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375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

XX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题一

  水的组成

  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

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方法:

实验探究

  手段:

多媒体

  时:

一时

  实验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空气的组成如何?

  2、情景导入:

  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

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今天开始学习自然界中的水。

  3、讲授新:

  讨论:

地球上哪里有水?

水有什么用途?

  存在:

江河、湖、海占地球表面积的3/4;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地层、大气中也含有水;

  总量很大(14亿立方千米,2×1018吨)

  分布很广,但不均匀。

  用途:

孕育和维系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

  水力发电;水运航道和宜人的环境

  想一想:

1、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留意过我们身边的天然水都是纯净物吗?

  3、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实验3-1]:

水的电解

  现象:

  、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

  2、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

  3、与是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氧气

  4、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

  讨论: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

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论:

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说明电解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H2

  H2 +2

  分解反应

  介绍氢气:

  物理性质:

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化学性质:

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验纯方法:

如图所示

  讨论:

氢气H2氧气2

  水H2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元素

  种类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组

  成

  纯净物

  混合物

  

  

  物质

  种类

  

  

  

  

  总结:

  练习:

后习题

  作业:

练习册

  后反思

  题二

  分子和原子

  【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

  2、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运用日常生活现象与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用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

  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重点:

  、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方法:

实验探究

  手段:

多媒体教学

  实验准备:

烧杯、量筒、水、品红、浓氨水、酒精

  时:

二时

  第一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

  

(1)

  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

  

(2)

  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3)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

  (4)

  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

  中国古代认为事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

你是认为怎样认为的?

  2、讲授新:

  [实验3-2]品红溶于水

  现象:

品红逐渐向水中扩散。

但时间较长后才扩散均匀。

  提问:

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

  明确:

学者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

这些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

科学事实证明:

这些微小的粒子就是我们本题将要学的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和基本性质(板书)

  出示:

图3-6和图3-7

  说明:

这两幅图都证明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设想。

  板书: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性

  提问:

我们能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看到分子吗?

那怎样才能看到分子呢?

  讲解:

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与地球相比。

分子虽然很小但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结论1:

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探究活动1:

  操作:

1、在试管中加入蒸镏水,再加入酚酞试液

  现象:

溶液仍为无色

  操作:

2、在试管中加入浓氨水,再加入酚酞试液

  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操作:

3、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12分钟。

  现象:

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

  结论2、分子在做不停的运动。

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温度越高,运动的速度越快。

  解释: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

  

(2)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

  (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活动探究2、酒精与水混合

  操作:

用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100毫升水和酒精,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毫升?

  现象:

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毫升。

  讨论: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结论3:

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释:

(1)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3)夏天自行车的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4)铁路上的铁轨之间为什么留些空隙?

  总结:

  作业:

昌平练习册,后习题。

  后反思:

  第二时:

  、复习旧识:

  氨气、水、糖等物质都是由什么微粒构成?

  2、情景引入:

  提问:

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它能不能再分割?

如果能分割,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回答:

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的。

  展示:

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的模型。

  3、讲授新:

  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板书)

  讨论: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试分析在这个反应中。

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学生讨论,选择学生代表来陈述讨论结果]

  讲解:

1、分子的观点(板书)

  提问:

物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回答:

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变化的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形状。

  追问:

这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

  回答: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小结:

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板书)

  提问: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在这些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

  回答:

  小结: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的物质的分子。

(板书)

  讨论:

那么,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特征,我们应如何给分子下一个定义?

  小结:

由此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板书:

分子的概念

  2、原子的观点(板书)

  展示:

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实质。

  提问: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展示:

氧化汞分解示意图。

  结论1: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结论2:

原子: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结论3:

化学变化的实质:

  重新组合

  分裂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思考: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

  讲解:

尽管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只有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才比原子大。

但毫无关系的分子和原子,则无法说谁大谁小。

  总结:

  练习:

后习题

  作业:

昌平练习册

  后反思:

  题三:

水的净化

  【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

  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

  把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3)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重点:

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难点:

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的做好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

  实验准备:

药品:

河水井水、雨水、自来水,纯净水,蒸馏水,明矾肥皂水,活性炭,

  仪器:

烧杯、漏斗,玻棒,滤纸、铁架台,铁圈,烧瓶,酒精灯,冷凝管。

  第一时:

  教学过程:

  、

  情景导入

  展示:

河水,井水、雨水、自来水,纯净水,蒸馏水

  讨论: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

A:

河水较浑浊,而其他水较澄清。

  B:

自来水与纯净水比较,纯净水更澄清。

  说明:

纯净水虽然比较澄清,但纯净水不等于纯水。

  过渡:

自然水怎样才能变成比较澄清的自来水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水的净化。

  2、讲授新

  多媒体展示: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讲解:

通过自来水厂净化的过程,我们知道水中的杂质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两大类。

  一、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板书)

  、静置(板书)

  [演示实验1]将一杯泥水静置一段时间

  现象:

水中杂质沉到水杯底部,上层水较澄清。

  提问:

经静置后,水中的杂质能全部沉到水杯底部而水特别澄清吗?

  回答:

不一定,这与时间长短有关,与杂质种类有关。

  [演示实验2]在泥水中加入明矾,搅拌后静置。

  现象:

静置的时间更短,上层水更澄清。

  说明:

明矾有吸附作用,明矾溶于水后产生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2、过滤(板书)

  多媒体展示:

过滤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总结:

过滤的注意事项是:

一贴二低三靠。

  学生活动:

活动与探究

  [多媒体展示探究内容]

  教师活动:

巡视学生活动情况,适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力争使每个小组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活动:

各组派代表陈述实验结果。

(略)

  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