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板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65656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6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板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无板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无板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无板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无板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板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无板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板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板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无板梁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无板梁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车间1、车间2、车间3、车间4的车间区域存在有多道独立浇筑的无板梁,由于其模板支撑系统搭设较为单薄,存在一定风险性,特编制本方案。

无板梁最大截面尺寸为600X1000,搭设高度为10m,支撑系统坐落在地面200厚C20素混凝土垫层上。

二、编制依据

1、《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1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15、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

16、本工程施工图纸

17、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计划

(一)材料计划

1.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择

(1)模板均采用15mm(厚)胶合板。

(2)木方:

采用40×90mm木方。

(3)支撑系统:

选用48.3×2.7mm钢管及其配件。

(4)纵横水平拉杆、纵横向剪刀撑:

选用Φ48.3×2.7mm钢管及其配件。

(5)垫板:

选用木垫板。

(6)顶托:

采用标准可调顶托,U型托盘钢板厚度4mm、宽度120mm、长度100mm、高度60mm,顶托螺杆长度为600mm,螺杆直径不小于35mm。

2.钢管、扣件、顶托等材料进场前后安排专人检查、验收,并作相应的记录,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进场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管:

钢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不允许有负偏差!

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壁厚不允许有负偏差。

旧钢管严禁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压扁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2)扣件:

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的外径相匹配,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新扣件应有厂家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表面应涂刷防锈漆。

(3)顶托:

顶托应采用标准可调顶托,U型托盘(钢板厚度4mm,宽度120mm,长度100mm,高度60mm),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L≥600mm)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D≥35mm)。

(4)方木:

楞条方木截面满足40mm×90mm的要求,不使用非标、异型的尺寸(如圆木、带树皮等)。

(二)设备计划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尺寸及高度、平面布置和工期要求,拟使用汽车吊进行垂直运输,以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期间做好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如下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进场计划

1

单面压刨

1

一次性进场

2

台式平刨

2

一次性进场

3

台式电锯

2

一次性进场

4

手提式电钻

3

一次性进场

四、施工工艺技术

(一)技术参数

1.模板系统的设计

无板梁最大梁600×1000。

梁底次龙骨采用5道40mm×900mm木方;间距150mm,主龙骨采用48.3×2.7mm钢管,梁底设三道顶托支撑;梁侧模内龙骨采用40mm×90mm木方,间距200mm。

2.支撑系统的设计

本工程的支模方案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

(1)立杆基础:

立杆基础为一层地面200mm厚C20素混凝土垫层,标高-0.200,垫层周圈设排水沟。

垫层下土方回填必须分层夯实,密实度不小于0.94;且每根立杆底部设置木垫板。

(2)立杆:

采用满堂式支撑架,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为700,梁底增加立杆根数为3根,梁底两侧各增加一根立柱,间距为1200。

立杆横向及纵向间距布置详见无板梁模板支撑系统设置示意图。

立杆间距根据跨度调整,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立杆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体总高度的1/500,且最大偏差应不大于±50mm。

(3)顶托:

梁底加设三道立杆。

支架顶部支撑采用可调顶托,顶托距离最上面一道水平拉杆不宜超过300mm。

顶托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如有间隙,必须楔紧。

(4)扫地杆:

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扫地杆应采用对接,相邻两扫地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跨内,且对接接头沿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立杆间距的1/3。

(5)水平拉杆:

为保证支架的整体安全稳定,水平加固杆步距不超过1.8m,本工程设置为1500。

(6)剪刀撑:

在各跨梁跨中位置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

水平剪刀撑每两步一设。

(7)抱柱:

应先浇筑柱混凝土,柱浇至梁底50mm,待其形成一定强度后,方可浇筑梁混凝土。

在有结构柱的部位,每隔2步架高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加强模板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8)斜撑:

在离地面5米每3跨设置一道斜撑。

斜撑采用刚性扣件连接,与地面预先埋设钢管进行连接,地面钢管入土深度不得小于500mm,斜撑与地面夹角为55°。

(二)工艺流程

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顶架安装

架设梁底木方龙骨于顶托上

梁底模及侧模安装

模板工程专项验收

柱混凝土浇筑

梁钢筋绑扎铺设

梁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保养,达到100%砼设计强度

拆模令经监理审批,同意拆模,拆下顶托

拆除模板,清理模板

拆除水平拉杆及立杆

(三)施工方法

1.支撑架搭设

(1)安装顺序

底座布置→放纵横水平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层立杆,底端与水平扫地杆扣接固定,固定底层杆前应校核立杆的垂直度,每个方向装设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二层水平加固杆与立杆扣接固定,校核立杆和水平杆符合要求后,按45~60N·m力矩用扳手拧紧扣件螺栓→按上述要求依次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完成,再全面检查一遍构架质量,确保构架质量要求后再进行第二步水平杆安装…随后按搭设进程及时装设剪刀撑。

(2)支撑系统安装

支撑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本施工方案要求向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班组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

①对钢管、配件进行检查和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及配件。

②对工作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③根据立杆平面布置图要求放线定位,先弹出钢管立杆位置线,垫板安放位置要准确,搭设时可采用逐排和通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搭随设扫地杆水平纵横加固杆,立杆底部垫木垫板。

水平杆与立杆扣接牢固,纵横扫地杆离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

④现场施工模板支架时,应确保立杆的垂直度,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应进行平均分配确定具体步距。

⑤脚手架立杆的垂直度控制,立杆的全部绝对偏差≤50mm,在脚手架高度段H内,立杆偏差的相对值小于H/500。

⑥水平杆的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的错开距离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跨段的1/3。

⑦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⑧扣件的拧紧力矩应控制在45~60N·m,检查时形成书面记录,监理单位实施旁站并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对扣件数量的10%进行抽检,不合格率超过抽检数量10%的应全面检查,至合格止。

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样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单位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⑨立杆、可调托座应根据支撑高度设置。

立杆、扫地杆、水平杆的布置应严格按要求布置。

模板承重架应与已浇筑的砼墙或柱作为拉结节点,增强整体稳定性。

⑩模板支架搭设完成后,必须先自检,再通知公司相关主管部门检查合格后,经过监理、质监站验收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3)模板安装

①梁底、梁侧模采用12mm胶合板,梁底平板模铺设在横向次龙骨上,次龙骨搁置在主龙骨上。

②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扣件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方。

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L/1000~3L/1000。

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③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a.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

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用水浇透;混凝土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砼浇筑顺序;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管出口处。

2.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汽车泵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浇捣,混凝土梁的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

应先浇筑框架柱混凝土,待其形成一定强度后,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以增加架体整体的稳定性和模板支撑架同框架柱的固结要求。

浇捣作业安排在白天且天气晴朗时进行,各专业负责人及施工员、安全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督促,做好各方协调工作,同时应加强对支撑系统的变形监测。

混凝土从配合比到现场浇筑、养护均需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控制混凝土水化热,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支架的安全稳定。

(1)准备工作

①钢筋的隐蔽检查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的位置、数量固定情况无误。

②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③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

④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⑤浇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台,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筑要求。

⑥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清理泵管内残留物,确保泵管畅通。

(2)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一般要求:

混凝土浇筑采用输送泵由低处向高处浇捣,混凝土浇筑顺序应采取从中间向两侧对称扩展的浇筑方式,对于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

①本工程梁板砼二次浇筑完毕,截面较大的梁砼应分层浇筑。

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

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砼浇筑速度应控制在2.5m/h。

②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对支撑系统的变形监测。

③使用30或50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形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棒应为52.5cm,取50cm;30棒应为40.5cm,取40cm),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④梁分层(厚度为400mm)浇筑,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倾倒混凝土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反。

当浇筑至梁截面的3/4高时,应加强对支顶变形的监控。

⑤梁侧及梁底部位要用φ30或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振点。

⑥泵送砼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管口附近。

(3)混凝土养护

①浇筑完混凝土后在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②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4)试块制作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质量要求

①商品混凝土要有出厂合格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

②混凝土的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定及本方案的要求。

③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定。

④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⑤预留洞宽度大于1m的洞底,在洞底平模处开振捣口和观察口,避免出现缺灰或漏振现象。

⑥钢筋、模板工长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设专人检查钢筋、模板。

⑦浇筑前由专人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如有大雨缓时开盘并及时通知搅拌站。

⑧浇筑时要有专门的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

⑨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

⑩每次开始浇砼前必须做好开盘鉴定,项目部技术人员与搅拌站技术人员同时签认后方可开始,并且随机抽查混凝土配合比情况和坍落度情况。

3.支顶、模板的拆除

(1)拆除顺序:

梁上顶托→梁底木方→梁底模板→纵横水平拉杆→支撑立柱……→垫木。

(2)本工程由于无板梁模板体系较为单薄,为保证模板的稳定性以及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要求混凝土必须达到100%设计强度才能整体拆除。

(3)拆除每层支撑及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试件送实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并呈报监理公司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办理书面手续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4)严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支撑系统的水平纵横杆等不得随意拆除。

(5)拆除4m高度以上梁、柱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设防护栏杆。

拆除时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拆除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

拆立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

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6)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模板支撑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杂物。

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7)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可调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及立杆。

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8)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运行:

①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②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③通长水平杆,必须在脚手架支撑拆卸到相关的钢管时方可拆除;

④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⑤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扣件应放入袋内,并放室内堆存。

(9)模板的清理维修、存放

①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楞角。

②拆除后的模板运至后台进行清理维修,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板边刷封边漆,堵螺栓孔,要求板面平整干净,严重破损的予以更换。

③现场拆下的模板不要码放,须修整的及时运至后台。

清理好的模板所放地点要高出周围地面150mm,防止下雨时受潮。

④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

⑤对已完成的混凝土楼面应加以保护,工人不得将材料用力抛掷向楼面。

(四)检查验收

1.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

2.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

(1)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2)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扣件的拧紧扭力矩硬控制在45~60N·m,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对扣件数量的10%进行抽检(本项目为特大超重梁,应加大受力较大部位的抽检数量),不合格率超过抽检数量10%的应全面检查,至合格止。

3.模板支撑系统立杆基础为回填土面时,土方回填必须分层夯实,密实度不小于0.94。

回填土用环刀法检测,其取样数量:

每层100~500m2取一点,但不少于一点。

4.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障

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成员由项目部安全员、施工员、质检员等人员组成,公司本部设置相应的安全指挥部。

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为:

组长:

龚士康

副组长:

张红健

组员:

陈新兵

附近医院:

惠山区堰桥人民医院电话:

(0510)83741517火警:

119公安:

110

当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汇报当地有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事故发生时,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负责人指挥安排。

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抢救受害人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的损失。

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协助上级部门对事故调查

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二)技术措施

1.经本项目部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本工程存在的实际问题做了充分的分析后,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式脚手架。

2.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应在模板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对钢管、配件、加固杆等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4.搭拆脚手架支撑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划》(G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搭拆脚手架支撑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系安全绳。

5.支模完毕,经施工主管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6.模板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上爬下,应从外排栅进入工作面。

7.模板搭设、拆除和砼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8.支撑系统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9.水平加固杆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支撑系统的搭设同步进行。

10.可调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11.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12.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13.水平加固杆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14.操作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支撑上集中堆放模板、木方、钢筋等物件。

严禁在脚手架支撑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起重设备等。

15.在顶架搭设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监控,由专职施工员进行现场指挥监督,随时纠正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

搭设前要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自检,若发现有松动、倾斜、弯曲、不牢固等现象,必须及时进行整改,整改有困难的,要有可行的加固方案方可施工。

16.模板安装完毕后,项目部先进行自检,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17.在浇筑砼前重点检查、巡查的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

(3)立杆、水平拉杆等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8.在浇筑砼过程中,支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负责检查模板、支顶,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浇筑砼,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

19.保证浇筑工作正常进行。

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道出口处。

20.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拆除任何杆件或零配件,如妨碍作业需拆除个别杆件时,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拆除,作业完成后,马上复原。

21.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22.拆除模板支撑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23.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绝缘措施,一律不准与支架接触。

24.设立支架维护小组,对拆下来的钢管及配件应及时清除杆件及螺纹的沾污物,并加油保养,对受损伤、变形的构件应及时修理,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2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监管,严禁闲杂等无关人员进入支撑架内。

(三)应急预案

1.重大危险源辨识

分数值

识别内容

L

E

C

D

风险等级

物体打击

6

3

7

126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