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7057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方案.docx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方案.docx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方案

泸州黄舣长江大桥主墩下横梁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述

1.1工程结构

黄舣长江大桥主3、4#墩索塔采用“酒瓶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共设上、中、下三道箱形断面横梁。

其中下横梁高8m,腹板、顶、底板及隔墙板均厚1.0m,横梁宽度均与索塔横梁联接处同宽;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束锚固于塔柱外侧并采用深埋锚工艺,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真空辅助压浆工艺;3、4#墩索塔下横梁分别设置了62、74束15-22钢绞线;横梁外表面设置直径6mm100mm×100mm的带肋钢筋焊网,每个室的底板上各设置一个直径10cm的PVC管来排除施工废水,侧壁上用直径16cmPVC管设置16个通风孔。

3、4#墩下横梁总体结构见下图1-1(括号内代表3#墩):

图1-1:

3、4#墩下横梁总体结构

1.2水文、气象条件

拟建的黄舣长江大桥位于泸州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及现场实际情况,3#墩下横梁施工计划在9月中旬至10月底、4#墩施工计划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计划工期均为30天,在下横梁施工期内,夏季多为雷雨大风,这种雷雨引起的局部大风常伴有冰雹,一般出现在下午和晚上,影响范围小,持续时间短,风力大;同时长江水位受降雨量的影响很大,根据最近两年水位,在此段是时间内长江水位由227.8涨至232.0m,并同时根据降水情况涨落;最热平均温度27.5℃,极端最高气温40.5℃。

长江水位的升高,给下横梁施工带来很大难度,材料、机械及现场施工布置等准备需要提前进行周密安排,以保证下横梁不间断施工;同时在施工期内施工需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下横梁总体施工工艺及流程

2.1总体施工工艺

根据索塔及下横梁结构特点,充分考虑结构受力的需要,下横梁与索塔采用同步施工工艺,塔柱施工采用翻模、横梁施工采用搭设钢管桩支架、定型钢模板的形式进行施工。

下横梁均分为两次进行砼浇注,每次浇筑高度4.0m;预应力采用深埋锚工艺,500t千斤顶双端张拉,管道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工艺进行施工。

2.2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下横梁主要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2-2。

塔柱翻模施工

 

测量放线调整

内外模、压脚模安装及固定

浇第一次砼(4.0m)

施工缝处理及砼养护

搭设顶板支架铺设顶板底模

安装腹板波纹管

绑扎腹板及顶板钢筋

 

中塔柱爬架安装

 

 

图2.2:

下横梁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图

3.主要施工设备设施的选型及布置

3.1主要施工设备设施选型

(1)起重设备

3#墩索塔下横梁施工起重设备采用1台80t.m,4#采用1台80t.m塔吊和1台60t.m,塔吊性能参数见下表。

80t.m/60t.m塔吊技术性能参数表2-1

工作幅度

2-50m/2-45m

最大吊重

8.0t/6.0t

起重力矩

80t.m

起升速度

0~50m/min

最大自由高度

42.0m/40.0m

标准节宽度

2.0m/1.6m

最小工作半径

3.0m/2.0m

非工作状态允许风速

60m/s/45m/s

最大工作风速

20m/s/18.0m/s

总功率

51.6KW/50.1/KW

(2)80t.m塔吊起重性能见下表:

幅度

25m/27m

27m/30m

30m/32m

32m/35m

35m/37m

37m/40m

40m/42m

吊重(t)

3.6/2.9

3.3/2.6

2.9/2.4

2.7/2.1

2.4/2.0

2.2/1.9

2.1/1.8

说明:

80t.m塔吊2.9-12.5m吊重8.0t,60t.塔吊2-14.48m吊重6.0t。

塔吊起始标准节、起重臂、动力系统、顶升系统等单件采用50t履带吊安装。

待基础部分安装完毕后,塔吊自行顶升加节。

(2)混凝土生产输送设备

3、4#墩索塔及下横梁混凝土均由南岸2台1.0m³搅拌站生产,3#墩通过拖轮配合平板驳船运输,2台托泵(HBT80和HBT60)布置在3#墩平台,4#墩HBT80泵布置在栈桥前端,HBT60布置在栈桥前端加宽平台,混凝土罐车运输,泵管沿下横梁支架直上下横梁。

下横梁施工高度为38.0m,考虑塔柱施工需要,混凝土泵管选择壁厚为8.0mm的,长度为2-3m的高压泵管,以满足塔柱施工的需要。

3.2主要施工设备设施布置

下横梁施工设备平面布置见下图:

图2-6:

4#墩起重设备立面布置图

3.24#墩施工设备设施平面布置

4.下横梁主要施工方法

4.1下横梁支架搭设

(1)支架结构设计

3、4#墩下横梁均采用钢管桩支架的形式进行施工。

钢管立柱采用Φ720×10钢管,共计布置12根;平联采用Φ400×6钢管,布置三层;卸荷块采用3I25a长0.6m;下横梁采用型钢2HN600×200×11×17;腹板主梁位置采用单层三排贝雷梁,中间布置三组单层双排贝雷梁;分配梁采用I25a,布置间距0.75m;下横梁底模板采用10cm×10cm松木方及1.2cm厚竹胶板,下横梁内腔采用组合钢模板,脚手管支架支撑可调顶托进行微调;侧模采用承台平面钢模板;倒角处采用I25分配梁脚手管支架进行补型。

因4#墩荷载较大,以4#墩为原则进行设计,3#和4#墩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

4#墩下横梁支架结构见下图4-1、4-2、4-3:

图4-1:

下横梁支架钢管桩平面布置图

图4-2:

下横梁支架立面布置图

图4-3:

下横梁支架主纵横梁平面布置图

(2)下横梁支架结构计算,详见附件1

(3)下横梁支架施工工艺流程

下横梁支架总体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4-4:

下横梁支架设计

下横梁支架加工

 

钢管支架运输

经纬仪找直

支架安装

卸荷块安装

H600下横梁安装焊接

安装贝雷梁

I25分配梁安装及固结

图4-5:

下横梁支架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4)下横梁支架施工

A、支架预埋件施工

支架预埋件分布于塔肢上,主要有牛腿、钢管立柱预埋件,预埋件在塔柱施工过程中进行同步埋设。

预埋件采用Ø25二级钢筋钢筋,通过与t=20mm钢板塞孔焊接。

在模板安装就位后,将埋件外露面顶紧模板面,经测量校核合格后固定,固定后的埋件不允许随意踩踏、碰撞。

预埋件必须采取有效固定措施,防止预埋筋(件)在塔柱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走位。

预埋件结构见图4-6:

图4-6:

预埋件结构图

B、钢管桩立柱施工

钢管立柱的施工分别为首节钢管立柱安装、两层立柱的对接、平联钢管的安装及柱帽的安装。

首先在预埋板上放出支架柱脚安装定位线,焊好限位码子,吊装柱脚,测量垂直度校核后焊接。

焊接前钢管要求开45°外坡口,焊缝等级二级,坡口形式见图4-7;

钢管立柱每安装一层根据高程即时安装钢管桩平联,钢管桩平联连接结构形式如下图4-8;

钢管桩对接的对接采用开45°外破口,并用4块20cm×30cm厚1cm的钢板钢管立柱四周均匀布置进行补强,钢管桩对接见图4-9。

图4-7柱脚与预埋钢板连接的坡口形式

图4-8:

钢管桩平联连接结构形式

图4-9:

钢管桩对接

桩帽位置在后场加工、在前场吊装焊接,桩帽肋板采用t=12mm钢板、盖板采用16mm钢板,焊接采用双面贴角焊缝焊焊高不小于6mm,吊装时必须保证钢管桩顶面盖板平整度不大于2mm。

桩帽结构图见下图4-10:

图4-10:

桩帽结构图

C、卸荷块

根据设计荷载,单根钢管桩承载力为120t左右,卸荷块采用3I25a型钢直接组拼。

D、下横梁2H600×200及贝雷梁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安装下横梁2H600×200,并卸荷块焊接。

贝雷梁分为单层三排及单层双排,总长均为24.0m,根据塔吊起重能力及现场实际情况,均分为2节进行吊装。

贝雷片连接销子、支撑架螺栓现场安装及后场拼装必须打紧、拧紧。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布置;贝雷梁之间采用L75×8等边角钢作为斜撑,保持整体稳定性。

E、预拱度设置及分配梁安装

由于下横梁支架体系近20m高,加之竖向支撑节点较多,为避免其弹性,对下横梁线形的影响,在下横梁支架安装时设置预拱度,经计算预拱度设置通过预抬高2H600×200及贝雷梁而实现,抬高采用支垫钢板,预拱度设置详见附录1。

分配梁I25a按间隔75cm原则进行布置,并且每根分配梁必须布置在贝雷梁节点上,并且分配梁按12m长纵向布置,超出的部分作为下横梁施工的操作平台。

4.2模板工程

4.2.1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下横梁模板主要包括底板底模、腹板内外模、隔墙模和顶板底模。

底模采用10cm×10cm木方和t=12mm的竹胶板作为底模;腹板内膜采用组合钢模,脚手管支架支撑,可调顶托进行微调的形式施工,侧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

模板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9:

模板设计及加工

测量控制底模精确定位

底板底模安装固定

 

底板、腹板及隔墙钢筋施工

第一次腹板外侧模安装

外侧模板精确定位及对拉螺杆施工

 

图4-9:

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4.2.2模板设计

(1)底板底模

底板底模由10cm×10cm木方及t=15mm竹胶板组成,其中,木方在腹板及隔墙位置处间距为20.0㎝,其它位置间距为40㎝。

底板底模直接搁置于下横梁支架的I25a分配梁上,其结构见图4-10。

图4-10:

下横梁底模结构图

(2)腹板外模

外模根据下横梁浇筑高度进行设计,下横梁均分为此两次浇筑,每次浇注高度均为4.0m。

模板面板采用t=6mm钢板,四边连接采用∟100×10角钢,横肋采用[10,竖肋采用δ=6×80钢板,对拉背带采用2[14。

模板安装采用M18螺栓连接,栓孔为直径20mm的条形孔,栓孔位置应保证与相邻模板栓孔位置对应,下横梁第一节腹板外膜详见下图4.3-4。

图4-11:

下横梁第一节腹板外膜布置图

下横梁与塔柱倒角处模板进行对接,第一次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第二节模板直接高4.0m。

(3)内腔、隔墙及顶板底模板

下横梁内腔、隔墙及顶板底模板均采用组合钢模板、型钢[8背带、脚手管支撑及可调顶托微调的形式进行施工,压脚模板及倒角模板采用竹胶板;根据结构及施工荷载脚手管支撑采用75cm间距进行布置。

组合钢平面模板模示意图见下图4-12,以下横梁腹板、顶板底模板为例介绍模板结构,示意图见下图4-13。

图4-12:

组合钢模平面示意图

图4-13:

下横梁腹板、顶板底模板模板结构示意图

4.2.3模板安装

钢筋绑扎完毕验收,各种预埋铁件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模板的拼装。

模板拼装的顺序为:

侧模板安装并临时固定、内腔脚手管支架搭设、组合钢模板散拼并调节顶托调节、对拉螺杆固定钢模板并设置腹板及隔墙板内撑。

(1)模板拼装准备

A、模板拼装前需要对各种模板进行平面尺寸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预拼),保证模板平面尺寸的准确性。

B、对模板焊接质量、脚手管、扣件及顶托等进行检查,不符合设计标准及规范的进行补焊或者禁止使用(并进行更换)。

C、对模板表面进行打磨,保证板面平整光滑,然后涂刷脱模剂,脱模剂涂刷均匀、无漏涂。

D、测量人员放下横梁轮廓点,并进行相对位置复核,操作人员用线根据模板分块尺寸进行点位加密。

(2)底板底模安装

底板底模在下横梁钢筋绑扎前进行安装,当I25a分配梁调整到位后,即可进行底板底模的安装,底模的安装顺序为:

测量放线→10cm×10cm木方→竹胶模板铺设→测量复核。

底模安装前,由测量人员放出模板平面位置并复核支架I25分配梁标高,满足要求后,根据安装需要,采用塔吊依次把木方及竹胶模板吊上支架平台,人工摆放。

安装完成的竹胶模板顶面按要求涂刷脱模剂。

(3)侧模板安装

侧模板安装采用钢筋绑扎时工作平台搭设的脚手管支架及设置临时型钢支撑对模板临时固定,保证模板底口平面位置准确,上口稍大于保护层厚度。

模板拼装时接缝铁双面胶带,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分块吊装、现场进行组拼,模板组拼时螺栓一次性上紧到位。

(4)内腔及隔墙组合钢模板安装

A、内腔脚手管支撑搭设

根据脚手管支架设计图纸严格按图纸施工,必须保证支架搭设空间结构尺寸并搭设牢固,尤其是扣件的现场组拼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

B、组合钢模板拼装

a、组合钢模板的组拼按设计要求进行纵横向接缝错开,上紧插销及“U”型卡;

b、按设计要求布置[8背带,并用可调顶托顶紧。

(5)压脚模安装

由于第一次砼浇筑高度为4.0m,为避免砼由于压力差在底板倒角处溢出,在倒角处设置压脚模,压脚模分两次安装,即:

先安装50㎝(主要是为了第二次的接长)压脚模,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及时安装不短于2m的压脚模。

第二次安装的压脚模通过型钢与内侧模竖肋连接固定。

(6)模板固定

A、模板固定采用直径20mm圆钢扯丝作为对螺杆,对横梁外侧模板进行通长对拉。

B、在腹板及隔墙板内用直径28mm的废旧螺纹钢设置水平顶撑,两端直接顶在保护层垫块上。

C、在隔墙板设置组合钢模对拉螺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不跑位。

4.2.4模板施工验收标准

模板的制作及安装标准分别见下表。

模板制作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模板长度和宽度

±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3

模板表面最大的局部不平

3

拼合板中板间的缝隙宽度

2

模板安装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模板标高

±10

模板内部尺寸

±20

轴线偏差

10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

5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

4.3钢筋工程

下横梁主要有Ф20和Ф16两种直径规格的二级钢筋。

根据塔梁同步施工工艺要求,在塔柱施工时同步施工下横梁钢筋,前一种采用剥丝直螺纹套筒连接工艺,后一种采用搭接35d绑扎。

钢筋均在后场下料弯曲,按钢筋编号成捆运至施工现场。

4.3.1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4-14:

塔柱钢筋绑扎

底板安装调校完成

临时脚手支架(劲性骨架)安装

 

腹板波纹管接长固定

腹板、隔墙倒角、拉钩筋绑扎

 

顶板底层钢筋绑扎

顶板顶层钢筋绑扎

顶板拉钩筋绑扎

附属工程预埋钢筋绑扎

 

4-14:

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4.3.2钢筋配料、加工及运输

(1)钢筋配料

根据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钢筋按50%错头和35d错头长度考虑。

为便于施工,Φ20的二级钢主筋按9.0m定尺长度进场,由于进场钢筋在轧制时端头有局部变型,不能满足剥丝工艺要求,须切割除2~5cm不等。

在确保保护层厚度、转角半径、绑扎搭接长度的要求下下达钢筋配料通知单,据此进行配料。

钢筋下料前应将钢筋调直并清理污垢。

钢筋配料时用砂轮切割机或切断机下料,要求钢筋切割端面垂直于钢筋轴线,端面偏角不允许超过4度。

(2)钢筋加工

主筋在按要求加工成半成品,并分类编号堆存。

堆存时,其下放枕木以利排水,上面覆盖彩条布防雨。

(3)钢筋运输

根据施工的需要,钢筋半成品采用平板车经栈桥运输至塔柱附近栈桥前端加宽平台,经塔吊吊至工作区。

4.3.3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采用在下横梁外侧搭设脚手管支架便于人员上下及施工操作,钢筋定位采用在横梁顶底板、隔板、腹板位置布置脚手管支架,当下横梁支架完成,形成骨架后拆除。

(1)临时脚手管支架搭设

下横梁钢筋绑扎前应首先进行临时脚手支架搭设。

临时脚手支架用于临时支撑及定位钢筋。

定位精度要求不高,其平面位置不影响下横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即可,脚手支架支撑在底模上的砂浆垫块上,定位钢筋支撑在脚手架上,用于临时固定钢筋,待钢筋骨架形成后拆除临时脚手支架及内侧脚手架后关模板。

临时脚手支架布置示意见图4-15。

图4-15:

临时脚手支架布置示意图

(2)钢筋绑扎

A、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布置C50混凝土垫块,垫块按纵横1.0m左右间距为原则进行布置。

B、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前先由测量人员放出下横梁顶底板、腹板及隔墙板的轮廓线,现场操作人员根据设计图纸钢筋布置图对测量点位进行加密,测量对预应力管道位置进行校核及纠正,然后布置横梁内部脚手管支架及定位钢筋

钢筋绑扎的顺序为:

底板主筋、底板预应力管道防崩及定位钢筋、拉购钢筋;腹板及隔墙主筋、腹板预应力管道防崩及定位钢筋、拉钩钢筋、倒角钢筋;顶板主筋顶板预应力管道防崩及定位钢筋、拉钩钢筋及倒角钢筋。

在钢筋绑扎的同时布置顶底板及侧面钢筋保护层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

4.3.4钢筋绑扎检验标准

下横梁钢筋分两次绑扎完成,施工完毕后需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钢筋加工及安装的允许偏差分别见下表4-1、表4-2。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表4-1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10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5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表4-2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间距

两排以上排距

±5

同排

±20

箍筋、横向水平筋

0,―20

钢筋骨架尺寸

±10

宽、高

±5

弯起钢筋位置

±20

保护层厚度

±10

4.4混凝土工程

4.5.1原材料的选择及性能要求

根据下横梁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及温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原材料须选择级配良好的砂、石料、性能优良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并选用普硅水泥掺加矿粉及粉煤灰。

①水泥:

水泥应分批检验,质量应稳定。

②矿粉及粉煤灰:

矿粉采用S95级,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化高炉矿渣粉》(GB18046-2008)的规定;

粉煤灰采用I级粉煤灰,细度11.5%。

③细骨料:

宜采用中粗砂。

砂含泥量必须小于1%,并无泥团,其它指标应符合规范规定,砂入场后应分批检验。

④粗骨料:

石子级配必须优良,来源稳定。

入场后分批检验,严格控制其含泥量不超过1.0%,如果达不到要求,石子必须用水冲洗合格后才能使用,其它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⑤外加剂:

采用缓凝高效减水剂,降低水泥用量,推迟水化热温峰的出现。

外加剂入场后应分批堆放,分批检验,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2)下横梁原材料的确定

根据以上原则,下横梁混凝土原材料为:

天助PO42.5水泥、法拉基S95矿粉及地博I级粉煤灰、宜宾南溪河砂、泸州破碎卵石5~25mm碎石、重庆三圣PCA-R江北特种建材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4.5.2混凝土性能要求及配合比设计

(1)下横梁混凝土性能要求

◆强度(MPa):

≥50MPa;

◆泌水性:

常压下不泌水;常压下在10MPa下,泌水不大于70ml;

◆具备良好的耐久性;

◆具备良好的抗裂性能;

◆满足泵送要求;

◆缓凝时间≥12h。

(2)下横梁混凝土配合比

下横梁混凝土配合比经严格试验具体配合比见表4.5-1。

混凝土配合比(Kg/m3)表4-3

水泥

矿粉

粉煤灰

细集料

粗集料

外加剂

332

91

75

717

1031

154

3.24

天助PO42.5水泥

法拉基S95

地博I级

宜宾南溪河砂

泸州破碎卵石岩5~25mm碎石

江水

重庆三圣

4.5.3混凝土拌制与输送

(1)混凝土拌制

下横梁混凝土后场两台1.0m³搅拌站生产(理论砼生产能力30m3/h),能够满足下横梁及塔柱同步施工混凝土浇筑强度要求。

混凝土浇筑时,根据砂石料的含水率,试验室人员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每盘混凝土测坍落度,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随时调整用水量,混凝土拌制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

(2)混凝土输送

下横梁混凝土浇筑单次最大方量600m3(塔柱与下横梁合计),混凝土输送采用两台托泵直接泵送入仓。

4.5.4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平台搭设

下横梁浇筑均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浇筑高度为4.0m,浇筑平台搭设方法为:

外侧搭脚手架,内侧采用组合钢模板内侧脚手管支撑铺设脚手管通道作为施工平台。

第二次砼浇筑高度为4.0m,浇筑平台搭设方法为:

首先在第一层砼里预埋I25型钢,在上焊接横桥向I25,再在横桥向I25上安装顺桥向I25组成平台。

第一、二次混凝土浇筑

平台示意图见图4-17、4-18。

图4-17:

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平台示意图

图4-18:

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平台示意图

(2)下横梁浇筑时的布料及振捣

A、混凝土布料

2根拖泵管顺着下横梁支架接上下横梁后均匀布置塔柱和下横梁两侧,然后在每根泵管上安装一个带球阀的三通接头,按对称下料、分层布料的原则,由周边向中心布料。

每个布料点考虑混凝土流动半径1.5米,当该布料点作用范围内混凝土厚度平均达到30~40cm时,即将布料软管转移至下一布料点浇筑。

B、混凝土振捣

下横梁隔墙位置钢筋较密处存在振捣棒不易伸入等不利于混凝土振捣的因素,因此要求施工现场除配备正常施工使用的Φ50振捣棒外,还要准备Φ30振捣棒,在Φ50振捣棒无法振捣时,采用Φ30振捣棒施工,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混凝土振捣施工时,分区定块、定员作业,振捣方式采取快插慢拔方式,严格控制棒头插入砼混凝土的间距、深度与作用时间,在钢筋较密,视线不好的位置,采用安全灯照明等方式来保证施工,并密切观察振捣情况,在混凝土泛浆、不再冒出气泡视为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甚至空洞等缺陷。

混凝土振捣间距小于40cm,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上。

每个振动点振捣时间控制在35~45秒,在采用Φ30振捣棒施工时要减小振捣间距(控制在20cm左右),并适当延长振捣时间。

锚具及有波纹管位置要在砼浇筑前做出标记,震捣时注意保护锚具及波纹管,同时认真震捣保证锚具及波纹管与砼充分结合。

(3)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A、下横梁砼均分为两次进行浇筑,每次浇筑高度4.0m。

混凝土浇筑时,为了减小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需要在泵管前端布置3.0m软管,从而保证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2.0m。

B、第一次浇筑时,先浇筑底板,然后对称浇筑腹板及隔墙;第二次砼浇筑时,先对称浇筑腹板及隔墙,然后浇筑顶板。

C、混凝土浇筑对称下料、分层振捣,分层高度控制在30~40cm左右。

D、振捣采取快插慢拔方式,严格控制棒头插入砼混凝土的间距、深度与作用时间,并密切观察振捣情况,在混凝土泛浆、不再冒出气泡视为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甚至空洞等缺陷。

E、混凝土振捣间距小于30cm,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上。

每个振动点振捣时间控制在35~45秒。

F、由于一次浇筑高度4.0m,振捣人员需进入到下横梁钢筋内部,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

在锚具及波纹管位置要注意保护并震捣密实。

G、混凝土振捣时分区定块、定员作业,混凝土振捣应密实,无漏振、过振现象。

H、振捣过程中振捣棒严禁接触模板。

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内,派专人检查模板对拉螺杆松紧情况,防止出现爆模、漏浆等现象;专人检查预埋钢筋和其它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对松动、变形、移位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I、当砼浇筑至底板倒角处时应控制砼坍落度及浇筑节奏,防止砼从压脚模板大量溢出。

J、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人工收面,手面分两次进行。

4.5.5混凝土养护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防止或减少混凝土表面开裂,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必须及时进行养护。

(1)混凝土拟选用洒水养护,当模板拆除后,立即将预先配制好的养护剂用农用喷雾器喷洒于混凝土表面上。

养护用水要洁净,洒水要及时,应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干湿循环,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2)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