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题组精练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68140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题组精练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题组精练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题组精练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题组精练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题组精练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题组精练2.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题组精练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题组精练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题组精练2.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题组精练2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考点1物质的组成

1.[2017湖南六校联盟联考]下列有关物质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漂白液、漂白粉都是混合物,均可用于消毒

B.0.1mol·L-1NaHCO3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Na+、

Cl-、S、Fe3+

C.NH4Cl、HCl中均含有共价键,二者均为共价化合物

D.棉织品和毛织品均属于有机物且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考点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2018江西赣州十四县(市)第一学期联考]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3.[2017贵阳检测]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平行光照射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B.紫外线照射下,液态蛋白质凝固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铝遇到冷的浓硝酸溶液发生钝化

考点3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4.[2018山西45校第一次联考,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多少,可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

B.根据含氧酸分子中所含氢原子个数,

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汽油、漂白粉、氨水、盐酸均为混合物

D.氢氧化钙、硫酸钡、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5.[2018辽宁五校协作体联合

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洗铜镜表面的铜锈

C.汽

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

烧产生的

D.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和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6.[2017湖南五市十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CH3CH2OH、CH3COONa和CaO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l、Cu分别可以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7.《天工开物》记载: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现为黏土)而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窖中燃薪举火”,“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与造砖同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燃薪举火”使黏土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C.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浇水冷却成青瓦

D.黏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

8.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A

NH3

Cl2

N2

H2

B

C

SiO2

CO

CaO

C

Al(OH)3

NaOH溶液

NaAlO2溶液

CO2

D

乙酸乙酯

NaOH溶液

乙醇

乙酸

考点4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9.[2018江西百所名校第一次联考,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生物柴油和肥皂

B.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C.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践行低碳生活

D.含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空气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0.[2017西安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D、CuSO4·5H2O都是化合物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NaHSO4在溶液中能电离出H+,所以NaHSO4是酸

D.浊液、胶体、溶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11.[2017贵阳检测]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地沟油”反应改性制成“生物柴油”,代替柴油作为内燃机燃料的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B.红宝石、玛瑙、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科学家推测月尘[即月球上直径小于10微米(1μm=1×10-6m)的浮尘]是“玉兔号”出现控制异常情况的主要原因,月尘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不属于胶体

D.“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1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淀粉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除去

B.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到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透明红褐色

C.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1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发生了显著的化学变化

B.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NaCl溶液和K2SO4溶液

C.用过滤的方法能从溶液和胶体

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胶体

D.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0-8m的分散系一定属于胶体

14.[2017浙江4月选考,5,2分]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氢氧化铁胶体D.酒精溶液

答案

1.A 因为HC+H+

CO2↑+H2O,3HC+

Fe3+

Fe(OH)3↓+3CO2↑,所以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和Fe3+,B项错误。

NH4Cl为离子化

合物,C项错误。

棉织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由C、H、O等元素组成,毛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由C、H、O、N等元素组成,D项错误。

2.A 卤水点豆腐为胶体的聚沉过程,属于物理变化,A项符合题意;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涉及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混合,发生反应:

CuSO4+Ca(OH)2

CaSO4+Cu(OH)2,得到的CaSO4和Cu(OH)2的悬浊液,涉及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铝热反应为单质铝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反应,涉及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3.A 丁达尔效应是光的散射形成的,A项符合题意。

紫外线使蛋白质凝固是蛋白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

铁生锈生成Fe2O3·nH2O,属于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

铝钝化属于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4.C 最外层电子数少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但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根据酸分子中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故B错误;汽油、漂白粉、氨水、盐酸均由不同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C正确;氢氧化钙、硫酸钡、醋酸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但是食盐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5.B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错误;明矾溶液因Al3+水解而呈酸性,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其可溶于酸性溶液,故可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洗铜镜表面的铜锈,B项正确;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发动机气缸内发生反应产生的,而不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项错误;聚

酯纤维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错误。

6.B 乙醇属于有机物,不属于碱,A项错误;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B项正确;Mg、Al用电解法冶炼得到,铜用置换法冶炼得到,C项错误;日常生活中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杀菌消毒,D项错误。

7.A 沙子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A项错误。

黏土烧制成瓦的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B项正确。

由“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与造砖同法”可知,C项正确。

黏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D项正确。

8.B A项,8NH3+3Cl2

6NH4Cl+N2,3H2+N2

2NH3,能实现转化,不符合题意。

B项,SiO2+2C

2CO↑+Si,CO不能与Ca

O反应生成C,不能实现转化,符合题意。

C项,Al(OH)3+NaOH

NaAlO2+2H2O,NaAlO2+CO2+2H2O

Al(OH)3↓+NaHCO3,能实现转化,不符合题意。

D项,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C2H5OH

CH3COOC2H5+H2O,能实现转化,不符合题意。

9.A 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故A正确;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故B错误;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没有体现低碳理念,故C错误;胶体中胶粒的直径大小为1~100nm,比PM2.5的小,所以含PM2.5的空气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

10.D HD是单质,A项错误;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将氧气和臭氧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是混合物,B项错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NaHSO4属于盐,C项错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把分散系分为浊液、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

11.B 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红色来自铬(Cr);玛瑙和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钻石的主要成分为碳,B项错误。

12.A 应通过渗析的方法除去淀粉胶体中的氯化钠,A项错误。

B项为实验室制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

蛋白质溶液为胶体,用一束光照射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浊液、胶体、溶液,D项正确。

13.D 光束照射胶体发生散射而产生丁达尔效应,A项错误。

NaCl溶液和K2SO4溶液均不产生丁达尔效应,B项错误。

胶体中的胶粒能透过滤纸,无法分离,C项错误。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D项正确。

14.C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分散系的特有性质,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和酒精溶液属于溶液,均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室温下,对于0.10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13

B.25℃与60℃时,氨水的pH相等

C.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和c(OH﹣)都变大

D.用HCl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显酸性

2.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供医疗急救用的b的单质,c与b同族,d与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以溶解硫。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c>d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b>c>d

C.a与b形成的化合物只有离子键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c

3.11.9g金属锡跟100mL12mol•L﹣1HNO3共热一段时间.完全反应后测定溶液中c(H+)为8mol•L﹣1,溶液体积仍为100mL.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8.96L.由此推断氧化产物可能是(S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9)(  )

A.Sn(NO3)4B.Sn(NO3)2C.SnO2∙4H2OD.SnO

4.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1

B.1molZn与足量该硫酸反应产生2g氢气

C.配制20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大于9.2mol·L-1

5.肼(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

25℃、101kPa时,0.25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放出133.5kJ热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O2(g)=N2(g)+2H2O(g)ΔH=-534kJ·mol-1

B.N2H4的燃烧热534kJ·mol-1

C.相同条件下,1molN2H4(g)所含能量高于1molN2(g)和2molH2O(g)所含能量之和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的发生不需要克服活化能

6.设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9.5g羟基(

)含有的中子数为

B.

中含有的

键数量为

C.

与足量浓盐酸反应产生

时转移电子数为

D.

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大于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合成氨是一种人工固氮方法B.侯氏制碱法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播撒碘化银可实现人工降雨D.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8.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4H++O2+4e-=2H2O

B.电路中有4mol电子发生转移,大约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

C.维持两种细菌存在,该装置才能持续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并产生电子

D.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

的反应是

9.钾长石(KAlSi3O8)是一种钾的铝硅酸盐,可用于制备Al2O3、K2CO3等物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流程中可以重复利用的物质只有Na2CO3

B.钾长石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3SiO2

C.煅烧过程中Si、K和Al元素转化为CaSiO3、KAlO2和NaAlO2

D.沉淀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AlO2-+3H2O=CO32-+2Al(OH)3↓

10.Anammox法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H4+所含电子数为11NA

B.30gN2H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C.过程II属于还原反应,过程IV属于氧化反应

D.过程I中反应得到的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1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铝B.青铜C.不锈钢D.生铁

12.下列有关

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

,转移电子约为

B.该溶液中,

可以大量共存

C.滴入少量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为验证

的水解,用

试纸测该溶液的

1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已知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

空格中均有对应的元素填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B.X、Y分别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只有两种

C.X、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

X>Y

D.X、Y、Z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X的氢化物

14.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仪器

A

用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Br2

烧杯、分液漏斗

B

配制1.0mol•L-1的H2SO4溶液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C

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

酒精灯、烧杯、漏斗

D

制备少量乙酸乙酯

试管、酒精灯、导管

A.AB.BC.CD.D

15.下列化学原理正确的是()

A.沸点:

HF>HCl>HBr>HI

B.一定条件下

可以自发进行,则

C.常温下,

溶液加水,水电离的

保持不变

D.标况下,1mol

分别与足量Na和

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如图是实验室利用铜与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硫并探究它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m的作用___,装置A中有明显的一处错误___。

(2)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

(3)装置B中的现象________,证明SO2具有________。

(4)装置C中溶液在空气中不易保存,时间长了会出现浑浊,原因是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

(6)E中的现象是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有机物J属于大位阻醚系列中的一种物质,在有机化工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018年我国首次使用α-溴代羰基化合物合成大位阻醚J,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____

(3)H中含有的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J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X是D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X有__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6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照题中合成路线图。

涉及以甲苯和

为原料来合成另一种大位阻醚

的合成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氯化铜可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用粗铜(含杂质Fe)经过系列步骤可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来制备Cl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加入试剂将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pH调至4~5,过滤得到纯净的CuCl2溶液,应加入的试剂是__(填字母编号)

aCuObNaOHcCu2(OH)2CO3dCu

(3)CuCl2溶液通过蒸发、结晶可得到CuCl2•2H2O.

①蒸发过程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

②蒸发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

其原理是: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_.欲使溶液由绿色变成蓝色的措施是:

a______;b______.

(4)由CuSO4溶液蒸发结晶得到CuSO4•5H2O的过程中不用加入硫酸,其原因是______(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19.(6分)铬铁矿的要紧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SiO2、Al2O3等杂质,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的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NaFeO2遇水强烈水解。

②2CrO42-+2H+

Cr2O72-+H2O

请回答:

(1)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

(2)煅烧铬铁矿生成Na2CrO4和NaFe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滤渣1为红褐色的固体,滤渣1的成分是(填名称)____,滤液1的成分除Na2CrO4、NaOH外,还含有___(填化学式)。

(4)利用滤渣2,可制得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经电解冶炼可获得金属,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5)写出由滤液2转化为Na2Cr2O7溶液应采取的措施是___。

(6)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KCl固体,获得K2Cr2O7晶体的操作依次是:

加热浓缩、____、过滤、洗涤、干燥。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分析】

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不完全电离;

B.氨水的电离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同,氨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

C.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一水合氨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稀释过程中c(NH4+)、c(OH-)都减小;

D.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

【详解】

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不完全电离,所以0.10mol•L﹣1的氨水的pH小于13,故A错误;

B.氨水的电离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同,氨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pH也不同,故B错误;

C.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一水合氨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稀释过程中c(NH4+)、c(OH﹣)都减小,所以溶液中c(NH4+)•c(OH﹣)变小,故C错误;

D.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谁强谁显性,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所以其溶液呈酸性,故D正确,

故选:

D。

2.B

【解析】

【分析】

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则A为Na;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供医疗急救用的b的单质,则b为O;c与b同族且为短周期元素,则c为S;d与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可以溶解硫,该物质为CS2,则d为C。

【详解】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因此原子半径Na>S>C>O,即a>c>d>b,故A错误;

B.同一主族:

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O>S>C,即b>c>d,故B正确;

C.a与b形成的过氧化钠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

D.S的非金属性大于C,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小于c,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C

【解析】

【详解】

n(Sn)=11.9g÷119g/mol=0.1mol,n(HNO3)=12mol/L×0.1L=1.2mol,12mol/L的硝酸是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中c(H+)为8mol⋅L−1,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氮,n(NO2)=8.96L÷22.4L/mol=0.4mol,设Sn被氧化后的化合价为x,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0.4mol×(5−4)=0.1mol×(x−0)

x=+4,

又溶液中c(H+)=8mol/L,而c(NO3-)=(1.2mol−0.4mol)÷0.1L=8mol/L,根据溶液电中性可判断溶液中不存在Sn(NO3)4,所以可能存在的是SnO2∙4H2O,

故选:

C。

4.C

【解析】

【分析】

A.根据c=1000ρ×ω/M进行计算;

B.Zn与浓H2SO4反应放出SO2气体;

C.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求出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D.浓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小于浓硫酸浓度的平均值;

【详解】

A.根据c=1000ρ×ω/M可知,硫酸的浓度是1000×1.84×98%/98=18.4mol/L,A错误;

B.Zn与浓H2SO4反应放出SO2气体;B错误;

C.设需取该浓硫酸xmL,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可知:

200mL×4.6mol·L-1=x·18.4mol·L-1,x=50mL,C正确;

D.由于水的密度小于H2SO4的密度,所以当浓H2SO4与水等质量混合时,其体积大于浓H2SO4体积的2倍,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小于9.2mol·L-1,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5.A

【解析】

【详解】

A.由已知25℃、101kPa时,0.25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放出133.5kJ热量,则1mol肼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34kJ,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故A正确。

B.燃烧热是指生成为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但水蒸气都不是稳定的氧化物,N2为单质,故B错误。

C.由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1molN2H4(g)和1molO2(g)所含能量之和高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