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5562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丝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葫芦丝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葫芦丝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葫芦丝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葫芦丝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葫芦丝课教案.docx

《葫芦丝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丝课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葫芦丝课教案.docx

葫芦丝课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

葫芦丝“5”音的练习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葫芦丝及其构造,能正确吹奏“5”音。

教材

分析

重点

能用吐音正确吹奏“5”音。

难点

演奏姿势,气息的运用。

教具

葫芦丝

 

一、欣赏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引入

二、简介葫芦丝及其构造。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独有的吹奏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少数民族中。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

常用的有C、D、F、G、等调。

它的主要特点是音色“轻、飘、柔”,曲调柔弱纤细、和谐,可用于独奏和合奏。

构造:

三、介绍演奏姿势、吹奏方法及气息的运用

四、“5”音的练习

练习一4/45---|5---|5---|5---|5---|5---|5---|5---║

演奏提示:

(1)全按作5即筒音为5;

(2)“T”为单吐符号,表示此音要吐奏:

(3)“V”为换气记号,吹到“V”处要换一口气。

1、老师示范。

2、学生练习,师指导。

五、布置课后练习

(1)4/45555|5–––|5555|5–––‖

(2)4/255|555|5555|555|5–|5–‖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葫芦丝“6”音的练习

教学目标

固定手型,使学生能正确吹奏“6”音。

教材

分析

重点

能用吐音正确吹奏“6”音。

难点

演奏姿势,气息的运用及吐音奏法。

教具

葫芦丝班班通

 

一、复习“5”音引入

二、吹奏“5”音练习曲二、三

三、讲解“6”音的指法及吹奏法:

开第一孔,用吐音吹奏,气息充足。

四、“6”音的练习(全按作5)

练习一4/46---|6---|6---|6---|6---|6---|6---|6---║

演奏提示:

(1)看到“T”吐奏:

(2)吹到“V”处要换一口气,养成良好的换气习惯。

3、老师示范。

4、学生练习(注意个别辅导)。

练习二4/45---|6---|5---|6---|5-6-|5-6-|5656|565-║

五、乐理小知识

认识音符:

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

(以5为例)

全音符四拍5---

二分音符两拍5-

四分音符一拍5

六、课后练习

试着吹奏练习三。

4/256|5—|56|5—|56|56|56|5—|

65|6-|65|6-|56|56|56|5-║

教学

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葫芦丝“7”音的练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固定手型,使学生能正确吹奏“7”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教材

分析

重点

用正确的演奏姿势并能用吐音正确吹奏“7”音。

难点

掌握“7”的指法。

教具

葫芦丝班班通

 

一、复习“5”音“6”音引入

二、吹奏“6”音练习曲三

三、乐理小知识

认识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小节|小节|小节║

小节线终止线

四、讲解“7”音的指法及吹奏法:

开第一、二孔,用吐音吹奏,气息不要太强,相对“5”音和“6”音要弱一些。

五、“7”音的练习(全按作5)

练习一4/47---|7---|7---|7---|7---|7---|7---|7---║

演奏提示:

(1)气息要稳定均匀。

(2)拍子要稳定。

5、老师示范。

6、学生练习(注意个别辅导)。

7、试着吹奏练习二(注意连线内的音要吹得流畅、圆润。

要一口气吹完,气息稳定均匀,每个音之间要连得很紧,音与音之间要保持连续,好象一个一个音滑过去。

六、课后练习

《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

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

《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正确演奏《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材

分析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情绪,并能正确演奏。

难点

演奏指法的运用与气息的训练,能够细致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教具

葫芦丝、班班通、电子琴

一、导入

1、播放班班通,欣赏葫芦丝独奏《太阳出来喜洋洋》

2、复习5、6、7音的指法,吐音奏法,连音线的运用。

二、新授《太阳出来喜洋洋》

1、师范奏《太阳出来喜洋洋》

2、让学生跟琴学唱曲谱,注意气息运用及换气符号。

3、音乐小天地:

“║:

║”反复记号,表示这一段要从头重复吹奏一次。

4、逐句教学吹奏。

5、分小组练习,师个别指导。

6、抽个别学生检查学习情况,师评价。

三、展示成果

分组比赛

师打分,评出最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

四、布置课后作业

每个学生吹会并会背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

反思

 

第五课时

课题

葫芦丝“1”音的练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固定手型,使学生能正确吹奏“1”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教材

分析

重点

用正确的演奏姿势并能用吐音正确吹奏“1”音。

难点

掌握“1”的指法。

教具

葫芦丝班班通铃鼓

 

一、复习引入

1、“5、6、7”音阶(上行、下行)

2、《太阳出来喜洋洋》

二、乐理小知识

节拍与节拍规律

音乐中的强拍、弱拍有规律的循环出现叫节拍。

节拍规律:

四分之二拍:

强弱|强弱|

四分之四拍:

强弱次强弱|强弱次强弱|

三、讲解“1”音的指法及吹奏法:

开第一、二、三孔,用吐音吹奏,气流适中。

“1”音的练习(全按作5)

练习一4/41---|1---|1---|1---|1---|1---|1---|1---║

演奏提示:

(1)气息要稳定均匀。

(2)用铃鼓打拍子,拍子要稳定。

8、老师示范。

9、学生练习(注意个别辅导)。

10、试着吹奏:

练习二4/41–7–|6–5–|6–7–|1––0‖

演奏提示:

注意连线内的音要吹得流畅、圆润。

要一口气吹完,气息稳定均匀。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练习

4/25111|765|5566|77|5111|765|5567|11|

77|776|66|675|5111|765|5567|11‖

教学

反思

第六、七课时

课题

葫芦丝“2”音的练习、《沧海一声笑》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吹奏“2”音及乐曲《沧海一声笑》。

教材

分析

重点

用正确的演奏姿势吹奏“2”音及《沧海一声笑》。

难点

掌握“2”的指法,正确吹奏《沧海一声笑》

教具

葫芦丝班班通电子琴铃鼓

 

一、复习引入

1、“5、6、7、1”音阶(上行、下行)练习,注意指法、气息的运用。

二、新课教学

(一)讲解“2”音的指法及吹奏法:

开第一、二、三、四孔,气流适中。

“2”音的练习(全按作5)

练习一4/42---|2---|2---|2---|2---|2---|2---|2---║

演奏提示:

(1)每个2音乐都要吐奏,气息稳定均匀,每小节换一次气。

(2)用铃鼓打拍子,拍子要稳定。

11、老师示范。

12、学生齐练。

13、试着吹奏。

练习二4/4567–|671–|712–|212–|

217–|176–|765–|671–‖

演奏提示:

注意连线内的音要一口气吹完,两小节换一次气,每句开头的音要吐奏。

(二)教学波兰儿歌《沧海一声笑》

1、视唱曲谱

2、老师示范吹奏

3、逐句教学吹奏,连句成曲。

4、分组练习,个别辅导。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练习:

《沧海一声笑》

教学

反思

 

第八课时

课题

葫芦丝“3”音的练习

教学目标

能正确吹奏“3”音和相关曲子。

教材

分析

重点

能用吐音正确吹奏”3“音”和相关曲子。

难点

演奏姿势吐音,歌曲要稳住节奏。

教具

葫芦丝钢琴

 

一、复习前面的曲子《沧海一声笑》

二、“3”音的指法

松开12345孔,按住67孔,即是“3”音。

三、练习”3”音的吹奏方法

练习8个4拍”3”音,每4拍一换气。

四、“3”音的练习曲

练习吹奏《小夜曲》

4/4

 

14、老师示范

2、演奏提示:

(1)两小节一换气的地方注意控制气息;

(2)两个音一拍的要稳住节奏;

(3)一二四拍是一个节奏。

3、学生练习

五、课后练习本首曲子

教学

反思

 

第九课时

课题

葫芦丝“5”音的练习

教学目标

能正确吹奏“5”音和《小夜曲》。

教材

分析

重点

能够较熟练吹奏有”5”音的曲子。

难点

吹奏“5”音气流掌握。

教具

葫芦丝钢琴

 

二、复习《小夜曲》

二、“5”音的指法

松开123456孔,按住第7孔,即是“5”音。

三、练习”5”音的演奏方法

1、吹奏“5”时气流要清缓,不可强吹,把音吹出即可;吹走音头时吐音要轻。

2、“5”音练习吹8个4拍,每4拍一换气。

四、“5”音的练习曲

继续练习吹奏《小夜曲》

4/4

 

1、老师示范演奏

2、跟琴唱谱,并且打着拍子;同时学习反复记号。

3、演奏提示:

(1)有”T”地方要加吐音,注意有连音线的地方吹奏要连贯,不能吹断。

(2)整首曲子是中速稍慢,曲子结束要渐慢。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集体演奏

五、自己吹奏《小夜曲》

教学

反思

 

第十课时

课题

葫芦丝“4”音的练习

教学目标

能正确吹奏“4”音和《欢乐颂》。

教材

分析

重点

能够较熟练吹奏有”4”音的曲子。

难点

吹奏“4”的气流要最缓轻的掌握。

教具

葫芦丝钢琴

 

三、复习《小夜曲》

二、“4”音的指法

按住123457孔,松开第6孔,即是“4”音。

三、练习”4”音的演奏方法

1、

(1)“4”音指法复杂,需反复练习;。

(2)此音较单薄,不像其他音丰满优美,故吹奏4时不要太用力。

2、“4”音练习吹8个4拍,每4拍一换气。

四、“4”音的练习曲

练习吹奏《欢乐颂》

4/4

 

2、老师示范演奏

2、跟琴唱谱,并且打着拍子。

3、演奏提示:

注意吐音和换气。

4、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演奏

五、自己吹奏《欢乐颂》

教学

反思

 

第十一课时

课题

葫芦丝低音“3”的练习

教学目标

能正确吹奏低音“3”和相关的曲子。

教材

分析

重点

能正确吹奏低音“3”和相关的曲子。

难点

低音“5”与“3”的演奏区别

教具

葫芦丝、钢琴

 

一、介绍低音“3”的指法

其指法与低音“5”一样,即关闭所有音孔用最缓的气流发出的音即低音“3”。

二、介绍低音“3”的演奏方法

此音较单薄,练习时一定要注意气息的运用。

同样的指法,靠的是气流的强弱来决定是低音“5”还是低音“3”(强吹为“5”弱吹为“3”)。

三、练习曲

4/43---|5---|3---|6---|3---|

7---|3---|1---|3---|2---|

3---|3---|33213217|31763765|6---║

教学

反思

 

第十二课时

课题

《欢乐颂》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正确吹奏《欢乐颂》

教材

分析

重点

能有感情的吹奏《欢乐颂》

难点

演奏指法的运用与气息的训练

教具

葫芦丝、班班通、电子琴

 

一、导入

播放班班通,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混声合唱的片段

师简介:

《欢乐颂》,又称《快乐颂》(德语为Andie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

而这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不包含文字)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

师:

同学们,既然《欢乐颂》这么出名,大家想不想用我们国家的民族乐器葫芦丝来演奏这首著名的曲子呢?

学生:

想~

二、新授《欢乐颂》

1、复习10个以前学过的音(3567123456)特别是低音4的演奏方法

2、师范奏《欢乐颂》

3、让生跟琴学唱曲谱(注意换气符号与节奏X.X),注意模唱准

4、小组活动(比赛):

学生分组逐句吹奏这首曲子,抽个别学生检查学习情况。

师评价

三、展示成果

1、分组比赛

2、师打分,评出最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

四、布置课后作业

每个学生吹会并会背这首《欢乐颂》

教学

反思

第十三、十四课时

课题

《敖包相会》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正确吹奏《敖包相会》

 

教材

分析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内蒙民歌《敖包相会》,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

难点

演奏指法的运用与气息的训练,根据内蒙民歌的演奏风格和特点,能够细致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教具

葫芦丝、班班通、电子琴

 

一、导入

2、播放班班通,欣赏乌兰图雅演唱的《敖包相会》

2、作品简析:

此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敖包相会》这首歌曲的旋律吸收了内蒙古民歌中的音调进行了再创作。

歌词精炼,寓意深刻与曲调配合得天衣无缝,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辽阔,宽广大草原的美丽景色。

旋律优美流畅,富于激情,表达了草原牧民对党和祖国的无比感激之情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新授《敖包相会》

1、复习10个以前学过的音(3567123456),特别是低音3

2、师范奏《敖包相会》

3、气息练习

慢吸慢呼:

深深地吸一口气,吹一个长音,吸气时要气吸足而不出声,呼气时要求均匀、平稳,时间长而不费力。

3、让生跟琴学唱曲谱,注意气息运用

4、音乐小天地:

“∶‖”双竖线加冒号,表示这一段重复

5、小组活动(比赛):

学生分组逐句吹奏这首曲子,抽个别学生检查学习情况。

师评价

三、展示成果

3、分组比赛

4、师打分,评出最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

四、布置课后作业

每个学生吹会并会背这首《敖包相会》

教学反思

第十五、十六课时

课题

《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正确吹奏“打音”和《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材

分析

重点

能够较熟练吹奏“打音”和《月光下的凤尾竹》

难点

学会吹奏“打音”的技巧

教具

葫芦丝、班班通、电子琴

 

一、导入

播放班班通,欣赏童声合唱《月光下的凤尾竹》,生跟随班班通齐唱

二、练习“打音”的吹奏方法

1、打音的符号为“”,如:

1122应演奏成1122。

2、打音一般在旋律平行或下行时加用,尤其是同度进行时用打音可代替舌吐将同度音打开,其方法是在相同音之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低二度。

3、要求:

按闭发音孔的手指必须有力而富有弹性,并且速度要快。

三、新授《月光下的凤尾竹》

1、师范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2、让学生跟电子琴学唱曲谱

3、把有打音的地方单独练习5遍

4、逐句教学吹奏

5、分小组练习,师个别指导

5、抽个别学生检查学习情况,师评价

四、展示成果

5、分组比赛

6、师打分,评出最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

五、布置课后作业

每个学生吹会并会背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

反思

第十七课时

课题

《映山红》和“倚音”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正确吹奏“倚音”和《映山红》

教材

分析

重点

能够较熟练吹奏“倚音”和《映山红》

难点

吹奏“倚音”的技巧与要求

教具

葫芦丝、班班通、电子琴

 

一、导入

3、播放班班通,欣赏故事《闪闪红星》,让学生对故事有一定了解

师:

这首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特点给人带来的感觉非常连贯、非常优美。

它表达了人民群众想念红军,期待红军块块回来的深情。

2、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映山红》,出示歌词,让生跟随视频一起唱

师:

歌曲《映山红》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

二、练习“倚音”的吹奏方法

1、一般分为单倚音和复倚音

单倚音:

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一个小音符叫单倚音。

记谱:

 2  -|6 - |

 实际效果:

 32 2|16 6|

复倚音:

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小音符在两个以上的叫复倚音。

记谱:

2 ― ― ―| 3 ― ― ―|

实际效果:

 232 2――|561233― -|

2、吹奏倚音时要注意:

①倚音所占的时间,是从本音中抽出来的,不能增加原有拍子的时间。

②吹奏单倚音时,小音符用吐奏,本音不用吐奏。

③吹奏复倚音时,第一个小音符吐奏,其他音(包括本音)都不用吐奏

三、新授《映山红》

1、师范奏《映山红》

2、让学生跟电子琴学唱曲谱,注意气息运用及换气符号。

3、音乐小天地:

ppp特弱pp很弱mp中弱p弱mf中强类似大于号的是渐强类似于小于号的是渐弱

4、把有倚音的地方单独练习5遍,再逐句教学吹奏,分小组练习,师个别指导。

抽个别学生检查学习情况,师评价。

三、布置课后作业:

每个学生吹会并会背这首《映山红》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