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赁房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5411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租赁房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共租赁房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共租赁房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共租赁房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共租赁房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租赁房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

《公共租赁房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租赁房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租赁房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

公共租赁房初步设计总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保靖县迁陵镇桐木棋肖家堡,南临张花高速,靠迁默公路,离保靖县人民政府约2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水、电等各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

总用地面积为65856.60平方米,其中2012年计划用地1667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844.96平方米,住房1000套。

A户型468套,A户型建筑面积:

59.75平方米.B户型468套,B户型建筑面积:

59.46平方米.C户型64套,C户型建筑面积:

59.37平方米。

2、基地现状

本工程整个用地大至呈长方形。

本工工程用地范围内场地部分高差较大,东北侧略高,故在场地竖向设计中由北向南排水,再集中排入城市管网。

二、设计依据

(1)测绘队提出的界址点座标成果图

(2)保靖县城乡规划管理局提供的规划红线及住宅设计要求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016-2006)

(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6年版)

(6)《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2006年3月实施)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第二章总平面规划

一、构思立意

1、确定以为人为本的总体思路,注重小区的生态环境设计。

精心处理“人—建筑—环境”三者间的关系,营造环境优美、居住舒适、配套齐全,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有特色的居住生活小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小区优质居住条件的内在潜质。

小区内的设计从整体到细部都着力塑造优雅自然的居住氛围。

2、完善的绿化系统

小区环境以体现生态环境为主,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绿化形式结合住宅布局特点,合理搭配,并与公共空间相配合,形成有效、和谐的开放空间体系,建立起完善的绿化系统。

3、道路交通组织。

道路系统力求简洁,规划设计道路贯通小区东西向,小区内部道路主干道10米,次干道宽6.0米,满足消防要求。

4、适应低收入居民要求。

设计方面通过建设统一标准,功能合理的户型设计,改善住宅区整体质量。

二、规划设计原则

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宜人的社会环境。

2、强调环境的“均好性”,提供人与自然共生的绿化环境,提高整个小区的品位。

3、以住宅为主,配以公用设施,提供居住休闲、环境,力求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三、规划设计及总体布局

1、本工程为多层的居住小区。

即便于小区整个区域开放,以达到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小区总体布局强调空间形态的组合。

住宅区沿路尽量围合成一个庭院空间,增强邻里间的交往。

3、强调环境的均好性。

整个小区的设计首先从空间环境入手,确保小区内部具有良好的空间景观。

一个车行主入口,庭院空间也分别向主干道开敞,整个小区的绿化环境通过小区主干道患联起来。

形成一个绿化体系。

四、绿化及环境设计

本设计的绿化方案布置了四季花卉与常青绿树,最大限度地使用了有限的集中绿地,从而充分发挥出它的共享性与综合功能。

通过疏与密、收与放、大与小、高与低等多种手法的精心处理,营造出优美且与小区氛围相适应的环境,与小区建设相得益彰。

五、道路组织

小区的主干道贯整个地块的东西向,支路能方便地到达各栋住宅,并与小区绿化结合考虑,让居民可以于绿化景观中漫步进入家庭,小区停车为露天停车方式,利用部分向主要道路开敞的宅间场地适当设置停车位,以便充分利用土地。

停车位周边留置适当绿化及树木进行隔离和夏日挡荫。

第三章绿化

一、概况

居住区是人居环境最直接的空间,是一个独立于城市喧嚣之外的、能放松自己、休憩其中、与人交流的港湾。

它要体现“以人为本”,让人们居住其中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

居住区是真正展示生活美好的空间。

二、绿化设计指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绿满家园”,即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护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充分发挥植物的景观功能、游憩功能、保健功能、防护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以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植物造景为主题的可持续性为使命,规划居住区环境绿化系统,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连续性、时间上的相关性。

三、规划原则

遵循“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绿化手法,营造和谐的园林绿化景观。

1、以坪、大树和观花灌木相结合,色块种植以满植为主,使人口密集的居住建筑区成为舒适、优美、健康的绿色艺术环境,营造温馨宜人的绿化氛围。

2、坚持适地适村,合理配置,形成植物季相变化效果,突出植物景观特色,形成良好的植物群落结构以及良好的生态园林体系。

维护居民身心健康和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景观绿化的主要功能。

四、绿化设计

1、行道树

小区一级路两侧选用的行道树为常绿乔木香樟。

香樟,四季长青,树姿壮丽,浓荫遍地,季相变化明显,色彩丰富,特别是它一年数次嫩叶萌发,幼叶红色或黄色,故在生长季节虽无花而胜有花。

5-6月香樟开花时花虽小,但阵阵芳香沁人心肺。

樟树又能挥发樟脑油,消毒杀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有良好作用,夏季可防蚊虫,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2、步行主人口

入口绿化以四季花草为主,创造热烈气氛,栽植两棵桂花以衬托。

桂花,叶茂而常绿,秋季开花时甜香四溢,是绿化美化香化兼备树。

进入入口后,条形绿地内,力求线形简洁、流畅。

点缀红叶小檗,金叶女贞是半常绿观叶灌木,红叶小檗是半常绿观叶灌木,叶色紫红。

第四章建筑

一、平面设计

1、住宅设计以创造大众性、人性化的室内外空间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作为主导设计思想,在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及材料满足适用性,满足城市低收入家庭基本要求。

2、在户型平面布置上结合地形,根据本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及气候特点,尽量将起居室及主卧室布置在南侧,辅助用房及次卧室布置在北侧,明厅,最大限度的利用冬季阳光,并在夏季能有效的组织室内穿堂风。

3、在厨房、卫生间设计上注意,厨房中按操作程序布置厨房器具,同时设置排烟道,集中处理厨房内排出的油烟废气。

二、竖向设计

住宅标准层层高3.0米,室内外高差0.15米。

三、造型设计

在立面设计上,因地制宜,精心设计。

住宅造型简洁大方,充满现代感,创造现代、舒适、温馨的居家氛围。

四、无障碍设计

拟在本小区室外道路均为无障碍设计。

第五章结构

一、设计依据

1、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多层W0=0.3KN/m2,基本雪压S=0.3KN/m2。

2、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4)及其它建筑技术规范

3、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尚未完成,初步假定

(1)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场地类别为Ⅲ类。

(3)地下水位:

一般水位在绝对标高4.0-5.8米左右,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基础无腐蚀性。

4、设计采用的荷载值

(1)活荷载

走道、门厅、卧室、客厅:

2.0KN/m2

厨房、卫生间:

2.0KN/m2

阳台:

2.5KN/m2

上人屋顶:

2.0KN/m2

楼梯荷载:

2.0KN/m2(人流集中时3.5KN/m2)

墙体荷载值(标准值)

200厚砖墙(双面抹灰):

3.6KN/m2

二、勘察设计

本工程属于一般的民用建筑,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J50021-2001)的规定,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次勘察集初勘、详勘一并进行。

目的是为土建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岩土参数。

并对建筑物地基作岩土工程评价,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具体方案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

考虑到土建设计和平面布置的情况,总计布置勘察探孔169个勘察孔。

勘察探点距8——14.5米。

三、结构设计

1、地基基础

本建筑采用条形毛石基础,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

2、上部结构

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各层楼面采用予制空心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厨房、卫生间,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均为100毫米。

3、采用材料

(1)混凝土:

垫层C10,基础及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采用C20。

(2)墙体:

±0.00-6.,000以下:

Mu10混凝土空心砌块,M10水泥砂浆砌筑。

6.000以上:

Mu7.5混凝土空砌块,M7.5混合砂浆砌筑。

第六章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住居小区给排水设计规范》CES57-94

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7、相关部门提供的外部管网条件。

二、设计内容

给水、排水(包括污水和雨水)。

三、给水部分

1、水源:

小区内给水水源由城市给水管网供给。

从城市给水管道上引入两根DN300的给水管接入小区。

2、生活用水量:

400立方米/日。

3、给水压力:

该处城市管网的供水压力为0.35Mpa。

4、给水方式:

建筑由城市管网直接供给,

四、排水部分

排水分为污水和雨水两部分,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放体制。

(一)污水部分

1、生活污水量:

污水量按给水量的90%计,360立方米/日。

2、污水走向:

小区内每幢建筑周围的适当位置设置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后污水排入小区污水管道,集中后的小区污水,由小区污水干管接入城市污水管道。

(二)雨水排放

雨水排放本着由高向低,就近排放的原则,根据小区本身特点外网情况,小区雨水汇集到小区东南向雨水干管中,最后向东排入城市雨水管道。

五、消防部分

1、消防用水量:

小区室外消防栓用水量按消防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计算,室外25L/S。

5、室外消防栓:

小区内其设十一套室外消火栓。

6、室外消火栓给水管网:

室外消火栓给水管网直接从城市给水管网引入。

六、管材接口

1、生活给水管道采用PP-R管,熔接。

2、室内排水管道采用塑料管,粘接。

3、室外排水管道采用室外UPVC双壁波纹管,室外给水管采用PE管,热熔连接。

4、消防管道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七、环保

生活污水采取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再排水城市排水系统。

第七章电力

一、设计依据

1、规划专业提供的1:

500平面图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0034-2004)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9、其它专业提供的技术资料及要求。

二、设计内容

1、工程概况:

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工程为15栋六层住宅。

2、电气设计范围:

住宅配电、照明、防雷及接地;以及小区室外照明等内容。

3、供电交接点:

公共租赁住房低压进线电源与供电部门交接配电室低压进线开关柜,住宅各单元受电点内电业开关熔丝盒。

三、供电设计

1、用电负荷计算:

公共租赁住房小区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单位指标法确定,住宅用房按每户6KW计算,小区总用电负荷6000KW。

2、供电电源及负荷等级:

公共租赁住房均为三级用电负荷。

由小区电业变电所送出低压供电线路分别对住宅楼各单元和配套设施用户直接供电。

要求对住宅楼各单元分别提供一路电源,设配电间,低压供电电源采用电缆直埋进户。

3、配电电压:

小区配电电压力380V/220V。

四、照明平面设计

1、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的室外照明为道路功能照明。

小区内道路照度设计标准按城市支路设计,平均照度值定为5.0LX,照度均匀度大于0.3。

2、小区内道路照明灯具选用单臂路灯,灯高6米,间距22-30米。

楼间道路照明灯具选用二火庭院灯,灯高4.5米,灯距15-25米。

在楼间绿地上设草坪灯,灯高1.2米。

草坪灯及庭院灯照明灯具选用白炽灯。

道路用路灯的照明灯具选用汞灯。

灯具布置采用沿道路方向单(双)侧单灯布置。

3、小区内室外照明在小区管理用房内进行手动控制。

4、照明电缆采用全塑铜芯电力电缆,埋深0.7米,PVC管保护,过路时采用镀锌钢管保护。

5、功率补偿采用并联电容就地补偿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COSΦ>0.9。

6、接地保护:

每一座金属灯具均打一根镀锌角钢做接地极,接地极应与灯柱做可靠连接,接地电阻R<10欧。

五、电力设计

1、低压配电系统

用户低压220V电源引自城市电网,采用铠装电缆直埋进户。

敷设至各单元的电缆终端箱。

各单元底层进线处设置电业开关熔丝盒(包括漏电保护和过电压保护),由电业部门负责设置、选型和安装。

住宅在各单元底层入口处公共部分设置电表箱。

住宅中沿侧墙敷设至各楼层。

每户设一个住户配电箱,所有住户的开关、插座、配电箱均采用嵌墙暗装方式。

低压电缆选用YJV22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导线选用BV型铜芯导线,室内线路配管采用钢管,或硬塑料管暗敷。

2、接地系统

低压接地故障保护采用TT系统,设专用的接地线(PE线)。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防触电保护措施:

将带电体绝缘,采用封闭式电气设备遮拦、阻档等防直接接触保护,用漏电电流动保护护并辅以总等电位连接。

总等电位联接端子板与进线配电箱PE干线、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

防雷接地预设钢板和接地连接线互相连通。

六、住宅电气及公共照明设计

住宅每户设厨房插座、卫生间插座、厅室插座、客厅空间的插座、卧室空调插座及照明共六个回路,其中厨房、卫生间及厅室插座回路设漏电保护,每栋住宅楼设总等电位保护系统,卫生间设局部等电位保护系统。

住宅用电为单相电源,电压为220V,依照住宅设计标准规定每户用电负荷为6KW。

每单元用电计量统一集中在公共楼梯间。

住宅内照度标准了为20-200LX,一般以荧光灯、白炽灯为主光源。

灯具以吸顶安装为主。

七、防雷与接地

小区各栋住宅按第三类防雷保护建筑设防。

住宅电源进户前均需进行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欧。

住宅楼由电缆分支箱至各单元采用三线五线制,N线与PE线严格分开。

有防雷接地的建筑防雷接地与电气接地装置公用。

小区内各住宅楼均须进行总等电位联接,住宅楼内卫生间需做局部等电位联接。

小区内六层能上能下的建筑物均需在屋面装设避雷带做防直击雷防护,

接地装置采用基础内钢筋,引下线采用柱内主筋,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

第八章弱电

一、设计依据

1、规划专业提供的1:

500平面图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2006年3月实施)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用民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8、其它专业提供的技术资料及要求

二、设计内容

1、通信配管配线系统

2、有线电视系统

三、电信工程及宽带数据传输

公共租赁住房工程为15栋六层住宅,采用宽带通信网络系统,在每栋住宅楼底层设电话交接箱,楼内每单元设电话分线箱,住宅室内卧室设有电话插座,客厅设有电话插座和信息插座。

分线箱至室内终端插座之间独立布放五娄8芯非屏蔽双绞线,楼内导线均穿管暗敷。

宽带数据传输的具体设备与线缆的选型由宽带实施的公司定。

四、有线电视工程

1、电视信号

有线电视系统前端信号引自县广播电视局,由县有线电视干线光缆引来,工程施工前经广播电视局审批以确定干线引有线电视网中何处放大器,有线电视线路敷设过程中每隔120-140米须加一个全频带线路放大器进行信号衰减补偿,本设计是按串接一分配系统进行干线配线设计的,建筑物内的有线电视系统由单体设计时考虑,工程中所用放大器均设在住宅外墙上,具体位置由广播电视局与甲方定,有线电视线路由手井至放大器应同时敷设一根BV-3×2.5电源线,作为放大器的供电电源。

2、有线电视终端

住宅楼每单元设一电视前端箱,各单元住户电视信号由该箱引出,每户设两个电视双也终端盒。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一、设计依据

1、《建筑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二、环保设计

1、本工程为住宅小区,自身污染源少,周围环境对本工程亦不造成污染,拟采取以下措施处理有关问题:

2本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

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3、充分考虑建筑间的日照间距,经分析设计可满足冬至日每户至少有一个主要卧室或起居室满窗日照不少于一小时的标准。

同时充分考虑每个功能用房的采光系数符合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4、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点,定时清理外运,以保证小区内卫生状况良好。

三、节能

1、本工程建筑围护结构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及气密性良好的中空玻璃窗户(包括阳台门)

2、墙体采用耐碱破纤网格布,抗裂沙浆,厚度4mm和挤塑聚苯板,厚度60mm。

3、屋顶采用水泥聚苯板,厚度90mm。

4、选用节能节电设备,照明灯及路灯采取自动控制措施。

第十章消防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2、建筑专业提供的资料

二、建筑消防

1、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防火等级为二级。

2、总平面布置中,各单体建筑设计均满足相关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要求。

小区内设有环通消防车道,消防车可直抵每栋住宅,以满足消防扑救要求。

第十一章道路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规划专业提供的小区总图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二、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

小区道路及住宅间小路。

2、设计车速:

V=5Km/h

3、路面等级及设计年限:

混凝土路面,使用年限10年。

三、横断面设计

区内车行主出入口道路为10米,为1.0%双面坡,3米宅前小路为1%单面坡;步行入口为1.0%双向坡。

四、道路结构设计

区内车行道采用刚性路面,其结构形式为:

8cmC30混凝土

3cm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8cmC15细石混凝土卧底

20cm二灰碎石基层

25cm石灰土垫层,压实土基

步行道路面结构:

1cm彩以流纹石;2cm1:

3水泥砂浆找平层,8cmC10细石混凝土卧底;20厘米二灰碎石基层,压实土基

五、本说明未尽事宜,可在施工图中补充调整。

附:

1、公共租赁住房居住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