动物疾病发病学上的主导作用。

中兽医理论认为,所谓“正气”,就是动物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因此,在治疗学上,中兽医常用‘扶正”的中草药来扶持动物机体的“正气”,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抵御“外邪”的侵袭,是谓“扶正祛邪”,这对防治动物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回归自然”绿色浪潮的推动下,中草药在畜禽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中草药能增强畜禽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已得到广泛证实。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运用现代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草药增强畜禽等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已取得了很大成就,这对于阐明有关中兽医理论的物质基础,指导中西兽医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中草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中草药对畜禽等功物免疫器官的影响

  免疫药对畜禽等动物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它们的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到机体免疫力的高低。

目前,中草药对畜禽等动物免疫器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胸腺、脾脏、淋巴结和腔上囊重量的影响。

近几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多。

例如用黄芪、白术、蒲公英等中草药饲喂雏鸡至7同龄时,黄芪组和蒲公英组均能增加雏鸡法氏囊的重量,而且黄芪组法氏囊重量明显高于蒲公英组。

据张乐萃等报道,黄芪多糖、香菇多糖和复方多糖(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的混合物)均能促进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免疫活性,能使环磷酸胺所造成的免疫抑制转至正常水平,且复方多糖对免疫抑制的逆转作用优于单一多糖。

他们还用党参、黄芪、白术等中药与1%TMP组成复方中药加人饲料中,结果能有效地预防和解除IBDV所致的免疫抑制,而使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保持或恢复正常水平。

滑静等也报道了黄芪添加在饲料中饲喂小公鸡可显著增加法氏囊重量。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中草药对动物免疫器官的影响,近年来还利用了免疫器官脏器指数这一指标来评价其免疫功能的状况。

脏器指数是用动物免疫器官(如脾脏、胸腺、法氏囊等)的重量除以对应动物体重而求得。

据戴远威报道,用淫羊霍、补骨脂或何首乌粗提物添加在粤黄雏鸡的饲料中,结果发现:

三种中药均能使鸡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增大,而对胸腺指数的影响不规则,何首乌可使胸腺指数增大,淫羊霍、补骨脂则使胸腺指数减小。

表明淫羊霍。

补骨脂提取物能促进胸腺萎缩、脾脏发育和延缓法氏囊退化,而何首乌提取物则能促进胸腺、脾脏、法氏囊细胞发育增殖。

  2中草药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影响

  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能非特异性地吞噬侵入畜禽体内的病原体和有害异物,而且能将抗原提呈给TB淋巴细胞,从而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中草药及复方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正常机体或免疫抑制机体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这样的中草药主要有党参、黄芪、人参、灵芝、冬虫夏草、银耳、当归、白术、猪苓、大蒜、柴胡、茯苓等。

如党参多糖、黄芪多糖、当归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巨噬细胞功能下降。

一些中药复方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魏彦明等人用黄芪、白术、防风等9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对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均有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对环磷酸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作用显著,而且此方还能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中性白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

魏彦明等人还报道,加味玉屏风场能明显始抗环磷酸胺所致脾白髓、骨髓造血组织和胸腺淋巴细胞容量下降,能显著升高下降的胸腺和脾指数。

另外,当归补血场、白虎场、龙胆泻肝汤、当归散、消黄散、香薷散、二苓平胃散等也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3中草药对畜禽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畜禽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正常生理情况下,动物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数目和由活化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水平是衡量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都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淋巴细胞数量增加,特别是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加,从而增强动物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这类中药主要有人参、党参、黄芪、灵芝、银耳、香菇、丹参、何首乌、白术、黄精、枸杞子、女贞子、柴胡、金银花等。

  3.1中草药对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许多中药能促进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

据王金宝等报道,复方中药多糖可显著提高血液中白细胞。

淋巴细胞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百分率,并使因环磷酸胺降低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淋巴细胞百分率恢复至正常水平。

另据效梅报道,用生石膏、柴胡、延胡索、黄芪、仙灵脾等组成的中药添加剂能显著提高热应激蛋鸡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极显著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从而增强热应激蛋鸡的免疫能力。

张乐萃等(1998)还报道了用党参、黄芪等组成的复方不但能提高正常鸡淋巴细胞百分率,而且能完全对抗氢化可的松所造成的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使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逆转至正常水平。

  3.2中草药对细胞免疫的促进作用

  细胞免疫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一种重要的机体免疫反应,通过检测动物T淋巴细胞数目,可以了解动物机体的细胞免疫状况。

许多中草药对细胞免疫具有促进作用,能增加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数量。

据报道,构把多糖(LBP)可明显增加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百分数(ANAE染色法),而且能恢复和提高荷瘤鼠脾细胞数及活化T细胞增殖能力;女贞子多糖(LLS)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脾T细胞均有直接的刺激增殖作用。

当归内酯10及20mgl(kg.d)×7腹腔注射可拮抗环磷酸胺(CY,80mg/Kg,sc)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香菇多糖能促进多种未成熟的前T细胞成熟及向成熟T细胞分化,在体内外均可明显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活性,而且有效地提高辅助性T细胞(TH)的活性。

在兽医临床上,据程相朝报道,中药免疫增强剂(由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中药组成)不但可促进外周血液ANAE与T淋巴细胞总数的增殖,而且能明显提高辅助型T淋巴细胞的数量,较好地增强火鸡疱疹病毒苗(HVT)对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效果。

剡根强等用何首乌、党参、熟地、补骨脂、川穹、丹参、黄芪等组成的中草药免疫增强剂饲喂雏鸡,结果发现实验组的T细胞体积比对照组明显增大,提示该复方能增强雏鸡的细胞免疫功能。

另据戴远威报道,助阳中药淫羊蕾、补骨脂等粗提物饲喂粤黄鸡,试验组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比对照组高,而淫羊霍比补骨脂更显著。

据张丽云报道,由金银花、连翘、黄芪、淡豆鼓等组成的银翘解毒合剂能显著提高鸡T淋巴细胞转化率,从而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但该合剂对体液免疫具有抑制作用。

  3.3中草药对体液免疫的促进作用

  体液免疫是B细胞介导的另一重要机体免疫反应。

许多中草药及复方能促进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的生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如香菇、黄芪、人参、地黄、柴胡、猪苓、何首乌、淫羊藿等。

据魏彦明(1999)报道,由黄芪、防风、白术、银花、板兰根、白花蛇舌草、山豆根、夏枯草、甘草等9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能提高小鼠血清凝集素水平,对环磷酸胶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凝集素的下降有极显著的拮抗作用,使B细胞的功能有所增强,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另外,戴远威还报道了何首乌、淫羊藿、补骨脂三味补益中药能增加鸡新城疫病毒(NDV)的抗体水平,判根强也报道了中草药免疫增强剂能提高雏鸡的抗体液度。

许多中草药及其复方还能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蔡玉梅(2001)等用黄连、黄芪、黄年、党参、白术。

板蓝根等20味中药组成金鸡散,免疫当日采用25%的金鸡散拌料连用5d对新城疫免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显著提高血清中ND抗体滴度及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使IgG高峰持续时间延长,并延缓IgA、IgM的下降,其免疫增效作用优于左旋咪晔。

梁荣等自拟的补益方Ⅰ(由党参、黄芪、茯苓等组成)与IBD弱毒苗和油乳剂灭活苗配合使用,血清IBDV抗体P/N值在测定期内(4~39天)都高于免疫对照组,对ND油乳剂灭活苗也有一定增强效果。

陈德坤等报道了中药佐剂(由党参、黄芪、淫羊藿等组成)可提高ND抗体效价,延长其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并提高群体的保护率。

朱沙等人用黄芪提取物、茯苓提取物及相关西药组成新型免疫增强剂用于鸡新城疫的免疫试验,结果实验组的HI抗体滴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新型免疫增强剂不仅能使血清HI抗体效价明显增高,而且维持时间延长。

一般说来,补阳中药能使免疫后抗体提前出现,补阴药则延长抗体在血液中的水平。

此外有些中药还能提高血清中补体含量,如香菇、黄芪、人参等。

  4中草药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一类重要蛋白质物质。

中草药也可通过激活网状内皮系统、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如促进干扰素生成、促进白细胞介素生成、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等)来增强动物免疫功能。

陈智松等报道,枸杞多糖能提高老年小鼠和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产生IL-2、IL-ZR的能力,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冯是奇等报道了当归内酯腹腔注射可拮抗环磷酸胺对NK细胞活性、IL-2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

在兽医临床上,郑继方等报道了中药复方禽瘟王能显著增强小鼠IL-2的活力,增强NHC的杀伤活性,同时还可提高鸡体IFN的效价水平,进一步调节T细胞与B细胞及其它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使免疫系统适当,有效地发挥其防御、自稳和监视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抗病的目的。

曹丽等人从中药黄芪等植物中提取分离多糖、皂式和黄酮等有效成分进行配合,组成纯中药制剂黄草素,试验结果表明,黄草素可明显增强小鼠、鸡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并对小鼠IL-2的产生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草药诱生干扰素,可通过IFN-LIZ-NKC网络、细胞因子网络、T细胞网络、免疫细胞网络、机体水平分泌一免疫网络的调节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药理实验证明,黄茂、剩五加、银耳、当归、柴胡、人参、天麻、红花等均能诱生干扰素。

可见,利用中草药诱生干扰素,对防治畜禽等动物疾病,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5问题与展望

  中药是我国的医药宝库,我国加入WTO给国内的医药行业带来严峻挑战,人们对中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加强祖国传统医药学的研究,特别是中药免疫药理学的研究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虽然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普遍,但目前无论是国内或国外,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多数免疫增强剂是一些粗制剂,这使得要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它们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少免疫增强化学结构不明确,质量很难控制,造成药效重复性较差。

在兽用免疫增强剂的研究上,主要停留在中药对畜禽免疫系统功能指标上的改变,而从微观上阐述其机制报道的却不多。

部分兽用中药免疫增强剂在组方上还不科学,离开了中兽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特点,进而造成其免疫调节作用较差。

另外,许多中药或其活性成分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呈现双向调节作用,既能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又能抑制免疫功能。

因此,我们在选择这些中药来调节动物的免疫功能时,应充分考虑机体因素、药物因素和剂量因素的影响,以充分发挥这些中药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许多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都能增强畜禽等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和抵抗力,而且中草药由于源自天然,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作用广泛等优点,因此,中草药用于促进畜禽生长、防治畜禽疾病显示出了其广阔的前景,特别部分中药免疫增强刺与疫苗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疫苗保护率,这提示中药免疫增强剂与疫苗的配合使用在临床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中草药能诱生干扰素,也为畜禽一些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种蛋的受精率,不仅直接影响到孵化率,更影响到种鸡场的经济效益。

因此提高种蛋的受精率,能有效地提高供雏数量,最大限度的挖掘种蛋的利用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因素很多,现就主要的几种因素介绍如下。

  1、公母比的配置

  公鸡与母鸡正常交配才能产生受精卵,孵化出雏鸡。

因此公鸡与母鸡的比例是种鸡群应首先考虑的问题,公母比失调,无论公鸡多,还是母鸡多,都会降低种蛋的受精率。

公母比一般确定为1∶8~12,即8~12只母鸡配1只公鸡。

  2、种公鸡的选择

  公鸡的健壮与否,是影响受精率的一个很重要方面。

在种鸡育雏、育成中,特别要注意公鸡的发育情况,定期称重,性成熟的公鸡必须达到饲养手册所规定的体重标准,太瘦小的公鸡必须淘汰,不能作为种用。

在抓鸡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不能损伤公鸡的足、腿部,以免影响到以后种公鸡交配。

公鸡断喙不正确也会影响到公鸡的交配。

  公鸡的精子活力低、数量少同样也会影响到种蛋受精率。

正常的要求每次射精至少要在5000万~1亿精子。

  3、维生素缺乏及补充

  维生素是家禽维持生长发育、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重要物质。

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及维生素B2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较大。

  3.1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能引起母鸡产蛋率下降,胚胎错位;公鸡性机能降低,精液品质退化。

种鸡维生素A的需要量,日粮中需有4000IU/kg,维生素A缺乏时可按维生素正常需要量加大3倍以上混料。

  3.2维生系E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它的作用主要是抗氧化。

缺乏维生素E时,公鸡易发生睾丸退化变性,生殖机能减退,使蛋鸡所产的蛋受精率低,孵化率低。

根据笔者在生产中得出的经验,在种鸡饲料中添加20~40mg/kg维生素E原粉,可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5%~10%。

发生维生素E缺乏时,可在日粮中添加0.5%植物油或直接添加维生素E。

  3.3维生素B2维生素B2,是体内黄酶类的辅基,在生物氧化的呼吸链中起着递氢的作用。

维生素B2缺乏时母鸡则出现产蛋减少,受精率低,孵化率下降等症。

发生维生素B2缺乏时,可用维生素B2针剂注射或内服维生素B2片,种鸡内服用量10mg/只,连用7d。

  4、微量元素缺乏及补充

  4.1铁铁是机体内构成血红蛋白的必须物质,蛋中也含有铁,所以铁与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有关。

鸡对铁元素的正常需要量为80mg/kg体重。

铁可以从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氧化亚铁等中获得。

可在饲料中加入132~199mg/kg硫酸亚铁(含量20.1%)。

  4.2铜铜对铁的利用有促进作用,能促进铁的吸收作用。

铜缺乏时,会降低机体对铁的吸收,影响到产蛋量,降低种蛋受精率、孵化率。

铜可以从硫酸铜、氧化铜等中获得。

正常需要量为4mg/kg,通常日粮中加入硫酸铜(25.5%)20mg/kg。

  4.3钴钴为红细胞生成的必需元素,钴缺乏时能使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钴可以从维生素B12或硫酸钴、氧化钴等中获得。

  5、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对策

  5.1疾病、霉菌毒素的影响很多疾病都能影响到种鸡的产蛋率和种蛋的品质,从而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

如鸡霉形体、支气管炎等疾病。

只要在生产中搞好种鸡的疫苗免疫,制定出正确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消毒,保证环境的卫生安全,以防为主,就能控制疾病,减少疾病对受精率的影响。

  有些霉菌在生长时会在饲料中产生毒素,如黄曲霉的黄曲霉毒素,能引起鸡生长率降低,产蛋率下降,对肝、肾及其他主要器官产生伤害,也使种鸡受到影响。

生产中应不饲喂霉变的饲料,以防止霉菌毒素对种鸡群的影响。

  5.2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可引起鸡皮肤机械性损伤,夺取鸡体的营养,分泌毒素,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母鸡产卵减少,公鸡不交配,使受精率大大下降。

在防治中首先要处理好鸡粪,要搞好鸡舍内外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每年定期驱虫1~2次。

  5.3环境的影响鸡舍温度较低,会抑制公鸡睾丸的正常生长而降低受精率。

鸡舍应能把混浊空气及时排出,引入新鲜空气,鸡舍中的氨气水平不得高于20%。

鸡舍最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75%~85%。

光照计划的正确与否,饲养密度的大小也会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