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机场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3018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花机场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黄花机场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黄花机场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黄花机场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黄花机场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花机场项目建议书.docx

《黄花机场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花机场项目建议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花机场项目建议书.docx

黄花机场项目建议书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后勤服务中心

2)项目主办单位:

湖南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3)项目负责人:

汤承武

4)建设地点:

长沙县黄花镇

5)建设规模:

本项目是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中,辅助功能区规划的一重要新建项目,地处原办公楼旧址上,北向安检保卫部,南临高架桥延伸11号路,东靠机场宾馆,西边是现有制冷站,该后勤服务中心将建成为一个集航空公司代办处办公和职工食堂一体的楼宇,它不但可以为机场工作人员提供日常餐饮服务及夜班宵夜,而且能够为所有驻场航空公司集中提供一个办公、值班、业务处理的场所。

项目占地面积10225.63m2,总建筑面积12671.2m2,其中架空车库1425.2m2,食堂6814.6m2,办公用房4431.4m2,为一栋5层的框架结构建筑物,层高4.2m,总高度21.0m,项目总投资约4998.63万元。

1.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场集团公司)是省属大型民航运输企业,下辖长沙黄花、张家界荷花、常德桃花源、永州零陵、怀化芷江5个机场分公司,湖南空港实业有限公司、湖南机场建设开发公司和湖南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

代表省政府经营管理湖南机场国有资产,行使行业管理职能,对省内机场建设发展统筹规划,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机场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湖南经济为己任,以打造湖南航空强省为目标,狠抓规划建设,推行规范管理,加强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夯实安全基础,开发航线航班,拓宽融资渠道,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坚持走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于1989年8月29日通航,现为4D级民用机场,占地面积3326亩,跑道长2600米,宽45米;共有19个停机位,活动登机桥10座,可供B-767型(含)以下各种机型起降。

2000年投入使用的第二代航站楼,其容纳量能满足高峰小时1800人次和年旅客吞吐量450万人次的需要。

航站楼配备无人引导的飞机泊位系统和可灵活对接的登机廊桥,其中弱电系统的配置达到了国家一级机场水平,客货运输、航行服务、导航通讯、气象保障、地面指挥等方面也逐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近年,黄花机场公司秉承“服务顾客、完善自我、回报社会”的企业宗旨,紧密联合各航空公司以及驻机场各单位,不断创新管理,逐步形成由空中指挥、空中服务、售票、值机、机务保障、航空货运、地面运输、餐饮娱乐等组成的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机场”“全国卫生机场”“湖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1.3项目背景

黄花国际机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东约24公里处,始建于1986年6月,是湖南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航空港,也是湖南省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

黄花机场对湖南省扩大对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花国际机场自198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作为国内干线机场和湖南省内枢纽机场,旅客和货邮吐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其航空业务量得到了高速发展,为满足航空业务量发展的需求,曾先后进行了多次扩建。

目前黄花国际机场等级为4D,占地3326亩,机场跑道尺寸为2600×45×0.30(0.32)米,可供B757、B737、MD82、Tu154等大、中型飞机起降。

场道道面结构按MD—82型及同类飞机的使用要求设计,停机坪总面积约14.8万,设计机位数为19个,其中近机位数为10个;黄花国际机场目前在用航站楼是2000年底投放使用的扩建航站楼,其设计目标年为2005年,设计吞吐能力为450万人次,设计高峰小时吞吐量1800人次,总面积3.4万平方米,停车场2.2万平方米,货运仓库5583平方米。

随着湖南省经济的全面发展,近年来黄花机场的年旅客、货物吞吐量及飞机起降架次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目前为止,黄花国际机场已经开通61条国内、国际或地区航线。

其旅客吞吐量2005年已达到441.59万人次,全国排名居第23位;货邮吞吐量达到52000吨,全国排名居第20位;年飞机起隆59534架次,全国排名居第15位。

各项统计数据在全国各民用机场的排名中均较往年有所提高。

根据所了解的最新的统计资料,2008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更是达到了840万人次,比上一年增长4.80%。

统计数据及机场的运营状况表明:

黄花机场现有主要设施的饱和期即将到来。

主要表现在:

站坪机位数、滑行道系统和航站楼容量已经达到饱和,机场运行安全隐患大,服务质量降低;现有跑道长度已经不适应更大型飞机,更远航程航线的使用要求。

为了保证机场安全、正常地运行,提高机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给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黄花国际机场配套设施建设的报告》(湘机场企【2004】13号)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扩建方案,湖南省发改委向省政府呈报了《关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扩建问题的请示》(湘发改【2004】258号),省主管领导批示同意,并提出了机场停机坪、航站区以及飞行区改造等问题的要求。

本项目是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场配套设施建设的有力组成,为进一步改善机场职工的就餐条件,提高职工餐饮质量,从而保证机场的运行安全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1.4研究依据及范围

1.4.1研究依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交运[2006]2034号,2006.9.28;

2.《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的通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湘发改交能[2006]863号,2006.11.19;

3.《关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交通[2006]136号,2006.3.2;

4.《关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审[2006]624号,

5.《湖南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民航中南设计院,200412,(另册);

6.《湖南省交通发展“十一五”(调整)计划》—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另册);

7.《湖南民用机场布局与建设规划》—湖南省计划委员会,中国航湖南省管理局、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共同编写,(另册);

8.《关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沙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湖南省水利厅,湘水许[2006]27号,2006.05.15;

9.民航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10.各专业相关基础资料。

1.4.2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有关部门法令、政策、规程、规范,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规模、建设内外部条件、项目总体规划方案及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进行研究,并提出有关建议与方案,供投资主体和相关部门作投资决策参考。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表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10225.63

2

总建筑面积

12671.2

3

架空层建筑面积

1425.2

4

建筑密度

%

18.40

5

容积率

1.24

6

绿化率

%

37.73

7

工程建设工期

15

8

工程总投资

万元

4998.63

2项目建设必要性

2.1现有后勤设施已不能满足机场发展的要求

黄花机场是湖南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航空港,对湖南省扩大对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机场自90年投入使用以来,便成为湖南省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和全国航空干线的重要枢纽之一,航空业务量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根据中国民航统计资料,2005年长沙黄花场旅客吞吐量为441.59万人,在全国各大机场排名第23;货邮吞吐量为52200吨,全国排名第20;起降架次59534万架次,全国排名第15。

根据所了解的最新的统计资料,2008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更是达到了840万人次,比上一年增长4.80%。

随着湖南省经济的全面发展,黄花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也得到了突猛进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61条航线通向四面八方,如下表所示:

表2-1黄花机场1993-2005航空业务量统计表

年份

起降架次(架次)

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货邮吞吐量(吨)

1993

14136

89

6047

1994

17446

129.6

7755

1995

20265

159.8

10448

1996

23163

178.4

12746

1997

25377

171.8

12182

1998

33128

175.4

12568

1999

34700

177.6

16079

2000

37722

203.4

18552

2001

39194

221.7

20375

2002

42920

259.8

25438

2003

46994

299.2

34988

2004

54277

380.26

43133.2

2005

59534

441.59

52200

从上表可以看出,黄花机场的航空业务量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年旅客吞吐量、年货邮运量及年起降架次均保持在平均增长率20%以上。

即便在民航增长速度放缓的97、98年,长沙黄花机场也能保持原有水平并略有增长。

近年来,湖南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黄花机场的航空业务量也越来越大,现在机场的许多设施已达到或即将达到饱和期。

随着机场扩建计划的实施,扩建后机场飞行区等级拟由4D升级为4E,航空运输业务的急剧增长,必将对黄花机场民航后勤配套设施和容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保证机场运行安全,提升机场服务品质来看,后勤服务中心的新建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2.2后勤服务中心是机场扩建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长沙黄花机场扩建工程的实施,航空业务量的不断增加,相关配套工程等硬件设施的新建,所需的地面服务人员也将相应的增加。

据“黄花机场扩建方案”预测“随着机场航站楼站坪的扩建以及服务车辆的增加,需要的航站区服务人员、消防人员、地勤和机务人员也需做相应增加”,其具体增加数据详见下表:

表2-2增加人员配置一览表

部门

2015年(人)

备注

安全检查站

80(两个中队)

医疗救护中心

10

机场航空运输服务有限公司

40

候机楼管理及值机人员

150

旅客服务总公司

290

停车场管理

10

园林服务

20

消防站

13

车辆服务

430

机务服务

150

含清洁工

总计

119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到2015年,仅机场生产服务部门就将新增员工约1200人,再加上机场公司机关将增加的300人(规划由现在的1600人增加到2015年的1900人),和现有职工人数2660人,2015年职工食堂需要为4100多名员工提供餐饮服务,按三班工作制考虑,中餐高峰期的就餐人数将达到2500人。

根据国家相关建筑标准规范,按照每人1.1平方米的餐厅使用面积计算,需要餐厅面积2750平方米。

由于此处厨房的工作不仅面向本食堂,还要在航班延误等应急事件发生时为航站楼提供送餐服务,因而餐厨比(餐厅与厨房面积的比)宜为1:

1.3,需要厨房面积3600平方米,再综合考虑上门厅、过道、洗手间、售票间、小卖部等公共部分,和各类库房、办公用房,更衣间、淋浴室等辅助用房面积共计600多平方米,食堂的建设规模需约7000平方米。

而现有的职工食堂是1989年修建的一座建筑面积仅为368平方米的单层砖混建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机场工作人员的日常餐饮需要了,这必将影响机场职工的工作热情,影响机场的安全运作和服务质量,可见职工食堂的新建是机场扩建工程的有益补充。

后勤服务中心大楼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为所有驻场航空公司提供一个集办公、会议、业务办理为一体的场所。

目前在长沙机场营运的航空公司有23家,其中有12家目前明确要求在机场设立办公场地,其他的航空公司也在计划之中,根据机场方面的调查,各航空公司的办公空间需求如下表:

表2-3航空公司代办点办公场地需求

航空公司

驻场办公需求

大开间(间)

套间(间)

国航

1

1

港龙(国泰)

1

东航

2

海航

1

2

深航

2

奥凯

1

厦航

2

鹰联和川航

1

吉祥

1

春秋

2

韩亚

2

山东

1

总计

3

17

并要求具备独立卫生间,通风采光阳台,宽带网线,电话和有线电视,空调及热水器等办公条件,还能提供相应的会议、培训用房。

随着黄花机场的扩建,更多国内国际航线的开通,航空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将有更多国内外的航空公司需要在机场设立办公场所,其办公空间需求也将更大,预计到2015年,航空代办点的建筑规模需求将达到2500平方米,其相应的会议和培训场地需求也将达到2000平方米。

现在航空公司驻场单位或是占用货运库房区域作为临时办公场所,或是分散于机场各处租用办公用房,不仅办公场地发展受限,其办公条件也不理想。

后勤服务中心的新建不仅能为各驻场单位提供一个优雅舒适的办公环境,完备的办公条件,更有利于机场方面对驻场单位的集中管理,提升机场管理系统的效率。

所以说,机场后勤服务中心大楼的新建符合黄花国际机场的发展规划,是黄花机场扩建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提升机场运营品质和服务水准的必然要求,后勤服务大楼项目的建设也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

3区域位置及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本项目地块位于黄花机场原有办公楼旧址上,南侧面向T2航站楼停车场,北面临近安检保卫部,东向面对机场宾馆,西边是现有制冷站。

场地与东边的道路有将近3米的高差,南面的是从航站楼高架桥下来的道路,路势东高西低。

方案地块中有黄花机场食堂与空管食堂,分别位于地块的西北角与东北侧。

场地内部有一条冷冻站管沟,在设计中进行了柱网的避让,以方便日后检修。

3.2场址条件

3.2.1水文地质

机场所在地属湘东盆地,地势较为平坦,原地貌单元属剥蚀堆积的准丘陵地形。

机场四周丘陵起伏,丘顶较平缓开阔,多为椭圆形状,残积和坡积粘土广布,局部为耕植土。

岗埠走向不规则,丘岗顶部长年以生长松杉树及油茶树、果树为主,并混杂生长灌木、杂草、其短窄丘谷间有水稻田,旱地。

场址区地下水主要有2层,即上层滞水和下层微承压裂隙水。

综合稳定水位高程在61.50~62.70m。

初步判别本场址区上层滞水为存在于耕植土和残积土层上部及与人工填土接触面之间的孔隙水。

下层承压水存在于强风化、中化化基岩中,系沿层面裂隙与节理连通产生的裂隙水,而在岩层中存在的溶蚀小孔洞更有利于含水裂隙的局部连通。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评价为具中等腐蚀性,对钢结构综合评价为弱腐蚀性。

场区位于红层盆地,岩层系白垩系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一套单斜地层,岩层产状平缓为10°~30°/NW/8°—15°。

据区域地质资料和钻探揭露,场区未见断层发育。

但岩层中见2组节理裂隙,其倾角分别为50°~55°和70°~85°,节理面粗糙~平直,延伸长10~200cm,后者较前者发育,一般呈闭合~充填状,主要分布在强风化~中同化岩层中。

晚近时期本区构造运动以大面积的缓慢上升为主,机场处于相于稳定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3.2.2基本气象特征

上半年主要为偏南风,下半年主要风向为偏北风,常年平均风速2.7m/s,冬季3.0m/s,夏季2.5m/s;跑道风力负荷为98.47%。

年均冰雹日为0.7天,年平均降雪日数为8.1天,积雪日数为12.4天,最大积雪深度8cm。

冬春季云多,云量为3.3量级,年平均云量为5.3量级,年平均气温17.4℃;机场所处场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9.3℃,极端最低气温为-12.9℃,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的月平均值为29.7℃。

冬季漫长而湿冷,为全年最低气温。

长沙黄花机场属于雷暴较多的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1.1天,年变化在32-61之间,3-8月份为雷暴高发区,4月份发生频率最高。

82.8%雷暴的持续时间在2小时以内。

黄花机场地处多雨地区,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920.0mm,本地雨季为4-7月,平均降水量达到493.2mm。

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3.6%,6月份为降水量最高月,历史日最高降水量为77.2mm(1995年)。

3.2.3交通条件

黄花机场位于长沙市东,距离市中心约24.2公里。

现在从市区到机场已建成两条机场专用高速公路,一条是1994年省交通厅投资修建的从长沙市伍家岭至永安镇的高速公路,另一条是由长永高速公路收费站口至机场3km亦改建为高速公路,并与京珠高速连接。

地面交通十分便捷。

4建设方案

4.1建筑设计

4.1.1概况

长沙黄花机场航站区后勤服务中心方案,是长沙黄花机场航站区辅助功能区规划其中的一项重要新建项目。

辅助功能区其目的在于优化区域功能,满足区域内的功能需求,解决办公、食堂、以及停车位等功能的不足。

本次方案,是基于黄花机场航站区辅助功能区规划的区域结构以及功能布局进行设计,综合考虑区域内的交通流线、功能需求以及景观朝向,而设计的综合性建筑。

4.1.2设计理念

尊重现状,功能重组:

在功能上,经过对地块现有功能的整合,以及加入区域所需的办公等功能,形成位于区域规划中重要位置的综合性建筑物;

融入环境,结合景观:

在环境上,利用东侧与道路的高差并且结合现有草坪范围进行景观设计,尽可能保留了现有绿地范围。

通过建筑物内部空中庭园的设计,使楼内外均有良好的景观,都能够有很好的办公感受。

4.1.3功能布局

建筑内部主要分为办公、食堂两个区域,区域之间紧密联系又不互相干扰。

办公位于建筑的上层,拥有良好的朝向以及安静的环境,并且考虑到驻场航空公司多,为适应使用上可能出现的多样性,办公区域进行分块设计,提供了套间、单间、以及可以灵活划分的大空间办公。

不同类型的办公空间分区域设置,方便各部门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办公区域;

食堂出入口位于东侧方便下班就餐人流,且分为上下三层,首层为食堂粗加工及仓库冷库,二层为大食堂,三层划分了包厢与大堂,有多功能餐厅及小餐厅,为员工就餐提供不同档次的选择。

4.1.3交通流线组织

本方案利用场地与东侧道路的高差在东侧形成一个立体流线的人行主入口,职工不仅可以直接进入二层的大食堂,也可以通过台阶进入三层食堂。

楼内空间通过连廊与庭院组织,在连廊与庭院之间穿插绿化平台,不仅丰富了楼内空间感受,同时优化了建筑物的内部环境质量。

南侧的办公区人行入口庄严大气,面朝南面外部景观,建筑内部将两者景观相互渗透,不论在楼内或者楼外,都有自然的观景感受。

西侧布置了架空层车库入口,与人行入口相分离,实现了人车分流。

新设计的停车场能够提供36个室内停车位,26个露天停车位。

在老食堂拆除后,可以进一步增加停车位并优化车流交通组织。

4.2结构设计

4.2.1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4.2.2设计标准

本工程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4.2.3主体结构设计

1.该建筑为五层后勤服务中心,各层层高为4.20米,总高度为21.0米,结构型式采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

梁、板、柱均为现浇。

a、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b、钢筋:

HRB235、HRB400。

c、砌体:

均采用MU7.5烧结多孔砖(非承重)和M7.5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2.本建筑总尺寸42米x85.5米,宽度方向超长,设置伸缩缝一道。

4.3电气设计

4.3.1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与要求。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0、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4.3.2设计范围

1、高、低压变配电系统设计。

2、一般照明、动力配电设计

3、防雷及接地系统设计

4、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控制设计。

4.3.3负荷估算及负荷等级

本建筑为一栋5层后勤服务中心,具有厨房、餐厅及办公等功能用房,总建筑面积约12100平方米。

负荷估算如下:

本工程总装机容量约为1200kW,计算负荷为970kW,视在功率为1050kVA,拟采用2台630kVA干式变压器供电。

根据其建筑规模及负荷性质,本工程的消防负荷为二级,其他负荷为三级。

4.3.4供配电系统

拟在本建筑物内设置10/0.4kV变配电所一座,其10KV高压电源由机场10KV中心配引两回路供电,分别用YJV22-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直埋引入,一用一备。

变配电所低压系统采用2台变压器供电,单母线分段运行,母线之间进行手动联络,两电源互为备用,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或正常维修时,切除部分负荷,合上联络开关,由另一台变压器供电。

低压配出线采用树干式及放射式混合布线方式。

消防设备用电采用二回路电缆供电,二回路互为备用,电缆容量按满负荷考虑。

二级负荷及消防专用设备为双回路供电,末端互投,建筑物照明、动力供电干线采用阻燃铜芯塑料电缆或阻燃交联电缆沿电缆沟、电缆管井或电缆桥架敷设。

支线采用BV-450/750V铜芯塑料线穿电线管在现浇层楼板,吊顶内或地面、墙面暗敷。

与消防有关的控制联动线采用阻燃型高温线。

4.3.5照明

1、光源:

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公共场所采用节能型吸顶灯照明、公办室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照明具,光效80~95Lm/W,色温应在2500K~5000K之间。

2、主要功能用房照度要求

办公室、会议室300~500Lx

门厅、总台300Lx

厨房、中餐厅200Lx

楼梯、平台、走廊50~75Lx

3、灯具控制采用集中和分散控制相结合方式。

各类场所照明负荷密度值控制在国家有关关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4、在室外地面、裙房屋面及主楼屋顶设置若干组立面照明投光灯,对裙房、主楼及顶层标志进行投光照明,突出建筑物的主体形象。

5、于建筑物内主要出入口、走道、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等设置出入口应急、疏散照明,在消防停电情况下,应急照明由镉镍电池供电,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

4.3.6防雷接地

建筑物均按二类防雷设置。

主楼屋顶采用ф10镀锌圆钢作避雷带,于建筑物屋顶设置防雷网,网格10m×10m,避雷带与楼板内主筋、钢构架等金属物件焊接与基础接地装置相通。

建筑的接地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及基础底板内网状钢筋接成均压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欧姆,如无法达到接地电阻的要求,还须在建筑物外围设置人工接地装置加以辅助。

4.3.7系统保护

-73-

系统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