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42997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源热泵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源热泵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源热泵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源热泵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源热泵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源热泵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地源热泵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源热泵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源热泵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地源热泵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  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能源紧缺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开发浅层地热能资源,采用热泵技术解决供暖、供热和制冷问题的热潮正在我国大规模兴起。

而地源热泵以比其他常规供暖技术节能50-60%,是供暖制冷领域解决污染节能问题的重要技术选择,以及运行费用低可降低30-70%的等优点冲击着供热和制冷市场。

二、可依据的政策法规

2006年,出台《关于发展热泵系统的指导意见》2008年,中国可能从超支预算中拨200亿给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达到总计300多亿的支持量,其中包括热泵技术所利用的能源。

在热泵领域,2008年5月1日,《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GB/T21362-2008)》国家标准颁布施行,给商用热泵热水机的产品生产和工程安装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对行业内的企业行为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

此外,国家颁布《可再生能源产业指导目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更进一步推动低能耗节能产品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可见,国家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研究的支持力度。

第二章地源热泵项目介绍

一、地源热泵的概述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分为水源热泵和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两种形式。

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地表的河流等)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环保、节能的空调系统。

      地下水热泵系统          地表水热泵系统

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空调系统这种空调系统是将热交换器埋于地下,通过水在由高强度塑料管组成的封闭环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土壤进行冷热交换的目的。

夏季通过机组将房间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房间进行降温。

同时储存热量,以备冬用。

冬季通过热泵将土壤中的热量转移到房间,对房间进行供暖,同时储存冷量,以备夏用,大地土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免费能量存贮源泉,这样就实现了能量的季节转换。

    垂直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水平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二、地源热泵应用的优劣

(一)地源热泵技术的主要优点

1、高效节能:

冬季运行时,COP约为,即投入1KW电能,可得到4KW的热能,夏季运行时,COP可达,投入1KW电能,可得到5KW的冷量,能源利用效率为电采暖方式的3-4倍;并且热交换器不需要除霜,减少了结霜和除霜的用电能耗。

比常规空气源空调节能50%左右。

2、环保:

供热时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污染,供冷时省了冷却塔,避免了噪音及霉菌污染。

3、舒适:

因为地源热泵机组供冷暖时都是通过冷热水经风机旁管(或地板管、墙埋管)交换完成的,所产生的冷气和暖气(或辐射热)比常规空调的要更柔和的多,热不易感冒。

4、节省占地面积:

省去了冷却塔、锅炉及与之配套的煤棚和渣场,节省了土地资源,产生附加经济效益,并改善了建筑物的外部形象。

5、安全:

无燃烧设备,从而不存在爆炸、失火和中毒的隐患。

6、机组寿命长:

热泵机组长期在良好的低温井水(16℃)下进行热交换工作,可大大延长机组寿命。

7、一机多用:

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

8、可再生:

土壤有较好的蓄热性能,冬季通过热泵将大地浅层的低位热能提高对建筑供暖,同时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夏季通过热泵将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冬用,保证大地热量的平衡。

9、可分区控制:

中央空调享受的档次,又可达到单体空调局部控制的效果。

(二)地源热泵的应用存在如下风险

1、技术风险:

包括技术不成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地水文地质不同、安装售后服务不到位等。

2、办事流程风险:

因涉及设计、安装、审批等不同单位,造成程序多且杂,要求环环相扣,细节上不能有差错,否则将导致资源浪费。

3、财务风险:

在不同地区、不同工程投资相差较大,可能引起成本风险。

4、应用风险:

投资看似偏高,会影响业主对该技术的选择,造成市场供需不匹配。

第三章我国地源热泵市场发展研究

一、我国地源热泵需求市场发展迅速

我国以地下水为地热来源的热泵应用最多,主要采用“异井抽灌”和“单井抽灌”技术,最大单项工程使用建筑面积已达16万平方米。

土壤源地源热泵发展最快,最大单项工程使用建筑面积已达13万平方米。

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地源热泵系统应用面积在亿平方米以上,截止2009年,我国地源热泵使用总面积已达亿平方米,市场相关产品销售总额已超过16亿人民币,并且,市场份额也正逐年从外资品牌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向国有自主品牌渐成主导转变。

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地源热泵市场规模将比目前增长5~8倍。

图1 2009年我国的地源热泵市场容量与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以北京、山东和沈阳为代表的北方城市依然是我国主要地源热泵市场的活跃地带。

而南方地区则以广东为代表,广东已经成为中国热泵行业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地区的热泵企业约有197家,主要分布在广州、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深圳等地。

全国范围内,除港澳台地区之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有地源热泵项目,总工程量约达4500个,工程比较多的地区是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辽宁,上海,广东居次。

据初步统计,在全国已竣工的地源热泵工程中,办公楼占40%、宾馆饭店占19%、住宅占12%、厂房占9%、别墅度假村占7%、商场占6%、学校占5%、医院占3%,可见涉及面广。

从工程制冷面积来看,5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约占14%,15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占48%,1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占35%,目前工程以中小型项目为主,但最近一两年大中型增加比较快,房地产业运用热泵技术的项目比较多。

图2 2009年我国各建筑设施在热泵工程项目中所占百分比

2009年北京市场水地源热泵产品市场区域性品牌业绩相对较好,但需求同比减弱, 品牌集中加剧,且项目更多地集中在房山、顺义、通州等郊区。

总体上北京地处政治经济中心,市场情况相对规范,低价低质产品在北京较难生存。

 

沈阳市场对地源热泵需求旺盛,北方品牌业绩较好,竞争非常空前激烈,品牌集中度不高,住宅采暖项目是重中之中。

 

华东市场对地源热泵需求一般,业绩增长较为缓慢。

外资品牌业绩突出,品牌认知度高,产品品质与示范项目比价格因素的影响深刻,且以政府项目为主,房地产项目成为企业关注和利润的焦点。

 

二、地源热泵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据统计,表1中统计的主机生产企业水地源热泵产品销售额占整个市场规模的60%以上份额。

而水地源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在施工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专业的系统集成商成为主机生产企业极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近年来,系统集成商在主机生产企业销售额中占据的比例大幅提高。

 

 表1国内主要水地源热泵主机生产商(排名不分先后)

其中清华同方、美意、希望深蓝2009年上半年在全国的销量均达到个亿以上。

贝莱特、麦克维尔、特灵也在8000万以上。

劳特斯、WFI、克莱门特、海尔、顿汉布什、中宇、芬尼克兹、美的、西亚特属于二线品牌。

2009年上半年二线品牌有相当多的销量在6000万以上。

新时代、同益、长菱、天舒、科阳等属于三线品牌,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销量。

第四章地源热泵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

一、节能效益

热泵是一种节能设备,但节能性能的优劣需要有评价的指标。

热泵机组的效率在供暖模式通过COP来表示,在制冷模式下用能量效率比(EER)来表示,它是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电能)之比,目前的水源、地源热泵基本在3和6之间变化。

这样COP为4意味着输入每个单位的电能可以产生4个单位的热能。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二、环保效益

热泵主要利用自然界的低温可再生能源变为高温的能源,除了具有节能意义外,还具有环保意义。

根据调查,热泵与燃油锅炉相比,在向暖通空调用户供应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约40%的一次能源,CO2的排放量约可减少68%,SO2排放量约可减少93%,NO2排放量约可减少73%,这可以大大改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

同时,对城市内的排热量约可减少77%,又可以大大缓解城市热岛现象。

三、经济效益

地源、水源热泵除了具有节能与环保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它与传统的几种供暖方式相比还表现出潜在的经济效益。

根据北京现有实际热泵工程(包括地下钻井施工、热泵机组、建筑物供暖管网、末端散热器等)测算,水源热泵系统初投资为300~400元/m2;土壤源热泵系统初投资约为350~450元/m2,初投资比目前常规(仅用于采暖)的燃煤锅炉房供暖系统高出1~3倍,比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高出34%~150%。

这种比较均未计算传统供热方式输送基础设施投资,也未量化计算地源热泵系统除供暖外,还能制冷,提供新风、生活热水带来的成本节约。

根据北京市统计信息咨询中心对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11个项目的运行费用分析报告,在供暖、供冷、供热水、新风的情况下,单位面积费用支出从~元不等,其中63%的项目低于燃煤集中供热的采暖价格,全部被调查项目均低于燃油、燃气和电锅炉供暖价格。

第五章地源热泵行业投资风险

一、政策制度风险

1、我国虽出台一系列政策,但相对的支持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效果不明显,多头管理,缺乏监督机制,将影响行业发展。

2、缺乏准入制度和验收标准。

虽鼓励发展地源热泵技术,但会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现象,在生产、施工等环节中无相关准入制度的规范。

二、市场风险

市场发展秩序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

与欧美水地源市场不同的是目前中国的水地源热泵系统领域比较,我国的地源热泵缺乏有序的竞争、规范的管理,且市场中品牌繁多,竞争较为残酷。

三、技术风险

1、包括技术不成熟、相关支持软件不到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地水文地质不同、安装售后服务不到位等。

技术队伍良莠不齐,很多人对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不是很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源热泵机组的推广使用。

2、国内已建的大部分热泵工程,均未建立地下水和岩土监测系统,不掌握地源热泵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相关的土壤热传导机理研究和地下水回灌技术仍需完善。

3、地源热泵系统和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及其它供暖系统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地下水系统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从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操作,以免影响运行效果。

四、经营管理风险

地源热泵在不同地区、不同工程投资相差较大,并不是所有都是经济合理的,这可能引起预算风险、成本风险和结算风险。

其中,成本风险中包含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潜在影响因素等。

总结

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发展技术,正逐步被人们接受,从技术发展和项目实施来看,对城市能源供应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可由于我国相关技术起步较晚,在开发适应我国现状过程中,无法实现地源热泵高效节能的特点,而且也存在着材料、实施等风险和问题,这将影响到投资能源在预期时间内得到回报。

而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政府推广角度,地源热泵都是使用的趋势。

从以下的数据看,我国的地源热泵的市场还是具有广阔的市场。

表22012-2013年中国水地源热泵行业的市场预测

年份

从空调市场角度预测地源热泵系统的销售额(亿)

从竣工面积角度预测地源热泵系统的销售额(亿)

从空调市场角度预测地源热泵机组的销售额(亿)

从竣工面积角度预测地源热泵机组的销售额(亿)

2012年

89

87

34

2013年

102

99

平均值年增长率

%

18%

%

18%

从以上数据预测角度所得到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和18%。

到2013年地源热泵系统的销售额分别达到102亿元和99亿元。

地源热泵机组的销售额分别为和亿元。

%-18%的平均年增长速度说明中国地源热泵市场前景很好。

即使到2013年地源热泵机组市场份额也仅占当时中国空调市场总销售额的%。

如果再加上当时的供暖设备市场,中国地源热泵机组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就是当时空调和供暖市场销售总额的2%左右,与地源热泵已普及国家超过10%的市场份额相比,仍然很低,这说明2013年以后的发展空间更大。

但仍然要警惕地源热泵的认知,因为会影响供求情况,因此,认识风险的存在和制定风险的防范措施必不可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