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4352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docx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docx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专项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努力消除一般性质量通病,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现场根据设计图纸及现行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和规定,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和具体条件制订如下措施:

1、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路基填筑过程中如何控制中线偏位

路基填筑过程中容易产生中线的偏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导线点受到破坏,施工过程中中线复测的频率不够,没有按要求设立保护控制桩。

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在施工中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应进行导线复测,并加固导线点,一直保护至交工验收。

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定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

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和路中心填挖高度。

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深或填高60-80cm应复测一次中线桩,测定路基标高和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坡度。

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填挖标志,并在不大于200m间距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设立控制桩。

处理措施:

校核导线点,重新恢复中线,按“规范”要求保护设立的控制桩。

亏坡的一侧按照规范要求开台阶补填,多余的一侧进行削坡处理。

2)路基填前清表如何控制

路基填前清表不彻底,潜伏着滑坡、差异沉降等隐患。

在施工中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对于路基附近的危险建筑应予以适当加固;对文物古迹应妥善保管。

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

在填方和借方地段的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厚度决定,清出的种植土应集中堆放。

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后,应整平压实达到规定要求,重新测量地面标高,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填方作业。

3)土路堤适宜的填筑方法和控制要点

水平分层填筑法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不论使用哪类土填筑,均应按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以利排水与填筑层密实稳定。

不同类型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以避免因填土杂乱导致出现“水囊”与滑动现象。

开蹬填筑法

在稳定的斜坡上填筑路堤时,横坡为1:

10~1:

5时,应清除草皮、树根等杂物以及淤泥和腐埴土,并翻松表土再行填筑;横坡陡于1:

5时,除进行填前清表外,还应开蹬(将原地面斜坡挖成台阶宽度不小于1.5m,高度一般为0.6m左右的阶梯)填筑。

横向填筑法

填筑陡坡路堤时,往往受地形限制,运土车难以通行,需要从横向直接卸土于路堤基底,然后逐渐沿纵向向前伸展。

此法填筑层较厚不易压实,应尽可能采用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并选择高效能压实机械碾压。

联合填筑法

此法亦称混合填筑法,即在陡坡路段,下部采用横向填筑方式,至一定高度厚,上部改用水平分层填筑法。

单侧加宽法

为使新、旧路基结合紧密,形成一体,加宽前需将旧路加宽一侧开蹬(台价宽不小于1.5m,高度一般为0.6m左右),然后分层填筑、碾压至规定密实度。

双侧加宽法

旧路基双侧加宽时,应将路基双侧边坡均开蹬,然后分层填筑、碾压至密实,以利新旧路堤结合牢固。

加宽加高法

当原路基既要加宽又要加高时,除应将加宽一侧旧路边坡开蹬,然后分层填筑外,待加宽部分达到旧路堤原有高度时,加高部分应按断面全宽分层填筑、压实。

填筑层设置横坡法

新填路堤或旧路堤加高,填筑过程种每一填筑层必须留有2%-4%的横坡,预防雨水积聚侵湿,并随时挖好排水沟,确保纵、横向排水畅通。

填筑层次衔接法(层间咬合法、阶梯法或分层搭接法)

层间咬合法

路堤填筑分段纵向衔接必须采取层间相互咬合、错缝搭接的做法,避免层间出现通缝,以利于路堤稳固。

阶梯法(或分层搭接法)

在路段划分较长,多个作业班组同时填筑时,由于进度不一,采用层间咬合法不能同步进行时,可采用阶梯法(即:

一作业段完工后,继续填筑上一层前,在作业段端头预留空白段,使填筑层间呈阶梯状,便于另一作业段随时衔接)。

纵向衔接的梯级也可做成斜坡。

机械作业法

施工布置

机械施工时,应根据地形、路基横断面形状和土方调配图等,合理的规定运行路线。

土方集中的施工点,应有全面、详细的运行作业图据以指导施工。

机械堆填

两侧取土、填高在3m以内的路堤可用推土机从两侧分层堆填,并配合平地机分层整平,分层碾压;土的含水量不够时,用洒水车洒水补充。

可用平地机配合少量人工整修边坡、路基顶面及路拱拱度。

挖推填压

在山坡上作半填半挖路基时,应从高处开始用推土机挖切,顺路中线逐渐向下,将土向下推到半填部位,并从填土最低处开始填筑碾压。

此时可根据现场作业面,运用压路机或手扶式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

多机配套铲运联合作业

取土场运距在1km范围内时,可用铲运机运送土,配合推土机开道、翻松硬土、平整取土地段、清除障碍和助推等;取土场运距超过1km范围时,可用松土机翻松,用挖土机、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运土,用平地机平整填土,压路机配合洒水车碾压。

挖掘机、装载机与自卸车配合运输时,要合理布置取土场地的汽车运输路线,设置必要的标志。

汽车配备数量,应根据运距远近和车型确定,其原则是满足挖装设备施工能力的需要。

因地制宜组织土石运输

土石方的运输应视当地条件、运距、设备等情况,采用不同的运输机具如推土机、铲运机、胶带运输机、自卸车、绞车牵引的索道等;当装卸范围内有一定高差,而汽车等受到地形和其它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架空索道运输,其规模视工程数量、运距、地形、设备条件而定;夜间施工,应具备足够的照明设备。

4)路基压实度不够如何防治

在施工中,路基压实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主要原因包括:

压实遍数不够;压路机质量偏小;填土松铺厚度过大;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或超过有效压实规定值;没有对紧前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不同类别土的混填;填土颗粒过大(>10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如粉质土、有机土及高塑指的粘土等。

采取的预防措施:

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及压实遍数符合规范要求;

选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

压路机应进退有序,碾压轮迹重叠、铺筑段落搭接超压应符合规范要求;

填筑土应在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碾压;

当下层因雨松软或干燥起尘时,应彻底处治至压实度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当前层施工;

优先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等作为路基填料填料的最小强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多雨潮湿地区当采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性土,用作本工程路床的填料时,应采取晾晒、掺加石灰粉等措施。

不同类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一般不宜小于0.6m;

填土应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通常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5cm。

5)如何控制路基填料含水量

质量问题及现象

当填料含水量不均匀时,压实度也不均匀,会导致路基填筑层局部翻浆或碾压不实。

原因分析

填料含水量不匀,或洒水量控制不严。

 

预防措施

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石土不论采用何种压实机械,均匀在该种土的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

当土的实际含水量没有位于上述范围内,应均匀加水或将土摊开、晾晒,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后方可进行压实。

当需要对土采用人工加水时,达到压实最佳含水量所需的加水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m=(w—w0)Q/(1+w0)

式中:

m——所需加水量(kg)

w0——土原来的含水量(以小数计);

w——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以小数计);

Q——需要加水的土的质量(kg)。

需要加水,宜在取土的前一天浇洒在取土坑内的表面,使其均匀渗入土中,也可将水运至施工现场,用水车均匀、适量的浇洒在土中,并用拌和设备拌和均匀。

处理措施

翻浆处晾晒、换填适宜的填料或加生石灰粉调整含水量。

当填料过干时,应计算确定含水量,拌和均匀后方可碾压。

6)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如何防治

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行车带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但路基边缘带压实度不够。

原因分析

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预防措施

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处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

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措施和碾压遍数。

7)对于不同土质,如何保证填筑的质量

质量问题及现象

不同土质填筑,路基出现裂缝或局部翻浆,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原因分析

取土源在深度上不同土质交错分层,混杂运输,填筑时也未采取措施;

取土源土质相同而含水量差异很大;

不同土质填筑时,没有根据填料的性质(强度、透水性等)差异合理确定填筑方案。

预防措施

取土源遇有土质交错分层时,可分层挖土,分堆存放,分别使用;对于含水量大的土通常采用晾晒的办法疏干水分,工程紧迫时可采用掺加一定剂量的生石灰或水泥稳定土等。

填料土质不同时,填筑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

以透水性较差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并做成4%的双向坡;如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以免在填方区内形成“水囊”。

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5m。

不因潮湿或冻融影响而改变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

处理措施

出现裂缝则应返工,换填适宜的填料。

8)怎样保证零填方地段的压实度

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零填方是指路基设计标高与清表后的地面标高相同的部位,易出现因压实度不均,导致填挖交界处产生较大差异沉降的现象。

原因分析

路基零填方概念不清,层位和施工范围确定有误,压实不均,控制标准和施工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

路基工程零填方经常出现,精心施工是关键。

如零填方的左或右、前或后均为填方段,则该段应留出与毗连的挖方段有足够的纵向碾压长度或横向碾压宽度;相应的挖方段应开蹬碾压,该碾压段应与填方段处于同一标高的碾压段内,即填挖交界同期同时碾压,可保证零填方处的压实度,有效的避免差异沉降。

零填及路堑路床的压实,应符合规定。

当路堑、零填路基的路床表面30cm内为换填土,其土质符合填料要求时,应进行压实,其压实度须符合的规定;换填超过30cm时,应按表列数值90%的标准执行。

当路堑、零填路基的路床表面以下30cm内的原状土土质应符合填料要求,但干密度不符合规定时,因将路床表层原状土翻松后进行压实,其压实度须符合规定。

处理措施

对已出现差异沉降的路段进行返工处理,弄清概念,正确确定施工层位和范围,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9)路基有效宽度不足如何防治

质量问题及现象

整修路基时,出现路基宽度不足、边坡过陡,工后潜伏着滑坡隐患。

原因分析

路基坡脚放线不到位、亏坡;

路基碾压宽度不足;

路基施工过程种防护措施不利、路基防护工程不及时,遭受自然灾害所致。

预防措施

认真控制路基坡脚放线,严禁亏坡和工后二次贴补现象;

路基施工每一填筑层两侧均应超宽30-50cm填筑、碾压密实;

路基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护,预防潮汐、风浪侵袭,雨水冲刷等,防止路基坡脚损失,损害路基宽度;

路基完工后,防护工程及时开工,缩短路基裸露时间,减少自然侵害;

施工中间检查、验收时严格检查边坡比。

处理措施

路基边坡局部亏坡,可用人工夯实补足;

路基边坡亏损严重且段落较长,应开挖台阶并逐层填筑压实。

10)路基填筑过程中翻浆如何防治

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填筑过程中发生翻浆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所谓翻浆就是填筑过程中紧前层或当前层填料含水量偏大,碾压时出现严重“弹簧”、鼓包、车辙,挤出泥浆,这种现象就叫翻浆。

有的是局部一块,有的是一个段落,此刻填筑层无法碾压密实。

原因分析

路基填筑时,以下场合易出现翻浆:

地下水位较高的洼地;

近地表下1~3m处有淤泥层;

坑塘、水池排水后的淤泥含水量大,填土无法排除;

低位段填土后横向阻水,填筑层遭水浸后再填筑,下层易产生翻浆;

所填土中粘性土和非粘性土混填,粘性土含水量大,碾压中粘性土呈泥饼状,形成局部翻浆;

透水性差的土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且透水性好的土壤含水量大,形成“水囊”。

预防措施

对于施工中发生的路基翻浆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小面积的可挖开晾晒后重压;

深度大于0~60cm的翻浆可掺加生石灰粉处理;

翻浆面积不太大而严重段,可抛石处理;

对于属于天然地基问题产生的翻浆,可布设土工格栅、土工布(用以分布荷载、排除多余水分),尔后填干土碾压施工;

对于地表下4~6m存在淤泥层导致的翻浆,可采用压力注浆办法处理;注意,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

11)换填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象

换土后的地基,经夯击、碾压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原因分析

换土用的土料不纯;

分层虚铺厚度过大;

土料含水量过大或过小;

机具使用不当,夯击能量不能达到有效影响深度。

防治措施

土料要求

素土地基

土料一般以粉土或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粘土为宜,不应采用地表耕植土、淤泥及淤泥质土、膨胀土及杂填土。

灰土地基

土料应尽量采用就地基槽中挖出的土,凡有机质含量不大的粘性土,都可用作为灰土的土料,但不应采用地表耕植土。

土料应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石灰必须经消解3~4d后方可使用,粒径不大于5mm,且不能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灰、土配合比(体积比)一般为2:

8或3:

7,拌和均匀后铺入基坑(槽)内。

砂垫层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地基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卵石或碎石,以及石屑、煤渣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如采用细砂,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卵石或碎石。

砂石材料不能含有草根、垃圾等杂质。

含水量要求

素土地基必须采用最佳含水量;

灰土经拌和后,如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可晾干或洒水润湿。

一般可按经验在现场直接判断,其方法为:

手握灰土成团,两指轻捏即碎。

此时灰土基本上接近最佳含水量;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可按所采用的捣实方法,分别选用最佳含水量;

掌握分层虚铺厚度,必须按所使用机具来确定。

12)路基填筑不密实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土路基碾压不密实

病例

在碾压过程中,出现受压下陷,去压回弹的松软现象,表层起皮,象“橡皮土”,不能压实,严重时土体液化泌水。

如继续碾压,因“弹簧”的抽吸作用,使底部和四周的水份更往上积聚,“弹簧土”的面积会越来越大。

防治措施

发现弹簧土后应立即停止碾压,找出发生弹簧土原因,积水不排除,带泥水回填,回填土含水量偏大;淤泥不清除;土料中含杂物较多。

土中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3%等,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因地下水位高而造成较大面积土体弹簧时,应采取在路基两侧挖深沟截断地下水;处理采用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土体含水量。

如工期允许也可采用晾晒后再进行碾压;

雨季施工时应开挖纵、横向的排水沟、排出积水、疏干土体,根据工期要求及天气情况,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换土,也可掺入5%-8%的生石灰量拌匀、回填压实,或采用梅花形灰桩(坑)吸收水份。

要连续作业,当日挖至路槽高程,应当日碾压成活,填方路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活,边坡防护及时跟上;

土路床填土前要清除干净地面杂草,对回填土中的树根用人工捡出,对土中挟带的大混凝土块、石块等要捡出,禁止使用带有垃圾,有机物质的土进行回填,对过湿的回填土可掺入生石灰处理,工期允许的话可进行晾晒,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方可回填进行碾压密实,并严格控制摊铺厚度;

对粘性土质,在沟槽回填时必须排除积水,清除杂物,池塘应清除淤泥,再进行分层夯实;

对粉质土在沟槽回填土时利用轻型井点可进行水密法施工,但回填厚度亦不能超过60cm,其密实方法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实,在水密法过程中保持井点降水,每层取样试验,达到密实度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回填,待回填土全部碾压夯实完成后,密实度试验全部合格后再停止降水,拆除井点。

无论是粘性土,还是粉质土,都不能一次性填筑过高,填筑过高也易引起弹簧。

土路床干燥碾压不密实

现象

含水量太小,粉质土颗粒松散,粘性土结硬块。

防治措施

当土路床干燥时,应进行洒水湿润,直至路床土层0-30cm全部湿润,待含水量合适后再碾压密实。

13)路基超厚填筑与倾斜碾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带水回填均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

超厚回填

现象

一种是路基填方,一种是沟槽回填土,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

严重者,用推土机一次将沟柏填平。

危害

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如是道路,将造成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如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

原因分析:

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对上述危害不了解或认识不足;

技术交底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

施工者有意偷工不顾后果。

治理方法:

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入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

要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有关规定;

严格操作要求,严格质量管理;惩戒有意偷工者。

倾斜碾压

现象

在填筑段内随高就低,使碾轮爬坡碾压。

原因分析

在填筑段那未将底层整平,即进行填筑,或在沟槽内填筑高度不一,使碾轮在帶有纵坡的状态下碾压。

危害

碾轮压实重力产生分力损失,在纵坡上使碾轮重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

治理方法

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入员和操作人员了解规范压实的意义;

要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碾压按照有关规定及试验段参数进行碾压施工。

路肩、边坡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肩、边坡的作用及质量要求

路肩的作用是保护路基稳定和路面完整,对边坡进行防护和加固,可以保护路肩的稳定,防止水侵蚀路基。

要求路肩要碾压密实,横坡适度,边缘顺直平整。

不允许出现积水、沉陷等问题。

由于路肩是道路的备用通行空间。

因此,不允许有堆积物。

边坡要求坡面平整、坚实、稳定,不允许边坡出现冲沟、缺口、及坍陷等现象。

14)路肩、边坡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路肩、边坡松软

现象

路肩松软,一经车轮碾压,即下陷出车撤。

边坡呈松散状态,稍触外力,边坡土下溜。

原因分析

填方路基碾压不到位,使路肩和边坡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填方宽度不够,最后以松土贴坡。

松土填垫路肩,又不经压实;

路基填方属砂性土或松散粒料,所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差。

危害

路肩松软,会危及路面边缘结构的稳定性,路面易造成掰边损毁;

路肩松软,会使走在路肩上的机动车轮下陷。

严重时会造成翻车;

边坡松散易造成冲刷、风蚀,使路基变窄;

路肩边坡松散,高填方路段,易发生滑坡。

治理方法

填方路堤分层碾压,两侧应分别有20~30cm的超宽,最后路基修整时施以削坡,不得有贴坡现象,如有个别严重亏坡,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路肩的密实反应达到轻型击实的90%以上;

路基填方如属砂性土或松散粒科,其边坡应予护砌或栽种草皮、灌木丛以保护,或加大边坡坡率,一般应大于1:

2;

路面完工后,所填补的路肩亏土,必须碾压或夯实,密实度应达到轻型击实的90%以上;

采用石灰土或砾料石灰土稳定路肩。

在路肩外侧,用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护肩带。

其最小宽度>200mm。

铺条形草皮或全铺方块草皮进行边坡植被防护。

前者用于一般路堤边坡,后者用于坡长8m以上的高填方边坡。

采用片石,卵石或预制块铺砌在边坡表面,用以加固边坡。

边坡过陡

现象

主要指填土路堤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坡率,即土质边坡小于1:

1.5。

原因分析

受拆迁占地等因素影响,下层路基填筑宽度窄于路基下口设计宽度,而路基顶面又要满足路基总宽度,便形成了边坡小于设计坡率。

危害

不能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易于滑坡。

治理方法

要按照设计边坡坡率施工,使用坡度尺检查控制坡度,不小于设计规定。

如无设计规定,一般不得小于1:

1.5。

如受条件限制,边坡小于1:

1.5时,要护砌砖石护坡。

边校直立时要砌筑挡土墙。

路肩积水

现象

即路肩横向反坡,或路肩与路面接茬处形成沟糟,造成积水。

原因分析

路肩碾压不实,与路面接茬处的路肩经右侧车轮反复走压下沉,形成沟槽。

或虽经碾压,但未经修整,高低不平或路肩横向反坡。

危害

路肩下沉或反坡,会造成路面边缘部位积水,经因渗浸泡路基和路面结构,引发路面结构从路边开始逐步扩大沉陷和损毁范围。

治理方法

重视路肩工序的质量控制,按设计横坡进行碾压修整,使密实度不低于轻型击实的90%,横坡偏差不大于±1%。

要求路肩不得有积水现象。

如为防止路府边坡冲刷,也可将路肩作成反坡,将雨水顺纵向汇集一处通过水簸箕排出路外。

15)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如何防治

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行车带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但路基边缘带压实度不够。

原因分析

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预防措施

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处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

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措施和碾压遍数。

16)对于不同土质,如何保证填筑的质量

质量问题及现象

不同土质填筑,路基出现裂缝或局部翻浆,压实度达不到要求。

原因分析

取土源在深度上不同土质交错分层,混杂运输,填筑时也未采取措施;

取土源土质相同而含水量差异很大;

不同土质填筑时,没有根据填料的性质(强度、透水性等)差异合理确定填筑方案。

预防措施

取土源遇有土质交错分层时,可分层挖土,分堆存放,分别使用;对于含水量大的土通常采用晾晒的办法疏干水分,工程紧迫时可采用掺加一定剂量的生石灰或水泥稳定土等。

填料土质不同时,填筑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

以透水性较差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并做成4%的双向坡;如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以免在填方区内形成“水囊”。

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5m。

不因潮湿或冻融影响而改变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

处理措施

出现裂缝则应返工,换填适宜的填料。

怎样保证零填方地段的压实度

质量问题及现象

路基零填方是指路基设计标高与清表后的地面标高相同的部位,易出现因压实度不均,导致填挖交界处产生较大差异沉降的现象。

原因分析

路基零填方概念不清,层位和施工范围确定有误,压实不均,控制标准和施工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

路基工程零填方经常出现,精心施工是关键。

如零填方的左或右、前或后均为填方段,则该段应留出与毗连的挖方段有足够的纵向碾压长度或横向碾压宽度;相应的挖方段应开蹬碾压,该碾压段应与填方段处于同一标高的碾压段内,即填挖交界同期同时碾压,可保证零填方处的压实度,有效的避免差异沉降。

当路堑、零填路基的路床表面30cm内为换填土,其土质符合表3填料要求时,应进行压实,其压实度须符合规定;换填超过30cm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