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5835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汇总

《儿童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是(c的观点。

A.华生B.高尔顿C.皮亚杰D.斯腾

2.吉尔福德的智力结构模式中智力活动的三个维度是(abc。

A.过程B.内容C.结果D.标准

3.关于效度的定义,正确的是(BD。

A.效度反映测验的一致性程度。

B.效度是指测验能够准确测量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C.效度是评价测验的可靠性的指标。

D.效度是反映测验的有效性的指标。

4.下面关于男女性别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女孩获得语言比男孩早,在语言流畅性方面,以及在读、写和拼写方面均占优势。

B.男孩在言语理解、言语推理方面比女孩好。

C.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而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

女性在所有年龄阶段上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都优于男性。

D.男性偏于逻辑思维,女性偏于形象思维。

5.儿童从很早开始就因为不同的行为而受到奖励与惩罚。

他们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学会期待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

这是(A的观点。

A.社会学习理论B.认知发展理论C.性别图式理论D.心理人类学理论

6.由于照顾者总是与满足婴儿的食物需要相联结,减少了饿这个基本的内驱力,从而使照顾者获得了二级强化,成了满足婴儿需要的客体。

这是(A关于依恋的看法。

A.社会学习理论B.习性学理论C.心理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关键期:

有学者认为,在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即关键期。

也有学者称之为最佳学习期。

2.元认知.指儿童对自己的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

3.常模.常模是指某一个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

常模的功用是给测验分数提供参照点。

4.对抗性条件作用:

所谓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5.移情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思维特点。

2.简述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

3.简述卡特尔的液体和晶体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4.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5.依恋有哪些类型?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试论述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2.评述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

2

3

应三、简答题

1.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

2.获得了守恒性;群集结构的形成。

3.卡特尔认为存在两种性质的智力: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晶体智力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

两种智力发展的模式不一样,流体智力在青春期后开始缓慢下来,较早地表现出衰退;而晶体智力发展较迟,在青年期仍在上升,并保持其水平直至老年。

4.依存性和被动性;表面性和局部性;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5.依恋的类型:

回避的,安全的,反抗的。

四、论述题

1.绝对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相互作用论

2.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促进道德发展的方法:

认知冲突法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心理学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关于发展,所有的儿童心理学家都关心两个中心问题:

第一,______?

第二,______?

2.______是行为研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

3.实验法是通过______某些条件来引发某种行为,从而确定行为的影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4.相关研究是旨在确定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和一致性的研究。

它是为了揭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______。

5.按照研究所选取的被试的多少可以将发展研究区分为组群研究与______。

6.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被看作是______。

7.语言的先天获得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得基本上是由先天决定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乔姆斯基和______。

8.怀特赫斯特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______模仿学习语言的。

9.儿童理解时间次序的词则以现在为起点,逐步向过去和______延伸。

10.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可以归纳如下:

______,词序策略,非语言策略。

11.认知发展的研究包括对儿童的智力______和知识的发展历程的描述和解释。

12.直观思维的典型特征是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______特征所制约。

13.认知加工理论强调解决具体问题时用到的那些特定的______和能力。

14.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注意是对知觉内容的选择,注意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即______、适应性、计划性、注意的监控能力。

15.斯坦伯格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力图从三个方面概括智力特征:

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言语能力、______。

16.韦克斯勒量表分为言语和______两部分。

17.托玛斯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

容易型、困难型、______。

18.儿童的道德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种个人品德成分,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______。

19.发展心理学经常从两个维度来分析父母抚养孩子的行为,维度一是父母与儿童的情感联系,维度二是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上,(是二因素论者。

A.高尔顿B.华生C.皮亚杰D.吴伟士

2.新生儿指出生到(月以内的婴儿。

A.1B.3C.5D.6

3.依恋是在出生(月后逐渐出现的。

A.1B.3C.5D.6

4.埃里克森将儿童的人格发展区分为(个阶段。

A.8B.3C.5D.6

5.下列特征中,(不是前运算思维的特征。

A.思维不可逆性B.思维缺乏同一性

C.思维缺乏互补性D.思维的可逆性

6.(时婴儿已经具有稳定的延迟模仿能力,这使观察学习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成为日趋成效的学习途径。

A.1岁B.2岁C.3岁D.4岁

7.自我意识在小学(发展速度较快,以后速度逐渐减慢。

A.1到3年级B.4年级C.3-4年级D.2-4年级

8.我国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研究发现,在关于行为意向与行为结果的判断上,5岁儿童大多根据后果判断,而(儿童已发生转折,意向性判断已发展到优势。

A.3岁B.7岁C.5岁D.9岁

9.勒纳伯格认为(期间为语言发展关键期。

A.1-5岁B.1-3岁C.2岁到青春期D.5-15岁

10.(儿童已经能够调整自己的言语以适应不同的听者。

A.4岁B.1岁C.8岁D.12岁

11.(发明了一种称为“视崖”的装置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A.吉布森B.皮亚杰C.班杜拉D.斯腾

12.心理学家(提出了智商的概念。

A.吉布森B.皮亚杰C.班杜拉D.斯腾

13.在(期间,婴儿对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怯生。

A.1-2岁B.2-4月C.7-9月D.5岁

14.(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

A.自我B.超我C.道德伦理D.本我

15.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指(儿童。

A.2-7岁B.6-7岁到11-12岁

C.2-5岁D.12-18岁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关键期:

2.临床法:

3.常模:

4.亲社会行为: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单词句的特点。

2.比纳-西蒙作为测验界的先驱,他们在哪三方面的工作成为了很重要的原则?

3.简述学习理论发展的三种减轻儿童恐惧的治疗技术。

4.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题(10分

阐述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和成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儿童在发展时怎样变化;这些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观察法

3.控制/改变/操纵

4.相关关系

5.个案研究6.婴儿的学习7.勒纳伯格9.将来10.事件可能性策略11.活动方式13.认知策略14.注意的控制

15.社会能力16.操作17.中间型18.道德情感19.父母的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D2.A3.D4.C5.D

6.B7.A8.B9.C10.A

11.A12.D13.C14.D15.A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2.×3.√4.×5.√

6.√7.×8.√9.√10.√

11.√12.√13.√14.√15.×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就是某一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内外条件极为敏感且发展迅速的时期,错过这一时期或在这一时期受到阻碍,所造成的发展损失将难以弥补。

2.通过对儿童的观察、谈话和儿童的实物操作等手段,多方面收集儿童心理活动的有关材料加以分析、综合,以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3.具有某些特征的群体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得分。

4.也称积极性社会性行为或利他行为,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者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第一:

单词句与动作紧密结合。

第二:

单词句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

第三:

词性不确定。

2.第一:

结合实际经验选取测验项目;

第二:

测量高级的心理过程而不是停留在简单机能的测量

第三:

重视实际年龄与智力的关系。

3.第一:

对抗性条件作用,其基本原则是将引起情绪反应的典型的恐惧刺激与愉快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出现。

第二:

脱敏作用,其基本假设是与非压力情境相联系的身体状态是与恐惧反应不相容的、相互抵消的。

第三:

榜样作用。

4.姓名。

儿童对不常见或陌生的名字倾向于作出消极反应。

外表。

身体外表的吸引力在儿童和成人的交往反应和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年龄。

儿童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同一年龄的儿童做朋友。

性别。

学前时期,同性伙伴就更喜欢在一起玩,这种倾向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在增长。

社会技能。

一般将儿童的同伴团体的地位分为五种,受欢迎型、普通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矛盾型,每一种社会地位都与特定的社会行为相联系。

六、论述题(10分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指0到2岁的儿童,其主要特征和成就有:

婴儿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寻找刺激物和延长对有趣景象的注意时间,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对因果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简单推理,手段目的关系,不在眼前、复杂行为模仿的开始,想象游戏和符号思维。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心理发展的特点的是:

A、方向性B、顺序性C、阶段性D、社会性

2、认母的关键期是;(

A、2—3个月B、5—6个月C、1—2个月D、1岁前

3、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

A、2-3岁B、1.5-2岁C、1-1.5岁D、4-5岁

4、不属于儿童口吃的原因的是(

A、生理原因B、心理原因C、暗示D、模仿

5、“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

6、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

A、10-15分钟B、8-10分钟C、5-8分钟D、15-20分钟

7、顶叶属于:

A、运动中枢B、体觉中枢C、视觉中枢D、听觉中枢

8、使用排除法时,小班的图片为(

A、3张B、4张C、5张D、6张

9、儿童大脑中接受,加工和保持信息的结构是(

A、脑干B、大脑皮层C、后脑D、沟回

10、大班幼儿的游戏多为(

A、规则性游戏B、角色性游戏C、模仿性游戏D、社交性游戏

二、填空题

1、传统气质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3、2岁以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

4、婴儿形成对父母的依恋是在__________月时。

5、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是__________。

6、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

7、人们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过程。

8、儿童大脑皮层各区成熟最晚到是__________。

9、第二信号系统是以_______最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10、__________保证了新生儿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三、名词解释:

1、无意想象2、超限拟制3、亲子关系4、观察法5、电报句

四、简答题

1、怎样培养幼儿想象力?

2、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表现在那些方面?

3、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4、亲子交往的重要性是什么?

5、为什么普通话要从小抓起?

五、应用题

怎么样运用同伴提名法?

答案

一、选择

1、D2、B3、B4、C5、B6、C7、B8、B9、C10、A

二、填空体

1、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多血质2、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3、游戏4、7—8个月5、4岁6、先听懂,后会说7、识记、保持、回忆8、额叶9、词10、无条件反射

三、名词解释

1、指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指当刺激超过一定的强度或持续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产生疲劳,导致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降低,从而进入抑制状态。

3、儿童与父母(包括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几所伴随着的一种情感关系。

4、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5、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较单词句明确,但是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是成人的电报是文件。

四、简答题

1、①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是他们都获得一些进行想象加工的“原材料”②启发、鼓励儿童大胆想象。

③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创设发展幼儿想象的必要条件④注重原型启发⑤绘画补画

2、①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②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③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④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3、①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性思维

②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③从思维反映的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

4、①婴儿失去与母亲的交往,也就失去了背爱与爱的权利②母亲是婴儿与客观世界的“中间人”

③缺少与成人的交往,婴儿的环境就变成了没有“应答性的”死环境④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

5、幼儿正确发音的能力是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和大脑皮层对发音器官的调节机能的发展而提高的。

幼儿发音的能力提高很快,特别是3-4岁期间。

在正确的教育下4岁儿童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而发音方面的类似问题在正确教育下是可以纠正的。

特别是4岁左右,可以说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儿童几乎可以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任何发音。

因此必须注意幼儿,特别是3-4岁儿童的正确发音。

推广普通话也要从小做起。

五、应用题

同过同伴对儿童的提名情况,了解,某一儿童在同伴社交中的地位。

就是在儿童集体活动的现场,挑选一处既能使幼儿看到其他所有的同伴,又不至于使儿童为别人干扰、分心的地方,逐个向每一个幼儿提问:

“你最喜欢班上哪3个小朋友?

”(负提名,详细记录幼儿的提名情况。

如果某一幼儿被提名为“最喜欢的小朋友”,他就被载正提名上记1分;相反,如果被提名为“最不喜欢的小朋友”,则就在负提名上记1分。

综合全班幼儿的回答,便可以得出每个幼儿的正、负提名总分。

据此便可以判断某个幼儿被程度,从而判断其同伴社交地位的类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

2、下列属4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的是

A、条件反射B、强制性颈反射C、吮吸反射D、眨眼反射

3、下列属于心理发展的特点的是:

A、方向性B、顺序性C、阶段性D、社会性

4、“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

5、下列关于动作发展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分化动作到整体动作

B、从上步动作到下部动作

C、从小肌肉动作到达肌肉动作

D、从有意动作到无意动作

6、学前儿童指的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称为

A、0—6、7岁幼儿B、3—3、7岁幼儿C、3—6、7岁幼儿D、3—12岁青少年

7、是先学前儿童戏里特点的最突出表现

A闹独立B爱睡觉C爱吵架D闹分裂

8、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为(

A、思维具体形象B、想象与现实的统一

C、好学、好问D、个性初具雏形

9、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为(

A、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B、思维具体形象

C、个性初具雏形D、爱模仿性

10、学前儿童颜色(辨色力在(发生的。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

二、填空题:

1、小班幼儿的思维还明显保留着学前儿童的思维典型性_______,大班出现_______的萌芽。

2、在人的一生的发展中有两个加速期,6岁之前整个身心发展非常迅速,称为______________,6岁到青少年以前,发展速度比较均衡,青少年期,发展又迅速起来,进入_______。

3、_______岁时口语发展的关键期,_______是图形知觉发展的干建起,学外语最好不要超过______岁。

4、___岁前儿童没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和意图,他们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基本是____之中获得的

5、智慧性动作的出现,标志着_______的发生。

6、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有:

无条件食物反射_______,_______,抓握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走反射_______。

7、思维方式呈现三种不同的形态: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8、婴儿发展方向有_______、_______。

9、学前儿童最明显的特点是_______。

10、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构成学前儿童的能力

三、名词解释:

1、观察法:

2、危机期:

3、实验法:

4、具体形象思维:

5、自我意识萌芽:

四、简答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社会化趋势

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5、简述幼儿性格年龄特征

五、应用

1、试述造成幼儿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矫正“口吃”。

答案

一、选择

1、C2、B3、C4、A5、B6、A7、B8、A9、C10、C

二、填空

1、直觉行动性、抽象逻辑思维2、第一加速期3、2-34124、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谈话和作品分析法5、观察法、自然实验法、调查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6、无条件防御反射无条件定向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强制性颈反射游泳反射7、2-34-5坐8、首尾方向近远方向9、好玩好动10、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三、名词解释

1、观察法: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2、危机期:

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的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

3、实验法:

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学前儿童条件,以引起某种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4、测验法:

根据现成量表和测验程序来了解儿童发展的水平或状态的方法。

5、自我意识萌芽: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先学前儿童通过“人”与“我”的比较,逐渐认识到作为客体的外界事物和作为主体的自己,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的认识

四、简答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包括哪些方面?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即发展的方向、顺序。

这种发展方向和顺势带有客观规律性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2、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社会化趋势

情感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表情日渐社会化。

3、先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言语真正形成思维能力出现自我意识萌芽

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对心理的主动调节;从零乱到成体系。

5、简述幼儿性格年龄特征?

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五、应用题

生理原因:

由于2—4岁儿童的言语调节机能还不完善,造成连续发音的困难。

心理原因:

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造成的。

从“思想”转换成言语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和更好的表达形式而感到焦急,也可能会因为发音的速度赶不上思想闪现的速度而造成二者的脱节。

会使儿童处于紧张状态,而这种紧张可能造成发音器官的细微抽搐和痉挛,出现了发音停滞和无意识地重复基本音节的情况。

经常性的紧张便成为习惯,以至于每次遇到类似的词语或情境时,都出现同样的“症状”。

模仿,幼儿的好奇心强,爱模仿,班上某个孩子偶尔会出现“口吃”,会使他们觉得有趣儿,“好玩儿”而加以模仿,最后不自觉地形成习惯。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2.具体形象思维3.记忆策略4.自传体记忆5.亲社会行为6.依恋7.观察学习

8.关键期9.知觉10.亲子关系11.象征性游戏

二、填空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和(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三种方法。

6.调查法包括(、(、(和(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

12岁达1400克(即成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