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4942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资源分为非可再生和可再生资源,上节我们分析讨论了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策,本节课来共同学习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首先看一下几天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解决对策;

2.理解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熟知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通过学习目标的阅读,确立本节的学习思路。

教学过程:

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概念:

是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分类:

包括、、生物资源等

问题探究一:

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本探究问题的设计是让同学们理解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也不能无限度的利用。

关于水资源同学们并不陌生,前面的学习中已涉及到,所以这儿以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形式来完成,结合课本48页的课文内容,完成知识填空。

自主学习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1、由于世界、,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形势将。

2、为保护人群健康,提高环境质量,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和逐步解决缺水问题。

在开源方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等

在节流方面:

①农业——改进灌溉技术、,

②工业——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污水资源化

(二)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开发水源:

科学的、修渠调水,合理开发与利用。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

推行,提高灌溉效率;

工业节水:

推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依法节水:

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

生活节水:

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活用水

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效果很好,但仍需对其中的一些知识进行点拨。

如措施:

问题探究二:

结合图3.17,常见的灌溉方式有哪些?

哪种效率最高?

此问题的讨论学生可认识到漫灌效率低,可现在使用的较多,滴灌效率高,但成本大,所以农业节水的潜力很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水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所以特设计一学生活动,学生可结合身边的一些行为对水资源的利用多些认识。

学生活动:

想想学校的用水现状,以及可行的节水途径

检验学习成果。

练一练:

1、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

C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增。

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

2、下列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既属于“开源”又属于“节流”的是:

A海水淡化B开渠引水C改进灌溉技术D污水资源化

第二部分内容依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进行。

自主学习: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基本国策:

2、具体措施:

⑴实行不减少措施

⑵提高土地: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⑶提高耕地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提高能力,防治土壤污染,防治。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

土地退化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或农产品的降低。

2、表现:

⑴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⑵不合理灌溉引起和涝渍

⑶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对于耕地资源,我们前面的章节已学习探究过,这里重点学习土地退化。

在许多地区,人们有些活动还在造成土地退化,其中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问题探究三:

结合案例4,讨论土壤侵蚀的原因是什么?

防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设计此探究就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土壤侵蚀的原因,尤其是措施。

我们地处华北平原,除土壤侵蚀问题之外,我们这儿土地的次生盐渍化现象也挺严重,再扩展一些

问题探究四:

土地次生盐渍化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所以要呼吁人类善待土地。

练一练:

1、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角度考虑,在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该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是(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B.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

C.长江三角洲和黄淮海平原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

2、贵州是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其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 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 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 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课堂小结:

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总结

 

作业: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1~2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1.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

2.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地中海东岸的以色列国土面积2.1万平方千米,其中2/3是沙漠,人均耕地仅0.058公顷;全年7个月无雨,人均水资源仅为270立方米。

据此回答3~5题。

3.上图是以色列荒漠中的景观,该景观可能是(  )

A.人工绿洲B.油田C.自然绿洲D.城市

4.以色列人创造了现代节水农业佳绩:

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产出却翻了5番,农产品已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并成为仅次于荷兰的欧洲第二大花卉供应国。

该灌溉水源主要是(  )

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C.淡化海水D.湖泊水

5.随着中东时局的逐渐稳定,利用该景观还可以发展(  )

A.采矿业B.石油加工业C.旅游业D.粮食加工业

读图,完成6~8题。

6.由图可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点是(  )

A.工业节水B.生活节水C.农业节水D.生态节水

7.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较低,原因是我国主要的灌溉方式为(  )

A.漫灌B.滴灌C.喷灌D.根灌

8.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对策中,不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

A.改进灌溉技术B.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C.提高公民节水意识D.海水淡化

二、综合题

9.地下漏斗是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饱和水面(也叫潜水面)以采水点为中心,四周向中心呈梯度下降的现象。

下图为2008年我国浅层地下漏斗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地下漏斗分布特征。

(2)简析上海地下漏斗发展可能造成的危害。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尤其是水资源问题、耕地资源问题更加贴近生活,可以选取我们身边的案例,但学生缺乏地理实践力,使得这一节的内容抽象化。

在学过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基础上,这节学起来相对容易了,学习思路是一致的。

本节课的讲解采用播放图片、案例讲解、问题驱动等方法,使学生由感官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如土地退化及生活用水的各个方面,农业用水灌溉技术等,因此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着手更容易内化。

高二学生学习态度较积极,因而在讲课时比较轻松,容易互动,师生配合好。

然而对于回答不全面的问题,仍需恰当地启发,适当点拨。

课堂效果分析

对教学效果的评定,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

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本节课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探究、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以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要关注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本节课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材分析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三章第三节内容,对必修知识有深化理解和延伸的作用。

此外,《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学习这部分内资源的利用及土地退化问题已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不容忽视的资源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使学生树立起保护水源,节约用水、善待土地的意识,要具有一定的责任担当。

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评测练习

练一练1:

1、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

原因可能是:

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

C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增。

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

2、下列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既属于“开源”又属于“节流”

的是:

A海水淡化B开渠引水C改进灌溉技术D污水资源化

 

练一练2:

1、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角度考虑,在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该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是(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B.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

C.长江三角洲和黄淮海平原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

2、贵州是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其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 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 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 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作业: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1~2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1.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

2.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地中海东岸的以色列国土面积2.1万平方千米,其中2/3是沙漠,人均耕地仅0.058公顷;全年7个月无雨,人均水资源仅为270立方米。

据此回答3~5题。

3.上图是以色列荒漠中的景观,该景观可能是(  )

A.人工绿洲B.油田C.自然绿洲D.城市

4.以色列人创造了现代节水农业佳绩:

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产出却翻了5番,农产品已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并成为仅次于荷兰的欧洲第二大花卉供应国。

该灌溉水源主要是(  )

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C.淡化海水D.湖泊水

5.随着中东时局的逐渐稳定,利用该景观还可以发展(  )

A.采矿业B.石油加工业C.旅游业D.粮食加工业

读图,完成6~8题。

6.由图可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点是(  )

A.工业节水B.生活节水C.农业节水D.生态节水

7.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较低,原因是我国主要的灌溉方式为(  )

A.漫灌B.滴灌C.喷灌D.根灌

8.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对策中,不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

A.改进灌溉技术B.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C.提高公民节水意识D.海水淡化

二、综合题

9.地下漏斗是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饱和水面(也叫潜水面)以采水点为中心,四周向中心呈梯度下降的现象。

下图为2008年我国浅层地下漏斗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地下漏斗分布特征。

(2)简析上海地下漏斗发展可能造成的危害。

课后反思

本节课首先导入新课,鼓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落实较好。

在新授课过程中,过渡较为自然,流程连贯,使各环节自然流畅并成为一体;从课堂达成效果看,展示学生能根据展示内容做适当的延伸拓展,总结到位全面:

从课堂探究看,学生能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加学习进步。

由于本人对于多媒体应用不够熟练,出现些许问题,有待进一步学习提升。

另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对个别同学的展示教师没能及时干预,做适当的补充。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尤其是在展示形式上不能太过死板,要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东西,以提升课堂展示的质量。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

(1)说明世界及中国水资源现状。

(2)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3)结合案例,说明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退化的原因和措施。

2课标分析

从课标要求看,要求学生说出淡水资源紧缺问题之现状,说明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退化的原因和措施。

并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标准中的“分析”属于理解性的知识层次,主要通过案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掌握淡水资源紧缺及其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

“举例说明”属于应用性的知识层次,应让学生从身边着眼,意识到淡水紧缺的严重性和急需保护必要性。

并帮助学生建立保护水源的意识,树立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对淡水资源紧缺的措施中,既要有技术措施,又要有科学的管理还需有法律的约束。

通过案例及阅读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列举应对紧缺的措施,体现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区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特征。

重在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并结合自己的知识,总结归纳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并形成分析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