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答案4年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4742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答案4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答案4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答案4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答案4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答案4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答案4年级.docx

《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答案4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答案4年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答案4年级.docx

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答案4年级

篇一:

小学四年级语文阶梯阅读训练(精品)

四年级阶梯阅读

1.一个有魔力的字眼

窗外,飘着一根青藤。

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小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

嘴巴。

青藤发现,屋里的那位白发老奶奶身边有个男孩,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男孩仰着脸,对奶奶说:

“奶奶,请您帮我抱下的橱上的熊猫好吗,”奶奶微笑着把

大熊猫拿给了他。

“奶奶,请给我倒点水好吗,”奶奶微笑着倒了一杯凉开水,还加上了橘子水

递给了他。

小男孩笑了,笑得像橘子一样甜。

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也学着说了一句:

“风儿姐姐,

1

请来一下,帮我们吹

掉热气行吗,”果然,风儿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快乐地跳起了舞。

像小嘴巴一样的青藤叶子,也说了一句:

“雨妹妹,请来一下,我们太渴了。

雨妹妹唱着淅淅沥沥的歌来了,不仅让青藤喝了个痛快,而且把一张张青藤叶子洗

得油绿发亮。

“请“这是个多么有魔力的字眼。

她像清风一样凉爽,像细雨一样甜美?

?

1.选词填空。

灵巧灵活灵敏灵机

?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的手。

?

林玲上课时思想集中,头脑反应十分()。

?

陈红能()运用学到的知识。

?

正在大家为难的时候,赵亮()一动,想出了好办法。

(在文章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闷热()苦涩()昏暗()

3(按要求填写。

(1)“青藤在微风中快乐地跳起了舞”是句(修辞手法);意思是。

(2)“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小

2

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

小嘴巴。

”仔细读一读,品味句子的妙处,然后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4.理解句子。

“请“这是个多么有魔力的字眼。

(1)句中“这”指

(2)“魔力”的意思是。

短文中指。

5.填空

在你心中。

“”是一个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

2.小溪的欢歌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

忽然,两辆自行车相撞,两个小伙子

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块大石头横在小街当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喂,快走啊~”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历)声高喊。

“急死人了~”一个姑娘

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

“哎~小街太窄了~”一个中年人长叹一声。

有几个人

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行。

人越聚越多,小街被堵塞(sāisa)了。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头发(斑(

班)白的老人。

他分开众人来到两个争吵不休的小伙子

3

面和颜悦色地说

大清早为这点小事争吵影响这么多人上班多不好快走吧老人排

解开纠缠在一起的小伙子,又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

“请大家自觉(尊遵)守秩(

(chìzhì)序~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地加快。

一会儿,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和读音。

2.给第三小节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3.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异常:

(2)顺当:

(3)和颜悦色:

4.这篇文章把比作小溪。

先写小溪十分,再写小溪流

动,渐渐了,最后写由于老大爷的劝解和指挥,小溪又唱

起了

5.第小节描写了交通受阻,人们十分焦急。

6.“一会儿,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这句话的意思是

7.下面哪句话反映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A文章说明小街太窄,容易受阻。

4

B作者赞扬老大爷热心排解纠纷,维持交通秩序。

C作者批评两个小伙子不讲文明礼貌,当街吵架,阻碍交通。

3.一张纸条

上四年级那年,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

那时,父母工资(微弱微

薄),除了(维惟)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

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dìtì)里,而钥匙(chishi)就放((

在写字台上。

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

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

几天过去了,风平

浪静,父母(似乎几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

禁不住“仙子”的(引诱诱惑),我如法炮制。

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

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

“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

5

孩子。

”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

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1.用“?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字词。

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完成练习。

(1)“寐”: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意思是

(2)联系文章内容,解释“梦寐以求”的意思:

(3)文中还有一个词语表示“我”非常喜欢《格林童话》:

3.“如法炮制”的“炮”,读音是,意思是文中“我”准备

4.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我”改正错误的行动,用“”画出来。

5.当“我”看到抽屉里的纸条时,“我”很惭愧。

为什么会感到惭愧呢,

6.文章想要表达的主要感情是()

A惭愧B自责C感激

7.“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这张纸条警示作者什么,

4.蜜蜂和蚂蚁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

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

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孩也唱着:

“小蜜蜂,嗡嗡

6

嗡,飞到西,飞到东?

?

蚂蚁很忌妒蜜蜂。

他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

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

蜜蜂晚上回窝,我们也晚上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

可人们

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翁翁”地飞来采蜜,就抬头

气呼呼地说:

“喂~蜜蜂~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

“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

因为你们的勤劳

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练习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提示语。

2.用部首查字法查“觅食”的“觅”字,应该先查部首,再查画,它的意思是

3.仔细读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回答问题。

(1)嫉妒:

蚂蚁很嫉妒蜜蜂,从它

7

心里和嘴里可以看出。

(2)搁:

用“”画出蚂蚁心里搁着的谜

团。

4.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是不是太偏心了呢,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篇二: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阅读能力阶梯训必做习题附答案

美丽的槐树

我们校园里有一棵槐树,它是老师和同学亲手栽种的。

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的同学们

和槐树一块儿成长。

现在,这棵槐树已是枝繁叶茂,像卫士一样日夜守卫着我们的样园。

学们非常喜欢这棵槐树,经常给它浇水、施肥。

初春,槐树开始抽芽长叶,无数枝条上冒出一个个嫩绿的小芽儿,好像一个个刚出生的婴

儿,东瞅瞅,西望望,好奇地看着神秘的世界和生机勃勃的校园。

槐树长得又高又粗,需要

两个同学合抱得住。

它的枝条又多又粗大,看上去像海底的大珊瑚,颜色黑里透青,很有光

泽。

槐树的叶,形状似桃,一片片绿叶活泼鲜亮,很可爱。

用手摸一摸细叶,感觉很柔和,

8

但是你如果不小心摸到叶尖或叶的周围,它就会刺疼你的手,因为它的叶边长着坚硬的锯齿

状小刺。

绿色的叶子爬满枝头,挤挤挨挨,和睦相处,微风轻拂,满树的叶子随风摆动,它

们像久违的朋友在窃窃私语,那妩媚的姿态非常惹人喜爱。

参差不齐的枝条向四面伸展开来,

错落有致,疏密均匀,覆盖着层层又叠叠的绿叶,就像一把绿茸茸的大伞,真是气派十足。

同学们常常在这把“大伞”下面乘凉,避雨,跳皮盘,做游戏。

春暖花开时节,槐树开花了,那花苞像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山辣椒缀满树枝。

槐树生长期很

长,从开春到秋天,树上总在一颗颗花蕾含苞待放,分外好看,花开的时候,美丽极了~郁

郁葱葱的树叶中点缀着无数的白色的小花,把槐树装扮得就像一棵圣诞树。

槐树开的花可香

啦~芳香四溢,很提神。

啊~槐树,你默默无闻地用你的枝叶和花朵美化了校园的环境,陶冶着同学们的情操,你

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带来了欢乐。

你就像精心呵护、精心哺育我们的老师,那么无私,那么

和蔼,我赞美你,我热爱你~

9

1.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

珊瑚妩媚陶冶和蔼

2.辨字组词

摸()槐()避()

模()愧()僻()

3.文章末段,通过那几个词表达了作者对槐树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美丽的槐树(huai)

4.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

珊瑚妩媚

5.文章末段,通过那几个词表达了作者对槐树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默默无闻无私和蔼

(二)地球仪

在我的课桌上,摆着一个小巧玲珑的地球仪。

漆黑的底座像个墨盒,托住了整个球体。

远看,地球仪好像是一个蓝色;近看,上面五颜六色的,还画着各种形状的国家、海洋、岛

屿,还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数字,使人眼花缭乱。

这个地球仪的作用可大啦~它可以让我知道许多地理知识

10

及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

每当我闲着没事的时候,我就看着地球仪,仿佛在漫游全世界。

我仿佛站在尼亚加拉瀑布边,

望着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晶莹剔透的水花,我感到大自然是如此美丽,令我流连忘返。

一会

儿,我仿佛来到美国纽约。

我站在110层大楼上,一阵风谁来,只觉左右摇晃。

我再极目

()那高楼大厦、那高速公路,纽约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多么繁荣的城市啊~转眼

间,我仿佛到了巴西圣保罗。

我品尝着当地盛产的咖啡,特别香。

这里的人民()足

球,每场球赛都特别精彩,让我依依不舍。

一展演,我仿佛越过大西洋,来到了文明古国埃

及的首都开罗,望着那高大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我感到这里的文化是那么古老。

我仿佛

到了法国巴黎,看到了凯旋门、雄伟的埃菲尔铁塔,耸立在市中心。

随着阵阵幽香,我仿佛

又来到了日本,望着那一朵朵盛开的樱花,它们争芳吐艳,把街道()得更加美丽。

1.选择下面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眺望瞭望热爱酷爱装点装扮

2.从文中找出几个四字词语

11

3.地球仪有什么特点,

4.写出第二自然段的重点句。

5.地球仪有什么作用,

6.归纳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地球仪

3.小巧玲珑4.这个地球仪的作用可大啦5.可以让“我”知道许多地理知识及每个国

家和地

区的分布情况6.将第四题和第五题答案结合在一起

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周围镶嵌着高低错落的石头,上面长着一层黑里透绿

的青苔。

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jué)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清的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

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砾(lì)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可惜没有鱼,是谁太

清太凉的缘故吧~

1.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环()坏()

悄()梢()

错()措()

12

2.在横线上天上恰当词语。

深绿的泉水高低错落的石头

朴素的花环发黑的树叶

3.找出文中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用了拟人,使文章生动活泼

蜻蜓

“飞机来了~飞机来了~”孩子们见到蜻蜓,总是这样高声呼叫。

炎热的天气里,在郊外,特别是水边,往往有许多许多的蜻蜓在空中忽

高忽低第飞着。

蜻蜓有细长的身体,配上又大又圆的头,又薄又轻的翅膀,真像飞机。

它在无数的昆虫中,飞得最高、最远、最快,是“飞行之王”。

据研究昆虫

的人说,蜻蜓可以背负比自己重15倍的东西飞行。

它能够自由自在地上升

或下降,也能在空中停留,又能倒飞、斜飞,或贴着水面低飞,就像直升机

一样。

蜻蜓有一双大眼睛,可以说是千里眼,能够看清楚6米以内的东西。

13

种视力在昆虫中是惊人的。

它的头能够四面八方转动,可以眼观四方。

你知道蜻蜓为什么点水吗,原来它在产卵。

点一次水,就产下一粒卵来。

1.写出反义词

高——()上升——()重——()

厚——()粗——()短——()

1.根据文章理解词语“蜻蜓点水”的意思。

蜻蜓常常在水面飞来飞去,不停地把尾巴的末端触到水面,动作很好看。

人们把这叫做“蜻蜓点水”。

2.为什么把蜻蜓叫做“飞行之王”,

它在无数的昆虫中,飞得最高、最远、最快,是“飞行之王”

篇三:

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4

小学语文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4

一、填空

1、前言中指出: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14

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会写作。

6、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紧密结合。

7、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可以是();可以用()表示,也可以用()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8、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

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二、选择题(10分)

1、

(1)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语文素养

(2)道德素养(3)文化素养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

(2),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

(2)语文材料(3)自然社会

3、总目标指出: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3),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5

(1)感受、理解与欣赏

(2)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

(3)倾听、表达和交流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

(2)阅读目标。

(1)第一学段

(2)第二学段(3)第三学段

5、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指出: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1)篇(段)。

(1)50

(2)60(3)70

6、教材选文要具有(3),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1)人文性

(2)工具性(3)典范性

7、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

(1)。

(1)多认少写

(2)少认多写(3)多认多写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3)。

(1)诵读和浏览

(2)精读和略读(3)朗读和默读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

(2)和自信心。

(1)写作能力

(2)写作兴趣(3)写作技巧

10、“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是

(2)写字要求。

(1)第二学段

(2)第三学段(3)第四学段

16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特点是什么,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

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4、实施建议部分中,有哪五条教学建议,

5、写出《课标》推荐的1——6年级的优秀诗歌篇目(含作者)4首。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身体、心理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7

二、填空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新课程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判断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

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

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

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

(×)

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

18

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

四、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

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答:

?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19

?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

素质教育的定义界定了它的根本目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的有化、吸收,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相应的能力得到提高,注重能力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行之有效。

小学语文新课程目标测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2、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帮助学生——。

3、识字是——和——的基础,——是的教学重点。

4、《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和。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5、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

20

用、、等教育资源。

6、,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人本语文课程资源

2、课堂即时评价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3、“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对学生有利无弊。

2、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

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

设计一:

(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

21

设计二:

(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

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2、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2、识字说好普通话阅读

3、阅读写作1,2年级

4、参与意识情意态度交际情境交际任务

5、活动学校家庭社区

6、清晰明确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人本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

2、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评价要点:

(1)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习活动,重视参与;

(2)符合

22

汉字学习的规律;(3)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4)目标全面、落实;(每点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两种设计都很重视学生个体参与言语实践。

设计二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发展的机会,学生的参与更有效。

(2)两种设计都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言语实践。

(3)设计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巧妙地将自主、合作学习融在一起。

(4)设计二充分利用了合作学习的资源优势,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修改、练说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获得语言的发展。

(各3分)

2、答题要点:

不同之处:

(1)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了一个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真实情境;

(2)将习作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亲身体历,使学生有话好写;(3)学生的习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写作变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了一种乐趣。

(各2分)

启示:

(1)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

(2)作文教学生活化(各3分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