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68710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知识讲解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问题与对策

主要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产业升级

面临困境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影响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推进“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

城市建设

相对落后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城中村”现象普遍

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三废”排放量大,水质型缺水严重

加强规划与治理

3.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一般会出现的问题

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其带来的问题均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占用耕地,二是环境污染,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城镇过于集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二、经典高考试题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

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

“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4分)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

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4分)

解析 本题组综合考查对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评价,其实是对人地关系问题的深入思考的考查。

(1)题,考查提取资料信息能力,注意仅归纳流动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即可。

(2)题,考查城市化过程其实就是产业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和地区城市化的三大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过程,具体就“就地式”语言组织具体化一点即可。

第(3)题,考查其具体意义,可调动相关城市化意义并结合我国特色来回答。

答案 

(1)从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看:

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2009年比1999年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表明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从产业结构变化看:

2010年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明显上升。

(2)建设现代化生活、文化娱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享受城市人口一样的教育和养老服务,又保持乡村的特色生活方式。

(任答三点即可)

(3)为我国广大农村城市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就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缩小城乡差别;可以避免城市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城市病”(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

(任答两点即可)

三、跟踪训练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完成1~2题。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处于较快阶段、且从柱状图看出,城市人口比重在30%以上,再根据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可以读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

故选B项。

第2题,据图可判断出,从1985年~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反映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B错,D正确。

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的信息,C错;第二产业就业比2000年后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自1995年快速提高,故A错误。

答案 1.B 2.D

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

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3~5题。

3.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变化特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该国最可能是(  )

A.美国B.中国C.巴西D.日本

5.该国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  )

A.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动力导向型工业

解析 第3题,1960~1970年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减少的不多,但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很快,说明其他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快,总就业也增长,排除B、C;1980~1990年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和所占比重都迅速增长,也反映这一时期就业人口增长快。

故选D。

第4题,根据2010年总就业人口接近8亿,可以推知为中国,故选B。

第5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增长迅速,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吸引大量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集聚。

故选C。

答案 3.D 4.B 5.C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下图中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读图完成6~7题。

6.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7.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解析 第6题,从Ⅲ走廊的位置可看出,其有别于Ⅰ、Ⅱ走廊的有利条件是临长江,故水运便利。

第7题,功能相同的城市群,不能有效地合作互补易发生不良竞争,单一的重化工业,耗能多,污染严重,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可排除A、B。

苏州当地缺乏矿产资源,不适合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加强原有重化工业和港口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则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答案 6.B 7.C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甲省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  )

A.能源和矿产B.市场和腹地

C.人口和技术D.城市和交通

9.为实现该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适的是(  )

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C.加大对原料导向型企业的投资

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解析 第8题,甲省为我国辽宁省,该省多为矿业城市,是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9题,对于该省城市来说,重点发展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现实;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

答案 8.A 9.D

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读表完成10~11题。

1965年

1990年

2000年

2011年

辽宁省

34.1%

50.6%

54.2%

63.3%

广东省

17.6%

23.6%

55.1%

66.2%

10.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解析 第10题,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广东省起步晚,主要受国家发展政策的制约。

第11题,为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答案 10.D 11.D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

目前,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有700多个“淘宝村”。

2010年以前,山东省曹县丁楼村(如下图所示)曾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贫困村,为生计大量农民进城打工。

直到他们在偶然之间接触到了“淘宝”,发现了一个为学校、影楼、戏班等提供演出服装的商机,逐步从给别人做衣服到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形成了“淘宝网店+演出服饰加工销售”的经济模式,并遍地开花。

目前,全乡32个村成为全国知名的“淘宝村”,形成了一个演出服饰产业集群。

(1)分析2010年以前丁楼村工业区位的不利条件。

(2)分析目前丁楼村发展演出服饰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指出丁楼村从“贫困村”到“淘宝村”变化的地理过程,并说明判断依据。

(4)随着演出服饰生产规模化、产品升级、品牌建设,生产工厂留村还是进城,丁楼村村民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你是赞成留村还是进城,请阐述理由。

解析 第

(1)题,注意“以前”“不利”。

(2)题,注意“目前”“优势”。

第(3)题,从产业看,农业向工业转变;从人口的身份看:

从农民向工人转变;从土地的利用看:

从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变;由此确定是城市化、工业化过程。

第(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可从城市、乡村二者之间的基础设施、土地成本、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论述。

答案 

(1)远离市场;运输不便。

(2)接近市场;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物流成本较低。

(答对其中3点即可)

(3)地理过程:

城市化、工业化过程。

判断依据:

①产业:

从农业向工业转变;②人口:

从农民向工人转变;③土地:

从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变。

(4)进城:

从以成本低廉转向以品牌等较高附加值的服装产业转型,有利于吸纳人才;有利于提升信息的通达度;有利于提升品牌,产品升级、换代;有利于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留村:

在扩大规模生产中,继续发挥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如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物流成本较低;发挥产业集群的生产协作、基础设施等优势;继续享受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扶持的优惠政策,如用水、用电、税收等。

(注: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13.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发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及正在形成一批规模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的城市群。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

“两横”是指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三纵”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京哈京广沿线经济带和包头—银川—西安—重庆—贵阳—昆明沿线经济带。

下图为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材料二 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包括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

先天竞争力主要指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城市群的发展空间、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城市移民人口规模方面;现实竞争力包括城市群GDP总量、对外贸易、城市群分工程度、中心城市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成长竞争力是指城市群GDP增长速度、教育质量、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工业污水排放处理达标率等。

(1)每一个城市群都有核心,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分别是哪里?

(2)我国城市群发育程度呈现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什么?

发育程度较高的城市群位于哪里?

(3)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目前制约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与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排第一,简要分析原因。

解析 第

(1)题,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本地区人口最多和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广州。

(2)题,根据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可知,我国城市群发育程度呈现出自东向西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东部沿海的城市群发育程度较高。

第(3)题,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快;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目前制约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资源不足(华北平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先天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城市群的发展空间、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城市移民人口规模方面。

答案 

(1)北京、上海、广州。

(2)自东向西降低。

东部沿海。

(3)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快。

水资源不足。

(4)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长江入海口,水运便利;平原面积广,腹地宽广;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