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了解和认识儿童感觉统合的问题.docx
《让我们了解和认识儿童感觉统合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我们了解和认识儿童感觉统合的问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我们了解和认识儿童感觉统合的问题
让我们了解和认识儿童感觉统合的问题
2008-10-2221:
51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和老师往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孩子在学习上某些方面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障碍。
如有些孩子脑子并不苯,却注意力不易集中,做事情和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书写和阅读困难,情绪不稳定等。
他们是多动症吗?
他们是智力有问题吗?
他们是眼睛,耳朵有毛病吗?
都不是!
他们是感觉—动作系统出现了问题,是因训练不足而出现的失调。
这种症状被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一, 什麽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首先提出的。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人的大脑需要通过感觉系统(包括视,听,嗅,味,触等)搜集周围环境中的这些信息,并将它们整合起来,形成知觉,以便大脑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
这一过程称之为感觉统合。
也就是说,人的感觉系统,不是单独发生作用,而是由各方面汇集而成的,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发挥真正的协调作用,人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嘴舌的味觉,皮肤接触及肢体活动的触觉,都会将刺激的信息传入大脑,如同天线一样,这些感官是用来搜集环境信息的。
疼痛,冷暖,压力等也是由皮肤传入大脑的感觉,如果大脑和身体的协调良好,大脑会立刻指挥身体,发出动作以反应这些感觉。
运动中头部位置会变化,内耳中的半规管可以协助大脑去感应肌肉,关节,肌腱等的位置,以取得和身体活动的相互协调。
感觉中的视,听,在表面上似乎与感觉上的触摸,身体操作关联不大,但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如不能相互协调,对我们所形成的麻烦是相当大的。
可以做个实验:
遮住眼睛,塞住耳朵,在房间四周慢慢移动,你便可以深刻体会这种感觉。
人的所有动作和行为都与大脑神经系统感觉统合功能有关。
例如爬,坐,站,走,跑,吃饭,穿衣,绘画,写字,读书,发言等,这些动作和行为都是大脑神经系统感觉统合的结果。
对于一些简单动作和行为的程序一旦在大脑中储存了,大脑每次不需周密思考就可进行;而在完成一些复杂的,高难度的动作和行为时,则需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
也就是说,对来自外界环境以及自身内部的各种感觉刺激和信息,大脑要进行选择,整理,才能有序地工作,这些都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一旦感觉统合发生问题,就会出现种种障碍,如动作不协调,不能完成复杂的动作和行为,不能正常地进行日常的生活,学习和游戏。
因此,注重儿童感觉统合的训练和矫治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心智成长和心理健康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 环境的刺激和关键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脑科学研究表明,0—3岁是人的大脑发育的最迅速时期。
更重要的是婴儿脑组织的发育离不开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和给予婴儿各种刺激及教育的机会。
大脑缺乏早期生活经验的熏陶和教育将受到永久性的损害,不可能恢复。
这方面有过沉痛的事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辽宁发现了一个“猪孩”。
“猪孩”的父亲聋哑,母亲智力低下,她家以养猪为业,猪圈与住房相连,当这个孩子能爬时就经常跟在猪的后面,跟猪崽一起吃奶,挤在大猪中间抢食,经常模仿猪的动作。
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她形成了许多类似猪的习性。
在她8岁时,被研究人员发现。
当时智商只有39,不辨颜色,性别,大小,不懂高低,没有数概念,单词,发音含混不清,并且孤独冷漠,不会和小朋友玩耍。
经检查,她并不属于先天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而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心理畸形。
后经专业人员三年的强化教育和训练,智力水平有明显提高,智商由39提升到68,达到轻微弱智水平。
在这方面也有乐观的事例,卡尔。
威特在婴儿期显的非常痴呆,但他的父亲没有失望,踏踏实实地“随着智力曙光的出现”而开始教育。
他把大自然当作世界上最有趣的教师,每天带威特到野外去,兴致勃勃地给孩子讲动物和植物的故事,采集花草和岩石,观察鸟巢及昆虫的生活,制作很多植物标本,在放大镜下观察各种物体等。
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小威特八九岁就掌握了六种语言并擅长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特别是数学。
婴幼儿正处于感觉运动发展的年龄阶段,即对事物的感受主要来自感觉印象。
他所依赖的是感觉,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碰触,亲身体验各种感觉信息,然后把各种感觉信息传入大脑,大脑要经过一个过滤,摘要,整合的主动加工过程。
也就是大脑会主动抑制或忽略无关的或次要的信息,而将重要信息经过整合后,指挥身体各部分器官协调运动,完成对环境的适宜反应。
因此,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给孩子符合大脑发育特点的各种刺激及教育机会,让孩子的各种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知觉,语言都在相应的阶段得到及时的发展。
因此,从婴幼儿时就应该多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去欣赏画展,去看歌舞,去看体育比赛,去看动植物,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千姿百态的各种现象。
通过他们的感知觉器官,把听到的,看到的,感知到的大量信息注入到大脑里,使大脑成为储存信息的大仓库,汇集知识河流的大海洋。
科学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关键期,在关键期内越早给孩子进行教育,孩子的大脑就越聪明,灵活。
研究表明:
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爬行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继而走的关键期;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
对于关键期,每个孩子不完全一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因大脑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所以,家长要注意观察和捕捉孩子每个关键期的出现,在关键期中抓紧进行相应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孩子应该有一个欢乐的童年,让他们在“玩”中,去观察世界,去体验生活,促进想象力,思维力的发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增进大脑,感官及动作间的感觉统合的能力。
三,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我们从前面已了解了感觉统合能力的含意,简单的说就是感觉系统与大脑及动作行为三者之间整合,协调的能力。
这个能力决定了孩子学习时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反应灵敏性,情绪稳定性,手眼耳协调性等。
其实孩子在母体中已经开始初步形成这种能力,但必须在后天不断的训练中完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由于先兆流产,胎位不正,早产,剖腹产,难产,母亲有酗酒,吸烟嗜好,或维生素缺乏,产后摇抱少,6-12个月爬行不足,保护过度使孩子活动受限,运动协调性差,以及家庭不和睦,亲子关系不正常,家庭抚养教育不当等诸多原因,都会造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
感觉统合不协调主要表现有:
1, 好动不安,有些好动不安不一定是感觉统合失调,有时环境或成人的误导也可能产生此现象,如果所有可能因素都排除后仍找不出原因时,感觉统合失调往往是好动的最主要的原因。
2, 行动笨拙,运动能力发展不良,动作大多不灵活。
这些孩子在学习折纸和使用剪刀方面特别困难,甚至于不会翻筋斗,跳高和跳绳也很差,不敢玩秋千,不敢走平衡台等。
3, 语言发展迟缓,语言的发展包括发音技巧,词汇的认知及语言相关逻辑的使用习惯等,属于感知觉综合运用的层次。
发音涉及到听觉的辩识能力,唇,舌,声带的使用技巧,词汇的认知更需依靠视,听,嗅,味,触的综合作用。
感觉统合不良往往会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
4, 讨厌被触摸,平日的身体接触都受不了的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将严重受阻。
其它如洗头,洗澡,抓痒,剪指甲或换衣服都会反抗,这种情况通常会引发注意力不集中,耐心不足等现象。
触觉过于敏感或过于迟钝,都有可能造成感觉统合失常,所以,孩子有笨手笨脚,懒惰,行为涣散等现象都须小心观察。
特别是缺乏痛觉和味觉,或极端偏食或咬手指头等不正常的情况,有必要做专门的系统分析。
5, 极端或异常胆小,孩子由于缺乏经验而害怕是很正常的,如对某些虫类或动物害怕,是年幼经验或情绪发泄而产生的,不用特别担心。
但当其它孩子很容易做到而这个孩子却极不敢尝试时,就要加以观察了。
例如讨厌摇晃,不敢爬高,无法顺利下楼梯,不敢去游乐园玩,怕旋转木马和秋千,不敢去坐等。
如果还有重心不稳,情绪特别不安定,身体不灵活的现象,就明显地表现出感觉统合不良的症状了。
6, 反应迟钝,有时候身体还算灵活,但对高度的恐惧迟钝,转圈圈根本不晕不累,对痛的感觉也较少,甚至有自虐现象,如揪自己的头发或眉毛,用头撞墙等,这可能是脑神经中枢感觉统合不良的结果。
反应太强烈或反应迟钝经常是一体的两方面,表现为对某些事情反应太强烈,而在其它方面又太迟钝。
7, 学习能力障碍,学习跟不上虽令人头痛,但有些父母认为幼儿本不该有太大的学习压力,而忽视了异常现象。
如认字困难,可能是阅读功能的视觉不成熟所致;无法写字,可能是大小肌肉发展不良或手眼协调不良的结果;眼球运转困难,也会造成注意力分散及耐心不足。
即使是智力超常班的孩子,一样会有情绪暴躁,缺乏团队精神,人际关系不好,偏食,反应迟钝,身体功能运作失常等现象。
这些问题,一般都属于感觉统合不良所产生的学习能力障碍。
感觉统合出现问题,不象内外科疾病容易被确定下来,我们只能从综合和分析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和感觉统合量表的诊断,来判断孩子大脑的功能如何。
在早期症状上,感觉统合失调的婴儿跟同龄孩子比起来,不会滚,爬就要坐或站起来。
稍大一些时,学不会系鞋带或骑脚踏车。
有些孩子发育水平也许和正常标准差不多,但是,等孩子稍大一些才发现有走路费劲或不协调的状态,跑步时常常出现笨拙,磨蹭或被绊倒的情况。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苯拙都是感觉统合失调所引起的,有些是因运动神经或局部肌肉无力造成的。
感觉统合不良是儿童脑内的问题,是由于运动神经和肌肉无法协调得当,而四肢上的神经和肌肉在发育上都很正常。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玩耍时,技巧上不如其它孩子,这是由于他们通过眼睛,耳朵,四肢和身体躯干等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没有组合统一的缘故。
孩子会看,会听,也有种种躯体上的感觉,但对外界缺乏有效的顺应性的反应。
他们的大脑无法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搜索出周围环境中的许多重要信息,使之整合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他们往往不跟别的孩子争玩一些受人欢迎的玩物,或者只玩简单操作的玩具,他们经常弄坏东西,出现意外的概率也比别的孩子多。
在诸多的原因中,在婴儿期爬行不足是最重要的原因。
有调查发现当前60%的儿童存在爬行不足的问题。
通过了解儿童成长史发现,很多学习障碍和情绪困扰儿童,都没有经历正常的爬行阶段。
有不少孩子在一岁前,没有好好爬行或爬行的很少,这是因为有些家长怕脏,有些家长由于忙或为了省事,大部分时间把孩子放在学步车上,还有的老人或阿姨长期抱着,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学爬的机会。
还有的家长喜欢炫耀或拔苗助长,在孩子开始爬行不久,就让他提早学走路。
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孩子上学后,显示出的是脾气暴躁,好动不安,眼球飘瞄不定,进而造成过分敏感和学习不专心等问题。
爬行和颈部强有力是生存所需的低层次反射动作的基础。
一岁之前的爬行可以把低层次感觉统合整理的基础打好,婴幼儿阶段一直在玩跑,跳,钻,攀等游戏,都是一再磨练低层次感觉统合整理和高层次精细判断与思考间的衔接。
四, 感觉统合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
1, 前庭平衡是大脑功能的门槛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网络,便是前庭觉。
前庭觉是综合判断头部位置和身体变化的综合性感觉,有助于人的头,眼,四肢和身体相互协调做出一系列动作。
前庭感觉的协调又称为前庭平衡。
由于前庭是大脑的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信息必须经过过滤,以选择重要信息做回应,前庭觉必须和平衡觉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分辨和认识身体的空间位置。
平衡能力主要来自人体骨架和中枢(脊髓)神经的功能,以协调身体和地心引力的运动。
孩子大肌肉和小肌肉运动能力状况,即是孩子平衡能力的体现。
平衡感是人行动的基础。
前庭觉,平衡觉不良,身体活动会直接受到影响,出现苯手苯脚,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听讲,阅读,书写,计算等学习困难。
因此,从小对孩子加强前庭平衡能力的训练是极为重要的。
前庭平衡能力训练主要通过充分爬行,旋转运动,摇晃运动,平衡运动,跳跃性运动,姿势反应性运动(如沙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儿童踏板车等游戏),及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来增强。
如骑木马,坐电动玩具,滑滑梯,荡秋千,跳蹦蹦床等。
其实,对孩子的前庭平衡训练应从怀孕开始,胎儿的前三个月主要是发育大脑神经系统,准妈妈不要总躺着不活动,要适当活动,让孩子体验身体位置变化的感受。
等孩子出生回家后,每天要让孩子做几秒钟的俯卧抬头,头竖直等训练,每天要适当地摇抱孩子,不要总让孩子躺着。
3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翻身,6个月开始训练坐,7,8个月开始训练爬行。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充分爬行训练与孩子的注意力,动作协调性,语言能力的发展等关系密切。
所以千万不要超越爬行阶段让孩子过早学走路。
12个月时训练孩子走,以后逐渐训练跑,跳,单,双腿蹦,上下台阶,走平衡木,滑滑梯,跳绳,拍球,等活动能力。
2, 触觉是神经体系的营养:
人在胚胎时期,共有三层,内层发展为内脏,中层发展为骨骼肌肉,外层形成皮肤和脑神经细胞,也就是说人类的触觉和神经体系是相同的,触觉便是神经组织最重要的营养,触觉的敏锐程度会影响大脑辨别能力,身体的灵活及情绪的好坏。
婴幼儿期的皮肤触觉非常敏感,因为孩子在出生时就要经过母亲产道的挤压,受到特殊的触觉刺激;在成长的过程中,吸吮乳头,接受母亲的爱抚,和伙伴游戏活动玩闹,都要进行充分的触觉学习。
但是,如果孩子是剖腹产,早产,人工喂养,或早期被限制活动过多等,就会造成孩子触觉学习不足,出现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的问题。
这样的孩子比较神经质,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爱哭,害怕人多的地方,甚至不愿上学。
他们一般比较孤僻,不会交朋友;或者爱惹人,粘人,固执,没有耐心和恒心。
如果是嘴巴部位触觉过度敏感,就会出现爱吃手,咬指甲,咬嘴唇,甚至爱咬人,挑食,偏食,厌食等现象。
进而影响情绪,人格的健全发展。
触觉训练可用软毛刷,毛巾,丝绸,天鹅绒衣服或成人的手等,轻擦或抚摸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的皮肤。
在施加刺激时,要视孩子的反应而掌握强度。
还可以让孩子多参与玩沙,玩水,玩黏土的游戏,或在草坪上赤足走。
触觉训练应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母亲要多对孩子爱抚,拥抱,不能图清静省事,交给老人保姆就不管了。
尽可能母乳喂养。
孩子在两岁左右爱吃手,咬毛巾,咬东西等是正常的,可不必强性限制,注意清洁卫生即可。
多让孩子爬行,打滚,翻跟头,多和小朋友接触。
让孩子玩沙,玩土,玩泥巴,玩石子,玩水。
给孩子洗澡后,用毛巾多擦身体,用软毛刷刷身体,用冰袋,热水袋慢慢交替地接触孩子的 身体,用吹风机向孩子身体吹热风或冷风,让孩子感觉温度。
可用大毛巾把孩子卷起来,或用两个靠垫夹住孩子,轻轻压,让孩子感觉身体压力。
大些的孩子可进行羊角球,袋鼠袋,游泳等活动。
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体各项身心特性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早期的各项发展是否健全足以影响后期的发展状况。
从神经心理学的论点来看,强调早期的动作学习是建立脑皮层细胞组合的一个重要统合阶段。
感觉统合理论的提倡者认为,以视,听,触,运动等感官所组成的感觉与动作的发展,是较高水平概念学习的必要基础,如果这些基础有缺陷,必将使整个学习速度变的缓慢,学习效果偏低。
有研究指出,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成熟与学习能力障碍呈显著正相关。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对失调儿童的学习能力有相当大的帮助。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能看的看,能听的听,能摸的摸,能尝的尝,能闻的闻,能动的动更是非常重要的。
3, 本体感也需要后天训练。
有些家长和老师总不明白,为什麽有些孩子动作特别慢?
写作业拖拖拉拉,边写边玩,自觉性,自制力特别差?
其实,这些孩子与本体感发展障碍有关系,并不是学习态度问题。
本体感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
是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来自自身的一种感觉。
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的协调,手耳的协调,身脑的协调,动作的灵活和灵巧等。
如果孩子大脑对手指肌肉控制不好,就不能很好的解或扣纽扣,取物,抓物,不能根据对象物的性质,掌握用力的轻重,而常把东西弄破,弄坏;写字就会写不好,容易出格,写作业当然要慢;手眼不协调的孩子,看到的和写出的会不同,常会出现抄错题,抄错数,写字颠倒等问题;手耳不协调的孩子,听到的与写出的不一致,听写容易出问题;身脑不协调的孩子,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转来转去,不安地乱动,小动作很多等。
本体感不足的孩子,手脚苯拙,动作缓慢拖拉,消极,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脾气暴躁,粗心大意。
另外,本体感不足的孩子,大脑对舌头,嘴唇,声带的控制不灵活,容易造成语言障碍,如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大舌头,口吃等。
本体感不是天生具备的,需要后天的训练。
要训练孩子的本体感,如婴儿期的翻身,翻滚,爬行的大肌肉训练,以及小手的抓,握,捏,扔等小肌肉训练;幼儿期的拍球,滑梯,平衡等训练和搭积木,捏橡皮泥,握笔涂鸦等训练;儿童期的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以及握笔写字,画画,剪纸等训练,对孩子本体感的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千万不要怕孩子摔着,碰着,不让孩子到处爬,到处走,或没让孩子爬就直接学走路;或过早地使用学步车;或是老抱着孩子,不让孩子自己活动;有些家长让孩子看电视,看书,学琴,学画,总是坐的多,运动少,阻碍了孩子本体感的发展,以至影响后天的学习能力。
口腔肌肉的训练与语言能力有关。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听到孩子哭就马上把孩子抱起来,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哭一哭,让孩子感受自己不同的音调,音量,使大脑神经与声带肌肉联系起来。
如果是人工喂养,给孩子奶瓶上的奶嘴孔不要扎太大,让孩子通过嘬,吸,咬等动作训练口腔肌肉。
小婴儿都爱吃手,开始吃自己的拳头,后来是手指,由吃四个手指到吃一个手指,这是孩子对自己身体感觉的分化,家长不要过份限制。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这方面对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非常重要。
一岁左右就可以教孩子自己使用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再稍大一些教孩子自己洗手洗脸,三岁以后教孩子使用筷子吃饭,自己学习穿脱衣服,擦屁股,系鞋带等。
有的家长看孩子手苯,做不好,就总让孩子用勺子吃饭,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替孩子擦屁股等,更不让孩子学做家务。
家长认为这些活动与学习能力没有什麽关系!
其实它会严重影响孩子心理能力的发展。
越是手苯,动作慢的孩子,越应多锻练。
大脑指挥手干活的过程与与大脑指挥手写字的过程是一样的,手苯,协调性差的孩子,写作业也会很慢。
在感统训练专门机构,为了训练孩子本体感,心理学家设计出了体形较小的滑行板及独脚凳和平衡脚踏车等,目的是要通过较强的肌肉收缩为脑干部统合提供感觉输入。
还有在脚踝或手腕加上铅锤,以产生牵拉的作用,增加肌肉收缩的阻力,促进本体感受信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输入。
此外,还可以让孩子接受游泳,摔跤,拔河,爬绳,搬运货物,骑车等其它使肌肉紧张,收缩的运动训练。
肌肉收缩将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本体感觉信息的输入。
总之,重视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至关重要。
早期教育一定要注重全面,协调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潜能。
如果拔苗助长,只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导致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障碍是导致学习问题的常见原因之一。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体各项身心特性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早期的各项发展是否健全足以影响后期的发展状况。
从神经心理学的论点来看,强调早期的动作学习是建立大脑皮层细胞组合的一个重要统合阶段。
感觉统合理论的提倡者认为,以视,听,触,运动等感官所组成的感觉与动作的发展,是较高水平概念学习的必要基础,如果这些基本的学习有缺陷,将会使整个学习速度变的缓慢,学习效果偏低。
许多研究显示,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是可以由训练获得改善的。
因此,从孩子0岁就开始有意识地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同时注重对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这是每位家长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让我们为孩子健康,协调,全面的发展而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