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详细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3980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详细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详细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详细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详细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详细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详细解析版.docx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详细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详细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详细解析版.docx

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详细解析版

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这份高三历史期中试卷,选择题总体上来说比较基础,出得较好。

注重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基础性。

依据课程标准,以新材料、新情境、设问巧妙来考查学生最基本的知识点,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本能力,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

材料题问答题共有3题,出题的方向很好,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层面上又考查了学生的能力,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

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

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分析,说明应是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应选D项。

A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应该是十月革命;B项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也应该是十月革命;C项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从材料中看不出来。

2.有学者认为:

“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知识点】十月革命

【答案】D

【解析】材料认为,虽然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等都是俄国的自身的矛盾造成的,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A项明显错误,材料并非只是说明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C项错误,十月革命是在一战的刺激之下发生的。

3.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党员数量消长党员成分构成变化

A.1921年和1922年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

【知识点】井冈山道路

【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可以了解到信息图一a年下半年较上半年党员数量大幅减少,而在b年6月又得到较大发展;图二党员成分构成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先以工人占主导发展到以农民占主导。

联系各选项,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a年指1927年,b年指1928年,1927年大革命由高潮转向失败,中共党员人数大幅减少,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革命队伍的壮大,1928年党员人数又大幅增加,而且农民占多数。

4.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

“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

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

”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知识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当中的关键词,“陕甘宁”“边区”等信息可以判断民歌所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情况,陕甘宁边区建立于1937年。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九一八事变(1931)前、B.西安事变(1936)前、D.重庆谈判(1945)后,从时间来说不符合;C.洛川会议后,洛川会议召开于1937年,符合题目要求。

故此题选C项

5.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

“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知识点】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此题主要涉及政党关系问题。

之所以“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主要还是由于新中国实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虽是三大基本制度之一,但不符合题意;D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治国方针,也不符合题意。

6.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干扫干净屋子再清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

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后来其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国际准则。

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故B项不正确。

“打扫干净屋子再清客”是建国初外交政策,故C项不正确。

参加日内瓦会议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展开的故D项不正确。

故A项正确。

7.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

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从材料“也不搞‘等距离’”说明A项不正确。

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来。

8.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

“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

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

”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B.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知识点】欧洲共同体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可排除A项。

“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可知法国总统的意图是希望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故B项正确,C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来故排除,材料主要涉及到欧美关系,而不是欧洲的联合,故建立统一的欧洲不正确,排除D项。

9.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知识点】不结盟运动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宗旨。

B项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A和D两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10.有学者认为:

“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

……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知识点】当今世界局势

【答案】C

【解析】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向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

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选C。

A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B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抗;D项错误,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稳定世界局势。

11.“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远行买卖,用其所致珍异,孝养其父母。

”《易传》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知识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我们可以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很明显,材料所述农民既务农又在农闲经商,用经商所得赡养父母,所以排除D。

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农闲之际经商的情况,并未体现自给自足的情况;C项明显错误,古代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商业从未得到高度的发展。

故选B。

12.《吕氏春秋·上农》载: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知识点】小农经济

【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的“男耕女织”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商品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及交纳赋税,主要是因为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

C符合题意。

ABD均未从最根本的原因生产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因而都是错误的。

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知识点】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③是错误的;这不是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是它的

影响。

通过排除法,排除有③的选项,所以选B。

14.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

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

计量单位)。

对上述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新农机和新农技广泛使用B.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C.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D.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

【知识点】工业革命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

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说明新农机和新农技广泛使用,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因此A、B只是材料的片面意思。

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1790年前后正值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推动了农业发展。

15.美国加州大学彭慕兰教授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

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

“向下(挖煤)”和“向外”。

这里的“向外”是指英国

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B.颁布《航海条例》

C.大力发展海军力量D.发动鸦片战争

【知识点】工业革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大发展的重要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原料、市场、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其中原料和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

向下挖煤是提供原料,向外是拓展市场,进行殖民扩张。

因此选A,颁布《航海条例》只是其海外殖民扩张一部分,故B项不正确;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不是“向外”表现,故C不正确;发动鸦片战争是在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故D不正确。

16.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B.自由主义的推行

C.工业革命的开展D.外来移民的涌入

【知识点】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本题通过图表形式分析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状况的成因,即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解读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1801年开始,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在增加,而农业就业人数大量减少,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判断工业工人占总就业人数的55%,说明英国已经进入工业社会,其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故A、B、D不正确。

17.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瓦解着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知识点】洋务运动

【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本意是维护封建统治,但是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是洋务派始料未及的,因此选A。

BCD只是意义,而不是本质含义。

18.张裕公司之歌《葡萄美酒不夜天》唱到:

“举杯回首望云烟,一八九二到今天,沧桑岁月创业史,溶进芬芳葡萄园”。

下列对“一八九二”的张裕公司表述正确的是

A.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受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推动

C.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产生D.反映民族资本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知识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答案】A

【解析】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兴起于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排除B、C两项;D项不符合史实明显错误,排除。

19.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

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知识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实业家方液仙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判断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故B项正确。

“实业家方液仙”不属于官僚资本主义,故A项不正确。

公私合营、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是在建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D项不正确。

20.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

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③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知识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①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③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④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以上都能从材料中看出来;②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在整个中国近代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故此题应选C项

21.下表为1913~1936年中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对下表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品种

1913

1916

1920

1925

1928

1931

1936

原料

20.1

24.7

23.9

31.3

35.4

37.7

35.8

半制成品

38.7

43.2

37.5

38.9

34.8

32.5

23.2

制成品

12.2

11.0

14.6

13.8

13.3

13.6

16.3

A.上表反映出该时期民族工业还很弱小

B.上表反映出民族工业总体上增长缓慢

C.上表反映出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增长

D.上表反映出民族制造业比较发达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短暂的春天,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准确理解。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出口的商品以原料和半制成品占据比例是绝大多数说明自然经济占主导;而制成品所占比例偏小,说明中国民族工业技术落后,应该选D。

ABC从材料中都能看出来。

22.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B、D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思想的进步,但是C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

23.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

其主要内容是:

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

它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推行贸易自由化B.克服经济发展困难

C.扩大进出口数额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知识点】经济危机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说明高筑关税壁垒,实行的是贸易保护政策,不能扩大进出口数额,故A项,C项不正确。

结合时间1932年,可以判断这些政策是为了应付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而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故D项不正确。

24.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政府)如果对老者或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的意思是作为一个有责任的政府必须担负起对老者、病人等弱势群体的照顾,其实阐释的是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故ABC不正确。

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答案】A

【解析】计划经济是以国家调控为经济发展主要手段,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以摆脱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是对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选A。

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走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故B项不正确,C项是资本主义社会率先推行的;D项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下列有关中日关系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賠款。

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

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

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項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

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

没有赢家的结局》

(1)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贏家”,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4分)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

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6分)

材料三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

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6分)

【知识点】中日关系

【答案】

(1)对中国而言: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分)

对日本而言:

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2分)

(2)错误估计:

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

(2分)

主要表现:

政治上:

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军事上:

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2分)

(3)不正常状态:

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交关系”。

(4分)

意义:

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分)

【解析】第

(1)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再结合材料一信息“日本……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

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2)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低估……中国民众……的力量……民族凝聚力”“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作答;第二小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第(3)问,解答第一小问要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日之间的关系;解答第二小问要联系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意义。

27.(16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风云变幻,美苏“冷战”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主旋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

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