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区域地理 考点52 产业转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59168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区域地理 考点52 产业转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区域地理 考点52 产业转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区域地理 考点52 产业转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区域地理 考点52 产业转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区域地理 考点52 产业转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区域地理 考点52 产业转移.docx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区域地理 考点52 产业转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区域地理 考点52 产业转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区域地理 考点52 产业转移.docx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区域地理考点52产业转移

考点52产业转移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3年考情统计

题型示例

考点分析

命题趋势

3年14考,分值52分

2015海南卷,3~5,12分2015浙江,37⑶,10分

2015天津卷,12⑵,6分2014海南,1~3,9分

2014广东,41⑸,8分

2013大纲卷,1,4分

2010年——2015年全国课标卷必考本考点,侧重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带来的影响。

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难度系数0.6左右

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来看,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的空间定位能力、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归纳能力和对区域产业转移原因与影响的掌握程度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2015·安徽卷,30~31,8分)企业总部是企业决

策和控制中心。

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

完成

⑴~⑵问题。

地区

迁入数

迁出数

其中迁入来自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东部

23

5

5

10

8

中部

3

5

2

0

1

西部

3

11

3

0

0

东北

1

9

0

0

1

⑴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

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

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

出量最大

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

⑵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

①原料②交通③劳动力④信息⑤政策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答案】

(1)B

(2)C

【考点透析】产业转移

1.产业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

(1)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均国民收入增长。

(2)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发达地区有了更高级别的产业类型后,原有比较落后产业的比重就会逐渐降低,不发达地区往往就成为这些较落后产业的接收地。

2.产业转移原因

产业转移主要以第二产业的转移为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某个区域可能不再适合某种产业的发展,或者为了寻找产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发了产业的转移。

⑴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

从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本国发展制约性增强,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势明显,为了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优势资源;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需求量增大。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⑵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

区域产业转移发生于区域内部,也存在由区域间资源优势差异而引起的产业转移。

但因区域之间存在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快,为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分产业、资金或技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方面是国际产业转移所不具有的,如广东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向粤北、粤西、粤南地区转移,就是为了使广东省整体经济均衡发展。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产业成本的变化、发展前景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可以说,凡是影响到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都是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哪一种因素能成为某种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还与这种工业的生产特点有关。

产业转移是重新寻找更合适的区位,有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产业迁入地应该更能降低该产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扩大发展空间。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点规律揭秘]

分析产业转移的一般方法

1.分析产业转移的一般思路

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选择的因素。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2.区域产业结构调

整和转移的一般规律

⑴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轻工业(初期)→(积累资金,提高技术)→重工业(中期)→(加强基础工业,提高科技水平)→高科技工业(后期)。

⑵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或者附加值低的环节),再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重工业,最后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

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可能性条件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便宜的地租、广阔的市场、充足的资源等,到底哪一个是考虑的重点与转移的产业特点相关。

3.产业转移原因的分析思路

导致产业转移的原因可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4.分析影响产业转移区位因素的思路

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是寻求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追求最大利润。

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分的主要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

【示例】(2015·福建第一次全国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以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

整个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1/4。

在环渤海地区5800千米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云集,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

材料二下图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条件。

(2)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

(3)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

(4)环渤海沿海地区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试分析这一做法可能对转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图形解码

【答案】⑴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和铁矿等矿产资源,以及海盐等海洋资源,资源条件好。

⑵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工农业

⑶有大型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大型企业密集,门类多,协作条件好;人口密集,科技力量强,劳动力数量充足、质量高,等等。

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

[3年高考真题]

(2015·海南卷3~5,12分)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

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

据此完成1~3题。

1.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D.良好的工业基础

2.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

3.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B.输电线C.绿洲D.荒漠

4.(2015·浙江文综37⑶,1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

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

若不迁移,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5.(2015·天津卷,12⑵,6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结合图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

请各答一条。

(2014·海南地理,1~3,9分)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

下图示意某一般模式。

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

据此完成6~8题。

6.在图示模式中 (  )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7.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  )

A.普通服装制造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D.甘蔗制糖

8.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

A.原材料价格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D.市场

9.(2014·广东文综,41⑸,8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 珠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所属行业统计图。

有人建议将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某大型造纸厂迁移至梧州市,有人则认为不合适。

推断后者认为不合适的理由。

(2013全国大纲卷,1,4分)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读图,完成10题。

10.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B.分散投资风险

C.建立营销网络D.利用廉价原料

(2011全国课标卷,1、2,8分)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1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D.整车厂

13.(2013天津文综,12⑶,6分)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创新预测试题]

一、选择题

(2015·重庆市届考前模拟)2015年2月10日,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听取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指出: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下图为京津冀产业结构及其联系图,读图回答l~3题。

1.图中abcd所代表的含义是

A.a为第一产业B.b为第二产业

C.c为第三产业D.d为技术扩散

2.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会使北京

A.a比重增加B.b比重不变

C.c比重增加D.d服务减弱

3.相对于河北而言,不利于天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职能”的条件可能是

①资源较贫乏,经济实力差    ②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不够完善

③城市规模大,产业密度大    ④交通和住房压力大,环境容量较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5·洛阳市第一次统考)广东省郁南县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锰是制造干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

近年来,该县承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下图为该县相关信息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郁南县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优势在于

A.消费市场广阔B.水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D.科学技术水平先进

5.该地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为

①环境质量好②能源资源丰富③劳动力充足④土地成本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产业集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加剧就业困难,环境压力更大B.利于东西协作,实现经济共赢

C.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D.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2015·河南省许昌、平顶山、新乡市第一次调研)读“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统计表”,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完成7~9题。

7.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的供应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场的开放程度

8.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因素B.环境因素C.技术因素D.劳力因素

9.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陆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2015·泉州市模拟)下面为2012年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

读表,完成10~11题。

城市 

生产成本(元)  

市场平均价格(元) 

技术

原料

劳动力

其他

1.2

6

11

3

30

1.2

6

20

6

30

10.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从甲市向乙市转移、技术B.从甲市向乙市转移、原料

C.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劳动力D.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市场

11.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A.不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B.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导致甲地大量工人失业D.提高了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2015·丰台模拟)图丙中a、b、c表示产品生产的设计、加工、营销环节。

读图,回答12~13题。

12.皖承接的产业对应图中的阶段和环节分别是(  )

A.Ⅰ、aB.Ⅱ、bC.Ⅲ、cD.Ⅳ、b

13.服装加工基地向皖迁移将(  )

A.推动皖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阶段

B.使皖部分乡村景观不复存在

C.使沿海高素质劳动力大量流失

D.进一步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

二、综合题

14.(2015·河北联考)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国家

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6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1)简述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的原因。

(2)分析在全球二、三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目前,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

你认为我国产业今后应如何发展?

15.(2015·安徽省怀远一中月考)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京津冀地区图及图示河流各月径流量示意图

材料二:

京津冀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图

材料三: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示意图

(1)分别从资源、位置、科技等方面说明该区域发展的区位优势。

(2)简述图示河流最小流量出现的时间及其原因。

(3)京津冀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简析河北资源加工业竞争力高的原因。

(4)材料三中的数字代码最有可能代表“产业与技术扩散”的是___________,简述该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发展产生的影响。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参考答案:

[3年高考真题]

1.A2.D3.C

加工产品运往东中部消费地区,增加运输成本。

电解铝属于高能耗企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生产技术没有改进,能耗没有降低。

由于使用廉价的水能,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的价格降低。

电解铝业属于高污染企业,污染排放没有减少。

第3题,电解铝业属于高污染企业,应远离居民区,西北地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因此电解铝厂应远离绿洲。

电解铝厂需要运输原料、燃料,交通运输量较大,应靠近交通线,电解铝业属于高能耗企业,对电力需求较大,需要靠近输电线,电解铝厂布局在荒漠地区,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解析】对比江苏苏州和安徽,安徽生产成本较低,但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针对苏州制造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即劳动力不足、地价上涨等,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变化:

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

措施: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5.【解析】向沿海布局,能充分利用廉价的海洋运输,钢铁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可以促进钢铁产业升级;企业合并,规模扩大,利于集中防治污染。

【答案】能优化钢铁工业布局(能促进钢铁产业升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利于集中防治污染(减少了污染源)。

6.D7.A8.C

9.【解析】此题主要分析迁入地不利于造纸厂发展的区位条件(环境影响、市场、协作条件等)和搬迁成本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①可能给当地带来污染并影响下游地区;②梧州市产业基础与配套环境没有珠江三角洲好;③梧州市的消费市场没有珠江三角洲大;④搬迁费用高。

10.A

【解析】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广阔。

该跨国公司在中国各地区建制造企业,如东北——长春,华南——深圳,西北——酒泉等,主要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故A正确。

分散投资风险主要是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而该图只是地域上的分散,况且在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也有分布,故B错误。

营销网络主要建立在人口较多的大城市的基础上且分布相对分散,故C错误。

图中制造企业在东部的大城市也有分布,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原料比较少,故D错误。

11.B12.C

【解析】第11题,从产业转移的角度看,日本的汽车公司为了抢占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在中国建汽车生产厂,而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则可以为整车生产厂提供配件,从而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第12题,东日本大地震使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应该是由于灾区的零部件生产受到影响所致,根据区域产业分工的规律可知,日本的汽车公司在本国生产的零部件应该是核心零部件。

13.【解析】本题解答时要注意是对“城市产业的影响”,而不是对城市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从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进行分析。

【答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

[创新预测试题]

1.D2.A3.C

4.C5.B6.D

【解析】第4题,从材料可知,生产干电池的主要原料是锰,该地区锰矿资源丰富,是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极地的主要优势。

第5题,和珠江三角洲相比,该地区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土地成本较低,有利于吸引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环境质量不是吸引产业专业的主要因素,该地区能源不丰富。

第6题,产业集群的实质是工业集聚现象,各种工业集中分布,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7.B8.C9.A

【解析】第7题,甲产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内陆地区都有分布,所以主导因素是廉价劳动力。

第8题,京津沪三地在沿海地区,随着时间向现在推移,乙丙逐渐向这些地区迁移,最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有技术优势。

第9题,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渐渐迁往内陆。

乙丙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多高等院校,产业集聚是为了利用技术。

10.C11.B

【解析】第10题,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乙地劳动力价格高,利润低,所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从乙市向甲市转移,主要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技术、原料、市场的影响相同。

第11题,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有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增加甲地的就业机会,失业减少。

没有提高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12.D 13.B

【解析】 第12题,安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图中显示承接的主要是服装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附加值最低的加工环节,对应产品周期为衰退期。

第13题,服装加工基地的转移会促进安徽工业化进程,从而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也会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同时使部分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观。

14.【答案】 

(1)德国劳动力的年工资与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高于英国。

(2)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年工资与年产值的比值最低,土地价格低,利润高;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人口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材料产地;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

(3)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15.【答案】

(1)矿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本区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2)春季(3-5月)春末夏初,雨季尚未到达,降水稀少,补给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3)①河北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廉。

(4)①有利影响:

有利于加强区域内的技术和经济交流;有利于城市间产业分工和协作;有利于实行三地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完善区域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内外联系。

不利影响:

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解析】第

(1)题,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从地理位置上说,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科技水平高,拥有大量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2)题,从河流各月径流量图来看,可以看出河流的最小流量出现在3-5月份。

此时是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而此时雨季还未到来,加上冬小麦返青生长季节,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小。

第(3)题,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京津冀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最高的是河北。

影响资源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资源和劳动力,河北与京津相比,矿产资源丰富,地域范围广,地价低廉,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因此河北的资源加工业竞争力较高。

第(4)题,在京津冀地区中,北京的科技水平最高,因此代表“产业与技术扩散”的应是①。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于产业转入地来说,可以促进该地的经济发展,解决更多人的就业;加强对外联系与交流,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