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2466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docx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docx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

音箱分频器最实用的业余调整方法——经典呀

 

音箱的"灵魂"----分音器的调整.

2]分音器的交*频率的调整.------注:

音箱,分音器已定型,分频点已基本符合单元要求,不然就不叫调整成设计了.

(分音器有两种设计方法:

a)固定阻抗设计.b)分频点阻抗设计.)

现在把高低音喇叭和分音器卸下来,分音器上有阻抗补偿的把它卸掉,按正常接法搭棚焊接,接入功放,音量与第一部分测试相同,保持原先是几点钟方位,因为此时音箱以不要,低音声短路,听觉已不准.这可方便,一堆垃圾.万用表接谁都顺手.

万用表接入低音喇叭接线端子,测量低音喇叭分到的实际电压值,放1KH音频信号,微调音量电位器,使其为一整数.(此时为方便说明要假设一下:

比如说万用表指示为3V.分音器交*频率比如说是3.15K---雨果正好有一频点是3.15K.)好,放500H---12KH的信号,方格纸上描点做图,这是低通曲线.

万用表接入高音喇叭接线端子,其它千万别改变!

放1KH---20KH音频信号,如法炮制,这是高通曲线.

这时我们就可以直观的看到分频点.就是两条曲线的交*点.我们现在只调交*点,其余一概不管.

啊啊,它是在我们分频器的分音点上吗?

它是按我们设计的滚落点交*吗?

现在可有办法对症下药了.我瞪着你呢.

我们原先假设输出为3V,3V的半功率点是:

3*0.707=2.12V,

我们只调电容值,(当然假设电感量基本符合)先让低通的3.15K点正好落在2.2V上.

再调高通电容,让它2.2V时和这个点正好交*.

这样分频点就调好了.

必要的交代:

之所以不加任何数学证明是为了可操作性.繁琐的数学推导总让人有:

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

但简要的还是要交代一下:

0.707是矢量,两单元都各分0.707倍的电压,合成后的功率正好等于原输入功率.以后测频响合成曲线时读者将会发现它们是平坦的.详细的数学推导留给聪明的读者去完成.

也许两条曲线很难看,不要紧,啊啊,下一步就是我们的第3步,Q值的调整.

3]分音器(低通和高通)的Q值的调整.

(b)用分频点阻抗设计的,就接入分频点扬声器实际阻抗值电阻.

(c)感到茫然的初哥,就用扬声器的标称阻抗值接相应的电阻值.

(d)C暂取15UF无极电容,耐压值大于功放输出电压值.

现在,我们老一套,放500H---12KH的信号,方格纸上描点做图,这是低通曲线,描出的曲线高于蓝色基准线的,加大电容值,低于基准线的减少电容值.(注意,此时设计正确的分音器,原先调好的交叉点是不变的,交叉点变了的,设计就有问题.)

[2]把高通的RC串联补偿接入高音扬声器端子.

(a)电阻取值如低通.

(b)C暂取1UF.

放1KH---20KH音频信号,如法炮制,这是高通曲线,调整方法如低通.

反复调整,直到与图示的绿色线相似----交叉点不变,高低通曲线从下方逼近理想的分频线.

此时分音器阻尼适当,失真最小.方波响应较为理想,交叉点的相位差大约是75度左右.

也许你两条曲线不一样高,不要紧,一般是高音单元灵敏度高,曲线也高,可能还高不少,这时就要加衰减电阻来平衡灵敏度,用0.5----1.5串入,让高通曲线比低通曲线低上0.1-0.3V,因为高音太亮听感不好,最后统调时按自己的爱好定.

现在,三个部分的粗调就算结束了,把我们的零碎一股脑的装入箱内吧。

下一步我们还要整体统调一下。

由于整体统调还需交代一丁点基础知识,所以请读者稍微耐点心,等我回顾一下。

以上我们所做的是基于以下思考:

(1)一套音响,最后放出的声音是音箱。

声音的失真度是最需要关心的第一指标,一般地说,失真在1-2%以下,就有比较好地听感,人耳能感觉到1%的变化,3%时以容易察觉,到5%时就不容易被接受,而再往上,就使人烦躁。

而一个优秀泊来品喇叭,在有效频率上,谐波失真大约在1-2%之间.且这个指标装入箱内是有增无减的!

(2)如何用最常用的工具来系统调整我们的音箱,使附加的失真尽可能的减少.

尽管此方法土的掉渣,但我拿着土法调好的进实验室出来以后却稍感安慰.

---------------------------------

后记:

经常受无法推脱的朋友之邀,洋枪派的好办,大不了再破费他来点儿神经线什么之类的.土炮党就挠头了,校音从音箱始,搬着全套仪器上门总不现实,又不能抱着两个大音箱去什么消音室吧.一般的音箱书籍上有测扬声器阻抗的电路.有一次,又在[无线电与电视]上看了一篇用万用表调分频点的文章(95或96年的吧,感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看,文章很短小,又尽是数学推导.但萌发了我进一步探讨的兴趣,通过反复用仪器比对,就是以上所说的土的掉渣的内容,但自认为却很实用,留心了好长时间,也没发现有谁提出类似文章,大概是令人不屑一顾,不登大雅之堂吧.本来贴时就信心不足,但斑竹加精,跟贴的朋友十分捧场,勉为其难,诚惶诚恐了.

雨果发烧碟

(一)中:

第17段----25H,

第18段----31H,

.............依此类推.

第44段----16K,

第45段----20K.

每段12秒,17----45共29段.是纯音频输出信号,专门用来测试,CD机指示可看出现在放的具体是那一段.

正版有一本小册子,详细介绍了每段的内容.

[我的碟]当中:

第59段是以从10H---99H每5秒变化1H的扫描信号,一共是7'30秒,可以从CD机的时间显示上结合听觉判断,也可予先自己做一张表:

 1---5秒=10H

 6---10秒=11H

..........依此类推

5'21-5'25秒=74H

...............

7'31-7'35秒=99H.

最后的结局----统调:

经过分部调整的音箱,开声可以说已经今非昔比了(别忘了我们的题目----自制和业余),它至少使低音扬声器非线性失真最大处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分频点正确且分音器的附加失真也被尽可能的减低了,现在听一下,是不是细节增加了许多?

[下面这段话大家不要介意,并没有褒贬,因为原先的音箱可能就是一个组合过程,调整了怕是也没有得法,整个一个唱响管,现在可以是一个合格品了].1)前面我们曾经说过,要使双峰对称(低点峰称为F1,谷点称为F,高点峰称为F2)。

 一般地说:

如果F1低于F2,低端响应跌落大,低音不够舒展,力度变差。

      如果F2低于F1,重放下限频率升高,且往往出现波峰,瞬态变差。

      *且只有在两峰对称时瞬态响应最好*

找一段大提琴独奏曲,(比如巴赫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大提琴C弦(最低音弦,第四弦)是低音C.它的振荡频率就在80H左右.

主要判断C絃音的絃震动尾音,如清晰可辩,说明瞬态较好.

箱体比较大(小箱80H以下衰落较大,比较没有什么必要)的朋友再放一段钢琴独奏,听一听钢琴的絃和钢琴体的共鸣余音.

2)放一段女声请唱,听一听是不是过于明亮,有没有齿音,有齿音就说明分音器音频合成后有凸起,这时可将分频点拉开一点,变成-6DB交叉,使合成曲线凹陷一点.

现在,我零零星星的就讲完了.

大家仔细研究一下[惠威试音碟],每一段都是有所指.对试音还是有帮助的.

祝大家的音箱好声,靓声从音箱始!

 

功放后面有三个选择开关,一个是立体声,一个是单声道,一个就是桥接了.

你把开关打在桥接的话,就要接二个输出端子的红端.这时只开左通道的音量控制器就行了.桥接输出的功率,大约是在立体声时同阻抗的四倍左右.

举例应用说明,说得不专业,请老师们多指教.

如果有一对8欧500W的音箱和一台8欧250W的功放.采用8欧立体声选择开关的话,功放就是小牛拉大车,不单会烧功放,音箱的动态也出不来啦.这样,我就会把这台功放进行桥接.

桥接只有二个红端输出,又要接二只音箱,功放最后的阻抗和功放输出就会变成

4欧状态下的桥接输出约1800~2000W,而这个时候的音箱是4欧1000W,在这种功率配置的状态下,要特别注意调音台和均衡的信号指示.不要让信号灯失真(着红灯),不然,喇叭会烧掉的.补充一下,桥接时功放的阻尼系数会下降,对低音的控制力变差(低音散),还要考虑功放在桥接状态下是否可以负载4欧(立体或单声时负载是4-8欧的桥接时是不一定也可负载4欧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用桥接。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桥接时功放A通道的+(红)输出接音箱的正,B通道的+(红)接音箱的负

UID

390 

帖子

111 

精华

积分

208 

阅读权限

30 

来自

上海 

在线时间

2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3 

最后登录

2008-7-29 

查看详细资料

5

 

音箱由哪几部分组成?

    

    市面上的音箱形形色色,但无论哪一种,都是由喇叭单元(术语叫扬声器单元)和箱体这两大最基本的部分组成,另外,绝大多数音箱至少使用了两只或两只以上的喇叭单元实行所谓的多路分音重放,所以分频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音箱内还可能有吸音棉、倒相管、折叠的“迷宫管道”、加强筋/加强隔板等别的部件,但这些部件并非任何一只音箱都必不可少,音箱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只有三部分:

喇叭单元、箱体和分频器。

    

    为什么有些音箱用两只喇叭单元,而有的要用三只,还有用四只、五只的,用一只行吗?

    

    喇叭单元起电-声能量变换的作用,将功放送来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输出,是音箱最关键的部分,音箱的性能指标和音质表现,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喇叭单元的性能,因此,制造好音箱的先决条件是选用性能优异的喇叭单元。

对喇叭单元的性能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承载功率大,失真低、频响宽、瞬态响应好、灵敏度高几个方面,但要在20Hz-20kHz这么宽的全频带范围内同时很好兼顾失真、瞬态、功率等性能却非常困难,正如道路警察,如果管得太宽肯定会顾此失彼,而各管一段就容易得多,喇叭单元也是这个道理,最有效地解决方案就是分频段重放。

为此喇叭厂生产了不同类型的单元,有的只负责播放低音,称为低音单元,播放中音的叫中音单元,高音单元只负责播放高音,这样便可采取针对性的设计,将每种单元的性能都做得比较好。

    

    所以,尽管可以采用一只全频带喇叭来设计音箱,不过出于上述考虑,用多个单元的组合来覆盖整个音频频段的设计方式还是占了绝大多数。

具体用几只单元,取决于音频范围的频率划分方式,如果是简单地分成高音和低音(或中低)两段的二分频音箱,选用一高一低(或中低)两只喇叭就够了;如果是分高、中、低三段的三分频音箱,那么最少也得用三只单元,现在两只低音单元并联工作的设计方式也很流行,这样总的单元数便可能达到四只;有些大型音箱的频段划分得更细,如果再采用单元并联工作的设计,总的喇叭单元数就会更多。

在音箱的资料或说明书上通常有“X路X单元”这样的文字,就是对音箱的分频路数和所用单元总数的具体说明,例如“三路四单元”,表示这是三分频设计的音箱,总共用了四只喇叭单元,其余依此类推。

    

    分频器是做什么用的?

    

    由于现在的音箱几乎都采用多单元分频段重放的设计方式,所以必须有一种装置,能够将功放送来的全频带音乐信号按需要划分为高音、低音输出或者高音、中音、低音输出,才能跟相应的喇叭单元连接,分频器就是这样的装置。

如果把全频带信号不加分配地直接送入高、中、低音单元中去,在单元频响范围之外的那部分“多余信号”会对正常频带内的信号还原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使高音、中音单元损坏。

    

    从电路结构来看,分频器本质上是由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构成的LC滤波网络,高音通道是高通滤波器,它只让高频信号通过而阻止低频信号;低音通道正好相反,它只让低音通过而阻止高频信号;中音通道则是一个带通滤波器,除了一低一高两个分频点之间的频率可以通过,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都将被阻止。

在实际的分频器中,有时为了平衡高、低音单元之间的灵敏度差异,还要加入衰减电阻;另外,有些分频器中还加入了由电阻、电容构成的阻抗补偿网络,其目的是使音箱的阻抗曲线尽量平坦一些,以便于功放驱动。

    

    喇叭单元有那些种类?

    

    喇叭单元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

如果按电-声转换的原理来分,有电磁式、电动式、静电式、压电式等不同类型的单元,最常用的是电动式单元;按照单元振膜的形状来分,有锥盆单元、平板单元、球顶单元、带式单元等类型,其中锥盆单元和平板单元比较适合做低音和中音,而球顶单元和带式单元比较适合做高音,也有部分中音单元采用球顶式设计;从所覆盖的频带来看,喇叭单元又可分为低音单元、中音单元、高音单元和全频带单元。

    

    目前最常见的低音单元和中音单元从换能原理上讲都属于电动式扬声器,它们多采用锥盆状的振膜,因为这形状的振膜设计成熟、性能良好。

振膜材料则多种多样,有传统的纸质振膜,也有高分子合成材料(如聚丙烯)制作的振膜,还有铝、镁等金属材料制作的振膜。

对振膜的要求是刚性好(不易产生分割振动)、重量轻(瞬态响应好)、具有适当的内阻尼特性(抑制谐振),但这些要求并不容易同时满足,纸质振膜的重量和阻尼特性都能达到要求,但刚性不够强;金属振膜的刚性很好,但阻尼又欠佳;聚丙烯振膜比较好地兼顾了各个方面,近年来获得较多的应用。

此外,还有些厂家采用很复杂的工艺制造振膜,“三明治”复合结构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上下两个表面之间夹着蜂巢结构的中间层,整体上具有很高的刚性,同时又有重量轻、阻尼好的特点,很有发展前途。

    

    高音单元最常用的是球顶式高音,从工作原理上讲也属于电动式单元。

球顶高音的振膜可以用金属材料制造(如铝、钛、铍等),称为硬球顶,也可以用软质的织物制造(如蚕丝、化纤),称为软球顶,通常,硬球顶的高频响应比较好,而软球顶的声音比较柔和。

近年来,带式高音和静电高音也得到一定的应用,它们共同的优点是振膜特别轻盈,因而高频响应出色,声音纤细透明,不过,这两种高音的生产还不如球顶高音那么容易,应用不太普及。

还有一种号角高音,由球顶式的驱动部分加一个喇叭状的号角构成,它的特点是声音指向性强,而且效率高,因而在专业扩音领域的音箱中应用很普遍。

    

    还有一种同轴单元,实际上是低音和高音单元的组合,具体特点详见相关问答。

    

    喇叭单元为什么要装在箱子里?

不装箱行吗,比如用个支架来固定它们?

    

    不行,准确地说是低音单元必须要装箱,高音则可装可不装。

有两个原因使得低音单元必须装在箱子里:

一是为了消除“声短路”现象;二是为了抑制喇叭单元的低频谐振峰。

先说第一个原因。

低音单元的振膜在前后运动时,除了有向前方辐射的声波,也有向后方辐射的声波,两个方向的声辐射相位正好相反,即相差180度。

由于低频声波的波长很长,其绕射能力是很强的,也就是说低频声波的方向性很弱,如果喇叭单元不装箱的话,后向辐射的声波就会绕到前面来与前方的辐射异相相消,总体上的前向声波辐射能量就被大大削弱,这种现象称为“声短路”。

“声短路”现象必须设法消除,否则低频根本无法有效地辐射。

如果把喇叭单元装在箱子里,振膜后方的辐射被箱子阻隔,也就不会形成“声短路”了。

    

    第二个原因,每一只电动式低频单元都有一个低频谐振点,在此谐振点上的输出达到一个峰值,但失真也很高,瞬态响应非常差,如果对此谐振峰不加以抑制,势必严重影响重放的音质。

如果将单元装箱,箱内空气的劲度就会对振膜的运动产生抑制作用,这样就达到了压低谐振峰、改善性能的目的。

另外,通过合理选择箱体的结构和参数,可以达到拓宽低频响应的目的,设计良好的倒相箱、无源辐射器音箱、传输线音箱都能获得这样的效果。

    

    高音单元为什么可以不装箱呢?

因为高音的波长短,绕射能力弱,不存在“声短路”现象,也不象低音单元那样需要抑制低频谐振峰,所以,对于高音单元,音箱的作用只是一个支撑。

    

    箱体一般用什么材料制造?

    

    箱体一般用木质材料制作,因为木材容易加工,表面处理之后能得到和家具一样的质感,容易跟居室环境协调一致。

目前最常用的材料是人造中密度纤维(MDF)板,这种材料强度高,而且不易变形,不开裂,表面还非常平整,无须打磨就可以直接粘贴木皮或PVC装饰。

有些音箱也采用刨花板制作箱体,刨花板也有不易变形开裂、表面平整的特点,强度也可以,不过一但受潮后就容易损坏,所以通常只用于廉价的低档音箱。

还有用天然实木板制作箱体的,不过天然实木成本比较高,而且处理不当容易开裂变形,所以近年来的应用越来越少,一般只用于高档音箱,主要是取实木的质感比较高级(特别是名贵木材)这一优点。

当然,箱体不一定非得用木材来做,用塑料、用金属甚至用石板都可以,但这些材料制作的音箱并不普遍。

    

    实木音箱的声音比人造板音箱好吗?

    

    不能这么说。

理论上讲,箱体只要足够坚固不发生振动,用什么材料都没有区别。

音箱的声音主要是由喇叭单元、箱体结构设计、分频器这三大要素决定,而跟箱体材料用实木还是人造板,甚至用塑料、用金属都没有关系。

    

    音箱是如何分类的?

    

    音箱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按音箱的声学结构来分,有密闭箱、倒相箱(又叫低频反射箱)、无源辐射器音箱、传输线音箱之分,它们各自的特点详见相关问答。

倒相箱是目前市场的主流;从音箱的大小和放置方式来看,有落地箱和书架箱之分,前者体积比较大,一般直接放在地上,有时也在音箱下安装避震用的脚钉。

落地箱由于箱体容积大,而且便于使用更大、更多的低音单元,其低频通常比较好,而且输出声压级较高、功率承载能力强,因而适合听音面积较大或者要求较全面的场合使用。

书架箱体积较小,通常放在脚架上,特点是摆放灵活,不占空间,不过受箱体容积以及低音单元口径和数量的限制,其低频通常不及落地箱,承载功率和输出声压级也小一些,适合在较小的听音环境中使用;按重放的频带宽窄来分,有宽频带音箱和窄频带音箱之分,大多数音箱其设计目标都是要覆盖尽量宽的频带,属于宽频带音箱。

窄频带音箱最常见的就是随家庭影院而兴起的超低音音箱(低音炮),仅用于还原超低频到低频很窄的一个频段;按有无内置的功率放大器,可分为无源音箱和有源音箱,前者没有内置功放而后者有,目前大多数家用音箱都是无源的,不过超低音音箱通常为有源式。

    

    密闭箱的特点是什么?

    

    密闭音箱的喇叭单元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箱体内,这样,振膜向后辐射的反相声波就被箱体完全阻隔,不会跑到箱外去和振膜前方的正相声波相抵消,解决了“声短路”问题,使低音能够有效地辐射。

密闭箱的低频衰减特性比较其他类型的音箱都平缓,形同一个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衰减曲线,这意味着它具有各类音箱中最好的瞬态响应。

同时,密闭在箱内的空气形成一个强劲的“空气弹簧”,能有效抑制振膜在谐振频率处的位移量,减少非线性失真。

不过,空气的劲度也使喇叭单元的低频谐振频率上升,使音箱总体的低频下限比单元在自由空间的条件下有所上升,与倒相箱、传输线音箱这些设计相比,密闭箱的低频下限相对要差一些。

还有,振膜后向的辐射得不到利用,致使其效率也要低一些。

    

    气垫式音箱和密闭式音箱是一回事吗?

    

    气垫式音箱最早由美国的H.Olson和他的伙伴J.Preston提出后获得专利,1950年代被AR公司推广,代表性产品是当时名扬四方的AR-3(港台的发烧友称之为“阿三哥”)。

气垫音箱是密闭箱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使用高顺性的喇叭单元并将箱体设计得足够小,使箱内空气的劲度大大高于单元振动系统的劲度(一般要超过3倍以上),对单元的振动系统而言,箱内的空气对它的作用仿佛一个弹性强劲的气垫一般,这种音箱因此而得名。

气垫音箱的失真低,瞬态表现相当好,曾一度深受欢迎,不过,这种音箱由于采用高顺性的单元,灵敏度一般比较低。

    

    倒相箱的特点是什么?

    

    倒相箱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音箱,它在密闭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截导管(倒相管),导管一端跟箱内的空气连通,另一端通过箱壁上的开口(倒相口)通往箱外。

当喇叭单元的振膜运动时,一方面直接对外辐射声波,另一方面又压缩(或扩张)箱内的空气,使箱内的空气从倒相口排出来,这样,倒相口就成了策动空气的“第二振膜”,如果设计得巧妙,倒相管-箱体系统可以刚好将振膜后向辐射的声波倒相180度(倒相箱因此而得名),这样从开口处辐射出去的声波就与振膜前方辐射的声波同相了,而同相的辐射使声能得到叠加,于是加强并延伸了音箱总体上的低频响应。

倒相箱和密闭箱比较,同样的箱体容积能获得更低的低频延伸,而且由于巧妙利用了振膜的后向辐射能量,因而效率比较高。

不过,倒相箱也并非十全十美,除了设计调试比密闭箱困难以外,开口处急速流动的空气容易造成气流噪声。

另外,倒相作用本质上是利用声学谐振来达成的,因而由开口辐射的声波瞬态响应比较差。

    

    无源辐射器音箱又有何特点?

    

    无源辐射器音箱又叫空纸盆音箱,其实是倒相箱的一种变体,它的工作原理与倒相箱十分相似,只不过用无源辐射器代替了倒相管。

无源辐射器的结构跟喇叭单元类似,有折环和辐射声波的振膜,但没有音圈和磁路系统,振膜的运动完全受箱内空气的控制。

无源辐射音箱的特点跟倒相箱差不多,即用较小的箱体就可以获得较好的低频响应,效率也比较高,但它也有区别于倒相箱的特点。

优于倒相箱之处是克服了倒相口容易产生气流噪音的问题,不过无源辐射器音箱具有比倒相箱更陡峭的低频衰减特性,意味着瞬态响应比倒相箱还差。

美国PolkAudio公司是生产无源辐射器音箱最具代表性的厂家。

    

    传输线音箱有什么特别之处?

    

    传输线音箱与密闭箱或倒相箱的设计思路完全不同,它利用了1/4波长的传输线来达到吸收单元谐振、抑制振膜位移、拓展低频下限这些目的。

传输线音箱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低音单元后面接有一跟长长的导管(传输线),导管的长度取单元低频谐振频率(或稍高一点的频率)的1/4波长,为了实用化,导管通常折叠于箱体内部,看上去象一个迷宫;连接喇叭单元那端的传输线截面积至少比单元的辐射面积大25%,然后逐渐变小,到传输线的出口处刚好等于单元振膜的辐射面积;传输线内敷设羊毛或玻璃棉等阻尼物质。

传输线音箱与密闭箱和倒相箱等设计相比,具有更为深沉的低音,但以英国著名音箱专家MartinColloms为代表的一些人则认为传输线音箱较难避免因传输线谐振所造成的音染。

    

    什么是同轴音箱?

    

    一般的音箱,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由于平面地排列在音箱的面板上,所以它们的发声中心不可能重合为一个点,这样,高音和低音到达聆听者的距离就有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相位偏差从而影响声像的正确还原。

同轴音箱用的是同轴单元,这种单元实际上是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的组合体,高音巧妙地放置在低音振膜的中心处,因此能保证高、低音的声学中心是同一个点,从而解决了相位偏差的问题。

最著名的两种商品化同轴音箱都是英国的产品,一个是使用“郁金香”同轴单元的Tannoy(天朗),另一个是使用Uni-Q同轴单元的KEF。

    

    什么叫哑铃式的单元排列?

    

    就是高音单元紧夹在一上一下两只完全相同的中/低音单元中间,形式上有点象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

哑铃式排列可以获得近似于点声源的发声效果,对立体声的声像定位有好处,所以近来这种设计比较流行。

    

    什么叫双线分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