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4968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docx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

祝叶,陈竣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本文先对高速公路进行概述,结合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关键词】高速公路;发展;建设;体会

Asforourcountrysuperhighwayconstructionofwhattimerealize

ZhuYe,ChenJun

(WuhanOccupationtechnicalcollege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llegeWuhanHubei430074)

【Abstract】hisarticlefirstanoverviewontheexpressway,thencombinedwiththeproblemsencounteredinthedevelopmentofhighwayconstructioninourcountry,andinresponsetothoseissues,putforwardviewsandexperiences.

【Keywords】Expressway;Development;Construction;Experiences

1.高速公路的概述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和美国相继开始修建高速公路,从此,高速公路就和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从70年代初就开始了高速公路修建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包括高速公路的技术资料翻译、科学考察、可行性研究以及测设工作。

1981年交通部制订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列入了高速公路的技术标准,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不同国家对高速公路的定义有所不同,1962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运输部会议,对高速公路作出了这样的定义:

“所谓高速公路,是利用分离的车行道往返行驶交通的道路。

车行道用中央分隔带分开,与其他任何铁路、公路不允许有平面交叉,禁止从路侧的任何地方直接进入公路,禁止汽车以外的任何交通工具出入。

”按照我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120公里/小时或者更高的速度,要求路线顺畅,纵坡平缓,路面有4个以上车道的宽度。

中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为保证行车安全设有齐全的标志、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地道通过[1]。

高速公路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技术性高。

高速公路的

建设技术标准高,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等高级路面,监控、安全、通讯、收费以及服务设施等先进完善,环境保护要求高。

二是高效性。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汽车使用效率和运输效率有了较大提高,效益显著。

三是投入大。

由于高速公路技术标准高,配套设施齐全先进,故建设资金投入巨大,每公里造价达数千万元,而且回收时间长。

2.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简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落后的交通设施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1988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一沪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从此结束了中国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

随后广佛(广州-佛山)、沈大(沈阳-大连)、西临(西安-临潼)、首都机场、京津塘(北京-天津塘沽区)、济青(济南-青岛)、海南环岛(海口-三亚)、广深(广州-深圳)、京石(北京-石家庄)、郑许(郑州-许昌)、长平(长春-四平)、太旧(太原-旧关)、沪宁(上海-南京)、杭甬(杭州-宁波)、长潭(长沙-湘潭)、沪宁上海段、沪杭浙江段、沪杭上海段、厦樟(厦门-樟州)、成雅(成都-雅安)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1]。

在高速公路网络形成并完善的同时,我国高速公路里程也以世界罕见的幅度增长:

1990年,高速公路发展到522公里,1995年达到2141公里,1998年末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六;1999年10月,突破了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四位;

2000年末,达到1.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三;2001年末,达到1.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2002年10月达到2万公里;2003年底达到2.98万公里。

2004年8月底突破了3万公里,比世界第三的加拿大多出近一倍。

2008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03万公里。

到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到

7.4万公里,仍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美国拥有约10万公里

高速公路,居世界第一。

可以说中国大多数高速公路是在过去10年内修建的,其中有3.3万公里在过去5年建成。

经过“十一五”期间对高速公路的建设,“五纵七横”

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全部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基本贯通。

根据我国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高速公路网将在“十二五”期间完成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的建设,也被简称为“7918网”[2]。

到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网将要达到8.2万公里,可以覆盖十多亿人口,接近高速公路世界第一美国的规模,这一目标有望提前实现,因为其中的90%已经建成。

我国的高速公路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大推进了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水平,使公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也促进了综合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经济增长,促进了沿线城市及地区的经济

发展,高速公路快速、便捷的运输方式,加快了沿线城市和地区的资源开发,对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资源利用和互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快了沿线运输业的发展,让人们花在贸易方面的时间和精力降到最低,分担了沿线铁路客货运输的压力,带动了沿线旅游业发展[3]。

3.关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几点体会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虽较晚,但发展很迅速。

目前,中国高速公路业正处在产业的扩张期,高速公路行业正面临着持续繁荣的契机。

国家政策的扶植是高速公路发展的首要因素,稳定的行业背景为高速公路投资提供了稳定的投资回报。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风向标,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同世界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体制都不是很完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流、商品流大幅度增加,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要求日益迫切。

到目前为止所修建的高速公路仅满足了所需高速公路的30%多。

应该说对高速公路的需求还是突出的在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速度最快,同时高速公路为这些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这些地区仍旧是高速公路的重点需求区域。

但高速公路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还较短,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渡阶段,相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交通需求,高速公路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诸如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的不良影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制约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3.1高速公路管理法规体系有待健全。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专门适用于高速公路的法规,致使目前的高速公路管理无统一的法规可依。

国家应尽快出台高速公路管理的专门法规,明确管理主体,赋与管理手段,界定管理内容,各项工作的开展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4]

在技术管理上,应制订统一的高速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标准,增强对经营企业养护工作的约束力,保证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限于行政执法的权限,无法律依据,缺乏强制执法措施,不能对破坏、盗窃公路设施,侵犯路产路权,非机动车辆和行人擅自进入高速公路,强行冲关逃费等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

由于缺乏法规约束,有些经营单位过于考虑经济效益,对养护和服务的投入不主动,路况水平低下。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又没有调控手段,无力监管,企业管理目标严重偏离公众愿望,无法体现公路的公益属性。

因此,高速公路管理法规滞后,己成为影响我国高速公路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2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从中国第一条收费高速公路开通以来,“贷款修路、缴费还贷”几乎成了所有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模式。

中国的收费路段和车辆通行费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过高的高速公路收费会直接导致物流成本过高,从而将运输成本转给货物,也就提高了终端商品的价格。

以前由于对收费标准的制定依据、计算方法等国家没有统一的法规,造成部分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不尽合理,高速公路收费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收费公路管理法规的空白,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虽依法规范了公路收费管理的合法行为,强化了政府的行业管理,维护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但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应规范和加强监督与管理,着力解决普遍关注的收费站点设置过多,费用管理不透明等问题,对促进公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运输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这个问题,各国做法有所不同。

例如美国拥有遍布全国且收费极低的高速公路,美国高速公路资金的来源基本上是联邦政府的税收,州政府通过对一些年久失修的高速公路收费用于维护和保养,发达的路网和完善的设施,以及便宜的收费,促使人们习惯驾车出门,提高了运输效率,扩大了资源和商品流通,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高速公路按行驶里程收费,还可以打折。

比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里程超出100公里的部分优惠25%,超出200公里的部分优惠30%等。

一旦通行费总收入足以偿还总费用,高速公路就免费通行。

日本高速公路实行全国联网收费,通行费收缴结算、电视监控、统计分析等各项功能都比较完善,使高速公路遇到损坏能快速修复,还能防止收费项目被挪作他用。

德国是对轿车不收取高速公路费用的国家之一,德国的高速公路网络绝大部分的道路维修保养费用都是由政府从税收中支付。

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但在制定收费制度的时候,仍然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科学的完善收费管理体系。

3.3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需求量大。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仍然要积极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以实现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高速公路的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单靠国家投资发展高速公路是不现实的,因此组建高速公路公司发行股票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有效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继续推行BOT模式,

拓宽多种融资渠道,可以为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4]。

3.4深化构建国家干线网络系统。

我国高速公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纵贯南北,横接东西的高速公路网络,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发展目标,我国高速公路网将在“十二五”期间完成

“7918网”的建设。

在这个大形势下,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完善国家高速公路运输网络,优化与其它等级公路、铁路和港口的连接,深化高速公路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将全国的重要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对外口岸由高速公路主干线连接,形成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它运输方式相协调的快速、安全的国家干线网络系统[4]。

3.5深化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注重与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的建设、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使高速公路实现联网收费自动化、路况监控全程化、网络通信实时化,从而解决高速公路收费难、监控难等问题,可以大幅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保证高速公路的快捷、安全和高效。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直接,因此在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要创新理念,精心选线、设计和施工,同时积极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鼓励混合动力、替代燃料运输工具的发展,尽可能减少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

加快建设应急保障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完善高速公路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运力和物资储备,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监控、快速反应的现代化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救援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喜荣,赵晶.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6):

34-36.

[2]戴东昌.未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展望.中国公路,2008,

(1):

30-31.

[3]康彦民.浅谈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公路交通科技,2000,(12):

92-95.

[4]吕东旭.浅析我国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2,(3):

19-21.

[文章编号]1619-2737(2011)03-09-48[作者简介]祝叶(1976-),女,学历:

工学硕士,单位: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