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5685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美术教育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园美术教育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园美术教育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园美术教育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园美术教育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美术教育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docx

《幼儿园美术教育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美术教育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美术教育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docx

幼儿园美术教育及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

幼儿园美术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这种看法始于古希腊。

●我国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

●美国学者加登纳认为,艺术是“主体知识的交流”。

●儿童美术是他们本真的生命活动。

●儿童的美术活动就是一种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没有直接功利性的,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的需要的满足。

●儿童的美术是他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所显示的就是一种感性的对世界的把握。

幼儿的这种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表现出思维的直觉性、具象符号性和情感性的特点。

●毕加索的作品《和平》

●丰子恺先生认为,美的批评有:

1印象的批评

2分析的批评

3综合的批评

●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儿童美术教学的作用/儿童美术教育如何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

1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2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3儿童美术与儿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

●儿童画中的“蝌蚪人”实际上就是儿童的视觉感知对人体简化的结果。

●儿童的审美感知实际上就是通过创造一种与外在对象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对象的活动,是一种对于“类特征”的“简化”知觉,一种形成“知觉概念”的活动。

●美术活动不是靠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的,而是靠想象来进行的。

●2岁以后,儿童的表征与象征方式是以形象为主。

●皮亚杰把2~4岁称为象征思维阶段。

●儿童的象征游戏的产生就是象征功能的标志之一。

●以情感为特质是儿童的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康德就说审美意象就是由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显现。

●儿童想象中的审美成分更多一些,更接近于审美想象;而成人的想象则更接近于科学想象。

●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情感。

这是一种脱离了个体的情感,是人类普遍共有的情感。

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这种情感正是人类的这种普遍情感。

●英国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认为,儿童情感情绪的发生比理性认识的发生要早得多,资历也古老得多。

●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被称为工具论。

●罗恩菲尔德认为创造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潜能。

●罗恩菲尔德认为儿童美术发展经历了:

1涂鸦期(2~4岁)

2前图式期(4~7岁)

3图式期(7~9岁)

4写实萌芽阶段(9~11岁)

5拟写实阶段(11、12~14、15岁)

●罗恩菲尔德被称为“美术教育之父”。

●罗恩菲尔德特别提出了知觉的视觉模式和触觉模式这组概念。

●艾斯纳和格里尔的美术教育理论被称为本质论,也被称为“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DBAE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称为美国美术教育的主流。

●艾斯纳举例说,在儿童美术创作方面,可以有三个评价标准(目标):

1儿童在工作中显示出来的技巧

2其美学性与表现性

3美术作品中想象力运用的程度

●西泽克认为,儿童具有天生的绘画能力。

●西泽克认为,儿童美术教育的第一目的就是发展创造力。

●西泽克被后人誉为“儿童绘画之父”。

他是发现儿童绘画的第一人。

●儿童美术欣赏阶段:

把0~7岁儿童美术欣赏的发展分为本能直觉期(0~2岁)和艺术符号感知占优势时期(2~6、7岁)。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儿童美术欣赏是其视觉的功能。

●本能直觉期的欣赏主要表现为对形式审美要素的直觉敏感性和注意的选择性,是纯表面的和直觉的。

主要通过视、听、动的协调活动进行信息的相互交换。

●美术的两个基本要素——形与色

●在美术欣赏感知和理解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

1在自发情况下,儿童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先于对作品形式的感知

2在教育的干预下,幼儿能感知么术作品的某些形式审美特征

3幼儿更喜欢感知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快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以及色彩明快的美术作品

●《巴黎市街风景》(莫奈)、《百老汇爵士乐》(蒙德里安)

●在线条与形状的感知方面,幼儿总是喜欢把它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谈论。

●4岁时期是儿童感知图形的敏感期。

●儿童的美术欣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笼统到分化,从没有标准到具有一定的标准,从以自己主观的情感偏好为主到比较客观的分析为主逐步发展的过程。

●陈鹤琴把学前儿童的美术发展划分为:

1涂鸦期(1.5~3.5岁)

2象征期(3.5~5岁)

3图式期(5~7岁)

●涂鸦期的特点:

1根本特点是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

2没有预想、没有构思

3把涂鸦作为一种游戏活动

●从开始涂鸦到脱离涂鸦,这一时期的发展又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未分化的涂鸦(1.5~2岁)

2控制涂鸦(2~2.5岁)

3圆形涂鸦(2.5~3岁)

4命名涂鸦(3~3.5岁)

●象征期儿童所画的图像是一种象征的图式。

其典型表现就是儿童笔下的“蝌蚪人”。

●“蝌蚪人”它是3~4岁儿童绘画中常出现的人物造型。

●蝌蚪人发生在幼儿的象征期。

●涂鸦期的指导建议:

1鼓励

2应为儿童创设必要的涂鸦条件

3要对儿童的涂鸦进行指导

●细节绘画是图式期儿童绘画中造型的基本特征之一。

●幼儿在绘画中还存在一些独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拟人化

2“透明”画

3展开式

4“夸张法”

●皮亚杰曾把儿童的泛灵论与知觉的发展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

1对自己和经验不加区分,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己一样具有相同的心理(4岁以前)

2认为只有活动着的对象才有生命、有心理(4~6、7岁)

3能将依靠自己的力量使物体活动的对象和因为其他力量使物体活动的对象加以区分,认为只有前者才有生命和心理(8~10岁)

●“透明”画和展开式的画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产物。

●皮亚杰曾称2岁左右的儿童发生过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即儿童已获得了客体的永久性——虽然物体看不见、摸不着,但他们仍然指导这个物体是存在的。

这种客体的永久性在幼儿绘画领域中的表现就是“透明”画和展开式的画法。

●儿童手工的发展:

1无目的的活动期(2~4岁)

2基本形状期(4~5岁)

3样式化期(5~7岁)

●无目的活动期,具体表现在泥塑活动中,这一时期的儿童不能有目的的制作出形象。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哈格里维斯在《儿童与艺术》一书中认为这种早期的探索“是动作定向的,它仅仅是‘接近’和‘拿取’面团的动作,这并不能导致任何一个物体的努力。

这时孩子的行为明显地表现了他仍然不能想象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儿童手工发展的基本形状期大约相当于绘画中的象征期。

●基本形状期初期儿童用泥塑出的“蝌蚪人”。

●泥塑“蝌蚪人”发生在基本形状期。

●两大理论流派——工具论和本质论为理论依据的。

●工具论以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和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为代表。

他们强调美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顺应式的美术创作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全发展,是一种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目标。

●本质论是以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古力为代表。

他们提出“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简称(DBAE),认为,美术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以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为内容的课程的学习,使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发展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是一种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目标。

●艺术领域的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总目标可以表述为:

1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对美具有敏感性

2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通过各种造型要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美术创造的乐趣

3初步尝试不同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原则

1活动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发展

2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

●美术教育活动目标通常有三种表述方式:

1行为目标

2展开性目标

3表现性目标

●展开性目标陈述的是幼儿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

●行为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

●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在幼儿参与某种活动后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

●教育部颁布的《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以下原则: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即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

1欣赏

2绘画

3手工

●欣赏对象及其类型:

1绘画作品

2雕塑作品

3工艺美术作品

4建筑艺术

5儿童美术作品

6自然景物

7周围环境

●欣赏知识与技能:

1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

如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

2作品主题的分析。

如艺术家的意图

3对作品的联想

4对作品的表达

5作品的背景知识、如艺术家的生平等

●幼儿绘画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

1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和使用

2绘画的形式语言

3绘画的题材

●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思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美术教育中幼儿所要学习的绘画形式语言主要有线条、形状、色彩和构图。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1审美性原则

2创造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无论活动目标的制订、活动内容的选择,还是活动的实施都应注意审美性。

即活动应使以幼儿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为主,活动的内容应是由潜在的审美价值的,活动实施中注意审美环境的创设,审美特征的感知、理解与创造,审美情感的熏陶等。

审美性原则是由美术的性质、幼儿美术教育的审美性质所决定的。

●教育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是根据教育的目的和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

●幼儿园美术教育原则是根据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的、美术本身的特性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的,是整个幼儿园美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

一、各年龄阶段绘画活动目标

1、小班(3-4岁)

(1)认知目标

·初步认识绘画的工具和材料

·学会辨别红、黄、蓝、绿、橙等几种基本的颜色,并能说出名称;

·学会辨别和感受直线、曲线、折线及各种线条的变化。

(2)情感目标

·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能愉快大胆地作画。

(3)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蜡笔、水彩笔、棉签等工具进行涂染;

·能画出直线、曲线、折线,并能表现线条的方向、粗细、疏密;

·学会用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表现物体的轮廓特征。

(4)创造目标

·引导儿童在涂抹过程中把画面画满;

·初步学会用图形和线条组合创造各种图式。

2、中班(4-5岁)

(1)认知目标

·能较准确地把握形状的基本结构,理解形状符号的象征意义;

·认识常见的固有色,说出它们的名称。

(2)情感目标

·喜欢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3)技能目标

·学会运用图形组合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会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初步有目的地设色、配色;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围绕主题安排画面,能表现出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

(4)创造目标

·能大胆地按意愿作画。

3、大班(5-6岁)

(1)认知目标

·认识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各种空间关系;

·增强配色意识,提高对颜色变化的辨析能力;

·知道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能表现不同效果的作品。

(2)情感目标

·在安排画面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均衡、对称、变化等形式美。

(3)技能目标

·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人物、动物的动态;

·能运用对比色、类似色、同种色等多种配色方法,注意色彩的整体感和内容的联系;

·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表现一定的情节,并变化多种安排画面的方法。

(4)创造目标

·综合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绘画创作。

(二)各年龄阶段手工活动目标

1、小班(3-4岁)

(1)认知目标

·初步熟悉泥工、纸工等材料、工具;

·了解泥的可塑性质;

·了解纸的性质。

(2)情感目标

·通过玩泥、撕纸等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

(3)技能目标

·掌握泥工中团圆、搓长、压扁等基本技能;

·学习撕纸、粘贴,初步撕出简单形状并粘贴成画;

·初步学会用自然材料(石子、豆子、树叶等)拼贴造型;

·学会用印章、纸团、木块等材料,蘸上颜色在纸上敲印。

(4)创造目标

·能大胆地运用印章、纸团、木块等材料在纸上按意愿压印。

2、中班(4-5岁)

(1)认知目标

·进一步熟悉泥工、纸工及自制玩具的工具和材料。

(2)情感目标

·通过泥工、纸工及自制工具的活动来积极投入手工作品的创作,并培养儿童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技能目标

·能正确使用剪刀剪出方形、圆形、三角形及组合形体,并拼贴成画;

·掌握折纸的基本技能,折出简单的玩具;

·学习用泥塑造出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掌握撕纸的基本技能,撕出简单的物体轮廓。

(4)创造目标

·能大胆地运用泥按意愿塑造;

·能大胆地用纸按意愿撕、剪出各种物体轮廓。

3、大班(5-6岁)

(1)认知目标

·了解各种纸张的不同性质,知道不同性质的纸张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

·对自制玩具的材料加以分类,以获得选择、收集这些材料的经验。

(2)情感目标

·体验综合运用不同手工材料制作作品的快乐;

·喜欢用手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技能目标

·用泥塑造人物、动物等较复杂结构的形体,能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和细节;

·能集体分工合作塑造群像,表现某一主题或场面;

·能用各种纸张制作立体玩具;

·能用无毒、安全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并加以装饰。

(4)创造目标

·能综合运用剪、折、撕、粘、连接等技能,独立设计制作玩具。

(三)各年龄阶段美术欣赏活动目标

1、小班(3-4岁)

(1)认知目标

·知道从自然景物、艺术作品中能享受到视觉艺术的美。

(2)情感目标

·喜欢观看、欣赏艺术作品;

·对美术作品、图书中的各种形象艺术感兴趣;

·初步体验作品中具有不同“性格”的线条;

·通过欣赏老师及同伴的作品培养对欣赏的兴趣。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会运用线条表现力度感、节奏感。

(4)创造目标

·初步运用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2、中班(4-5岁)

(1)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2)情感目标

·能体验作品中线条、形状、色彩、质地等;

·通过欣赏产生与作品相一致的感受。

(3)技能目标

·感受作品的色彩变化及相互关系;

·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鲜明性和象征性,并体验其情感;

·感受作品的构成,体验作品的对称、均衡、节奏。

(4)创造目标

·通过欣赏,说出自己喜爱或不喜爱作品的理由,并对作品作简单评价。

3、大班(5-6岁)

(1)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了解作品的形状、色彩、结构等美术要素;

·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艺术风格和创作意图。

(2)情感目标

·喜欢各种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

(3)技能目标

·能感受作品的色调、色彩之间的变化;

·能感受作品中形象的象征性、寓意性;能感受作品中的形式美。

(4)创造目标

·在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时,能讲述自己独特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