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专项检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7181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安全专项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网络安全专项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网络安全专项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网络安全专项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网络安全专项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安全专项检查.docx

《网络安全专项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安全专项检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安全专项检查.docx

网络安全专项检查

ThismodelpaperwasrevisedbytheStandardizationOfficeonDecember10,2020

 

网络安全专项检查

附件:

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内容

一、核心网络安全性

(一)网络结构安全性

序号

类别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1 

结构安全

a)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2

b)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3

c)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

4

d)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5

e)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6

f)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7

g)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

8

访问控制

a)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

9

数据防泄露

a)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10

b)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及内容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

入侵防范

a)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

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

12

b)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

13

恶意代码防范

a)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

14

b)应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

(二)网络设备及网络安全设备安全性

序号

类别

测评项

结果记录

1

访问控制

a)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

2

b)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HTTP、FTP、TELNET、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

3

c)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

4

d)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

5

e)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

6

f)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

7

安全审计

a)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8

b)审计记录应包括:

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9

c)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10

d)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11

网络设备防护

a)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12

b)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

13

c)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

14

d)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

15

e)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16

f)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

17

g)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18

h)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19

升级情况

安全设备入侵检测特征库、病毒库、应用特征库等是否定期升级

二、服务器安全性

序号

类别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1

身份鉴别

a)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2

b)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3

c)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4

d)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5

e)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

6

f)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7

安全审计

a)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

8

b)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

9

c)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

10

d)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11

e)应保护审计进程,避免受到未预期的中断;

12

f)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13

入侵防范

a)应能够检测到对重要服务器进行入侵的行为,能够记录入侵的源IP、攻击的类型、攻击的目的、攻击的时间,并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提供报警;

14

b)应能够对重要程序完整性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完整性受到破坏后具有恢复的措施;

15

c)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通过设置升级服务器等方式保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

16

恶意代码防范

a)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

17

b)主机防恶意代码产品应具有与网络防恶意代码产品不同的恶意代码库;

18

c)应支持防恶意代码的统一管理。

19

资源控制

a)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

20

b)应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锁定;

21

c)应对重要服务器进行监视,包括监视服务器的CPU、硬盘、内存、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

22

d)应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

23

e)应能够对系统的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

三、终端安全性

序号

类别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1

终端安全性

终端接入网络情况

2

终端USB、光驱是否有使用限制,使用痕迹是否能被记录

3

终端补丁管理情况

4

终端杀毒软件使用情况

5

终端屏保设置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