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57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答案.doc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及答案.doc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

考试时间:

100分钟考试方式:

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题 号

总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共10个,每个3分,共30分)

1、《抗震规范》中将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划分为()

A甲类建筑B乙类建筑

C丙类建筑D丁类建筑

2、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B烈度不仅与震级有关,而且与场地条件和震中距有关;

C建筑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直接取决于震级大小;

D烈度直接反映了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多少。

3、在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震波记录图中,最晚到达的是()

A体波B纵波

C剪切波D面波

4、对我国抗震规范中小震、中震、大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震、中震和大震之间各相差一度;

B小震下,结构不需要进行抗震计算,只要满足抗震措施;

C基本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是中震;

D大震的重现期约是1000年。

5、“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

A6度或7度的地震

B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63.2%的地震

D6度以下的地震

6、抗震等级为二级的框架柱的最大轴压比为()

A.0.7B.0.8C.0.9D.1.0

7、关于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反映了楼层承载力与所受弹性地震力的相对关系;

B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上下两层楼层抗剪承载力的比值;

C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是上下两层楼层屈服强度的比值;

D楼层屈服强度系数越大的楼层,地震时越容易破坏;

8、有抗震要求的长矩形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下列结构体系中的哪两种()

Ⅰ.横墙承重;Ⅱ.纵墙承重;Ⅲ.纵横墙共同承重;Ⅳ.柱及带壁柱承重

AⅠ、ⅢBⅡ、ⅢCⅡ、ⅣDⅠ、Ⅳ

9、抗震设计时,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是为了()。

A保证纵墙出平面的稳定

B保证房屋的整体稳定

C满足抗震横墙的承载力要求

D满足楼板传递水平地震力时的刚度要求

10、以下关于地震下结构扭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震时结构刚心和质心不重合容易引起扭转;

B刚心和质心重合的结构地震时不会发生扭转;

C质心和刚心重合的结构可以不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D结构产生扭转时,最大层间位移发生在角柱上。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将建筑场地划分为个类别,各类别根据和

确定。

2、为了减少判别场地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两步进行,

即和。

3、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4、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和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5、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和。

三、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般来说长周期柔性结构在IV类场地上的地震破坏比在I类场地上的地震破坏更为严重。

()

2、大底盘的建筑从建筑立面布置原则分析是符合符合抗震原则的。

()

3、多自由度体系的基本周期是指体系所有自振周期里最长的那个自振周期。

()

4、计算反弯点高度时,只需要考虑某层上、下梁线刚度进行修正。

()

5、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可以不计算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

四、计算题(共40分)

1、某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

其主楼结构高度为35m,裙楼结构高度为1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设计时需要在主、裙楼间设置防震缝。

试问,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为多少?

(10分)

2、图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质量为m1=60t,m2=50t;层高均为4.0m;结构自振周期T1=0.358s。

设防烈度为8度,I类建筑场地,该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m2=50t

m1=60t

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该框架的层间地震剪力。

(30分)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

1.40

0.90(1.20)

0.50(0.72)

-----

罕遇地震

0.32

0.16(0.24)

0.08(0.12)

0.04

多遇地震

9

8

7

6

地震影响

烈度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地震特征值:

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

0.90

0.650.65

0.450.450.45

0.35

第三组

0.75

0.550.55

0.400.40

0.30

第二组

0.65

0.450.45

0.350.35

0.25

第一组

场地类别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抗震结构设计》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C

B

B

A

A

D

B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四;场地覆盖层厚度;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2、初步判别;标准贯入试验

3、平方和开方

4、建筑物的类型、建筑物的高度

5、反弯点、D值法

三、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

×

四、计算题(40分)

1、计算防震缝最小宽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工程应按18m高的裙楼框架结构确定缝宽,即

2、确定地震参数:

共5页第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