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47127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1质量管理目标

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3.2质量管理体系

 

3.2.1工程项目质量体系构建

(1)按照ISO9002标准要求,形成文件,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1)识别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

2)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3)确定为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4)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过程的运作和监视。

5)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6)实施措施,实现过程策划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按规定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

识别。

(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

1)形成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质量手册;

3)根据ISO标准形成文件程序;

4)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5)ISO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以顾客满意理念为指导,以ISO管理原则为基础,以TQM为手段,经过对施工中各质量过程及职能的识别,按标准规定的系统方法和组织形式,构建体系框架,并应用各类分析工具对其分析、控制与改进,保证体系的运行与输出效率。

3.2.2构建质量控制体系

过程质量控制是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

就是为达到工程项目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其过程表现为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资源和活动。

质量控制贯穿于质量形成过程,对过程进行分析,确立控制标准,主要是构架出动态过程控制标准模型,寻找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点,测定已产生的实际工作结果并预测出即将产生的工作结果,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界定偏差,分析偏差,如超出容差范围,则分析原因,进行纠正。

为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要结合企业特点构建较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结合工程特点不断进行改进。

主要内容有:

(1)确定控制对象:

如一道工序、施工过程等;

(2)确定控制标准:

详细说明控制对象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3)制定控制方法:

如工艺规程、施工方法;

(4)检验、计量方法和手段;

(5)过程检验;

(6)阐述实际与标准要求之间差异的原因;

(7)为解决差异而采取的行动。

3.2.3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其要求来自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以及组织内部;持续改进是周而复始的。

持续改进机会通常由以下过程输出:

(1)质量方针的实施和评审;

(2)质量目标的定期考查;

(3)内部审核、认证审核、第三方审核;

(4)管理评审;

(5)数据分析。

3.2.4质量的提高

提高过程质量,提高管理效益,降低成本;促进与顾客、供方、员工、所有者和社会的关系,促进相关方的沟通;消除工作场所的障碍;提高组织的竞争力,为员工创造机遇;形成新的组织文化。

3.3影响质量的因素分析

结合本项目的施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质量影响因素。

违背基本建设规律

基本建设程序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及其客观规律的反映,如本项目在施工工序上就应当先砂石垫层再管子铺设。

地质勘察原因

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地基情况等,从而使得或地下情况不清,导致采用不恰当或错误的基础方案。

对不均匀地基处理不当

对软弱土、沟槽开挖后未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是导致重大事故的原因。

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特点,从地基处理、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加以治理。

设计计算问题

诸如盲目套用图纸,采用不正确的结构方案,以及计算错误等,都是引发质量事故的隐患。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施工与管理问题

自然条件影响

空气温度、湿度、暴雨、风、浪、洪水、雷电、日晒等均可能成为质量事故的诱因,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

3.4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措施

3.4.1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的任务

施工质量控制的中心任务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体系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和等级要求。

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施工质量控制又可分为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其中,工作的重点应是质量的事前控制。

1.质量事前控制

(1)确定质量标准,明确质量要求。

(2)建立本项目的质量监理控制体系。

(3)施工场地质检验收。

(4)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5)检查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

(6)施工机械的质量控制。

(7)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质量的事中控制

(1)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

现场检查、旁站、量测、试验。

(2)工序交接检查:

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检验合格后签署认可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4)做好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的处理工作。

(5)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责任;审核、批准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技术措施或方案;检查处理措施的效果。

(6)进行质量、技术鉴定。

(7)建立质量监理日志。

(8)组织现场质量协调会。

3.质量的事后控制

(1)组织试车运转。

(2)组织单位、单项工程竣工验收。

(3)组织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评定。

(4)审核竣工图及其它技术文件资料,搞好工程竣工验收。

(5)整理工程技术文件资料并编目建档。

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1.施工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应对工程建设对象的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即包括事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各单项工程及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建筑施工及安装产品质量的事后控制。

2.施工质量控制的途径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审核有关文件、报表,以及进行现场检查及试验这两条途径来实现的。

(1)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1)审查进入施工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本项目主要是劳务单位)。

2)审查开工申请书,检查、核实与控制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3)审查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组织措。

4)审查有关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或试验报告等),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5)审核反映工序施工质量的动态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

6)审核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工序交接检查(自检)、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等文件、资料,以确保和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7)审查有关设计变更、修改设计图纸等,确保设计及施工图纸的质量。

8)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等的应用申请报告后,确保新技术应用的质量。

9)审查有关工程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的处理报告,确保质量缺陷或事故处理的质量。

10)审查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

(2)质量监督与检查

现场监督检查的内容有:

1)开工前的检查。

主要是检查开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能否保证正常施工及工程施工质量。

2)工序施工中的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

主要是监督、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及工艺或操作以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是否均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否符合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若发现有问题应及时纠偏和加以控制。

3)对于重要的和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还应在现场进行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督与控制,确保使用材料及工艺过程质量。

4)工序的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及隐蔽工程检查。

在施工单位自检与互检的基础上,隐蔽工程须经监理人员检查确认其质量后,才允许加以覆盖。

5)复工前的检查。

当工程因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停工后,在复工前应经检查认可后,下达复工指令,方可复工。

6)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应检查认可后,签署中间交工证书。

(3)现场质量检验工作的作用

要保证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检验与控制是我工单位保证施工质量的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质量检验的主要作用如下。

1)它是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2)质量检验为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所需依据的有关技术数据和信息。

3)保证质量合格的材料与物资,避免因材料、物资的质量问题而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4)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及时判断质量,采取措施,防止质量问题的延续与积累

5)在某些工序施工过程中,通过旁站监督,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某些检验手段及所显示的数据,可以判断其施工质量。

(4)现场质量控制的方法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就是采用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

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和七种工具。

1)四个阶段:

质量管理过程可分成四个阶段,即计划、执行、检查和措施,即PDCA循环。

PDCA循环的特点:

①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如图所示。

在PDCA循环中,一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

②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象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③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这是因为在一个循环中,从质量目标计划的制定,质量目标的实施和检查,到找出差距和原因。

2)八个步骤:

为了保证PDCA循环有效地运转,有必要把循环的工作进一步具体化,一般细分为以下八个步骤。

①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②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或影响因素。

③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④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改进的效果。

以上四个步骤是“计划”阶段的具体化。

⑤质量目标措施或计划的实施,这是“执行”阶段。

在执行阶段,应该按上一步所确定的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并给以人力、物力、财力等保证。

⑥调查采取改进措施以后的效果,这是“检查”阶段。

⑦总结经验,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系统化、条例化,使之形成标准或制度,纳入到有关质量管理的规定中去。

⑧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到下一个循环。

最后两个步骤属于“措施”阶段。

3)七种工具:

在以上八个步骤中,需要调查、分析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才能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常用的七种工具是:

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分析图、分层法、控制图、散布图、统计分析表等。

(5)施工质量监督控制手段

施工质量监督控制,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1)旁站监督

2)测量

3)试验

4)指令文件

5)规定的质量监控程序

3.4.2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

供方评价:

对评价合格的供方,公司材料部门列入供方合格名单,经材料责任工程师审核及生产总工程师审批。

编制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由供应科按工艺材料采购目录进行编制,由材料责任工程师审核,生产总工程师批准,供应科在合格供方名单中选择供货厂家,择优订货采购。

到货验收:

由检验员与库房保管员进行实物核实,核查品种、规格、数量、批号及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应与实物一致,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审查主体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内容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质量证明书应有生产单位检验部门盖章确认。

经审核合格的质量证明书由材料责任工程师在质量证明书背面签字确认。

复验:

主体材料必须复验,复验由检验人员填理化检验委托单,取样送公司计量中心检查。

复验报告审核确认:

复验结果应符合材料国家标准或设计图样规定,经材料责任工程师或驻地监理工程签字确认。

材料保管和发放:

材料入库后,由保管员进行登记台帐,分类存放,材料发放依据领料单或工艺规程规定项目发放,领料人签字。

3.4.3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严格做好技术交底。

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没有技术交底的项目不得开工。

严格按图纸施工,施工中必须坚持按图施工,不准任意修改而危害工程质量。

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施工的准则,在施工中每道工序必须按规范、规程进行施工和检验。

严格执行测量管理制度,坚持测量换手复测制度和测量资料复核制度。

严把材料质量关。

原材料是工程构成的主体。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对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要严格按质量标准进行订货、采购、运输、保管和供应。

经检查不合格的材料必须清出工地。

严格按规定做好各项检验工作。

首先要保证检验方法的正确和检验工具、检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

按规定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结构性材料进行外形检验、物理化学检验和抗压、抗弯、抗拉、抗剪等力学的性能的检验;对混凝土、砂浆试件进行抗压试验。

按规定及时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检验。

首先班组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质检人员检查,对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报项目质检人员检查,最后项目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签字。

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能施工,作到“五不施工,三不交接”。

质检人员对关键工序进行旁站,严格控制工序质量。

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随时解决施工中技术难题。

质量检查人员有质量否决权。

发现违背施工程序、不按规定施工,使用不合格材料、成品半成品,质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可以下暂停施工令,并开具“质量问题通知单和罚款单”,限期整改。

制定切实可行的雨季施工措施,保证施工质量不受气候的影响。

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综合检查情况,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写出书面通报,实行样板引路,以点带面,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实行优质优价。

在验工计价时对工程质量较好的班组给予一定奖励,对工程质量后进班组给予一定的罚款。

建立工程技术档案,做好竣工资料的编制,平时注意资料的积累,工程竣工时按建设单位要求,提交竣工文件。

3.5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

结合本项目特点,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点。

3.5.1水泥粉煤灰混合料摊铺时离析

(1)现象:

1)用摊铺机摊铺后,摊铺机两侧骨料明显偏多,压实后,表面呈现带状露骨现象。

2)人工摊铺后,混合料局部离析,粗细料局部集中。

(2)原因分析

1)出厂混合料不均匀,或者运输与倾卸过程中产生离析。

2)摊铺机的摊铺过程中,大粒径石料被搅到两侧而二灰集中在中间。

摊铺宽度愈宽,混合料含水量越小,粗细料分离越明显。

3)人工摊铺时,摊铺工具使用不当,如用钉耙等,使粗细料集中于表面,细料沉于下部,形成离析。

(3)预防措施

1)进混合料前,应先对供料单位原材料质量情况进行实地考查,并对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和工艺进行试拌、复验,保证出厂混合料均匀,含水量合适。

2)摊铺机摊铺时,分料器内始终充满混合料,以保证分料器转动时混合料均匀搅动。

3)根据摊铺机的机型以及配合比中细料的多少,通过试铺确定摊铺的最大宽度,一般应控制在机器最大摊铺宽度的2/3。

摊铺速度不大于4m/ruin。

4)非机铺时进入现场的混合料应按摊铺厚度来估算卸料堆放距离。

卸车时宜采用拖卸,即车边走边卸,以减少翻卸造成离析。

5)严禁使用钉耙摊铺混合料和铁锹高抛混合料。

3.5.2沥青面层摊铺与收水井、检查并衔接不顺

(1)现象:

收水井、检查井盖框标高比路面高或低,汽车通过时有跳车或抖动现象,行车不舒适,路面容易损坏。

(2)原因分析

1)施工放样不仔细,收水井、检查井盖框标高偏高或偏低,与路面衔接并齐平。

2)收水井、检查井基础下沉。

3)收水井、检查井周边回填土及路面压实不足,交通开放后,逐渐沉陷。

4)井壁及管道接口渗水,使路基软化或淘空,加速下沉。

(3)预防措施

1)施工前,必须按设计图纸做好放样工作,标高要准确,收水井、检查并中所在位置的标高与道路纵向标高、横坡相协调,避免出现高差。

2)收水井、检查井的基础及墙身结构应合理设计,按规范施工,减少或防止下沉。

3)井周边的回填土、路面结构必须充分压实。

回填土压实有困难时,可采用水稳定性好,压缩性小的粒状材料或稳定类材料进行回填。

4)在铺筑沥青混合料前,须先在井壁涂刷粘层沥青再铺筑面层,压实后,宜用热烙铁烫密封边,以防井壁渗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