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3634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周谷城《中国通史》记述“六代的政府,设在建业;其所统治的地方,则是今之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各省尽是财富之区”,形容其为“南方财富集中江左”,得此现象的原因是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②社会比较安定③南方地广人稀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

A.大运河

B.都江堰

C.赵州桥

D.长城

3.下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此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周武王

B.赢政

C.陈胜、吴广

D.项羽

4.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几经变迁。

下图所示政治特点形成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5.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战争的类型主要是兼并战争

6.杜甫谓“学书初学卫夫人,但很无过王右军”其中的“王右军”被称为“书圣”,这位人物是()

A.

B.

C.

D.

7.“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据考古发现,下列远古居民过着定居生活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商朝、秦朝、三国

B.春秋、战国、隋朝

C.商朝、秦朝、唐朝

D.春秋、战国、三国

9.某班同学讨论“商鞅变法的失败与成功”时产生了不同意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值得肯定

B.商鞅变法有利于秦国的富强

C.商鞅最后被杀了,所以变法是失败的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从两千多年前的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

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A.以法治国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为政以德”

1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比较彻底的变法是

A.齐国管仲改革

B.魏国李悝变法

C.楚国吴起改革

D.秦国商鞅变法

12.2017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博物馆。

下列描述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A.会种植水稻

B.住干栏式房子

C.过群体生活

D.距今约7万—2万年

13.下列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

A.曹魏

B.刘蜀

C.孙吴

D.西晋

14.下列历史典故或成语,与“楚汉之争”有关的是

A.围魏救赵

B.纸上谈兵

C.鸿门宴

D.孟姜女哭长城

15.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下列主张属于“孔子的智慧”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6.考古学家要进一步研究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你推荐他们去哪里进行考古发掘?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

C.浙江余姚

D.陕西半坡

17.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的匈奴势力衰弱

B.汉武帝个性比较强硬

C.“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朝国力日渐强盛

18.下列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长安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欧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19.下列以少胜多的战役中,与曹操有关的是

①巨鹿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城濮之战

④淝水之战

⑤官渡之战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20.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

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战败

C.赤壁之战结束后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21.该旅游地位于山西大同,导游介绍其第20窟的露天大佛(下图),高13.7米,佛像造型雄伟,面部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

该旅游景点是

A.龙门石窟

B.西安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乐山大佛

22.《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

A.司马谈

B.司马迁

C.司马炎

D.司马光

23.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相比拟。

他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它主要的原料是()

①铜   ②铅  ③锡  ④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法治”

25.假如你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

②汉武帝听取诸子百家对“推恩令”利弊的看法

③一位太学生因学习成绩优秀被朝廷任命为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二、综合题

26.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同时也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列举出三位被推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2)禹的儿子启凭借家族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建立夏朝,标志着什么制度的产生?

(3)A、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者,B、分别说出这三个时期的暴君。

2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

(2)这次改革中哪一条款直接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

(3)北魏时期的一次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这次改革指的是什么?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

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校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碑文曰:

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

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藩。

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藩。

自此以来,完事休贴。

见者边吏不谨,互有侵轶,越在遐荒,因之隔阂。

今遵永旧,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厥旨。

⑴从材料一划线处可看出:

秦统一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  。

秦统一后,丞相的主要职责是  ,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在  (朝代)被废除。

⑵选做题:

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的?

有何意义?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蕃之间的关系。

《唐蕃会盟碑》有何历史价值?

⑶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三、辨析题

29.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昨天的辉煌)

材料一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为科学文化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与奴隶社会相比,与科技文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欧洲相比较,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更为辉煌,几乎所有领域都有重大成就……

材料二美国学者坦普尔在其著作《中国的天才》一书的序言中写道:

所谓“现代科学”实际上一半以上来自古代中国。

申国首先发明了先进农业、造船、采油、天文、音乐、卡进位、纸币……造纸,印刷、指南针、蒸汽机原理等等。

(1)材料一指出“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什么朝代?

当时的文字叫什么?

(2)材料二所列举的“中国首先发明”的众多成就中,哪项是西汉时期发明的?

东汉时,下图人物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请写出他的名字。

(今天的成就)

材料三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当代誉农”。

2010年3月24日他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接受法国驻华大使苏和代表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兰西共和国农业成就勋章,这是法国政府授予我国农业专家的最高荣誉,其获奖理由是“造福了全世界”。

(3)其实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就得到飞速发展,出现了“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请写出这部书的名字及作者。

(明天的展望)

(4)重温昨天的文明,感受今天的成就,请你展望明天的中国将如何发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

1、

2、

3、

三、辨析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