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493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说明.docx

《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说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说明.docx

干溪坡水电站施工组织说明

1施工组织设计

1.1工程概况

干溪坡尾水水电站位于天全河干流干溪坡尾水段,距天全县城约5km,上接干溪坡水电站尾水,下与禁门关水电站正常蓄水位相衔接。

干溪坡尾水水电站采用河床式开发,电站坝(厂)址控制流域面积为1390km2,占天全河全流域面积的62.6%,基本控制了天全河中上游地区。

干溪坡尾水电站为单一径流、引水式电站,设计引用流量85m3/s,设计工作水头7.5m。

装机4800KW(3×1600KW),电站由拦河闸段、厂区枢纽段两大部分组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本工程属Ⅱ等大

(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3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4级设计.

泄洪冲砂闸段由拦河闸、河道整治建筑物、进水闸、水电站厂房、尾水渠等组成。

拦河闸兼有挡水和泄水作用,于选择的坝址处,在河床段布置7孔泄洪冲砂闸,闸孔宽9.50m,采用平面钢质闸门,采用7台QPQ2×25卷扬式启闭机控制,闸室底板长13.0m,闸底板高程为793.50m,闸墩顶部高程为804.20m,于闸前设长22.0m的C20砼铺盖,前厚0.6m,闸后设36.0m长的C20砼护坦,厚0.8m。

护坦末设低于河床3.0m深的齿槽及防冲槽。

槽内抛填块石。

在右岸设三孔进水闸。

闸室长10m,孔口尺宽×高为5.0×4.0m,采用平面钢质闸门,由三台QPQ2×16卷扬式启闭机控制,进水闸后接渐变段。

厂房布置在右岸,下距禁门关电站取水口约350m,主要有主厂房、付厂房、升压站、进厂公路及防洪墙等组成。

本工程主体工程土石方明挖84480m3,土石方12325m3,砌石工程315m3,混泥土工程20066。

电站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表1-1-1

编号

项目名称

土石明挖m3

土石填筑m3

混凝土m3

钢筋t

砌石工程m3

1

第一部分:

建筑工程

84480

12325

20066

7458

315

1.1

泄洪工程(泄洪闸段)

33345

4825

12491

247

315

编号

项目名称

土石明挖m3

土石填筑m3

混凝土m3

钢筋t

砌石工程m3

1.1.1

泄洪工程

33345

4825

12491

247

315

1.2

厂房及挡水工程

50593

7500

7517

7209

1.2.1

坝后厂房及挡水工程

32393

7500

7104

169

1.2.2

尾水渠工程

18200

413

7040

1.3

升压变电站工程

542

58

3

1.3.1

开关站工程

542

58

3

2

第二部分:

临时工程

8547

4168

909

2.1

导流工程

8547

4168

909

2.1.1

导流明渠工程

5213

909

2.1.2

导流围堰工程

3334

4168

1.2施工总体布置

1.2.1料场开采、规划、原材料来源

由资料

①土料;主要用于施工围堰防渗,主料场为天全县城附近天全河右岸的沙坝土料场,距闸址和厂址区距离约为4km,有108国道相通,交通方便。

该料场粘粒含量、塑性指数、天然含水量偏高,其余指标符合技术要求,作为施工围堰用土。

②砂石料;工程库区河段有大面积的天然砂砾石富集料场,邻近河段亦有多个料场,料场勘察储量大。

各料场均位于天全河左、右两岸河床漫滩,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所以工程设置两处砂石料加工厂,分别置于左、右两岸。

各岸施工时采用各岸砂石料厂。

③混凝土骨料;混凝土骨料主要从开挖的弃渣料中筛选,不足的再天全县城外购。

④施工材料;工程距离天全县城进,所以施工所用的大宗物资中水泥主要采用天全县生产的水泥,钢筋、钢材、机电设备在成都购买,木材、油料及火工材料由当地解决,生活物资从天全县采供。

1.2.2施工工厂设置

①施工机械修理厂;由于施工地处天全县,且离县城交通方便,故机械修理厂设置在县城内。

②施工用电;施工用电在直接在附近电源引一回10KV线路至工地现场。

供工地施工用电使用。

③施工用水;施工用水采用工程区内的水,经过质检,工程区内的水质良好,可用作生产生活用水。

1.2.3施工后勤设施

施工队伍招募;施工队伍在天全县城招募。

施工单位由招投标决定。

1.2.4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件。

 

1.3水文、气象

电站水文计算成个如下表1—2—1

电站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表

表1—2—1单位:

m3/s

位置

计算时段

(月)

使用时段

(月)

设计流量(m3/s)

2%

3.3%

5%

10%

20%

坝、厂址

12~3

12~3

183

163

146

118

91

4

4

392

351

317

260

204

5

5.1~5.20

439

410

384

340

292

6~9

5.21~l0.10

2800

2550

2360

2020

1660

10

10.1l~10.31

439

398

364

307

249

11

11

219

193

172

136

103

1.3.2工程地质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西缘与青藏高原接壤的龙门山构造带东边,位于北东向龙门山隆起褶断带之西南端宝兴背斜南东翼,并处于东南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大川~天全断裂),西南天全~荥经断裂所切割的块体内。

区内经历多次构造运动,产生和发展以北东向褶皱、断裂为主,并伴有北西向断裂的基本构造格架。

工程场地内无区域性断裂构造,本身不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条件,地震效应主要受外围中强地震波及的影响,外围历史地震对工程区的最大影响烈度均未超过Ⅶ度。

经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复核,本工程场地在50年超越概率10%时,地震烈度为7.4度,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为119cm/s2。

河床式电站水库区,无影响工程成立和水库正常运行的不良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是淤积问题。

闸基持力层宜为漂卵砾石夹砂,能满足低闸对地基承载力、抗滑稳定性的要求。

但该层均匀性差,存在不均匀变形问题。

尤其是分布其中的粉细砂层,分布范围大,埋藏浅,结构松软,承载力低,具有在强烈地震条件下产生液化的可能性。

建议对闸基进行加固处理,并采取适应性较强的建筑结构措施。

河床及两闸肩堆积层均存在强透水带,两岸地下水位低于正常高水位,故存在闸基及绕闸肩渗漏问题,应采取防渗处理措施。

左岸岸坡为川藏公路路基,边坡陡峻~直立,不能再行开挖破坏岸坡结构,应采取护坡措施。

右岸坡度较缓,基岩卧坡角在ZK1以右为3~5°,目前自然岸坡整体稳定,但坡体由孤块碎石夹砂土组成,永久稳定性差,需设采取工程措施予以保护。

闸体下游冲刷区河床和漫滩系挡水坝建成后库内堆积的漂卵砾石夹砂,局部为砂夹卵砾石,并夹砂层透镜体。

其结构松散,抗冲刷能力低,须采取相应的抗冲刷工程措施。

围堰地基持力层为河床漂卵砾石夹砂,其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

但透水性强,存在渗漏及渗透稳定等问题,因此围堰地基需采取防渗处理措施。

在本电站开发河段内,天全河左岸有川藏公路沿岸边通过,没有厂址地形条件,不宜布置建筑物。

右岸据其地形地质条件,一段为工程建筑弃渣堆积的块碎石陡坡、峻坡,渠道高程位居坡脚冲刷区,须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渠道埋筑于河床中;二段~四段渠道须沿河漫滩填筑渠道。

前池须填筑于天全河右河漫滩和右岸块碎石堆积层岸坡地带(类同于右取水闸段),应对右侧开挖边坡采取护坡工程措施;池基为漂卵砾石夹砂,地形地质条件可行。

本工程引水式方案的前池区与全闸方案的取水闸段地形地质条件类同,压力管道与厂房紧连,其间无镇墩,防洪墙地基与厂房、尾水渠地基类同。

厂址位于下寺处天全河右河漫滩上和二级阶地前缘地带。

厂基为漂卵砾石夹砂,局部有砂层透镜体,下伏基岩为二迭系下统石灰岩。

厂房地基持力层主体为为漂卵砾石夹砂,能适应其地基持力层要求,但需对粉细砂透镜体加强工程处理措施。

厂基漂卵砾石夹砂属强透水层,地下水丰富,在施工中可能产生基坑涌水,应采取降排水措施。

厂房下部将位于洪水位以下,须构筑可靠的防洪工程。

尾水渠位于天全河右河漫滩上和二级阶地前缘地带。

渠道地基和渠道左边坡、防洪墙地基为漂卵砾石夹砂。

由于尾水渠开挖深度不大,其边坡稳定性较好。

主要问题是渠道左边坡、防洪墙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建议加强工程处理措施。

防洪墙上游接头处可嵌入较完整基岩岸坡中;下游接头处为二级阶地前缘地带,建议结合厂基开挖,接头嵌入二级阶地台地一定深度。

漂砾卵石夹砂层属强透水性,存在渗透变形和基坑涌水等问题,需对防洪墙地基进行防渗处理,加强施工降排水措施。

厂房右边坡为二级阶地前缘地带,总体地形地质条件较好,不存在厂房右边坡稳定性问题,建议作适当护坡处理。

1.4.施工导流

1.4.1导流标准及时段

干溪坡尾水电站为单一径流电站,设计引用流量85m3/s,设计工作水头7.5m。

装机4800KW(3×1600KW),电站由拦河闸段、厂区枢纽段两大部分组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本工程属Ⅱ等大

(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3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4级设计。

其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见表10-2-1。

电站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表

表10-2-1单位:

m3/s

位置

计算时段

(月)

使用时段

(月)

设计流量(m3/s)

2%

3.3%

5%

10%

20%

坝、厂址

12~3

12~3

183

163

146

118

91

4

4

392

351

317

260

204

5

5.1~5.20

439

410

384

340

292

6~9

5.21~l0.10

2800

2550

2360

2020

1660

10

10.1l~10.31

439

398

364

307

249

11

11

219

193

172

136

103

根据水工建筑物的布置情况、结合施工进度分析认为河床建筑物可利用枯水时段建成,推荐采用分期导流,一期工程为左岸4孔泄洪闸门,二期工程为右岸2孔泄洪闸和厂房。

导流时段拟选为10~5月,相应导流设计流量Q=292m3/s。

10.2.2导流方式

根据枢纽的地形、地质及水工建筑物布置等条件,河道纵坡较缓陡,导流流量相对较大,导流时段相对较长,经综合比较采用枯期右岸明渠过水、汛期利用建好的泄洪闸渡汛、主体工程分期施工的导流方案。

二期围右岸2孔泄洪闸及厂房,利用完建的左岸4孔泄洪闸导流。

10.2.3导流规划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第一年9月初开始右岸明渠开挖和衬砌,10月初截流并填筑围堰至设计高程,中旬即可进行基础开挖,导流至5月底即拆除围堰、封堵明渠并进行右岸厂房段基础开挖。

第二年枯水期进行水闸上部施工、闸门安装以及右岸厂房段和2孔泄洪闸施工。

10.2.4导流建筑物

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导流流量较大,导流建筑物主要为导流明渠、上下游土石围堰和土工膜防渗。

(1)一期工程

导流明渠总长约198m,底宽6m,边坡1:

0.5,考虑进出口水位衔接,进口底板高程为792m,出口底板高程为789m,明渠纵坡约1.5%,经水力学计算水深3.4m,鉴于流速较大,又考虑一期基坑防渗问题,明渠采用M7.5浆砌块石护坡,水泥砂浆抹面。

根据水力计算成果,一期上游围堰挡水位为795.4m,加安全超高0.5m,上游围堰堰顶高程为795.9m,最大高度约3.5m,采用土石围堰,堰顶宽3m,迎水面坡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