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51430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最新】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今年的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

我国今年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

B.将废旧电池深埋

C.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D.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2.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

生石灰、铁锈和“干冰”

B.复合肥:

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C.单质:

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D.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氧化铁-----FeOB.两个氧原子-----O2

C.四个铵根离子-----4NH3+D.三个氮分子-----3N2

4.伊伐布雷定(C27H36N2O5)是世界上治疗心脏病的最新药物之一。

下列有关伊伐布雷定的说法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

A.伊伐布雷定由70个原子构成

B.伊伐布雷定属于有机化合物

C.伊伐布雷定由4种元素组成

D.伊伐布雷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

5.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CuSO4、BaCl2、H2SO4

B.Na2CO3、Ca(NO3)2、HCl

C.Na2SO4、KNO3、HCl

D.FeCl3、NaOH、KMnO4

6.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49.6

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7.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

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8.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若每组中最后一种物质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①NaOH溶液、MgCl2溶液、硝酸 ②BaCl2溶液、NaNO3溶液、稀硫酸

③CuCl2溶液、FeCl2溶液、锌粒 ④NaCl溶液、AgNO3溶液、盐酸

⑤Fe2(SO4)3溶液、NaNO3溶液、Ba(OH)2溶液

A.①④B.②③C.③⑤D.②④

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分解产生了O2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隙大

C.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主要目的是隔离氧气

D.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二、填空题

10.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B.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11.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自来水厂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

(2)液氯与水中杂质反应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三氯甲酸(CHCl3),三氯甲烷属于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高铁酸钾(K2FeO4)也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12.小林同学在观看体操比赛的过程中发现运动员常用一种白色粉末搓手,他查阅资料后得知这种白色粉末是碳酸镁,微溶于水.请同学们结合短文的信息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碳酸镁的一种物理性质:

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酸镁的一种化学性质:

________.

(3)小林想__(选填“能”或“不能”)用熟石灰代替这种白色粉末搓手,理由是_______.

13.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以及制造各种铜的化合物时,都要应用硫酸铜.某工广用硫化铜

为原料制备硫酸铜,拟选择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硫化铜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硫酸铜.

[方案二]

(1)请写出方案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两个方案中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更合适,理由是______.

三、实验题

14.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一条即可)。

(2)放置一周后,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C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4)D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四、推断题

15.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FeCl3、C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它们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②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

(2)为了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取少量②中红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仍为红色,则证明该物质一定存在.

五、科学探究题

16.

(1)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

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与假设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

②我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选取如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

③如图乙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由_________端(填“a”或“b”)导入.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王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溶液的pH>7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小李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A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_________.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___________.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于是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目的是_________,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六、计算题

17.我国民间有端午佳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

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填最简比);

(2)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18.称取一定质量的铜,放入足量稀硝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u+8HNO3(稀)=3Cu(NO3)2+2R↑+4H2O(R表示产生气体的化学式)。

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R,生成气体R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R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t1时,已反应的铜占铜的总质量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称取铜的质量是多少?

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A、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不符合“践行绿色生活”,错误,B、将废旧电池深埋导致土壤及水污染,不符合“践行绿色生活”,错误,C、正确,D、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大气污染,不符合“践行绿色生活”,错误,故选C

考点:

环境污染

2.A

【解析】

试题分析: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氧化物,但铁锈是混合物,错误,B、复合肥:

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正确,C、单质:

金刚石、液氧和铜粉,正确,D、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正确,故选A

考点:

物质的分类,化学肥料及合成材料

3.D

【详解】

A、表示的是氧化亚铁,故A不正确;

B、表示1个氧气分子,故B不正确;

C、四个铵根离子是4NH4+,故C不正确;

D、三个氮分子化学式为3N2,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

化学用语

4.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伊伐布雷定化学式C27H36N2O5知,A.伊伐布雷定分子由70个原子构成,故A错误。

B.伊伐布雷定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正确。

C.伊伐布雷定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

D.通过计算,伊伐布雷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故D正确。

考点:

考查物质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及有机化合物等概念。

5.C

【解析】

试题分析:

A、首先根据溶液颜色,判断出CuSO4(蓝色溶液),然后再利用CuSO4与其它的两种溶液反应,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BaCl2,可以鉴别出来,正确,B、Na2CO3能与C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能与HCl反应有气泡产生,故可以鉴别出来,正确,C、Na2SO4、KNO3、HCl三种物质相互之间都不会反应,故无法鉴别出来,错误,D、直接根据溶液颜色,判断出FeCl3(黄色溶液),KMnO4(紫红色溶液),而NaOH溶液为无色,故可以鉴别出来,故选C

考点:

溶液的特征颜色,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6.C

【解析】

试题分析:

A、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将会有部分碳酸钠不能溶解,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故错误;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0g/(100g+30g)×100%=23.1%,故错误;C、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20℃﹣30℃之间两曲线应出现交点,故正确;D、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而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故错误;故选C。

考点: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7.B

【解析】

试题分析:

A中氧化钙会与水反应,导致溶剂的质量减少,故溶质的质量也减少,A错误;B中等质量的锌和铁,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更多,B正确;C中催化剂只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C错误;D中氢氧化铝是一种难溶性的碱,能中和过多的胃酸,胃酸的PH小于7,加入氢氧化铝后PH变大,D错误。

故选B。

考点:

化学反应与图像

8.D

【解析】

①NaOH溶液,MgCl2溶液,硝酸中NaOH溶液和MgCl2溶液反应会生成沉淀,但硝酸过量会溶解沉淀,故不会有沉淀生成,则滤纸上不会留下不溶物;②BaCl2溶液,NaNO3溶液,稀硫酸中NaNO3溶液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BaCl2溶液和稀硫酸会生成硫酸钡的一种沉淀,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物;③CuCl2溶液,FeCl2溶液,锌粒中锌的活动性比铁铜都强可置换出铁和铜,则反应后是两种沉淀,加上剩余的锌,则滤纸上留下三种不溶物;④NaCl溶液,AgNO3溶液,盐酸三种物质反应后会生成氯化银一种沉淀,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物;⑤Fe2(SO4)3溶液,NaNO3溶液,Ba(OH)2溶液反应后会生成硫酸钡与氢氧化铁的沉淀,则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

故选D。

点睛:

利用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判断每组有多少种物质发生反应,考虑最后一种过量,看最后是否留有一种物质解决。

9.C

【解析】

试题分析:

A、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在常温就会分解产生O2,正确,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间隙大,导致体积变大,正确,C、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主要目的是增大与可燃物的接触体积,汽化效率高,吸热量大,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错误,D、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现象更激烈,正确,故选C

考点:

过氧化氢溶液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灭火的原理及方法,燃烧的现象

10.B

【详解】

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而钴可以与盐酸反应说明钴比铜强,故A错误,氢氧化钴受热易分解,故化学性质不稳定,故C错误,氢氧化钴能与盐酸反应,故不能干燥氯化氢,故D错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

11.Al(OH)3有机物+6

【详解】

(1)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氢氧化铝化学式为:

Al(OH)3;

(2)三氯甲酸(CHCl3)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3)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

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2+x+(﹣2)×4=0,则x=+6价。

12.白色粉末(或微溶于水等)MgCO3+2HCl=MgCl2+H2O+CO2↑(合理即可)不能熟石灰具有腐蚀性

【详解】

(1)碳酸镁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分别描述的是颜色、状态、溶解性,均属于物理性质;

(2)碳酸镁属于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O3+2HCl=MgCl2+H2O+CO2↑;

(3)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有腐蚀性,故不能用熟石灰代替这种白色粉末搓手。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熟石灰具有腐蚀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方案一方案二中产生的二氯化硫会污染空气(或方案一中不产生有害气体二氧化硫)

【解析】

【详解】

(1)硫化铜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为:

(2)方案一更合理,因为方案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或方案一中不产生有害气体二氧化硫)。

14.红磷量不足U型管内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1:

2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详解】

(1)测量的结果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是因为反应的红磷量不足导致氧气未被完全消耗或装置漏气或未等集气瓶彻底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

(2)铁在空气中锈蚀需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造成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所以看到U型管内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

(3)通电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极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二者的体积之比约为1:

2;

(4)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分子与酚酞试液中的水分子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考点:

常见化学实验

15.FeCl3Na2CO3、CaCl2氯化钙或氯化钡

【分析】

根据Na2CO3、FeCl3、CaCl2、NaOH中氯化铁的溶液为黄色,与其它物质间反应生成的沉淀也是有色的沉淀,故依据反应的现象可知固体中一定不会含有氯化铁,由①中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一定存在Na2CO3、CaCl2(CaCl2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由②知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所以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或含有过量的碳酸钠,进行分析.

【详解】

由分析可知:

(1)粉末中一定不含FeCl3,一定含有Na2CO3、CaCl2.

(2)为了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氢氧化钠,取少量②中红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若溶液仍为红色,则证明该物质一定存在.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6.氧气(合理即可)收集一瓶该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2H2O2

2H2O+O2↑BC或BEa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产生白色沉淀除去碳酸钠酚酞试液偏小

【详解】

(1)①此气体是可能氧气,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与假设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氧气

收集一瓶该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

产生此气体的反应是: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②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氧气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③如图乙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该由a导入.

[实验探究]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因此通过测溶液的pH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2)氯化钡与碳酸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产生白色沉淀.

(3)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目的是除去碳酸钠,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4)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时,由于稀释而减弱了溶液的碱性,导致测出该溶液的pH会偏小.

【点睛】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17.

(1)13:

2;

(2)81.1%

【详解】

(1)1个黄酮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则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5:

10=3:

2.

(2)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

(1)NO;80%;

(2)19.2g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Cu:

3,H:

8,N:

8,O:

24,反应后Cu:

3,H:

8,N:

6,O:

22,R前有化学计量数2,故R的化学式为NO。

(2)设t1时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x

t1时,已反应的铜占铜的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

(3)设称取的铜的质量为y

故称取铜的质量是19.2g

考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