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5516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x

会计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xxx

学 号

P102xxxx

已修学分

所属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学位领域

会计硕士

指导教师

xxx

选题时间

201x年x月

研究方向

财务管理

论文题目

X区财政局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优化问题研究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作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组成部分,绩效预算改革为提高政府财政支出的效率,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上预算改革发展的国际趋势,并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与实践,也成为我国未来预算改革与发展的长期目标和方向。

1998年以来我国进行了部门预算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政府采购改革和金财工程建设。

上述财政管理改革基本是投入控制取向的改革措施,对于克服过去财政资金管理混乱、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随着预算投入控制取向改革的深入,人们发现仅仅控制投入,强调财政资金的合规性,并不能保证财政资金使用取得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开始了许多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的改革试点,陆续成立了一些绩效评价的组织机构,初步建立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的还进行了将评价结果应用于预算管理的尝试。

但试点由于制度环境、传统预算管理观念、对绩效预算的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方面从效果上看并不能令人满意,遇到了种种困惑和问题。

这些问题有来自观念层面的、制度层面的也有来自技术层面的。

如对绩效评价与绩效预算的关系,绩效预算与部门预算的关系,投入控制取向改革与绩效管理取向改革的关系,我国当前是否有条件建立绩效预算,如何将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如何推进绩效预算等问题认识模糊,阻碍了绩效预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改革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上进行创新和突破,对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研究和解答。

在财政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表彰大会上,谢旭人部长发表重要讲话。

谢部长指出要“努力开创新形势下财政工作新局面”,着重强调了“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要把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即“坚持完善制度、夯实基础与提高执行力并重,不断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进一步健全财政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财政执法行为。

建立完善年度预算与中长期财政规划相结合的机制,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绩效目标确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有机结合的预算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

完善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增强财政管理透明度。

自觉依法接受人大、审计监督。

经国务院批准,监察部印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监发[2011]6号),选择部分地区和部门开展政府绩效管理工作试点。

其中,财政部作为牵头部门负责“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试点,具体内容包括“牵头组织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推进预算支出绩效管理,创新资金管理方式,扩大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范围,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11年6月28日,监察部在北京召开了相关地区、部门参加的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动员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要求,交流部分地区和部门探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并对开展绩效管理试点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研究意义

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

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

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资金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资金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推进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增强单位支出责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催生新绩效预算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DECD成员国相继掀起了一场与市场化的经济改革相呼应的政府改革运动。

尽管各国政府改革的起因、战略,以及改革的范围、规模、力度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取向,这就是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人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NewpublieManagement,NpM)。

这项改革往往被人们描述为一场追求“三E”(Eeonomy,EffieieneyandEffeCtiVeneSS)为目标的“市场导向的政府改革”。

美国学者英格拉姆(P.Inraham)把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内容概括为:

(1)预算和财政改革;

(2)结构改革;(3)程序或技术层面的改革;(4)相互关系方面的改革。

每一类改革都涉及到公共组织的内部运转及其与外界的关系;每一类改革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公共管理中的问题。

其中,预算制度改革是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预算制参见[美l托马斯·D·林奇着:

《美国公共预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与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相联结:

(1)政府部门对预算资源总量提出的需求,这是“总量配置效率”(aggregateallocationefficient)问题;

(2)预算资源投入到最具价值的地方,这是“配置效率”(allocati。

neffiCiency)问题;(3)与生产相联系的技术效率(echnicaleffiCiency),也就是公共部门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特定公共产品与服务。

健全、良好的政府预算制度是实现总量配置效率、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关键,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国外机构、学者对绩效预算的研究分析

OECD(2008)认为,尽管现在很多国家已经能够在预算文件中编入绩效信息,但仅仅将绩效信息编入预算文件,离真正的绩效预算还有很大的距离。

如果这些国家想真正使用这些绩效信息,他们必须找到一种将绩效信息嵌入预算决策程序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将绩效信息孤立地放在预算文件中。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绩效预算定义,对什么信息应纳入绩效预算,绩效信息作用于预算的那个程序环节也没有达成共识。

甚至绩效信息应不应当用于预算决策程序也存在争议,当然如果用于预算决策程序,究竟怎么做就更成了一个问题。

在各国实践中也不存在单一的绩效预算模式,即使采用相似模式的国家,也根据各自国情、文化背景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绩效预算实现模式。

OECD(2008)将目前出现的绩效预算大体上分成了三种模式:

报告式绩效预算模式(P:

esentationalperformanCebudgeting),绩效信息纳入预算文件或政府其它文件中,绩效信息包含政策目标或成果或两者皆有,但绩效信息既不打算也确实没有在预算决策中发挥作用;知晓式绩效预算模式(performanCe一informedbudgeting),预算资源的分配与项目未来的绩效评价和过去的绩效表现存在间接联系,但绩效信息不起决定。

80年代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推行的绩效预算改革又称新绩效预算(NewPerformanceBudget,NPB)改革以区别于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的绩效预算(PerformaneeBudget,PB)改革。

在绩效评价的技术方法的研究方面,基秋(2002)、波波维奇(2002)、AnB(2001)等将私人部门标杆管理引入公共部门,分析了标杆或者称为基准化的意义。

乔伊斯(2005)、ADB(2001)、NC即(1993)、希德(1998)等分别论述了绩效指标体系应包含的内容和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Saaty、斯皮尔曼、美国兰德公司则提出了确定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用于科学地分配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Carl(2003)认为绩效评价可以从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经营过程角度、人力资源角度、技术和革新角度、合作角度、政策结果角度进行。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在战略计划中涉及;可以在大部分雇员中应用;可以在大部分资金投资中应用;数据可以及时获得;数据可以低成本获得;能够有效评价组织的声誉。

亚洲开发银行(ADB,2001)、乔伊斯(Joyee,2005),Dongsung.Kong(2005),TeresaCurristine(2007)的研究提出,只有将“投入”、“产出”、“结果”等方面的测量结果结合起来,才能获得一个特定公共部门或公共项目的真实绩效信息。

锡拉库扎大学麦克斯韦学院菲利普.G乔伊斯教授指出,绩效评价主要通过资源的分配、机构内部资源的管理以及财政报告三个途径影响了预算的过程,并认为预算使用部门不同预算程序反过来又会影响绩效水平。

Sean(2006)等以公共教育为例来说明不同的绩效评价给管理者反馈的组织的信息是截然不同的,选择绩效评价方法的困难性和选择原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中一个原则应该是绩效评价战略与组织特征的匹配,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对组织的特征分析来选择评价方法。

MarkCrain和BrainO,Roark(2004),Broom和MeGuiee(1995),Melkers和Willoughby(2001),TeresaCurristine(2007)等学者分别对实践中的绩效预算的效果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研究。

大量文献认为绩效预算对改变资源分配影响目前并不显着,仅仅是提升了组织的绩效文化,增加了绩效信息的使用。

乔伊斯(2005),Dongsung.Kong(2005),Caiden(1998)、FrankA.Sehmidtlein(1999)、TeresaCurristine(2007),ADB(2001)等许多学者和机构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实施绩效预算过程中会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包括政治、预算文化和观念、传统预算制度、考评技术和方法等多个方面。

FrankA.SChmidtlein(1999)在研究了公立大学绩效预算取得成效的假设前提后甚至悲观地预言,绩效预算将会和它历史上所经历过的多次反复一样最终会是一场过眼烟云。

上述学者对国外绩效预算的实践分析,使人们对绩效预算所面临的困境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为绩效预算未来的改革提供了线索。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学者对国外一些成果和经验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述评,并对国内某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财政部科研所陈穗红(2001)研究报告《以产出和成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改革国际经验》中,较早研究了国外绩效预算实践情况,并对绩效预算在我国的开展提出了具有开创性的政策建议;财政部科研所(2004)出版了《美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一书,对美国的绩效预算进行了介绍和说明;贾康(2005)、成丽英(2005)研究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绩效预算的实践进展;财政部预算司(2007)总结了中央部门试点情况;赵曼领导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课题组(2007)、马国贤领导的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中心(2007)等对我国教育支出、行政支出、卫生支出、就业支出等的绩效评价试点情况进行了分析。

陈穗红在《以产出和成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改革国际经验》一文中将OECD国家以产出和成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改革主要内容概况为:

(1)管理重点从控制支出(投入)转到重视产出和成果。

(2)将政策制订、计划编制和预算编制相联系,体现战略目标和财政约束。

(3)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

(4)在政府会计、财务报告和预算中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

(5)建立绩效衡量体系和绩效报告、审计制度。

(6)注重预算管理制度与政府其他制度改革的协调配合。

报告认为,我国当前不能照搬国外的改革模式,但是可以结合目前预算改革实际情况,在编制多年预算、开展部门绩效考核、在政府会计和预算第一章导论中部分地采用权责发生制、建立激励机制和适当处理集权和分权关系等方面借鉴国外的改革经验。

财政部科研所白景明副所长在《推行绩效预算必须解决的四个重要问题》中认为,从体制变迁和非体制因素两个角度看问题,我国进行绩效预算有着无法回避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我国是一个财政支出压力异常强劲的国家,这种支出压力迫使我们必须走向绩效预算这种管理模式,高效率的使用资金,更准确的体现政府意图。

其次,推行绩效预算是行政管理改革的必要配套之举。

要落实执政为民的理念,改革政府体制是一种必然,就要重新考虑预算资金的使用结构,需要进行绩效预算改革。

第三,建立财政决策公共选择机制的公众要求需要构建绩效预算。

武汉大学商学院卢洪友、龚锋在《绩效预算比较、问题与前景展望》中认为,国际上新旧绩效预算的区别是绩效考核指标的差异。

旧绩效预算以产出指标衡量政府部门活动的绩效,强调部门或项目的直接产出,具有指标简单、可操作性强、能量化的优点,但其缺陷也很明显,主要是仅仅衡量产出量,忽略了产出的社会价值与效果。

如果一项活动的产出并不能带来有用的社会成果,则产出越大,资源使用的浪费程度也就越高,活动的效率反而越低。

新绩效预算更倾向于使用绩效测量的高级指标,主要关注政府活动产生的社会效果,或者说,新绩效预算更强调预算投入的产出成果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

旧绩效预算关注的焦点则是组织内部的运作效率,而新绩效预算则将焦点转移到资源配置效率与使用效益方面,考察一项预算投入的机会成本是否最小。

正是对公共部门效率的两个不同侧面的强调不同,才有了新旧绩效预算的本质差别。

贾康、白景明在《绩效预算与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要点》认为:

绩效预算是以政府绩效评价为依据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审查预算的预算模式。

推行绩效预算应是我国预算改革可选择的终极模式。

目前我国已开始探索推行绩效预算的可行之路,起点应放在支出评价之上。

李燕、王宇龙《论绩效预算在我国实施的制度约束》中分析了绩效预算实施面临的困难:

1.作为绩效预算的前提,战略规划要求明确目标体系,但这实际上与政府自身行政目标多元化发生了冲突:

一方面是基于效率考虑的战略规划失去了灵活性,另一方面是体现政府多元目标的灵活性抹杀了效率;二是民众偏好表达的不充分和意愿集合的困难;三是支出部门职责难以清晰界定。

2.进行绩效计量的难度很大,原因主要有:

第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政策目标的统筹兼顾与目标本身存在的矛盾导致了在绩效指标选择、绩效目标设定问题上一系列的价值冲突;第二,公共支出与私人支出最大的不同,在于产出不易测量;第三、纳税人不能直接有效参与支出评价并规范政府行为;第四,对公共产品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全面的评估存在许多困难。

3.绩效报告的质量与作用不能令人满意。

支出控制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对未完成绩效的解释说明提出意见;现有绩效的真实性也会由于道德风险而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武汉大学商学院卢洪友、龚锋在《绩效预算比较、问题与前景展望》也分析了绩效信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即使预算部门愿意在资源配置中使用绩效信息,依然存在绩效信息的可信度问题。

执行部门在提供有关结果的信息时存在一种激励,即为维持本部门的良好形象而夸大积极的成果,如果核查技术不过关的话,绩效信息将会对预算部门的决策产生误导。

余小平提出了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构建完备的“投人一产出一成果一效益一满意度”指标体系,结合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选择搭配合理的指标结构,对能使用高级指标测评的,尽量使用效益和成果指标,对效果难以测量和效益难以分离的项目和活动以产出指标替代。

对一项支出活动要综合考查多个指标,以期做到对绩效的全面准确衡量。

构建衡量效益的定量与定性指标体系,对难以量化的效果、影响程度,以定性指标来衡量,并结合其他手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将同一项目/部门活动对效果的影响分离出来。

再次,采用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的办法,从项目预算人手,制定出分项目的绩效指标并与其预算相对应,对暂时无法制定具体绩效指标的预算部分,与经费预算放在一起与部门的总体目标相挂钩。

徐一斐在《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面临的困难和对策》一文中对绩效评价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应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2)绩效考核的推行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议地级市以上(包括地级市)以项目绩效评价为主,地级市以下以部门绩效评价为主。

(3)建立风险约束机制规范各中间环节。

对于委托考评的中介机构要规定相关的资质和实力,并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取两家。

由最优者进行主评,在考评结束后,根据其评价结果,由次优者进行核实。

(4)完善绩效评价内容,关注动态过程。

为了避免出现对项目考评单纯以事论事,与宏观规划相脱节的现象,财政部门一定要尽早参与到项目当中。

从规划、立项、实施、结果全过程跟人,及时了解第一章导论动态情况、掌握最新变化、修正相关指标、控制项目投入,达到最优效率。

(5)制定有效的绩效管理奖惩制度。

如对绩效评价较好的单位可以扩大其资金分配、使用的权限,提高资金自由调配的权力;在财政部门和支出单位之间进行“节省分成”;对人员进行奖励等。

姜媛媛在《论公共部门绩效评价为基础的预算体制》中指出以绩效评价、绩效审计来推动绩效预算:

绩效预算作为一种以追求效益为目的的公共支出预算模式,它要求阐述和明确请求拨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设定的计划所需的成本,以及用哪些量化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来强化部门使用预算资金的责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可以结合部门的工作性质和预算年度要完成的工作目标安排资金,并制定考核办法;在预算执行审计时,开展绩效审计。

可以有重点地先从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开始,并借助社会审计力量,逐步将绩效审计延伸到预算的所有领域。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论文先从理论分析入手,揭示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理论,从理论层面为预算资金使用绩效改革建立理论指导。

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国外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的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对国内预算资金使用绩效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结合X区财政局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的情况,揭示困扰X区预算资金使用绩效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尝试给出合理的解答,提出优化X区预算资金使用绩效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二)本文的框架:

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及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二章是本文的基础的概念和理论;第三章X区财政局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问题;第四章国内外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启示;第五章是从多方面分析X区财政局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六章是结合第四、五章提出X区财政局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优化的途径及对策。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2文献综述

1.3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第二章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理论基础

2.1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的概念原理

2.2绩效预算理论

2.3公共选择理论

2.4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章X区财政局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

3.1X区财政基本情况介绍

3.2X区财政局实行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前后情况分析

3.3X区财政局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国内外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现状分析及启示

4.1国外现行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模式分析

4.2我国现行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模式分析

4.3对国内外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现状分析的启示

第五章X区财政局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X区财政局自身内部原因

5.2X区财政局所处外部环境因素

第六章优化X区财政局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的途径及对策

6.1建立高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体系

6.2提升法律地位,改善和加强外部环境因素

6.3加快运用信息化、网络化对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服务与支持

6.4建立健全预算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6.5落实有效的预算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措施

第六章结论

四、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本文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六章通过对第四章、第五章的研究分析,在结合国内外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X区财政局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的优化提出合理有效的途径及对策。

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1、加强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学习,深入理解相关的理论基础;

2、时刻关注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研究;

3、加强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从中获得启发与激励。

五、论文工作量及进度安排

本论文预计4万字左右

论文撰写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文献搜集阶段(2012.05.-2012.09.)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文献资料的收集、研究整理和分析。

第二阶段:

调查阶段(2012.10.-2012.12.)本阶段主要是设计研究方案,主要是假设的提出、模型的建立、变量的设定以及样本的选择与数据的采集整理。

第三阶段:

论文撰写阶段(2013.01.-2013.03.)本阶段进行论文初稿的撰写及自我检查和修改。

第四阶段:

论文的审核和完成阶段(2013.04.-2013.05.)本阶段主要进行论文的完善和修订。

六、论文预期成果及贡献

一、预期成果:

最终形成一篇硕士毕业论文

二、本文贡献:

为X区财政局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提出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优化措施和方法,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并由此推广能够给其他财政机关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管理以参考。

七、完成论文拟阅读的主要文献

参考文献

[1]董大胜.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第一版,大连出版社,2005

[2]刘坤.绩效预算:

国外经验与借鉴,第一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与方法,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杨雄胜.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第一版,大连出版社,2005

[5]常丽.绩效预算改革与政府成本会计的构建,财政研究,2009

(1)

[6]陈尘肇.中国绩效审计研究与实践现状,财政研究,2009(7)

[7]霍素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财政监督,2007(10)

[8]刘宇.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支出管理改革衔接问题探悉,地方财政研究,2009(4)

[9]宋芳秀.绩效预算改革的试点经验与发展对策,财政研究,2009

(1)

[10]王余秀.我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问题的解决之道,财政监督,2007(10)

[11]王东伟.制度创新:

现代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引擎,财政研究,2009(10)

[12]王文杰.制度创新是深化我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改革的关键,财政研究,2007(l)

[13]王剑,张黎群.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对提高财政预算效率的启示,财政研究,2009(8)

[14]徐元善,楚德江.绩效管理:

行政问责制的新发展,理论月刊,2007(11)

[15]徐进.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问题研究,财政研究,2009(l)

[16]杨玉霞,王东伟.辽宁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地方财政研究,2009(5)

[17]朱桂丽.对我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财政监督,2007(7)

[18]张恒龙.完善政绩考核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地方财政研究,200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