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6984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

《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步习题及答案.docx

同步习题及答案

1、文言文两则

1、比一比,再组词。

诲()悔()援()授()俱()惧()

2、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孰为汝多知乎?

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一儿曰:

“(),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1、按课文内容把文章补充完整。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辩斗:

()故: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

()近:

()

(3)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3、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4、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联系实际谈谈。

 

5、你同意两小儿的观点吗?

你的观点是什么?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jiǎo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yǔ)?

曰:

非然也。

1、这篇短文选自《》。

()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请将短文中括号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3、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语。

(1)使弈秋诲二人弈。

(2)非然也。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为是其智弗若与。

5、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

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6、你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又有怎样的体会?

2、匆匆

1、读拼音,写词语。

mángrán()nuóyí()zhēwǎn()línglì()tànxī()páihuái()hénjì()zhēngróng()

2、照样子,写词语。

茫茫然()()()

千门万户()()()

赤裸裸()()()

答案:

欣欣然、飘飘然、悄悄然;千军万马、千丝万缕、千变万化;笑嘻嘻、笑眯眯、笑哈哈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聪明()空虚()伶俐()凝然()

答案:

愚蠢、充实、迟钝、灵活

4、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比喻②拟人③排比④设问⑤反问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3、我躺在床上,时间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5、改写句子。

(不改变句意)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2、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

6、照样字写句子。

1、例:

洗手的时候,日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答案:

1、喝水的时候,日子从水杯里过去;睡觉的时候,日子从枕边过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

2、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天黑了,又再亮的时候。

七、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1、从文段中找出几组反义词,写下来。

2、“他们”指的是(),这句话写出了日子()的特点。

3、作者描写燕子、杨柳和桃花有什么用意?

 

4、“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3、用排比的句式写燕子、杨柳、桃花,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与一去不复返的日子形成对比,引发人们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

4、引领全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8、阅读理解。

光阴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

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

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

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也决不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惜他,他()在你的身后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哪怕……或是就由于

B、不管……还是便因为

C、尽管……尽管便因为

D、即使……即使就由于

2、请用四个词语概括“光阴”的特点。

()()()()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举例说明。

 

4、你是如何理解画横线的句子的。

 

5、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4、只有珍惜时间,才会获得成功。

5、珍惜时间

3、桃花心木

1、读拼音写词语。

kūwěi()duànliàn()yōuyǎ()

bóbóshēngjī()yīlài()

yǔzhòngxīncháng()

2、比一比,组成词语。

萎()委()汲()极()赖()懒()

但()旦()稚()雅()锻()段()

3、给家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或注音。

1、莫名其妙()

①名字,名称。

②出名,有名。

③说出。

④量词,用于人。

2、无缘无故()

①缘故。

②缘分。

③沿着,顺着。

④边。

3、语重心长()

①zhòng②chóng

4、填入合适的词语。

()的树()的心()的人

()的基业()的树苗()的能量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枯萎()依赖()优雅()

答案:

枯黄、依靠、文雅

6、在括号里写出划横线赐予的反义词。

1、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3、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4、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答案:

普通慌慌忙忙依靠超过

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种树人讲的一番话有三层意思:

(1)

(2)

(3)

2、树木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人的“不确定”又指的是什么?

 

3、作者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4、理解画横线的句子在答题。

(1)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2)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这一举动给你的启发。

 

答案:

1、定时定量浇水会使树木养成依赖的心;一旦停止浇水,树木会枯萎的更多;幸而存活的树木经不起风吹雨打。

2、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的时间、下雨的大小不确定;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坎坷、曲折、磨难、困难。

3、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4、桃花心木已经学会把根深深扎进土里汲取水分,吸收营养,所以……;

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雨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8、阅读理解。

在一个华丽阔绰的房间里,敞开的窗台上,同天然的盆花摆放在一起的,是瓷花盆里的几枝假花.这些假花在铁丝做成的枝干上,骄傲地摇摇曳曳,对人们炫耀着自己的艳丽.

突然间,“哗啦啦”地下起大雨来,瓷花盆里的绢花连忙向老天爷请求:

你能不能把大雨制止住?

接着这些假花就把大雨咒骂一通.

“老天爷!

”假花还哀求说,“你赶快把大雨制止住吧,它们有什么好处呢?

世上还有什么比它们更糟糕的?

瞧,街上不能再走来走去,到处都是泥浆和水洼!

然而老天爷没有理睬它的无理请求,大雨也没有收起它的雨帘,还是自管自不停地下着.它把炎热驱散,使空气清凉,大自然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所有树木、青草经过雨水冲洗后变得焕然一新.那时候窗台上所有的鲜花争奇斗妍,由于雨水的浇淋,它们愈加芬芳、鲜艳和娇嫩了.而那些可怜的假花,从此失去了鲜艳夺目的光彩,被当作垃圾扔到了院子里.

凡真正有特别才能的人,决不会去介意那些毁谤非议,恶意批评决不能够损害他们的优异之处.只有那些假花,才会害怕下雨.

1、假花在雨前和下雨时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你对假花和老天爷各有什么评价?

3、读了这则寓言后,你收到了什么启发?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有哪些?

答案:

2、老天:

公正无私;假话:

虚伪、爱慕虚荣

3、凡真正有特别才能的人,决不会去介意那些毁谤非议,恶意批评决不能够损害他们的优异之处.

4、顶碗少年

1、比一比,再组词。

绕()饶()魂()魄()谎()慌()厉()历()

2、补充词语。

()的观众()地拼搏()的掌声

()的激动()的神色()的失误

3、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划横线。

附和(héhè)结实(jiējié)

沉着(zhezhuó)喝彩(hèhē)

4、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正确的词语。

1、形容剧场或礼堂等演出坐满了观众。

2、事先没有想到。

3、眼睛紧紧盯着,形容看得很认真。

4、心里跟着震惊、激动、害怕等。

5、由于惊慌、害怕等不知道该做什么。

答案:

座无虚席意想不到目不转睛心惊动魄不知所措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顶碗少年在那次表演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误,但还是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顶碗少年尽管表演最终失败了,大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顶碗少年那股顽强拼搏、勇于挑战失败并最终战胜失败的精神给作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4、《顶碗少年》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上海大世界露天剧场。

5、从《顶碗少年》中我们不难悟出,生活中随时有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你是否不气馁,敢于从失败中走出来。

6、阅读短文并完成下面各题。

霍金——轮椅上的勇士

霍金是谁?

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投入工作。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

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跃入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

1、多音字组词。

挑()()划()()缝()()

()()()()()()

2、划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的是()作用。

3、短文第三段主要写()。

4、“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这句话中,“站”字为什么加引号?

 

5、短文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霍金是挑战命运的勇士?

 

答案:

2、引领下问

3、霍金虽然身有残疾,但仍坚持工作。

4、引号具有特殊含义,是指霍金的精神、毅力屹立不倒。

5、遭遇车祸,仍坚持工作;坐在轮椅上“横冲直撞”;炫耀自己;写出《时间简史》

5、手指

1、照样子写词语。

随时随地(ABAC)

直直落落(AABB)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平静的()刻苦地()()的月光()地款待

3、指出下列各句是联想句还是拟人句。

1、小虫子在田野里唱歌。

2、桂林的山真险,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去。

3、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路通向遥远的陕北。

4、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填写五个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作用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2、《手》一文的作者是()。

我们学过他写的《》。

3、本文中所讲的五指的特点:

它们各有不同的(),各具不同的(),各有(),各有()。

五根手指如能(),成为一个(),那就根根(),不再有什么()、()之分了。

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一个道理:

)。

答案:

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5、小练笔

五根手指中,你最喜欢哪一根?

为什么?

回顾·拓展一

1、看拼音写词语。

nuóyí()zhēngróng()

kūwěi()duànliàn()

2、仿写词语。

头涔涔

无缘无故

3、选词填空。

欣赏观赏玩赏

1、当我敲门进去的时候,他正在()一幅书法作品。

2、我正在()刚买的遥控飞机,妈妈喊了我好几声,我都没听见。

不知所措惊慌失措

3、碗又一次掉下来,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他有些()了。

4、警笛划破夜空,正在珠宝店作案的盗贼一下子()。

答案:

欣赏玩赏不知所措惊慌失措

4、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并成一句。

1、你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

你经不起生活的考验。

2、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

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

答案:

1、因为……所以……2、虽然……但是……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甘瓜苦蒂,()。

2、(),孰能无惑?

3、一鼓作气,(),()。

4、种树者必培其根,()。

5、操千曲而后晓声,()。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不知是树,人也一样,(),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的心。

2、《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和看待事物可以有()的道理。

3、现代散文大家()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和(),渗透着()的意识。

4、散文《顶碗少年》蕴含着()的哲理。

5、()先生写的《手指》阐明了()的道理。

7、变换句子。

1、小姑娘递给少年一摞碗。

(改为把字句)

2、我每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

(缩句)

3、一摞碗在头上摇晃起来。

(改为拟人句)

4、《桃花心木》一文的作者是林清玄写的。

(修改病句)

5、这是比赛。

(扩句)

8、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桃花心木》节选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

“()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这是因为(

)。

3、用横线画出使你有所感触的句子,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2)《杨柳》节选

丰子恺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

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

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

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èwù);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

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

花木大都如此。

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

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

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

千万条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

好象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rǎorào)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 )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

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1、划掉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并写出带点字的近义词。

依傍()

2、作者赞美杨柳的原因是()。

3、文章把杨柳与其他树进行对比,突出杨柳的()特点。

4、作家为什么如此喜欢杨柳?

杨柳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答案:

3、下垂

4、杨柳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知恩图报。

6、北京的春节

1、看拼音,写词语。

fěicuì()áoyè()biānpào()

jiǎozī()làbāzhōu()xiāngcù()

2、比一比,再组词。

翡()斐()饺()绞()醋()惜()栗()粟()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接待()娴熟()技能()

答案:

喧闹款待熟练技巧

4、补充词语。

()七八()()()不同张灯()()万不()()

5、根据提示写出含“手”的成语。

形容高兴的:

()形容聪明的:

()

形容容易的:

()形容慌乱的:

()

答案:

手舞足蹈心灵手巧手到擒来手忙脚乱

6、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北京的春节()排场,()分外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出席要收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有声有色地玩耍。

答案:

1、不但(不尽)……而且(还)、既……又……2、之所以……是因为……

3、因为……所以……4、……即使……

7、课内阅读。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

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1],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

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

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悬”字的部首是(),音序是()。

“悬”的意思有①挂②抬③无着落,无结果④距离大,差别大。

文中的“悬”取第()种解释;“实力悬殊”取第()种解释。

2、用“_”画出一个夸张句,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3、说明灯数量多的词语:

()

说明灯种类多的词语:

()

4、从哪句话看出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

用“~~~”画出来。

答案:

1、心xuán①④

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这样写是为了说明春节过得很快,表达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情。

3、到处整条大街几百盏;各形各色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4、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8、快乐阅读。

过年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

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

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

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

“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

“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

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

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

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

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

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

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

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

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

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

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我父亲说:

“我愿在哪一天过年就在哪一天过年,何必跟着大家起哄?

”逛厂甸,我们是一定要去的,不是为了喝豆汁儿、吃煮豌豆,或是那大糖葫芦,是为了要到海王村和火神庙去买旧书。

白云观我们也去过一次,一路上吃尘土,庙里面人挤人,哪里有神仙可会,我再也不作第二次想。

过年时,我最难忘的娱乐之一是放风筝,风和日丽的时候,独自在院子里挑起一根长竹竿,一手扶竿,一手持线桄子,看着风筝冉冉上升,御风而起,一霎时遇到罡风,稳稳地停在半天空,这时候虽然冻得涕泗横流,而我心滋乐。

1、用横线标出正确的读音。

万象更(gēnggèng)新间(jiānjiàn)断铺(pūpù)子

天气转(zhuǎnzhuàn)暖分(fēnfèn)外热闹

2、仿写词语。

张灯结彩()零七八碎()

各形各色()冉冉上升()

3、“我愿意哪一天过年就在哪一天过年,何必跟着大家起哄?

”你是不是同意这一观点?

请说说理由。

 

4、短文中第一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

答案:

1、gēngjiànpùzhuǎnfèn

2、张口结舌乱七八糟各种各样徐徐上升

4、引起下文

7、藏戏

1、辨字组词。

僵()缰()俊()峻()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