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业事业分享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4123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行业事业分享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健康行业事业分享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健康行业事业分享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健康行业事业分享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健康行业事业分享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行业事业分享稿.docx

《健康行业事业分享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行业事业分享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行业事业分享稿.docx

健康行业事业分享稿

医药

医药这个行业是受政策影响极大的行业,从医改、药改开始的近几年行业政策的不断推新,也一直在不断的刺激着整个行业板块的格局变化及投资逻辑的变化。

新版GMP、两票制、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

∙新版GMP:

其主要目的是提升药品质量。

血制品、疫苗、注射剂;其他类药品必须达到新版GMP无菌药品生产条件,否则关停;这一导致小企业无力承担改造任务,选择退出市场

∙一致性评价:

其主要目的是提升药品质量。

289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一致,甚至可以替代原研药,一个品种费用在500-600万,无核心竞争力品种的小企业被淘汰,落后产能被淘汰

∙带量采购:

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药品价格。

该政策最开始是以“4+7”试点进行推广,到现在的全面带量采购。

去除冗劣存量产品、鼓励创新增量产品。

原本药价大幅下降挤掉的是销售费用,不影响企业发展,降价不降质。

采购以一致性评价为标准,保证质量

∙两票制:

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药品价格

从以上主要政策可以看出能够获益的企业类型:

多品种牛企业、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企业、低成本的光脚企业、资金雄厚的现金牛企业、创新药为主的企业

对于投资机构或者大型医药企业的投资逻辑其实也就变得简单清晰:

∙投资并购——仿制药大厂通过收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

∙差异化竞争——拥有创新能力、科研实力的企业,差异化研发品种、新技术新剂型

∙创新药——生物创新药、单抗生物类似药、小分子靶向创新药

∙原料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完善的原料药供应链

以上政策,尤其是带量采购政策对产业链上的参与者的影响:

∙生产企业:

普通仿制药高毛利、高费用率、高净利率终结;低成本规模化与制剂差异化是出路;长远来看——企业需要加大品种储备,形成梯队对冲单品种下滑风险(一种是向制造类企业靠拢,通过高性价比和生产的规模取胜)、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优势更为明显(原料药是生产成本的核心,质优价廉的原料药,提升企业竞争)、加大投入研发、向创新类企业靠拢

∙流通企业:

对大型医药流通商有利,回款周期有保障(但药品价格下降压缩产业链利润,上海配送费6%,降低了市场增速,压制成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上海仅上海医药和国药有配送全,基本top瓜分);长远——供应链上更多增值服务,成为未来关键

∙代理商:

药厂的销售费用大幅调整,不能支撑原有销售模式,代理商生存难

∙医药代表:

创新药、手术用药、儿童用药、中药短期不会受到影响的领域,可以选择针对医院市场CSO推广

∙零售药店:

机会——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退向药店终端(短期内可以院外药店销售)、集采加大相关品种处方外流,院外市场主体药店受益;挑战——药店运营成本高,降价幅度最大的药品是药店销量最好的产品,集采带来院内外同时降低,对药店构成冲击、医保制定政策方向是药品降价,扩大慢性病药报销,冲击药店利润

2020年第三批带量采购影响——水比药贵

2020年8月20日,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开标,56个品种、86个品规,药品入选有利于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但第三批集采55个品质药品拟中标,平均降价53%,最高达95%。

和上述分析的认识不同,现实有一定的出入:

∙放弃集采,外资撤退:

外资大量产品采取了高价、现价报价措施,少部分象征性选择降价10%,等同于放弃集采市场。

拜耳的阿卡波糖0.18元超低价中标,将华东医药挤出局,但是其半年报显示全球销售额下降73.8%,主要由于销量的增长无法抵消药品的降价。

辉瑞的立普妥、络活喜两轮都没有中标,销售却迎来反弹

∙大量1毛品种出现:

第三批集采报量最多的是糖尿病二甲双胍,46.6亿片,占总报量的20%,44家企业参与报价,中标企业15家,平均1片不到1毛钱;西地那非(伟哥)原来80元,现在2元一粒

∙医保基金:

未来可能能赚钱的就是创新药了,但是创新药大品种高价药,需要的是量价保证,在带量采购的作用下,是否能够cover掉研发成本值得商榷。

仿制药按照化工产品去估值,所以在疫情的当下,不要炒作疫苗、疫情概念,二次爆发的情况下,仿制药企业更没什么利润可言。

分析完政策面对整个医药行业大的影响后,下面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几个细分领域的投资逻辑

生物医药投资逻辑及方向

∙成药性风险相对低:

差异化策略——针对同样的靶点,差异化突破、做出自己的特色、优势;

∙创新高端制剂——研发高端制剂获得有竞争优势的品种,剂型改变改善药效,对时间、空间和对量控制多角度的评估

∙解决临床为满足的需求:

为消费者与医生所接受、明显的治疗优势、避免现有疗法的毒性、改善患者顺应性药物

PS:

带量采购的影响——创新药的研发成本,尤其是单抗药物,很高,需要量价保证。

医疗改革的目的是医保基金入不敷出,所以通过集采,压缩药企、医院医生集团利润,剔除中间代理环节。

在仿制药上省下的钱,很难把剩下的支出全给大品种高价的创新药进医保。

创新药不进医保没有销量保证;进医保,50%以上大幅降价。

未来这种情况可能愈演愈烈,大路货的创新药,可能生命周期内都无法覆盖研发成本。

基本药物投资逻辑及机会

∙一致性评价:

剩者为王——制药工业洗牌,去除重复产能,低水平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只要企业将受益

∙临床需求——稳定刚需,基药的临床价值,决定了只要企业的产品销量,针对死亡率前四的癌症、心脏病、脑血管及呼吸系统基本基本药物,临床需求巨大且稳定,生产企业少、竞争不充分、市场供应短缺

∙市场规模及成本控制——拥有较大市场体量且能够合理控制成本的综合制药企业将在基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自主定价权——独家品种,拥有国家保密配方、持有专利保护、技术壁垒较高的药物竞争性弱,利润空间大,能够满足刚需、及自主定价权的基药生产企业

非处方药投资逻辑及机会

∙基药监管趋严,转战非处方药物——可从未中标产品寻求突破口,筛选部分非处方药物产品进行转化

∙人均医疗卫生销售三大终端——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及零售药店均保持增长趋势,零售药店的非处方药销量份额提升

∙连锁药店发展——非处方药消费品属性,核心资源是顾客,

∙口碑和品牌效应,以及定价天花板——非处方药拥有自主定价权,未来非处方药物将形成大品牌、好口碑、自定价、高销量的格局,符合这一格局的龙头企业,将成为投资价值最优化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投资逻辑及方向

国内医疗器械投资驱动因素:

技术进步带来的国产化替代需求(联影、东软、奥泰、迈瑞、开立等);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相关心血管、神经、骨科、内分泌、消化、泌尿等领域慢病管理的巨大需求及专科康复需求;分级诊疗带来的医疗服务下沉及居家医疗器械需求。

个人认为投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l IVD

∙体外诊断主要有诊断设备(开放式:

检测试剂和设备之间无专业性限制、封闭式:

搭配专属试剂完成检查)和试剂构成

∙产品可分为:

临床生化、免疫诊断、血糖检测、微生物、分子诊断

∙免疫诊断是国内IVD细分市场规模最大的,市占率约38%,化学发光技术由于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好,正取代酶联免疫,增速超过25%;随着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获批,创新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需要有重要的IVD检测数据作为基础(肿瘤基因检测数据),未来高通量的测序平台的广泛应用及云端数据库的不断完善,会是基因检测领域相关IVD业务迅速增长。

l 医学影像

∙全球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被少数巨头占据,老牌医学影像设备占据90%市场份额,前三位GPS。

国内领先且上海联影、迈瑞医疗、美诺瓦、东软医疗、华润万东、深圳安科。

∙基层市场:

国产设备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市占率高,分级诊疗释放基层需求;随着研发积累和多领域持续的技术进步,国产设备厂商竞争力提升。

∙针对影像临床工作海量数据,基于AI的辅助诊断工具成为新的发展方向(AI+医学影像),日趋成熟,诊断准确度、速度和覆盖病种不断突破。

(当然这个方向因人而已,具体项目具体分析)

高值耗材投资逻辑及机会

∙高值耗材国内以乐普、微创、鱼跃医疗为代表的生产厂商正在缩小与国外知名厂商的差距,中低端实现国产替代化。

∙两大重点领域:

心血管介入+骨科耗材,合计业务规模占70%,乐普、吉威医疗在第二代、三代心脏支架研发上取得了突破。

∙制约因素是材料,重要材料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将带来一系列革命性产品,涉及化学、工艺、制造等(如全生物降解心脏支架、外科生物降解手术补片),持续关注领域内具备完整创新体系的研究机构(化学、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研究所)

∙同时,可以关注创新医疗器械带来搭配的专属高值耗材

医疗服务:

主要针对专科服务化连锁医疗诊疗机构

专科医院投资逻辑及机会

专科医院投资少、利润高,受公立医院竞争压力小,适于连锁化经营备受资本青睐,需要考虑不同专科医院进入壁垒、特点行业内竞争对手及优质医生资源的获取能力。

∙突出发展亚学科:

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院品牌和影响力;

∙人才引进高端化:

根据市场定位与学科规划选择相适宜的学科带头人;

∙设备配置体系化:

通过更专业及先进的医疗设备,弥补与公立医院的差距;

∙专科医院高端化:

硬环境与软实力并举、管理要求国际化(JCI认证)、治疗全球化(与国外医院合作)

以口腔诊所为例,基本画像如下(实地调研结果)

口腔医疗基本画像(相对眼视光,口腔单价高;商业模式成熟;口腔市场仍未饱和)

∙投资额:

主流口腔诊所总投资额位于200-400万区间

∙口腔执业医师:

3-5名,综合治疗、儿童口腔、修复、种植、正畸,

∙营业面积:

200-400平,基本上没有公共休息区、儿童活动区

∙牙椅:

4-6台,一般上卡瓦或者西诺德,单价5万/台

∙CBCT:

1台,卡瓦、西诺德60万左右,美亚光电、北京朗视、深圳菲森均为30万左右

∙可移动设备+耗材储备:

100万左右

∙获客渠道:

【口碑效应】存在明显的口碑效应,小型诊所6成顾客来自老客户以及老客户推荐;【会员制】通过会员活动(充值折扣、免费洁牙、介绍亲友获得优惠等)增加客户粘性;【大型连锁机构】硬广(XX等线上广告、超市商场等线下宣传)、优惠推广(美团团购、官网立减促销);【小型诊所】几乎不做硬广,以公众号、医生朋友圈推广为主

∙收入结构:

差异较大,综合治理代表流量,种植、正畸代表医技

∙成本结构:

大型连锁机构:

人工成本4-5成、房租2成、耗材1成、营销费用2-4成;小型诊所:

人工成本4-5成、房租2-3成、耗材1-2成、几乎没有营销费用

∙利润率:

大型连锁机构一般在10%以内,小型诊所一般为15-25%,作坊式诊所医护较低,利润率可做到40%

成功关键因素KSF:

医生资质:

影响初始流量,治疗水平直接影响客户的就诊意愿、二次光顾的可能性;地段:

治疗项目有较长的治疗周期,预防项目的重复性很高,服务半径5公里以内,所处地段的人流量很关键;规模及诊疗环境:

直接影响患者的就诊意愿;收费及促销力度:

对价格敏感性病患影响较大,目前行业尚未到打价格战的阶段;医疗团队的稳定性

口腔医生收入:

二线城市执业5年以上年到手收入50万以上,执业10年以上到手收入70万以上,一般的执业医生20-30万,属于中高端收入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