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7036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docx

《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docx

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2课《词四首》教案

《词四首》教学案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复备人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

课(节\框)

12课

单元(章、框)题目

第三单元

单元课标解读及教学设计

复备记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

(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清晰地了解整首词分上、下两阕写景和抒情,以及词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

解读全词,了解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资料链接】

1、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

词的最初名称是“曲子词”,是为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

词大致产生在唐朝,它首先盛行于民间,后来文人注意了这种形式,开始介入它的文学创作。

晚唐、五代,致力于词的文人逐渐增多,一些著名的词人如温庭筠、韦庄、李煜都具有自己独到的风格。

此时,文人词和民间词的区分也逐渐明显,到了宋朝,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了宋词空前的繁荣、发展与提高,并且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词人。

北宋苏轼高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风格。

苏轼“以诗为词”,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作词,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具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

他特别重视词的文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词到南宋发展到了高峰。

中原沦陷和南宋偏安的历史巨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爱国觉悟,整个词坛的面貌为之一新。

此时,在士大夫阶层里涌现出一批坚决抗敌的词人,如岳飞,张孝祥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爱国情感,气势壮大,对于豪放刚健的新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

辛弃疾、陆游两个伟大的作家,进一步发展了南宋词,尤其辛弃疾在词作方面,成就更为突出。

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

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作词,又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辛词代表了文人词的最高成就。

词是慷慨、豪迈,抒写抑郁不平之气。

有时也存在用典过多,不免使人晦涩难懂的缺点。

和他唱和的作家有陈亮、韩元吉、刘过等,就是与他的风格迥异的姜夔也写过仿效稼轩体的词。

南宋后期,以姜夔、张炎为代表,感喟哀时,描写亡国的惨变,抒发内心的黍离之悲。

他们精通音律,偏重词的格律,讲求句法、字面,有时难免流于形式化,也束缚了词的内容。

总之,宋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将音乐与诗歌相结合方面,达到了唐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审美地步,在文学史上留取了自己的地位。

2、作者及背景简介

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

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

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

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

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作者介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还有卓越的军事能力,这就与他被称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相符合。

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注释①中的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教学过程】

主问题一:

整体感知,诵读《渔家傲▪秋思》。

1.读准字音、节奏,试着体味本词的情感。

主问题二:

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内容?

写这些边塞景色有何作用?

1、这首词创作于边塞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它是创作于哪个具体的季节的吗?

秋天。

很好,你们又是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呢?

“塞下秋来风景异“

(1)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节。

此时此刻,词人身处西北边地,我们刚刚介绍过词人的家乡在苏州吴县,这样一南一北的差异究竟会有何不同的风景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其中的异别之处。

(2)“衡阳雁去无留意”

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飞,这是正常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为什么呢?

同学们想一想,大雁南飞是自然界的常态,而这里作者却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这是运用的拟人的写作手法。

同时,这从侧面反映出边塞环境恶劣,以致连大雁都不愿久留,可想而知,戍边战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

(3)“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里出现的景物(意象)有:

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这些景物展现了边塞特异风光,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背景,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主问题三:

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浊酒一杯家万里”

词人借酒消愁,可见此时词人心情紊乱。

(2)“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

燕然,山名。

公元89年,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还”。

但是,词人这时还是“未勒”,说明还未功成名就,战争还没有结束,因此,归家之期是无法计量的,可以说是“归期无期”

(3)“羌管悠悠霜满地”

在这种有家无法归的情况之下,词人的所见所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A、羌管,即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声音哀婉、凄切。

B、对于“霜”这个意象,我们可以通过两句著名的诗句来解读,“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推出,霜出现在深夜,而且是寒霜,属于冷色调的一个意象。

所以,同学们以后可以运用“以文解文”的方法来解读文本,这样既温故又知新。

C、在深秋的深夜,词人听到悠悠的羌管,看到满地寒霜,心中难免顿生悲凉。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里仅仅是将军头发发白了,征夫流泪了吗?

不是。

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流了泪。

这是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渴望建功立业、报国壮志的情怀。

归纳总结

整首词,上片以“异”字统领全局,借助“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荒凉、萧瑟的边塞秋景图,同时,揭示了边地环境恶劣、战事的紧张氛围,由景入情,下片抒发了词人思家忧国、壮志难酬的情感。

朗读背诵。

【巩固练习】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

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

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5.夜寒霜重,笛声凄然的句子:

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2、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知识链接:

苏轼这位天纵大才,一生凄凉,历典八州,颠沛流离于大半个中国。

可我们很难把这种命系江湖的流浪汉式的生活看做是一种惩处,我们可从从他给朋友李常信中见得一斑。

(集体读)“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于笑生死之际。

且不论贬谪,在“生死之际”苏轼都能“笑谈”,究竟是什么撑起了这个英雄的豪放和洒脱?

“道理”“忠义”的信念。

换句话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柱。

燃烧于苏轼慷慨激昂的诗词中的,正是他那颗豪迈旷达的心灵。

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不断地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位中国古代优秀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行与操守。

教学过程

主问题一:

本词中,苏轼的“狂”狂在哪里。

1、请同学们说说哪个字最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狂”

哪些词句体现了“狂”,谈谈你们的理解?

参考:

①“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这是从哪个方面来写太守出猎的?

装备(齐全)。

▲你用自己的话帮我们再现一下太守当时的装备:

只见苏轼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帽,身穿貂皮衣。

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

②随从众多(阵容庞大):

“干骑卷平冈”。

▲请你展开想象,描写一下当时的画面。

成千的骑士情绪高昂,浩浩荡荡,纵马奔驰,疾风一般,腾空越野,马下是尘土飞扬。

▲“卷”能不能换成“过”或者“扫”?

不能,体现不出人马之多、速度之快,无法体现出恢弘的气势。

朗读指导:

“卷”字重读,我们给“卷”字画上着重符号。

狂在随从众多(阵容庞大),何等雄壮!

③倾城观猎(场面热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人们倾城而来,万人空巷,只为观看太守出猎。

▲我不解的是,这样的出猎在当时也算不上稀奇,怎么竟然能够吸引全城的百姓都来观看,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呢?

让百姓倾城相随的会是一位怎样的太守呢?

受百姓衷心爱戴的太守。

很对。

有了解苏轼政绩的同学吗?

苏轼一生勤政爱民,每到一处,皆为百姓拥护爱戴。

在任杭州通判时,疏浚运河,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苏堤。

狂在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何等感人。

④自比孙郎(豪气冲天):

“亲射虎,看孙郎”。

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词人活用这个典故,暗示了什么?

想要表达什么?

暗示了自己也和孙权一样有雄才大略,表达了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意气奋发。

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

▲朗读指导:

所以这里要读出满满的自豪和自信。

总结上阕:

在上阕中,词人给我们展示的其实是一幅什么图?

那能在这幅出猎图的前面用点修饰语吗?

这是怎样一幅出猎图?

意气风发气势磅礴

主问题二:

让老夫有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有哪些?

①“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但又有什么关系!

因老当益壮而狂!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有一个字你若留意了,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自比为魏尚。

注释1“迁”字。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总结下阕

如果说词的上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出猎图的话,那么下阕其实为我们刻画了一幅什么图?

赤胆忠诚的报国图(杀敌图)

再次朗诵并背诵。

总结:

苏轼的狂,是一种霸气!

是一种追求!

是一种狂热的期待!

是一种永不放弃的报国豪情!

是一种明亮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泊,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词通过前九句与末一句进行对比、以壮衬悲来突出主旨的特色。

(难点)

2、理解这首词用梦境来抒发报国之情的抒情方法,体会词的意境。

(重点)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

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南渡录》二卷,《窃愤录》一卷等。

背景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遭当权者忌恨,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

好友陈亮(字同甫)到带湖拜访辛弃疾,他们促膝畅谈,共商抗金北伐大计。

分手后又相互赠和,言志抒怀。

《破阵子》便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以抒壮怀的词。

词中追忆了昔日起义军豪迈壮阔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作者从21岁起投笔从戎,从军杀敌,23岁时,集合突入军营,生擒叛将,智勇双全,气吞山河。

40岁以后一直闲居在农村,“可怜白发生”,把自己的悲愤展现在人们眼前。

在理想与现实的强烈的对比下,使千百载下的读者对作者那种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愤慨,还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教学过程】

主问题一:

感知作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用自己的话描述词作内容。

2.词的结构是怎样的?

醉态——梦境——现实。

3、梦境和现实的对比,“可怜白发生”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壮志难酬。

主问题二:

辛弃疾说自己写本词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说说你的理解。

A壮在场面。

壮在军营生活的雄豪壮美,分食牛肉,奏悲凉苍劲之曲,沙场秋点兵。

B壮在人物气概。

骑飞快的奔驰的马,拉满雕弓,勇猛雄健。

C壮在志向。

作者虽年老,但仍不忘为朝廷立功,成就英名。

“可怜白发生”提出了对现实的抗议,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体会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资料链接】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原名闺谨,字璇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教学过程】

主问题一:

诵读诗歌,理解典故,感知内容。

1.了解诗歌大意。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

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激烈。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

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

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

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

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2、词中有哪些地方用典,用典的用意为何?

(1)“为篱下,黄花开遍”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愁绪。

(2)“四面歌残终破楚”

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

(3)“不因人热”

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

“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

鸿曰:

‘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

’灭灶更燃火。

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

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

惟其如此。

才有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

(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主问题二:

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蕴含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又抒写了作者突破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束缚,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流露出作者虽有凌云壮志,却又有知音难觅的担忧和忧虑。

【课后作业】

1、背诵四首诗歌。

2、完成《学习指要》本课练习。

整体目标达

成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