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2198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docx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docx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

历史语境中的黑格尔

——读罗克摩尔的《黑格尔:

之前和之后》

今年是黑格尔的名著《精神现象学》发表200周年纪念年,黑格尔哲学再次成为显学,纪念黑格尔的文章无数。

回顾西方思想史,有两次哲学高峰,一次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缔造的,另一次则是由康德和黑格尔缔造的,作为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黑格尔曾经代表了德国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而在中国,黑格尔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驱而备受推崇。

不过,时代不同,很多人对于黑格尔已经十分陌生,包括我。

幸好我有一位对黑格尔有深入研究的室友,他成了我的黑格尔哲学引路人,而我之所以会看罗克摩尔的这本《黑格尔:

之前和之后——黑格尔思想历史导论》,也是因为此书译者柯小刚常常被他所提起。

这是一本法文著作的翻译,英译者汤姆·罗克摩尔(TomRockmore)是美国的黑格尔哲学专家,原作者不详,可能中译者误以为作者是罗克摩尔。

这是一本通俗读物,不是为专业人士所写,它只是“提供一条简单的但是绝非简单化的走进黑格尔的道路”,(汤姆·罗克摩尔.2005,p.V)

在新版前言中,罗克摩尔认为,黑格尔是一个历史主义思想家,要解读黑格尔,就必须坚决贯彻历史主义的方法,而这本书的书名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pp.V-VI)因而,黑格尔被放在德国观念论(idealism,旧译唯心主义,在日常用语中也翻译为理想主义)和唯意志主义、马克思主义中间,成了思想史发展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这对于我们这些受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教育的人来说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但对于罗克摩尔来说,这点却是需要特别的说明。

解读黑格尔的这些著作,原作者也认为我们必须“掌握它的极端的历史特性”,(p.67)思想与情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真理与历史究竟有没有关系,原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从古希腊就开始有不同的见解,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皆流,无物常住”,而巴门尼德则主张“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两者各执一端,前者认为真理是历史的,后者认为真理是超越历史的。

在黑格尔之前的哲学史中,巴门尼德的路线占据主流,他影响了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不过,黑格尔却要回到赫拉克利特,当然,黑格尔不是要走相对主义的路线,也不是怀疑论,而仅仅是把“怀疑论置于知识的过程之中作为通往知识之途的一个环节”。

(p.79)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重视“体系”一词。

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使用过这个词。

(p.17)在近代,笛卡尔则通过“我思故我自”的“阿基米德点”建立起理性主义哲学体系,这种体系的特点就是以几何学为范型(p.19),意欲构造出一种科学系统。

笛卡尔认为,哲学的基础原理必须是清楚的、明证的,其他原理将从基础原理中演绎出来,这样构成了哲学体系。

这一观点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Descartes.1985,pp.179-180)

德国古典哲学或德国观念论的鼻祖康德首先创造了批判哲学的体系,“把实在论(realism,在日常用语中也翻译为现实主义)和观念论融会到一起”。

(汤姆·罗克摩尔.2005,p.4)对于康德来说,体系就是“在一个单一观念之下的知识的不同部分的统一”,(p.22)康德认识论体系是通过理性自身的批判,并“以理性自身为中介来先天地构造”(p.24)出来的。

不过,康德之后的一些哲学家则认为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并不完整,甚至不能称之为体系。

(p.27)当今哲学谈论中,还有人认为“《纯粹理性批判》并不包含科学体系,而主要关心的是它的方法”。

(约瑟夫•科克尔曼斯.1996,p.53)

第一个试图弥补这种缺陷的是莱因荷尔德,他试图弥补批判哲学没有可靠基础的缺陷,“通过作为全部表象统一基础的纯粹先验的表象能力来确立哲学知识的最终基础”。

(李文堂.2002,p.17)不过,这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因为莱因荷尔德遵循的是传统的沃尔夫的体系概念,这种体系概念从笛卡尔一直流传下来,“即把体系的概念和基础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汤姆·罗克摩尔.2005,p.29)这种观点把哲学当成一种建筑术,需要地基。

费希特是康德之后又一位大哲学家,他试图越出笛卡尔主义的框架,建构一种没有任何基础的体系哲学(p.41),他要完成康德为完成的批判哲学的革命。

(p.43)他“使得哲学成为基于假设的”体系(p.51),这与笛卡尔坚持哲学要建立在确定性基础上的那种理念是不同的,这样,循环性就成为无基础的体系的特点(p.53),因而所谓体系就是一个圆圈,这个圆圈的第一原理就是“自我设定自己本身”,(张志伟.2002,p.587),由第一原理再推出其他两个基本原理。

这是黑格尔哲学的史前史简述,该轮到黑格尔出场了,时势造英雄,黑格尔最好的出场白是:

“伟大的人物迫使他人理解他”。

(汤姆·罗克摩尔.2005,p.55)黑格尔是另一位哲学家谢林和大诗人在神学院的同学,尽管黑格尔比谢林大5岁,却天资不高,当了谢林的助手。

不过,大器晚成的黑格尔最终还是超过了谢林,成为当时哲学界的一号人物。

奇怪的是,该书缺印了从第71-102页的部分,我们只能从黑格尔的《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的一部分谈起。

在此文中,黑格尔阐述了他对思辨的理解,即超越二分法,“重建同一性的倾向”,只有“导向同一性的思辨的思想体系”才能是一种观念论。

而费希特则正确地理解了康德哲学的这种思辨原则,但是费希特并没有忠实于这种同一性,他的系统只保持理论上的统一,但在实践中仍然是二分法的,这仅仅是主观的统一而非客观的统一,这是费希特体系的缺陷。

(pp.104-106)

这本书也谈到了谢林,谢林实现了费希特体系从主观的统一到客观统一的转变,形成了自己的自然哲学,后来黑格尔也走了这样一条路线。

黑格尔的第一本书是《精神现象学》,出版于1807年,法文作者认为这是“19世纪最伟大的哲学论著”。

(p.120)这本书的书名就够让人费解了,精神,德语是Geist,没有英文对应词,一般翻译为spirit或mind。

(p.126)与康德哲学的纯粹理性概念不同,黑格尔的精神是非纯粹的,具有“情境性”、历史性的。

(p.126)而黑格尔的“现象学”一词,则让人想起了当代哲学中的现象学流派,这个学派由胡塞尔所开创。

[关于《精神现象学》与胡塞尔的联系,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做了深入的分析。

(张世英.2007)]不过,“根据黑格尔,现象学无非是意识经验的科学”。

(汤姆·罗克摩尔.2005,p.131)认识是从意识开始的,“知识的限度也就是意识的限度”(p.133),超越了这个限度即不可知,如同康德所谓的“超验”的对象。

这里法文作者还谈到了黑格尔与弗洛伊德的关系,他认为弗洛伊德分享了黑格尔的一个信念,即“我们只能知道我么所意识到的东西”(p.134)。

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正是要带领患者从潜意识中走出来,使他们直面童年的那些不愉快或者不符合伦理的记忆,即“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之类的东西,而不是让这些情结继续发挥潜在的作用而让我们意识不到。

另外,关于意识的思想也被萨特所分享,因为萨特认定黑格尔的意识“都是关于某物的意识”,(p.143),即符合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展开了他的知识之路,开端即是我们日常的自然意识,即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

(p.135)知识之路是曲折的,分阶段前进的,越来越抽象的,从意识(里头再分为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三个阶段)开始,到自然意识,再到理性(里头再分为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四个阶段),最终目标是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即绝对知识。

“当我们所设想的对象与我们在经验中所认识的对象相一致的时候,过程就中止了”,(p.139)在知识之路的末端,我们在意识之内获得了“规定的同一性”,即真理。

(p.141)其中,从理性进展到精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因为我们从“主观确定性——这正是批判哲学的特征——进展到客观真理了”。

(p.147)另外,绝对知识并不是超越时空的知识,而是被时空规定的历史性的知识。

法文作者认为,黑格尔“最好被描述为一个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者”。

(pp.151-152)

《精神现象学》有一段深深影响了后来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主奴辩证法,这个理论被应用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中。

主奴辩证法承继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一段著名的话: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许多人相信他自己是其他人的主人,然而他比别人是更大的奴隶。

”(p.144)黑格尔认为,“欲望是人的基本特征”,而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则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每个人都是如此,这是“社会生活的终极根源”,因而,我与他人的关系变成了我与自我的关系的中介。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常常需要压迫对方来承认我们自己,如果对方也是如此,那么个体或者两个意识之间就形成了对立。

(pp.154-155)

主人和奴隶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对立关系,表面上奴隶是依赖于主人的,但在黑格尔看来,“不是主人而实际上是奴隶才是主奴关系中的真理”,(p.157)主人和奴隶的不平等关系会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颠倒了的关系,主人因变得依赖而变成了奴隶的奴隶,反之亦然。

如果我们顺着马克思主义的思路,那么作为奴隶的无产阶级在扭转了力量关系之后,必然要发动革命,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黑格尔对欲望的分析让我们想到了霍布斯的“人对人是狼”的论断,而对他人的分析也让我们想到了萨特的“他人即是地狱”的论断,萨特认为,当他人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对我进行注视的时候,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感到了一种虚无,因为我不再是我自身而变成了他人的对象了。

(萨特.1987,p.336)

在宗教问题上,黑格尔自称为“路德主义者”,宗教的真理与哲学的概念真理相比是出于低层次的,因而它求助于想象思维而不是思辨,“宗教自然地导向哲学”(汤姆·罗克摩尔.2005,pp.148-149)

黑格尔的第二部著作是《逻辑学》,也称《大逻辑》,又是一部艰深的作品。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了一套完备的逻辑学,而在当代,经过了弗雷格、罗素等人的努力,逻辑学又变成了“分析哲学的基本概念工具”。

在黑格尔之前,康德对逻辑学进行了创新,发现了所谓的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不同的是,先验逻辑处理的是“知识内容本身的规则”。

而对于黑格尔,逻辑学所涉及的是意识的概念,逻辑学不是脱离内容的纯形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外在关系”,而是抓住变化中的“思想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pp.164-165)

在某些方面,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为我们所熟悉的,比如他认为对某一特定内容的否定并不是一种普遍的否定,否定总是特殊的,而否定的结果则是使概念变得更加丰富,(p.166)这让我们想起了“扬弃”,“否定之否定”之类耳熟能详的概念。

另外,辩证法一词在柏拉图和康德那里都是消极的,而黑格尔对这个词却进行了积极的改造,这种辩证法用来思考对立统一的问题。

在《精神现象学》中,对于知识、科学的开端问题,黑格尔反对笛卡尔的基础主义,他认为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科学进程,而不需要某个确定的“阿基米德点”。

(p.169)不过,到了《逻辑学》,黑格尔却又改口说:

“必须从存在开始”。

(p.170)在黑格尔的科学体系中,逻辑从“存在”出发,自身转化为“无”或“虚无”,再转变成“变易”,这就是逻辑的运动。

这是黑格尔自身的理论矛盾吗?

原作者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解释,这里不详述。

《哲学科学百科全书》是黑格尔的第三部著作,在这本书中他建立了自己的体系,他把哲学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门科学并坚持了科学的统一性。

百科全书的英文是encyclopedia,还原成希腊语,那么en表示“在里面”,kuklos表示“圆圈”,paideia表示“教育”。

法文作者认为,“我们可以说这部著作是知识的圆圈”(pp.176-177)这正是黑格尔所认为的,哲学理论具有圆圈的性质,它不预设其开端。

按照原作者的看法,其实黑格尔所认为的哲学也有开端,只不过不是笛卡尔式的客观开端,而是一个主观开端,这个主观开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它会返回到起点从而超越这个起点”,最终,这个起点被吸收进体系之中。

(pp.179-180)按照笛卡尔的观点,哲学是一棵树,而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哲学是一个自我发展的圆圈。

关于黑格尔哲学开端的问题是一个难点,这里就不再讨论。

黑格尔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是《自然权利与国家科学大纲:

法哲学纲要》。

在汉语中,法律和政治一词似乎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而在西方,法律正是政治的一部分,因此,法哲学也应该从政治哲学这个角度来考虑。

这本书有几句经典的话是我们所熟知的,其中一句是“凡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这句话被一些人认为黑格尔“确信当时的普鲁士国家标志着历史的终结,”就如同弗朗西斯·福山在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后所言的资本主义标志着历史的终结一样。

法文作者则认为,黑格尔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哲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把握理性的事物以及它们为什么是理性的,然后还要在真实事物中去把握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黑格尔并不为他所处时代的政治状况作论证,而是根据那具体化在多样的生活形式中的理性来试图判断何为有效的或何为真实的,或者说他总是在变动中寻求永恒”。

(pp.194-195)

另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就是“密纳发的猫头鹰,只有黄昏或者事后才会起飞”,黑格尔想要表明的是,哲学“不可能是先验的”,“它是作为人类集体努力的结果而在这一努力中出现和形成的。

”(p.126)因此,哲学就像猫头鹰一样,总是最晚才出现,它是“科学的科学”,只是,这个科学不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谓的实证科学,它是更为广义的。

“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完成,同时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终结”,(张志伟.2002,p.674)因为“黑格尔已经把它的伟大圆圈闭合了”(汤姆·罗克摩尔.2005,p.208)。

在那个时代,谁想要对哲学有所贡献,就必然是黑格尔的信徒,或者黑格尔的对手;这是一个绕不过的弯。

黑格尔死后,他的信徒们分为三派:

中间派、右翼和左翼,其中我们最熟悉的人物是左派的费尔巴哈,“他早于弗洛伊德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是人创造了上帝的观念,而上帝并非人类的来源。

”(p.209)而在受黑格尔影响颇深却又在批判黑格尔的人当中,当数克尔凯郭尔、尼采和马克思最为著名,作者也在这三个人上花了相当多的笔墨,我想就不再叙述了,因为这将牵出一篇上万字的文章,篇幅所限,后-黑格尔哲学我们就暂时搁置,等待以后再谈。

 

参考文献:

1.汤姆·罗克摩尔(2005).黑格尔:

之前与之后——黑格尔思想历史导论.柯小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李文堂(2002).真理之光——费希特与海德格尔论Sein.江苏人民出版社

3.张志伟(2002).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Descartes(1985).PrinciplesofPhilosophy.J.Cottingham译.见ThePhilosophicalWritingsofDescartes.R.S.JohnCottingham,DugaldMurdoch主编,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

177-291.

5.约瑟夫•科克尔曼斯(1996).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对作为基本存在论的此在的分析.陈小文,李超杰,刘宗坤译,商务印书馆

6.张世英(2007)."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江海学刊

(2):

13-21.

7.萨特(1987).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三联书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