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杆及基础等前期施工指导手册试用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5671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杆及基础等前期施工指导手册试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立杆及基础等前期施工指导手册试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立杆及基础等前期施工指导手册试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立杆及基础等前期施工指导手册试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立杆及基础等前期施工指导手册试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杆及基础等前期施工指导手册试用版.docx

《立杆及基础等前期施工指导手册试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杆及基础等前期施工指导手册试用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杆及基础等前期施工指导手册试用版.docx

立杆及基础等前期施工指导手册试用版

 

文件编号:

立杆及基础等前期

施工指导手册

(试用版)

编制:

编制部门:

国内营销工程部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

年月日生效日期:

年月日

ZHEJIANGDAHUATECHNOLOGYCO.,LTD.

第一章概述

本手册是为了让项目实施人员尽快掌握施工要求及方法,保证施工质量,供相关人员参考,由于现场情况不一,实际操作情况还需要进行调整,如有不妥之处及改进建议,请及时反馈,邮箱:

dh

第二章施工方法及工艺

工程施工可参考以下流程:

1.工程勘察

现场勘察就是了解现场情况,把所有需要记录的数据通过拍照、绘图等方式详细地记录下来,并编制成文档及图纸,在施工前需完成勘察工作。

可参考“项目现场勘察手册和勘察表”。

2.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必备的各种施工用具及计量仪器设备(见附表一),检查各种设备的性能,保证满足施工要求。

●组织施工组成员学习施工安全知识,准备安全防护用具。

●一切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展开施工。

3.立杆基础施工

(1)确定基础位置

立杆基础开挖时,首先根据前期勘察资料或借助纬度仪、GPS等仪器,落实点位具体位置,并根据施工图确定基础开挖具体位置。

(2)基础尺寸参考

基础开挖需要根据立杆横臂(以L杆为例)确定立杆基础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如现场条件不满足时应保证立杆基础的体积和设计体积相等,基础规格可参考下表。

序号

立杆横臂

基础尺寸(参考)

备注

1

4-6M

1.2*1.2*1.5

 

2

9M

1.5*1.5*2 

 

3

12M

1.8*1.8*2.5

 

4

 

若立杆防风等级高于8级、抗震等级高于5级或基础开挖处土质松的话,基础均需要加大。

(3)基础施工流程

基础浇筑完成后,必须要养护一段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养护期内温度确保零上5摄氏度及以上。

对掺用缓凝外加剂、矿物掺和料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以确保混凝土能达到一定的安装强度。

基础的浇注、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GB50204-2002的要求。

立杆基础的开挖流程,如下面所示:

基础在开挖过程中需注意垂直、美观,一般土质情况下打两根角钢(一般情况1.5m)下去,做接地使用,如下图:

两根角钢,通过扁铁和地笼焊接,并将地笼固定,固定时需要注意地笼的相位,确保杆件横臂垂直车辆行驶方向,如下图:

地笼内引入PE管,固定住,并通往杆件配套的手井,如下图:

在浇灌过程中,混凝土尽量对准地笼中间浇灌,以免地笼偏移,并保证浇灌过程中分三次震动,浇灌后立即使用水平仪测量地笼是否安装垂直,如下图:

浇灌后的基础效果图,如下图:

4.接地施工

前端设备安装于室外,易遭到雷电打击;前端设备的电源一般在现场就近取用,易受雷电波影响产生高压和浪涌电流;如果没有必要的防雷、避雷措施,前端设备的运行将得不到保障,有可能导致摄像主机等设备短期内大量损坏,使系统瘫痪。

为了前端设备能可靠、长久地运行,摄像机杆、前端机箱及相应设备须接地。

接地体施工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1992

1)立杆采用整体接地;

2)设备机箱内设接地柱或接地排,将机箱内设备接地,并将接地柱或接地排与立杆接地极相连;

3)接地方式如下示意图所示:

在基坑底部打两根角钢(一般情况1.5m)下去,角钢与基础地笼用40×4mm扁钢焊接,保证立杆整体接地。

扁钢焊接至立杆配套手井,预留接头。

从手井内扁钢接头处引接地线入设备箱接地柱或接地排。

接地线使用软质铜绞线,其截面为10mm²以上。

确保接地电阻<4Ω,如测试未达标准,则采用扩大地网(增加接地角钢数量,直至接地电阻<4Ω)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两个角钢之间距离3米,用扁钢焊接连接。

可以在开挖预埋管道时的沟道里打入,与PE管一起埋好。

也可现场全部恢复再做接地桩,需注意避开地下管道。

焊接处用磷化液或防锈液等做防锈处理。

增加的角钢通过扁钢与立杆配套手井内的扁钢焊接。

5.落地机柜安装施工

(1)落地机柜安装方法

落地机柜基础长宽高尺寸为0.8m×0.6m×0.8m,基础浇筑完成后,必须要养护一段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养护期内温度确保零上5摄氏度及以上。

对掺用缓凝外加剂、矿物掺和料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以确保混凝土能达到一定的安装强度。

基础的浇注、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GB50204-2002的要求。

机柜基础示意图如下:

机柜基础在浇灌过程一定注意不要有杂物或混凝土进入管道,保证管道口有保护措施(可用塑料袋封住管口)。

穿线管路保证完好通向各连接井内。

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整平、夯实基底,控制标高;施工完毕,基础分层回填夯实。

采用C25混凝土现浇,表面与基础顶面平齐并保持水平。

机柜安装于基础上一般有两种方式:

1、基础内浇筑了机箱预埋件(即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埋件和机箱一起设计、生产);2、基础内无预埋件,通过打膨胀螺丝(即采用素混凝土基础)。

方式一如下图所示:

方式二如下图所示,在红点处打入4个膨胀螺丝,具体打入位置参考机箱尺寸:

(2)落地机柜安装工艺

●安装机柜时注意机柜门垂直马路,并保证机柜安装垂直牢固;

●在机柜门之前留有一定空间,便于机柜门开合及人员操作设备留有一定的空间;

●落地机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6.挂杆机箱安装施工

(1)挂杆机箱安装方法

挂杆机箱长宽深尺寸为0.6m×0.5m×0.4m。

挂杆机箱示意图如下,一般和杆件一起设计生产:

机箱安装方式,机箱与底座之间用四个螺丝固定,且底座开孔用于穿线。

机箱安装方式,机箱与杆件之间采用抱箍固定,且机箱底座开孔与杆件之间用金属波纹管相连穿线。

(2)挂杆机柜安装工艺

●安装机柜时注意机柜门垂直马路,并保证机柜安装牢固。

7.手井施工

(1)手井施工方法

手井长宽高尺寸为0.6m×0.6m×0.4m,做手井的同时铺设好穿线管。

手井施工方法如图:

混凝土手井

复合材料手井

过夜基坑需加盖保护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手井施工工艺

●混凝土井圈及混凝土井盖均为预制件,砌体使用砖块及普通硅酸盐水泥,手井内外壁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0mm。

●手井采用明挖法施工,整平、夯实基底,严格控制标高;施工完毕,基础分层回填夯实,手井底部应设有渗水孔。

●手井盖可根据环境要求选配混凝土井盖或复合材料井盖。

8.立杆安装施工

(1)立杆吊装方法

立杆需在基础养护一段时间后进行,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养护期内温度确保零上5摄氏度及以上。

对掺用缓凝外加剂、矿物掺和料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以确保混凝土能达到一定的安装强度。

吊装如下,以L杆为例:

1、在路面上先将立杆和横杆固定,如下图:

2、在杆件内穿好铁丝,用于穿线缆,如下图:

3、在横杆顶端绑上绳索,吊装时调整杆件位置用,如下图:

4、吊杆过程,如下图:

5、调整好杆件位置后,将杆件固定,如下图:

(2)立杆吊装工艺

1、立杆在现场组装前,需提前和路政及交警部门协调沟通好,对车流量较大的路段需要有专人疏导交通,在不影响交通和确保人员安全情况下进行。

2、立杆吊装区,使用安全路锥和警示牌隔离。

3、立杆组装吊装时,占用道路宽度不超过7米,白天吊杆道路封闭距离与作业区保持最少30米,夜间作业情况下必须架设警示灯顺延至30M到150M之间处,所有现场人员(包括施工和指挥人员)必须穿着反光背心。

4、施工期间严禁同一个卡口2根杆件同时安装,且同一时间段内仅有一组杆件临时占用道路安装。

5、在立杆吊装调整过程中,需保证横杆与竖杆的垂直度与平衡度。

9.线圈切割及线圈铺设施工

(1)线圈切割施工方法

地感线圈切割位置参考勘察资料现场布局图所示。

线圈切割的流程,如下面所示。

1、划线:

按照施工图画上开槽尺寸线。

2、切槽:

用开槽机(柴油切割机)按图施工,首先应当切割距路边最远的线圈槽和引线槽,这样避免导线的交叉和减少导线接头。

3、槽内清理:

开槽后要对槽内进行清理,使槽内无硬渣,槽底平整,保持干燥,必须用空压机吹槽。

4、槽内下线:

在路边手井中预留1.5米线圈线后再引至线圈环形槽边,在其中按顺时针紧绕圈,再将另一端引到路边手井中,从环形线圈到手井中的两线应相互绞合(每米大于20绞)平行,导线下槽后用钝物将其压实(不准用尖锐利器捣压,图中用砂轮滚),最后将导线抽头作序号。

5、填槽:

先用冷浇法,使用环氧树脂使槽内数匝线圈互相粘合保证可靠性,稍等片刻,用热浇法把沥清混合物填入槽内,浇注时要注意沥清温度不能过高(一般80℃左右),并且要灌实不能有气泡,以免影响电参数。

6、结束:

在沥青未完全凝固定型之前,将溢出槽外的沥青铲清。

(2)线圈切割施工工艺

线圈环形槽,其宽度为4至5毫米,双绞部分的槽宽在6至7毫米,槽深都为7至8厘米。

以上线圈的宽度和深度,为使用1.5平方线缆的标准,若使用2.5平方线缆,各尺寸都需相应增加2毫米。

开槽断面齐整,为了避免下线时因拐角弯度过小而损坏导线,在槽的四个拐角处切45o斜角,对线圈起保护作用。

施工按半幅方式进行,以防路面线槽及沥青(或环氧树脂)没有凝固前,汽车将槽边压塌,影响路面强度,应首先封闭半幅交通。

环形线圈按顺时针绕圈,一般绕四圈,出环形线槽后的两线应相互绞合平行(每米大于20绞),最后将导线抽头作序号,参考下图:

多车道时,线圈切割参考下图:

使用吹风机吹干、烘干线槽,并注意烘干时吹风机移动的速度,防止破坏沥青混凝土的化学特性。

线圈可自由放入槽内,按自然状态放线,不可损坏绝缘层,对地要绝缘。

安置线圈的槽内除了线圈本身外不得有其它任何导体。

当环形线圈是被放置于钢筋混泥土的钢筋之上时,线圈线务必在钢筋之上至少5厘米。

安置的线圈应当离任何可移动的金属物品(手井盖等)至少1米以上。

线圈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在500伏电压时测量应大于10MΩ,串联电阻应小于10Ω。

线圈线至车检器间的馈线,其长度保证在300米之内,不要超出此范围,否则会影响检测效果。

线圈和馈线连接点应该位于手井内,并采用焊接方式或紧压方式进行连接,焊接方式将焊接头彼此至少错开20cm,紧压连接用铜或铝套管套在被连接的线缆上,再用压接钳或压接模具压紧套管使芯线保持连接。

连接完成后用绝缘胶带、防水胶带紧裹数匝,并在表面涂上环氧树脂固化,馈线的屏蔽套必须可靠接大地。

布设的每根馈线都两头做好标记。

10.顶管施工

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

顶管施工图如下所示:

首先根据施工图,确定顶管线路走向,根据施工图进行顶管,如下图所示:

顶管完毕后,穿PE管线,如下图所示:

顶管完毕后,现场需要在管道两端制作手井以免管道找不到,并保证手井内管道长度不要过长导致现场穿线困难,一般情况管道出手井内部长为5厘米,管道为了尽量考虑少进水、进泥,尽可能把管道向上翘5至10厘米,并用塑料袋封口,如下图所示:

11.绿化带管线施工

●位置定测:

根据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定测出管道敷设位置。

●开挖:

开挖深度至少30cm,宽度视铺设管道数量而定,开挖过程中,尽可能少破坏绿化植被。

●管道敷设:

绿化带铺设的管道一般使用PE管,在管道基础上划出每根铺设的中心线,按中心线铺管,同层和下层的管之间的接头均应错开。

管道的接头均采用套管螺纹连接,管道连接前,检查端口,进行去毛刺处理,将内口挫成圆形,套管两端周围抹油灰。

●回填:

管道敷设完毕后,应回填泥土,并夯实至与原来高度一致。

●其它:

在施工过程中破坏的边坡,在管道敷设完后,恢复原貌。

12.破路管线施工

(1)施工准备

1、位置定测:

根据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定测出横穿过路管道位置;

2、道路围护:

考虑到施工时需要封道,必须事先向相关部门报批及交警部门现场指挥交通。

施工时进行半侧封道,并做好道路施工警示标识,将施工区域围起来,若需过夜,要做好夜间警示照明灯具的设置。

(2)施工步骤

1、路面切割:

对管线位置用切割机进行切割,切割宽度20cm左右;

2、沟槽开挖:

切割完成后用气镐或破路机(搞头机)破除沥青层或混凝土层并开挖,开挖深度安装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要求,至少开挖60cm深;

3、管道铺设

沟槽开挖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做好管道基础后进行管道铺设,横穿马路用管道必须使用镀锌钢管或聚丙乙烯管等高强度管材,管的公称口径宜为75mm~100mm,管与管接头处应使用套管固定,在进、出窨井端应使用防鼠护套;另在钢管进、出窨井端宜烧制喇叭口并应去除毛刺,以便于线缆敷设

4、沟槽回填

按照道路原有填埋物进行回填,填完每层都需要夯实;

5、道路修复

道路按原状进行修复,并清扫干净;

13.布线施工

(1)线缆选用参考

智能交通综合布线中可能会使用到很多种类的线材,以下对常用到的各类线材做分别介绍:

1.高清主机电源:

RVV3*1.5²线缆从落地机柜引到对应的安装杆的孔位。

2.闪光灯电源线:

RVV3*1.5²线缆从落地机柜引到对应的安装杆的孔位。

3.频闪灯电源线:

RVV3*1.5²线缆从落地机柜引到对应的安装杆的孔位。

4.闪光灯信号线:

电警系统:

RVSP2*0.5²线缆从主机安装杆的孔位引到落地机箱,经信号检测器分路后再引到闪光灯安装孔位;卡口系统:

RVSP2*0.5²线缆从主机安装杆的孔位引到闪光灯安装孔位。

5.频闪灯信号线:

RVSP2*0.5²线缆从主机安装杆的孔位引到频闪灯安装孔位,然后引到落地机柜与信号检测器相连接。

注意连接频闪灯的台数。

6.RS485信号线:

RVSP2*1.0²线缆从落地机柜引到主机安装孔位。

7.红绿灯220V信号线:

RVV2*1.0²线缆从红绿灯控制端口接入到落地机柜的红绿灯信号转换器处。

8.经转换后的红绿灯信号线:

采用RVV2*0.5²的线缆从红绿灯转换器引到信号检测器。

9.环形(地感)线圈线缆:

1.5㎡FVN尼龙护套线。

10.环形(地感)线圈馈线:

RVSP8*0.75²或RVSP4*1.0²的线缆,从线圈井窖处连接到落地机柜。

11.网线:

采用室外超五类铜丝双绞线。

●RVV

RVV全称铜芯聚氯乙稀绝缘聚氯乙稀护套软线,又称轻型聚氯乙烯护套软线,俗称软护套线,是护套线的一种。

R:

代表软线\软结构的意思

V:

聚氯乙烯绝缘

V:

聚氯乙烯护套

P:

屏蔽功能

●RVVP

RVVP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又叫做电气连接抗干扰软电缆,相比RVV多带了1个屏蔽抗干扰功能。

●RVSP

RVSP普通屏蔽铜芯聚氯乙稀绝缘绞型连接软电线,对比RVVP来说就是RVVP是直排线,而RVSP是绞线

●UTP超五类线

双绞线电缆(以下称“双绞线”)是将一对或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而形成的一条传输介质,是目前局域网最常用到的一种布线材料。

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双绞线也因此而得名。

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的布线连接,两端安装有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与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m,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

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则最大传输范围可达500m。

UTP指的是非屏蔽双绞线,超五类UTP非屏蔽双绞线与普通五类双绞线比较,超五类双绞线在传送信号时衰减更小,抗干扰能力更强,在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网络中,用户设备的受干扰程度只有普通五类线的1/4,适用于对网络要求较高的系统。

(2)布线工艺

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2、根据接线图,布设机柜到主机的电源线、网线、485通讯线,根据主机接线图将布好的线缆接到相应的接线端子,线缆接好后轻轻拽拉,检查线缆连接是否牢固。

线缆接好后用标记牌固定到每种型号的线缆上;

3、根据机柜布局图,布设机柜内的存储设备、交换机、车检器、信号检测器等设备;

4、根据接线图纸,从红绿灯控制机柜将控制信号线引到红绿灯信号检测器,并把线路做好标识;

5、根据接线图纸,把机柜内的设备全部连接起来,并做好标记,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接牢;

6、保证每根网线的水晶头都应该是通的,在网线制作完成后需要用网线测通器测量。

网线接线顺序为 

1  2   3    4   5   6   7  8 

橙白 橙  绿白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 

7、有接地极的设备都需要做接地处理;

8、在整套系统调试通过后,把机柜内的线缆捆扎整理好。

14.设备安装

(1)安装主机

主机安装于立杆挑臂上,主机的安装分为三个组件安装。

分别是防护罩、万向节、杆件抱箍。

其中防护罩安装主要是遮阳罩与防护罩主体的安装,抱箍一般和杆件一起订做,用于固定安装位置。

(2)防护罩安装说明及示意图

从主机配件包中找出螺钉、垫柱、四氟垫、垫圈等;

将垫柱固定在护罩上盖上;

将遮阳罩孔对准垫柱中心孔,用螺钉将遮阳罩固定牢固,安装示意图如下(左)所示,安装好后效果图如下(右)所示。

(3)万向节安装说明

首先将防护罩与万向节连接好,如图所示,防护罩底部有2个螺孔:

万向节分为上下两面,其中下面为与防护罩对应的两个螺孔,安装时,将此螺孔与防护罩螺孔对准,使用配件包中的内六角螺丝固定即可完成防护罩与万向节的安装。

同样的方法,用配件包中的螺丝,将万向节的另一面与抱箍固定。

用内六角螺丝将主机与万向节固定好,然后将整个主机固定到杆件横臂的抱箍上。

一般情况下主机的安装位置:

每台主机必须尽量安装到所覆盖区域的中间位置保证车牌正对主机,例如一台主机管一个车道则主机安装于车道中间;一台主机管二个车道则主机安装于二车道中间。

(4)安装补光灯

根据施工图安装补光灯。

使用抱箍固定补光灯,用不锈钢螺母固定,在固定之前可以上下左右调整灯的角度。

补光灯的安装位置,每个车道的补光灯距离对应的主机按照图纸要求安装,现场条件不满足的,尽量按照距离主机远的位置安装。

注意:

补光灯角度调整好之后务必固定好抱箍和补光灯之间的螺母以防止补光灯的角度发生变化。

(5)机箱内设备安装

对机箱内所有线缆做好相应的标签。

机箱及设备必须接地,内部设置专用接地排或接地柱,做好接地标志。

电源配电处安装空开、漏电保护器、防雷器等,做好警告标志。

各设备、元器件固定必须稳定可靠,内部接线平整、美观并留有余量,各类接插件要求连接紧密、准确到位。

箱内电源线与信号线尽量分开绑扎,有明显区分。

箱体内设备安装的所有金属零件,包括螺丝、螺帽和垫圈都应电镀或用不易腐蚀的材料。

(6)设备接线

1、根据系统接线图纸,依次把线缆接到相应的接线端子排上。

接线头建议用压线端子,把线头压好,在没有压线端子的情况下,线缆也可直接接到端子排上,做到线头不露在端子外面,再轻拽以检验接触良好。

接好后把线缆标识更换成标识牌标识清楚。

2、根据补光灯的接线图纸,依次把补光灯的线缆接到相应的接线端子排上。

接线头建议用压线端子,把线头压好,在没有压线端子的情况下,线缆也可直接接到端子排上,做到线头不露在端子外面,再轻拽以检验接触良好。

接好后把线缆标识更换成标识牌标识清楚。

接线完毕后,把灯对准抓拍位置。

3、根据机柜的接线图纸,依次把机柜内的线缆接到相应的接线端子排上。

线缆建议走线槽,线缆长短保留合适。

接线头建议用压线端子,把线头压好,在没有压线端子的情况下,线缆也可直接接到端子排上,做到线头不露在端子外面,再轻拽以检验接触良好。

接好后把线缆标识更换成标识牌标识清楚。

(7)设备通电

线路检查并上电。

1、首先检查电源线的火、地、零接线正确,不短路。

2、其次检查线缆连接是否正确,接触是否完好。

3、检查完毕,给设备供电。

15.系统简单原理

1)卡口:

一般有线圈、视频、雷达三种抓拍方式,主机抓拍车头,一般抓拍一张图片,以线圈为例:

(1)进入第1线圈不抓拍,用于测速;

(2)进入第2线圈抓拍一张图片;

注:

车辆先进入的线圈为第1线圈。

2)卡口型电警:

一般有线圈、视频两种抓拍方式,主机抓拍车尾,一般抓拍三张图片,以线圈为例:

(1)离开第1线圈抓拍第一张照片;

(2)离开第2线圈抓拍第二张照片;

(3)离开第3线圈抓拍第三张照片;

第三章安全保证体系

1.施工前期安全准备

现场项目经理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加强项目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

2.施工安全设施准备

安全路锥、反光背心、安全带、安全帽、警示牌、导向牌、车载爆闪灯、强光手电筒等等;

3.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

(1)安全路锥、警示牌在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及视距不良公路上的摆放要求如下:

普通公路:

在车辆来向的前方距离施工区域150米处(城市道路可根据车流量适当缩短)靠硬路肩或中央护栏(安全的地方)处放置【施工区域警示牌】、距离100米处放置【导向牌】、距离50米处放置【车辆慢行警示牌】,然后用安全路锥将施工区域隔离出来,如下图所示:

高速公路:

在车辆来向的前方距离施工区域1公里处靠硬路肩或中央护栏(安全的地方)处放置【施工作业警示牌】,距离300米左右后放置【施工作业警示牌】,间隔250米左右放置【导向牌】,再间隔200米左右放置【车辆慢行警示牌】,然后用安全路锥将施工区域隔离出来,如下图所示:

视距不良公路:

在车辆来向的前方距离施工区域300米处放置【施工区域警示牌】、距离200米处放置【车辆慢行警示牌】、距离100米处放置【施工区域警示牌】,视现场情况设置旗手,然后用安全路锥将施工区域隔离出来,如下图所示:

(2)施工作业中工具的使用及保管;

(3)登高工具的选择,首选登高车和登高平台,在没有登高车和登高平台情况下,可以选择按上面要求搭建好的脚手架。

对于梯子或不安全的登高工具,我方作业人员有权拒绝登高,如对方人员登此类工具,我方人员有义务提醒和劝导。

搭建脚手架要规范,落脚点要平整严实,无明显晃动,四个脚必须另外加四个支撑架加强固定。

脚手架每层至少有一块踏板,顶层必须两块踏板,在满足安装高度要求情况下须多搭建1层防护层(防护层高度推荐半层高,防护层无需脚踏板),防止人员作业过程中四周无遮挡摔落,作业人员登高作业时必须将人和横臂用安全带绑定。

使用脚手架作为登高工具时,施工中必须有专人在地面看护,确保施工区域非施工人员及车辆进入,协助高空作业人员的工作。

在移动脚手架的时候,脚手架上的作业人员必须下来。

当风力过大时,严禁登高作业。

使用登高车操作,首先需放下全部支撑脚,并确保车体平稳,放置车轮固定器,其次作业人员进入登高栏并确保登高栏紧密,同时不能超过登高栏的有效载荷,有效作业幅度,最后将人和横臂用安全带绑定。

(4)用电及用火安全;

4.安全巡检

项目负责人对工程现场进行安全巡检,对于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注:

安全保证可参考“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附表一:

序号

施工阶段

用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