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docx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牢固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及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本单元课文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通过复习重点课文、重点段落,进一步学习散文、小说、议论文和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4.重点掌握并熟读背诵《陋室铭》和《爱莲说》中的文言常识。
5.通过复习,再一次感受中华美德及其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复习重难点:
1.整体把握本单元课文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章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3.分析“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4.积累文言词句。
5.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复习过程:
一、课文内容梳理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从治学、待人、为文等方面记叙叶圣陶先生生前的一些琐事,表现了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真挚动人。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是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
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
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最苦与最乐》中,梁启超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
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短文两篇》中《陋室铭》《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
我们要体会古人立身处世的崇高境界。
二、单元字词汇总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诲人不倦huìrénbùjuàn: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商酌zhuó:
商量斟酌。
不妥tuǒ:
不好,不合适。
付之一笑:
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累léi赘zhuì:
指拖累、麻烦。
别biè扭niu:
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tà:
形容做事拖拉。
14.驿路梨花
延伸:
延长,伸展。
迷茫:
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简陋:
(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
悠闲:
闲适自得。
恍huǎng惚hū:
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暮色:
傍晚昏暗的天色。
红润:
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漫步:
没有目的悠闲地走。
晶莹:
光亮而透明。
折损:
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修葺qì:
修理(建筑物)。
15.最苦与最乐
契qì:
用刀子刻;证明买卖、租赁、抵押等关系的凭据;符合。
本文取第二种意思。
失意:
不得志。
达观: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悲天悯mǐn人:
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海阔天空:
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心安理得: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
语出《礼记·中庸》。
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三、课内文言文梳理
陋室铭
(一)课文字词详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①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②灵。
③斯④是⑤陋室,⑥惟吾⑦德馨。
①名:
出名,有名。
②灵:
灵验。
③斯:
这。
④是:
判断动词。
⑤陋室:
简陋的屋舍。
⑥惟:
只。
⑦德馨:
品德高尚。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①上阶绿,草色②入帘③青。
谈笑有④鸿儒,往来无⑤白丁。
可以⑥调⑦素琴,阅⑧金经。
①上:
长上。
②入:
映入。
③青:
青色。
④鸿儒:
博学的人。
鸿,大。
⑤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⑥调:
调弄。
⑦素:
不加装饰的。
⑧金经:
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无①丝竹②之③乱耳,无④案牍之⑤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⑥之有?
①丝竹: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②之: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③乱:
使……乱,扰乱。
④案牍:
指官府文书。
⑤劳形:
使……劳神伤身。
形,形体、躯体。
⑥之:
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7.孔子云:
何陋之有?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
(三)课文分析
1.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那么本文的主题应如何概括呢?
本文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类比的写作手法。
__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4.文章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
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景色之雅: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之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之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特征:
雅。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
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反面虚写。
__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
__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
8.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9.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
请举例。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
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爱莲①说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说:
古代一种文体,也称杂说。
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水陆①草木之花,②可爱③者甚④蕃(fán)。
晋陶渊明⑤独爱菊。
⑥自李唐来,
①草木:
草本。
②可爱:
值得喜欢。
③者:
……的花。
④蕃:
多。
⑤独:
只。
⑥自:
从。
世人①甚爱牡丹。
②予③独爱莲④之出淤泥而不⑤染,⑥濯(zhuó)⑦清涟而不⑧妖,
①甚:
特别,十分。
②予:
我。
③独:
只。
④之: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染:
沾染(污秽)。
⑥濯:
洗。
⑦清涟:
清波。
⑧妖:
过分艳丽。
中①通外②直,不③蔓(màn)不④枝,香⑤远⑥益清,⑦亭亭净⑧植,可远观而不可⑨亵玩焉。
①通:
贯通,通透。
②直:
挺立。
③蔓:
生藤蔓。
④枝:
生枝茎。
⑤远:
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⑥益:
更加。
⑦亭亭:
耸立的样子。
⑧植:
竖立。
⑨亵玩:
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2·1·c·n·j·y
予①谓菊,花之②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③君子者也。
①谓:
认为。
②隐逸者:
指隐居避世的人。
③君子:
指品德高尚的人。
①噫!
菊之爱,陶后②鲜(xiǎn)有③闻。
莲之爱,④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⑤宜乎⑥众矣。
①噫:
叹词,表示感慨。
②鲜:
少。
③闻:
传闻。
④同:
和……一样。
⑤宜:
应当。
⑥众:
很多。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5.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传闻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三)课文分析
1.归纳主题。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
2.莲之爱(君子形象)。
(1)生长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后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2)体态香气: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体态,象征君子通达正直、豁达大度、行为端正;“香远益清”是香气,志洁行廉,美名远扬。
【来源:
21·世纪·教育·网】
(3)气质风度: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3.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的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
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
把牡丹比作什么?
把莲又比作什么呢?
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
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
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
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名远播的君子。
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写菊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四、复习诊断
1.填空
⑴《陋室铭》中描述“陋室”恬静、雅致环境的句子是。
⑵《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⑶《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的句子是。
⑷《爱莲说》中作者对追名求利的恶浊世风暗含嘲讽的句子是。
(5)《陋室铭》作者 ,“铭”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爱莲说》作者是 哲学家。
2.选出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爱莲说》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
A、咏物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
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哪些事?
从中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5.“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小学二
(2)班班规
一、安全方面
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 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 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
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
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
1、每组值日生早晨7:
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 做好两操。
6、 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 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
坐如钟 站如松 快如风 静无声
班规:
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
排队升旗站如松,做操到位展雄风;
做事迅速快如风,样样事情记得清;
自习课上静无声,踏实学习不放松;
个人努力进步快,团结向上集体荣;
我为领巾添光彩,标兵集体记我功。
加分标准
序号
考核项目
加分值
备注
1
单元考试满分
+2
2
单元考试85分以上
+1
3
课堂小测满分
+1
4
期中、期末考试满分
+3
5
在红领巾广播站投稿一次
+2
6
在校级活动中获奖
+5
7
作业十次全对得一颗星
+3
8
课堂上得到表扬
+1
9
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
+1
10
做好事、有利于班集体和学校的事
+2
11
进步比较明显
+2
12
连续一周该组值日卫生达标
本组值日生每人加2分
扣分标准
序号
考核项目
扣分值
备注
1
没交作业、不做晚作业
-1
2
忘带书本、学具
-1
3
迟到
-1
4
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
-2
5
不穿校服,不戴红领巾
-1
6
吃零食、带钱、带玩具
-2
7
说脏话、打架
-3
请家长,写保证书
8
座位周围有垃圾
-2
9
课间操、眼保健操不认真做
-1
10
升旗时违反纪律
-2
11
来学校不进教室,在走廊聊天打闹
-1
12
体育课打闹说话、排队不整齐
-2
注:
每人基本分60分起,学期末核算总分,作为学期评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